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天空课堂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天采》文学杂志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365天福份  

II-46事实、信心和经历

诗歌:416

读经:弗二8 你们得救是靠着恩典,藉着信;这并不是出于你们,乃是神的恩赐。

在现今恩典的时代中,所有的无一不是『本乎恩』(弗二8)的。本乎恩之意,是一切的事都是神为人作的,人自己不用作工以得救;因为『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罗四4。)因为神是用恩待人,所以就生出事实。

事实

件件的事,神已经都为世人作成功了;因为事已成功,所以就是『事实』;既是『事实』,那就不用人再来成功那些已经成功的事了。神所作的工,都是完全的。

然而神的恩典,是公义的恩典。所以既然有了『事实』;还要有人的同工。这同工是甚么?不是要人在祂的『完了』再加上甚么,不过要人承认神所作的是实在的罢了。这就是信心。

信心

信心是承认神所说的,所作的是真。信心是接受事实,承认其为事实。

信心是支取。我用这『支取』二字,像银行中的『支取』。有一个人给你一张支票,银行里有钱,是一个事实。你肯去支取那钱,就是承认银行里有支票上所写的事实。支取是要用信心的。有了信心,就去支取;支取之后,就有钱可用了。用钱就是『经历』。有钱在银行是『事实』。支取是『信心』。用钱是『经历』。在神的恩,是为人所作的事,已经是个事实了。但人还须有这事实的经历。

经历

我们知道主耶穌基督乃是道成肉身的,祂成一切圣德的总结,所有完全的大事。祂的生活就是神的生活,因为祂自己就是神。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成功了救恩。凡真心接受主耶穌为主为救主的,神在他相信的那一刻,就接受他一如接受主耶穌一样。在那时,主耶穌的圣德和完全,就都临到信徒的身上。在神的眼光看来,他在神面前的情形,一如主耶穌一样。神看每一个基督徒都像基督一样。基督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成功,因着基督徒与基督联合的缘故,就都算是属乎基督徒的了。这就是基督徒在神面前所得的『事实』。这个事实,乃是基督为基督徒作成功的。这个事实,意思就是:因为信徒是与主耶穌联合的,所以,在事实上,凡是属乎基督的,那是属乎祂的信徒的。这是神所预备的事实,信徒自己毫无工夫参与其间。

主耶穌死了,就把祂所有的义行、圣德、完全、得胜、美丽等等,都归给我们,叫我们在神的面前一如祂自己一样;叫神接受我们一如接受祂一样。这是祂所给我们的。当我们作基督徒那一刻起,这些已经是个事实了。在事实上,我们乃是完全像主耶穌一样;但是,我们在经历上不一定如此。『事实』的意思不是别的,就是神因着主耶穌所赐给我们,所替我们成功的一切恩典;这些恩典因着我们与神儿子联合的缘故,都已归给我们了。我们可以有承受产业的事实,而无享受产业的经历。事实和经历是大不相同的。现在有许多的信徒,在事实上是最富足的,因为凡一切属乎神的都是他的;但是,在经历上是最贫穷的,因为他并没有实地的使用享受他的富足。路加十五章的长子,就是这个光景的一个好表明。在事实上,乃是:『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31;)但是,在经历上,他则:『没有一隻山羊羔,叫他和他朋友,一同快乐!』(29。)他可以作富家子;这是他的地位,(这是事实。)但是,他可以连一隻羊羔都没有享受过;这是他的情形,(这是经历。)

旧约中的例子

我看旧约里还有一个事迹,是足能表明我们现在所说的事实、信心、和经历的关系,就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一段历史。神在古昔的时候,就把迦南地应许给以色列人了,祂对亚伯拉罕说过,对以撒说过,对雅各说过,就是对出埃及数十万民众也亲自说过。神是算给了。神应许他们,祂要为他们争战,叫他们胜过一切的仇敌。神把迦南的地和人交给以色列人已经是一个事实了。但是,事实已经有了,经历还没有;事实上这地虽是他们的,但是经历上他们尚无寸土。所以,他们应当『立刻上去得那地』,因为他们是『足能得胜』的。(民十三30。)但是,他们因着没有信心的缘故,所以,虽然神已经将地给他们了(事实),他们却得不着(经历)。过了一代,神对约书亚说,『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书一3。)他们应当用他们的脚掌去得着神所已经赐给他们的地。后来他们上去,他们就得着了。

操练

事实就是神的应许,神的救赎,神的工作,神的白赐。信心就是世人怎样信神,怎样依赖神的工作和救赎,怎样支取神的应许;就是变化神的事实为人的经历,所经过的一种工作和态度。

经历就是信徒因信神,而得着信徒所当有的生活;就是实地在信徒的生活里,表明基督的生命来;就实验过基督所有的成功和得胜;就在实际上使用、表明、生活出神的事实。圣经中所记载的人物的历史,都是这一类。

作教师的人,和作信徒的人,应当知道这三个道理的相连。不然在他们的生活上,和他们的教训上,必定不清楚;对于读经,也必觉得诸多相反,似乎是前后矛盾的。(倪柝声文集,八○至八三、八五至八七页。)

参读: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一册,第六篇。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