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亚洲作家协会  

 


          夏荷诗文选

 

 ------------------------------------------------------------------------------------------------------------------------------------------

 

刘振玲的诗歌

------------------------------------------------

 

   日 常


一朵云
祈盼风的自由
而一双手,却总扒拉着
柴米油盐
支出的琐碎

烟火里的酸苦
是行走的真实。飞上云端的心
空灵。一支瘦笔
踩着烟火,走走停停
云朵上的诗情,也只是
意念中的幻觉

当琐碎,成为日常中的日常
当写诗,成为日常中的琐碎
我宁愿,每天,双手扒拉着
就如,我亲自熬着小米粥,
为孩子炸油条一样
忙碌里,充实着愉悦


                            2016、2、6夜

 

   情 结

早春的枝头是空的
分明写着余寒里的瘦
村子越来越高
两棵比肩的老树,直指云天
立在村田地头,守望着
越来越稀薄的炊烟

宁静的麦子,亦启封
早春的心事
那个挎着草篮子的小姑娘,在田野深处
早无了踪影。立在树下
仰望、远眺,我
已是熟悉里的陌生

爱过痛过笑过哭过的村庄
一茬茬,早已淹没了
光阴里的酸涩。故土深处的过往
一粒岁月深熬的珠贝
也只是在节日里
前来打开,望望
就如,我探望深爱着的
父亲母亲一样!

                       2016、2、12晚

 

十二月碎碎诗语(组章)

 

    雪 祭

 

当生命被苍绿的光阴
揉捻成朱砂痣
镶嵌在
黑白的相框,坐卧

一片简单的山河
安宁如斯
光阴打磨出的彩,果真

能如此透亮么?
大地抻开素白的毯
扯出惊天动地的幡
厚葬
一片叶

 


   朝 圣

 

十一月的雪已化完,我坐在
十二月中央,还在
对着拍下的图片,怀念
雪,这个精灵
用柔软铺就的寂静的国度。

洁白是道场
一次凛冽的触摸
山河不再芜杂。
简单、执着,沿着雪铺出的
朝圣的路,可以
携映雪的毅力
一直朝前

 


   冬夜 

 


有亮光的店里,一些人
还在啃食或搬运
白天没有完的什物
偶尔一只流浪的猫和狗
撺掇出来,在垃圾堆旁
翻找剩菜。一辆车呼啸而过
猫和狗哧溜一下,钻到了黑夜深处

我于冬夜中央,躺下
深呼吸,吐气
与夜一起,均匀的呼吸
白昼才算结束。

 

 

   静坐

 

静坐。跟随诗人
穿越历史
重新审视
如何生。
弥留在生的烦扰里
安宁与喧嚣
自始至终,对立
欲望始终占满心田
青春的羽翼,终将
化为一道波痕活下去,需要
风雨的历练

安然守候一株花开
看日光在扉页间流转
细碎的光阴里
生再不易,也将
被岁月的洪荒掩埋

沉默啊,沉默
无需声张
就像诗人,敲打方块文字
岁月的苦
在寂静的回忆里,化为
优美的弧度;
信念的灯,继续
照亮前行的路。

 

 

    诗饮

 

 穿行在诗田,游赏
生活的斑斓。深嗅
一朵花的清芬。引领
成长的激情
一直,汹涌向前 。

光阴在额上,刻下
纵横的痕。而心灵,浸在诗文里
窖藏  醇香 

 

用莎翁的诗句,作
盛夏的凉饮
浸透每个毛孔,每条血管
清洗体内的毒素努力抵御
时光的衰朽
深邃的思想,引领心灵
永远朝向
神祗
诗饮的心田
蔓延,幸福
次第打开
盛开若兰

 


    贴近小草的温度

 

和女儿   一同    
亲近小草。找寻
狗尾草编织的春天
用柔软的心  
触摸。 
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歌
在耳边,荡漾;
西山,飘起美丽的云朵。

俯下身来,亲近
一棵小草,握住了

童年的爱恋。重新捡拾
顽皮的岁月。欢欣
在柔嫩的叶子里,迎风招展。
蓬勃的春,在心间
疯长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
用手交付温暖
一颗干涸的心
重新舒展;皱褶
抚平。

抚摸一棵小草的温度
让暖,贴近绽开的情怀
重回,童年的乐园。

 


 

--------------------------------------------------------------

 

     短诗二首

  

