唐郁文
浙江金华人,著名语文专家,文化学者和艺术大师。
============================================================================================================================
访文人学者书画家唐郁文
—— 妙手著文章 丹心育后人
2018-04-16 14:42
唐郁文先生,语文教育,颇有建树,文学书画,造诣很深,在语文教育界、书画艺术圈,名气不小。而名气与责任是对等的,名气大,责任就大,责任大,各种头衔自然也就少不了。

退休前,唐老曾遍任新华社、解放军报、浙江日报记者,浙江省中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浙江省中学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督学;退休后,他又担任了大红鹰职业专修学院人文艺术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杭州潮鸣书画院院长、宁波嘉艺书画苑顾问、浙江省国术馆副馆长、浙江育人专修学院督导室主任、特约教授、教育部文化部中小学生书画大赛浙江赛区艺术总监、评审组专家。
唐郁文先生,虽已年逾古稀,却依然忙碌在教书育人、奉献余热的众多岗位上,以至于我们数次预约的采访都未能成行。
4月10日这一天,在杭州慧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我们终于见到了他。唐老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且平易近人。对于我们来说,这次见面,与其说是采访,还不如说是聆听了一堂知识课,享受了一顿文化餐。

唐郁文,194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在大学读书期间,他不但主课成绩非常优秀,琴棋诗文书画水平,也十分了得,是杭大出了名的才子。


文学:妙笔生花

在唐老的职业生涯中,时间最长的是在浙江省重点中学——湖州中学担任语文教师。他著述颇丰,编写出版了《诗文与修养》、《大学语文》等大学本科教材,并承担《大学写作》、《旅游文化》、《世界经济史》、《文化与艺术修养》等课程的教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唐老亲自执笔、十二位国家级书画大师共同参与编纂的《文化部全国美术书法考级工作手册》一书,被教育部认定为书画作品评审晋级全国统一标准的参考工具书。这一工具书填补了中国书画晋级考试测评标准及评审细则的空白,为中国书画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老还有多篇论文,获得过国内国际大奖。
笔者曾有幸拜读过唐老用文言文撰写的一篇散文《 泊月湾抒怀》,文章修辞华美,金句不断,读之,不禁击节赞叹,欲罢不能。
如文中:
“沿湖畔蜿蜒而东者,别墅坐拥绮丽湖岸,环伺浩瀚烟波之上,则有回廊曲径,粉墙蓝瓦,古色古香,若隐若现于蓊蓊郁郁之中。”
“倘约二三好友,扶阑干而登楼,观夜景而望湖,尝鱼虾而品佳酿,啖肥蟹而酌玉液,临窗遥望,忧愁皆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岂非人生之一大快事乎?”
这样精彩的描写,比比皆是,至今难忘。


书画:栩栩如生

与妙笔生花的文学作品相比,唐老的书画艺术,同样毫不逊色。直到目前为止,他仍然在大学课堂上,教授国画和书法。而与绘画相比,唐老的书法,更是如火纯青。不少书法爱好者,都把能够拥有一幅唐老的亲笔手迹,视为人生一大快事。
他的书法溶碑铸帖,真行草隶篆,无所不能,结构严谨,笔力遒劲。
在中国画上,他擅长山水和花鸟,以书入画,充分体现传统的笔墨精神和文化内涵。

然而唐老却自谦说他的书画是“副业”而非“专业”,全属业余爱好而已。“业余爱好”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既是勤奋,也有天份。这勤奋来自于他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而这天份,却与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文化熏陶,不无关系。
他祖父与“国民党第一支笔”陈布雷是同班同学,他父亲跟现代文学家、诗人艾青中学同桌。这两位同属浙江老乡的文人学者,对唐老的成长,影响不小。因此,唐老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国学与书画的关系。
唐老讲:

如果不打好深厚的国学基础,
书画艺术之路是走不远的。
为这,唐老还给我们讲起齐白石与老舍之间的一段佳话:
老舍以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向齐白石讨要一幅画。白石老人思忖之后,用简略的笔墨,画了一道在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乱石中泻出的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从而让人从画面上联想到,在交配的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蛙声一片”的求偶的叫声。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高境界。


唐老谈书画大赛

唐老还就此说到,以后我们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也许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是以一首诗创作一幅画。谈到全国的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唐老说,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和书画比赛,多如牛毛,乱象丛生,但他认为《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社和它主办的历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还是挺靠谱的。

/ 唐老书画大赛发表讲话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社是隶属于浙江团省委的半官方性书画教育机构;
它所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活动,是跟文化部教育部挂钩的;
评审专家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的知名专家;
凡是参加书画大赛的优胜者,作品还可以直接送去文化部参与书画七级考级。
唐老说,书画级别考试的题目是文化部教育部出的,卷子像高考一样是密封的,所以这本资格证书含金量是很高的,以前高考凭这个可以加分,现在加分取消了,但起码说明,你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特长生。

/ 颁奖

最后,
我们向唐老请教:
“您作为教育部文化部中小学生书画大赛浙江赛区艺术总监、权威评审专家,认为参加第五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的考生,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唐老回答:
“还是要以苦练基本功为主,但苦练不等于瞎练,要对着帖来练。评委拿过参赛作品来看,练过帖的,评分就高,没有练过的,就低。练帖最好是练颜真卿和欧阳询的,颜体浑厚粗犷,欧体潇洒清瘦。”
绘画最好不要去学潘天寿的指画,难度太大,也不要去学八大山人朱耷的。朱耷是明末皇室,族人几乎被清王朝赶尽杀绝,他对朝廷自然不满,所以他画的鸟类的眼睛都是白眼,就是冷眼看世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嫉妒。石头上大下小,好像随时都会倒下来。
另外,参赛作品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要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有创新,有个性,才有艺术。科学是讲规律的,艺术可要讲个性的,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


采访结束了,望着唐郁文老先生的背影,我们看见的仿佛不是唐老那略显清瘦的背影,而像是一尊多姿多彩的太湖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