 1、沉香依旧


莫向外求,轻轻地
安放自己于一片翠鸣里 ,聆听
初夏的风,耳语的炽烈
一朵花,静静地,
跌入泥土。沉香
在一枚青果深处
包裹。

 


 2、一场细微的雨


一场细微的雨,施恩
仲夏的燥热,隐退
焦渴的大地,及
喧闹的尘世,顿时陷入
幸福的沉默

 

 ----------------------------------------------------------------------------------------

 

   木石缘

 

素朴的木色,黑色的小石
木石相间
这圆润里,妹妹,该揉进了你
怎样一颗素心,一并
你的淳朴豁达、刚强温婉
也揉进了么
丝丝缕缕的文理中
妹妹,是你一划划
参悟出的生活的禅意么


 

妹妹,我不知
我是哪粒,你又是
其中的哪粒
而你,用一根细细的线
把这木石珠子
穿得紧紧的,仿若
你我今生的木石缘

 

  冬日,想去上山看石头

 

忽然
想去上山看石头。
此时,山中
不见青翠芳芬
不闻鸟语流水
更没游人的影子
那些个石头,该是空阔无依了
/
此时,想去上山看石头
看它掩去服饰后
裸露的沧桑和繁华褪尽
的荒芜,以及
浑圆或凌厉的姿态
/
此时,想去上山看石头
看它趟过时光之河
被风侵蚀下的疮痍
一如人生
走过泥泞,深深浅浅
的脚窝,它的
不悲不喜的淡然
/
想去上山看石头
看它,谢幕后
怎样的苍凉和风骨。而此时
石头,你可否愿听我诉说
尘世的风烟,并赐予我
铁石心肠里,裹着的
包容和坦荡
夜正深,此时
忽然,想起你
一如很久未谋面的朋友

 

 

   一粒麦子

 

一粒麦子

站在包围着村庄的麦田中
风在村庄上空
荡漾。记忆里
村庄的孩子和麦子一起
吟唱
一曲春风的歌谣
暖风中,篮子在麦子中飞跑
装满
日子里的菜肴    烈日下
父母用手揉搓的麦子

圆润,饱满,积聚了
他们一年中四分之三光阴里的苦和咸
喂养着
饥饿中成长起来的村庄   而我
还能回到村庄的怀抱
让时光重新打磨,成为
父母手中,一粒饱满的麦子吗? 风拂过
一粒粒麦子,正在村庄周围跳跃

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绿波荡漾,我在麦子中间
欣赏,麦子们欢快的游戏

 

 

刘振玲的散文

-----------------------------

 

  烟火琐忆  

      

       一、剥棉桃


        旷野的冬,绿,被截断,偶尔的几声雀叫,打破了晨冬的寂。一罩孤灯,悬挂于疏朗的枝桠间。目击远处,一种久违的辽阔,荡漾心胸。此时,静寂笼罩,冷气凛冽,大地深处,掩藏起无尽的心事。
    站在旷野,深深呼吸,清冽入肺腑。大地空阔如洗, 喜欢这样的清朗,偎着它,一种遥远、清冷,而又温暖的烟火扑面而来。
    家里拥有七八亩地,记忆中,一年四季都是忙的。那时,父母种了五六亩棉花。一到冬天,没了其他活计 ,只剩下棵子上未开的棉桃了。深秋时节,父亲把棉花拔了,棵子有层次放在地头亦或放在房前屋后,铺开。等棉桃开了,白花花的,很是喜人(棵子实则没了多少营养,花蕊开得小,棉也属于三等棉了)父母还是要仔细一蕊蕊剥的。吃了早饭,戴上母亲缝制的棉篼,挎着篮子,拿着袋子,跟着他们一块儿剥棉桃。在我,是欣喜的,是轻松的。因为这样可以将收音机放在棉篼里,边听边剥的。不觉着累,甚至忘却了冷,尽管枝杈会划破手。而像锄地打药拔草,做这些活计是不能听的。比起秋麦繁忙之际,时间是散漫的,剥棉桃是不急的,当作打发冷冬的清闲,算是自我宽慰也可。其实,也很辛苦。倒在地上的棵子放一块儿,不好采摘。戴手套不方便,只能弯着腰,伸出手,一棵棵扒拉着。一天也难剥多少。剥完一遍得一周时间,若遇上响晴天,先前剥过的又白了棵子。整个冬,一直到春节,都不得闲。手早已划伤或皲裂了,一碰,生疼!而我,也只在周末,帮他们一把,切身的农活体验,也更能体会其中的不易。母亲手上皲裂了很深的口子,渗着血。除了摘花,还要用皲裂的手,做一家子的饭菜,缝制一家人的衣衫,一冬也不得歇息。很是佩服母亲,任劳任怨。遇着雨雪天,亦或是天黑回家,还要拽下已开的棉桃带回,又是他们晚饭后的活计了。
    记忆里的冬天,大地是安静的。而那时的村庄,一家家,亦如我家一样,也剥棉桃,也剥着一粒粒琐碎的干巴巴的日子。这是一家人一年吃喝费用的金子啊!
    房前屋后剥棉桃,是很悠闲的,连空气也不觉那么冷。几家婶子大娘唠着嗑,打着趣。篮子满了,挎着登上房顶的平台,白花花铺开,家家房顶上空,有着村庄最美的云朵。聊着,手心里剝着,看日头正中,该做午饭了。缕缕的炊烟,绕着青砖蓝瓦,袅袅着,是冬日村子升腾的暖!
    特别是冬天,一家子晚饭后,围坐一起,手剥棉桃,若是有邻居串门,话着家常,闲谈里充满着难得的轻松和闲适。昏黄的煤灯下,那窄小屋 子里的暖,那样的烟火里,至今让我怀想,也隐隐地酸楚!种了半辈子棉花的母亲,背了无数次药桶的母亲,劳累落下的腰腿顽疾,而今时时发作。
    岁月深熬,日子煮了一天又一天。怀了春,长了夏,结了秋,安逸了冬。村庄那一抹遥远的烟火,在心底升腾。
    天冷得彻骨,每到下雪,房檐的冰挂,在阳光下透亮。除了剥棉桃,冬天里还是有余闲的。母亲则换了另一种活计,做鞋,大的小的,一家子脚的温暖,全在母亲的手上了!她向来手巧,邻居婶子嫂子剪鞋样,都要找她。大娘做老式斜襟袄,孩子要做棉衣裤,也都来找的。上师范时,母亲为我做了一身衣服,还做了一双黑色条绒布鞋。离开家时,带着母亲的温暖,一种走天涯的感觉!
    淳朴的烟火,灌满了浓郁的乡情亲情,一直温暖着我。煤油灯的日子,也苦,也涩,微弱的灯光,却在心房,一直闪烁!匆匆地,日子如流水,生活,早已进入高科技的模式,而,那种烟火里的慢生活,早已远离了我。今天,我只能站在旷野里,回味,回味……
    此时,远方年已古稀的母亲,不再起早贪黑,她也打开了炉子,做早饭了吧!


                                                                                              (19号中午于办公时草。)      

                                              

              二、品 雪


    冬,该是冰天雪地。
    白茫茫的沃野,光秃秃的枝桠,银条似的在空中悬挂。雪一下,大地无声,动物早已不见了踪迹。白雪包围的村庄,安宁里透着暖。乡人们或串着门,或在自家屋子里,掩其门扉,往炉子填满了煤,屋子暖烘烘的。孩子们坐在炕头玩耍,男人们吸着旱烟,唠着来年的春耕,女人们纳着鞋底,说着家长里短,不时笑语飞出白雪覆盖的屋子。“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有雪的日子,也放飞着农人新春的希望。
记忆中,下雪是冬天常事。
    头天晚上小雪冷风里舞着,第二天早起,推门,惊了:屋门口屯了厚厚的雪岗,光秃秃的枝桠被雪覆盖,“千树万树的梨花”,“”玉树琼枝“如此形容一点都不过!孩子们团雪球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脚上的布棉鞋早已被雪浸湿,又何妨!屋子里还有替换的呢!团好的雪球,放进嘴里嚼着,嘎吱嘎吱,凉丝丝的,大人们则说:第一场雪是不能吃的,很脏,第二场雪方能吃的。想想确有道理,空气中的粉尘,不都裹紧雪里吗!飞雪迎春,孩子大人都是高兴的,大人期盼来年的收成,孩子可以痛快地打雪仗!
    那时在村里上小学,遇到雪天,吃了早饭,孩子们都很自觉地从家里带了铁锹,自家门口,铲出一条雪路,一直到学校。学雷锋做好事,在70年代是无尚光荣的。到了学校,也都很自觉,先扫雪、铲雪,给树木围上厚厚的棉衣。老师来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来了,大家齐上阵,拿出铲雪工具。扫完了雪,然后开始读书学习。朗朗的读书声,在雪的天地里,似迎接春天的歌声,清脆悦耳!乡下雪天的学校,充满了欢声和笑语。
    乡下的冬,阴冷,萧索,干巴巴的凛冽。而雪来了,装扮村庄和田野,干净地白极了!从眼前一直到天际的满眼的土黄,一场大雪里淹没得了无。
    雪是春的使者,雪,是乡村田野的精灵。冬来了,北风,自北向南,呼啸而来,农人是不怕的,忙了一年,颗粒都归了仓了,屯着,一冬不出门,不怕没吃的。怕的是刮一冬天的干风,响晴的天。那雪呢?何时飘来!一年年,扳着指头过日子,图的是风调雨顺 、瑞雪兆丰年。
    记得父亲和邻舍平日里谈话最多的是年景和收成,遇到雨天不是忧就是喜,若冬降了大雪,那就一个字“喜”,喜上眉梢了!哪有今天所说的雪灾呢!反正,沃野平原,冬天,来几场大雪,都不为过的!
    品雪之际,多年之后的此时,大寒在即,比起近年来的暖冬现象,阴郁冷气凛冽至极,年关来临,能否天降深雪,企盼!

 

         

              寻得一份喜

 

只想,让时光慢下来,凝神日月云影,阔远天地,寻一份自得的喜。
走着走着,寻得人生的方向,爱吾爱,屏神静气。“我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辛波斯卡语)辛波斯卡,一个波兰女诗人,寂寞生活,寂寞写诗,不为别人,只为对诗歌的忠诚,对生活的忠诚。获得一份内心的喜,躲过人世喧嚣,在一方静寂的场所,书写自我。
     在我看来,追随一份喜悦不亚于做事的成功,甚至甚于做事的成功了!苏东坡一生遭贬,却达观,不执拗于政治,深爱写文章,曾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仕途的不得志成就了他文采的华章!
    一生中,要做的事情太多,能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又是多么凤毛麟角。舍其他,留下喜,是丰厚,是润泽。自幼喜欢文字,胜过阿拉伯数字,贫困的岁月,难得买书,甚是痴迷。寻得一本好书,便如饥似渴。那年初中毕业,干农活的间隙,从本家叔叔那里,读了老舍、赵树理、刘亚洲、贾平凹等作家的小说,真是过了读书的瘾。上了师范,课余沉醉于图书馆阅览室,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阅读,让青春插上了翅膀;阅读,放慢了人生的脚步,于心是惬意的,双眉是舒展的。慢慢地放松,回归自己!
      生活里阴霾丽日都有的,于我来说,内心都是喜的;春夏秋冬是流年里印染的画,如一幅幅彩锦。细细地诉诸文字,这里有无言的我在倾听,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拿起笔,字就从心里跳跃而来。因狂喜而痛苦,不可自拔,非要一吐为快,虽然就几百个或几行字而已,但我知道,一颗敏感多思的灵魂是寂寞而又孤独的,我喜欢,喜欢这寂寞里的孤独境界。我不知道,阅读写作,这份不当吃不当喝的执着,于我有多大益处?只是我寻得了一份内心的喜罢了!
    其实,偶尔也叹自己的平庸不才,若一个平庸之人连一份内心长久的喜悦也无,那活着活着也就百无聊赖了!庆幸寻得一份内心的喜,足以撑得起内心的自信和达观,足矣!
    追随自己的日月云影,太多的雾霾时光,人事的繁芜琐碎,无暇,也不愿去揣摩,静寂的时光,怀揣一份喜,自渡彼岸。看书写字,挤出的空闲,丰满了灵魂,简洁了生活,润泽了人生!若陪我终老,此辈子足矣!


                                                                                                               2015、1、13晚,修改。

 

      
                             清 淡


 
     清,去浊也;淡,浅、薄,也指不热心,也去味也。日子,果真清淡了,五脏便淘洗了番,清简了。
    越来越喜欢“清淡”。饭食,愈清简,愈接近自然;与人交往,愈淡泊,愈接近真纯。一切清淡处之,便省去繁琐名目,终归于宁静。
    一地鸡毛的琐碎里,总要挤着闲暇,捧一本书,尽享。独自,多么难得!让魂灵静默。喧嚣,时时处处都是,若寻得一份宁静,是该给自己留些时光独享的,否则,也对不住自己!约上仨俩好友,尽赏烟霞,倾听天籁。其实,也是与自己相约。时间,总要留给自己一些,那些与季节里慢慢变老的风景,何尝不是已逝的岁月!繁华走过,清秋走过,片片落叶,如浸染的青丝,如已逝的爱情。往昔再波涛汹涌,而今也风干成礁石,夜深人静的黄昏,自己慢慢品咂岁月里的咸涩。
    当年,那些苦涩的日子,仅仅温饱而已。母亲为改善生活,炸油条,先是打了面,温着,等到该做饭了,便在锅里倒了油,油热了,拉开软软的面团,放到油锅里,看那面片煊起在油里,香气四溢。节俭的日子,炸油馍便奢侈了!又忆得地锅饭,掀开锅盖,玉米糊涂饭的香,就着母亲做的咸豆酱,溢满鼻息。手拿半个黄馍馍,边吃便扛着工具就到田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朴素,简单,累着,也快乐着,简单里更有着奔小康日子的梦想。而今,当年的苦日子没有了,心却繁杂了,物质的富裕,又添了几多的精神苦楚!
    穿越在越来越高的楼层,目击绿色,简直成了奢侈。间隙,偷偷溜出去,骑车去疯一把。走在乡间的路上,看花儿绽放,树叶在风中婆娑,禾苗欢快沐浴着阳光。灵魂此时便是自由的风!且听落叶耳语,看它们由苍绿转黄、变红,满地落红无数,惊了呆了,多久没这样了!小时,拿一棵细细的削得尖尖的枝条,插满地的落叶·,不仅有趣好玩,又可以做柴禾,而母亲,只管为我们做出喷香的饭菜。越来越喜欢,一片叶,一棵树,一枚果。其实,是在怀念年少时光,怀念依偎着母亲的岁月。多清淡的日子呀,母亲给与的温馨,总能度过寒冷,一直伴着人生的行程。
    一切都太快,快得来不及冥想,青春早已没了踪影,时光的落叶已在眼前。看着教室里一张张蓬勃的脸,飞扬的笑声,就是往昔的自己!坦然吧,把乐观阳光给孩子,生活里,奔着明朗的目标,抛却芜杂,尽力去做,做一个简单至纯的自己!
    雪小禅说:”人至中年,我展开自己的手卷,愿意平淡富足,每一天都平淡似水,每一天都刻骨铭心。”每一天平淡似水是真的,每一天若何地刻骨铭心?果真如此,生活才真是富足!细想,刻骨是有的。每次去看父母,看着他们日渐增多的白发,额上纵横的纹路,我总要心底一惊的: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抽出闲暇多陪他们些时日吧,和他们唠唠嗑,于他们来说,也是欣慰的。劳碌的父母,一刻也不歇息,但看他们身体健硕,我心底高兴了:人至中年的我,父母健硕,我该多么富足呢!看着他们踏实地捡拾一粒粒平淡似水的日子,又怎能不是我心间的刻骨呢!他们燃烧出的力量,潜移默化着我:工作着、读书着、写作着,学着父母,清淡里,也踏实地走自己的路!
   光阴里,总留给我们些许道理,也这样,我们才会挽起臂膀,有力走过每一天的凡俗。
   柴米油盐酱醋茶,才够生活的味儿,生活,是不能远离烟火的。闲下来,也喜欢做菜,或炸或炒或凉拌,调的是生活的味儿。从巧手的母亲那里学会了不仅是技艺,更多的是生活里的从容。那些年日子拮据,和他携手,硬是度过了家里的风雨。想起这些,平淡里总能寻出一些趣味和意义来。下班了,换身家居服,熬了玉米糊涂粥,洗干净了白菜,用手撕开叶子。就着白菜炖海带吧!葱花拌了油,热了,白菜海带一并入锅,淡淡的佐料,入口,丝丝的咸腥味,润滑在喉咙。然后几张烙饼,脆脆的,咂一口糊涂饭,就着一大盘水煮白菜,家常饭的香!看他和孩子吃得欢!珍馐也不过如此吧!一顿饭,味淡至真,至真到生活的香!
   生活的里活色生香,也如此吧。一把中年,一把清淡!
     
                                                                                                              2015、11、17下午,草。
 
  
         我不够灵动的生活


    我是向来了解自己的,笨拙倒有,灵动皆无。
    一向在家长的吼声里长大,逆来顺受谈不上,中规中矩倒养成了。一任与世无争,相信,是自己的终归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都争不来。说得好听是淡泊,不好听那是笨。黄历翻过多半了,就这呗,一棵向秋的草,更是挤不出多余的水分。
     打马而过的青春,没有几多灵动,但还是值得怀念的!一任坐在光阴里,迎春阳,听夏蝉,看秋菊,望冬梅,静静地坐卧于自己简单着的山河,虽少有放松身心的舒畅,却也长出了自己的坚强。大了,爱蔓延了,很重的担子压在肩头,努力扛着!爱着日子里的琐碎,有时蚀骨一样,累着痛着,发出的笑声,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里,于我,那样不够灵动!也是太过笨拙吧,日子越来越删繁就简!不知从何时起,不爱去街。太吵的人,太多的车。喧嚣,全在街里云集!所以过了不知多久的时光,发现,偶尔的买东西,呆的不知如何是好,也不会和人讨价还价了!简直是木讷!有时猛然想着,不会痴或呆了吧!痴呆也罢,只要有人陪着。这样想着,也只有暗地自己嘲笑自己了!躲过了喧嚣,品着小米粥里的宁静,面条里的清淡,嗅着炒菜的香.......何必要求自己太高,够自由了,生活也够味儿了!日子是过给自己的。其实,我这样说着也是自欺欺人罢了!
    于生活里,你若遇到了这样不够灵动的人,又能怎样!丢三落四也罢,路痴最恼人。所以,他向来不愿我独自出远门,偶尔出去,电话时时候着,一直到我抵达某地。“让你去哪哪了,非要把你走丢不可!”所以,有时也甘愿受别人的嘲笑。嘲笑就嘲笑吧,只要某人愿意陪着俺,也是笨人的小幸福吧!
    忽然某天,楼下一女子竟让我惊了呆了!闲钱养心的平日里,麻将腻了,舞也厌了,衣衣也照旧装扮着。还嫌不够,近来,迷上了唱戏。家里大音响开着,结交几个戏迷,有模有样的,家里拉开了舞台。嗓子越来越亮,她真是入戏了!不由得心生佩服!俺天天下班到家,入了耳膜,心也静了下来,比雪小禅还幸福呢,她得坐车跑到老远,才能听到。如此,把生活唱成了戏,并非每个女子都如此!写着这些话,女子已唱出一折了!偶尔碰面,赞叹她的丰富,她却说着平日闲着没事啊,学点东西,快乐自己!
    总佩服这样烟火里的女子,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和楼下女子相比,竟心生惭愧了!
    日子过的是情调!毕竟是烟火日子,也要有烟火味,也才算浓,才算够味。偶尔也学着做做,尽管生活里无戏,无有狼烟,看看狼烟剧情,也算狼烟一回吧,和他看着侃着,也调剂一下木纳的魂灵。
    趋于人生之秋了,却越来越孩童般简单!看一棵毛毛草,愣是半天不眨眼;一朵花里的春天,思绪便飞到那贫乏单调又简单快乐的童年;有时,痴想着把岁月碾成一枚落叶,人生才得以如此圆满。静着,想着,漫天思绪,在文字里翻飞,竟不知所云。有时生活里需要沉默,绷紧嘴巴。不如把自己埋在字里吧,一粒粒字,就是温暖的话语,而我,是自己唯一的演讲者,也唯我是自己的听众!
小时,最怕夜的黑,而今却爱上了黑黑的夜。没了白天的繁务,静静地,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又都可以想,或躺或坐,一书,一茶,而已,就真是一个自由的人了!若是雨天,甚好!听雨敲窗,更可在黑夜的瞳孔,看到雨在夜光里跳跃的舞步。还可以,在自己垒起的词句里烘焙情感。我自己终是自己的知己!
不知哪天,越发爱上了自然,更爱这越发减少的日子。或结伴,或独行。接近自然,亲近了草木,才感觉到血是热的,那些天地的性灵,才是心灵的伴。猛然觉得微如尘埃,竟也有了独自的快乐和惬意!走出去,也才看到四季如何生长如何成熟如何谢幕,也才悟了只要走下去,终有新发现。
   木纳的人也要有知己,还好!生活里的精神的都有,俺可以自嘲是一个富有的人了!烦闷时,与几个好友聊聊生活,谈谈文字,岂不快哉!
于我,如此还能有几人?就这样的吧!把自己围在方框里,不够灵动地生活,涂写自己的宁静,也欣然自足矣!
 

---------------------------------------------------------------     

 作者简介:

 夏荷,原名刘振玲,长垣十中老师,县作协会员,爱好文学,业余爱好诗歌散文,多次在文学比赛中获奖。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