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题纲
返回主页
61、耶稣是救主 62、今世的写真
63、来得安息 64、耶稣是谁
65、生命的价值 66、问中之问
67、立约的血 68、主死的果效
69、瘫子得救 70、不是召义人
71、撒种的比喻 72、鬼附的人得救
73、二女得救 74、无牧之羊
75、心里的污秽 76、得救的信心--迦南妇人
77、瞎者得明 78、衪不能救自己
79、怜悯的晨光 80、大喜的信息
81、主的恩言 82、彼得得救
83、一个多得恩免的人 84、谁是我的怜居
85、基督与审判 86、一个无知的人
87、悔改的警告 88、人对救恩的推辞
89、牧人找羊 90、妇人找钱
91、慈父接浪子 92、财主与拉撒路
93、自义者定罪、自卑者称义 94、在人不能、在神却能
95、一救即得 96、道成肉身
97、接受主的结果 98、神的羔羊
99、第一个神迹--变水为酒 100、上流人的需要
101、下流人的需要 102、软弱人的需要
103、饥饿人的需要 104、干渴人的需要
105、犯罪人的需要 106、瞎眼人的需要
107、死了的人的需要 108、神爱世人
109、信的人不被定罪 110、信的人有永生
111、出死入生 112、来的总不丢弃
113、生命之光 114、真自由
115、好牧人 116、主是羊的门
117、永远得救 118、主是道路
119、圣灵叫人自责 120、十字架的血与水
121、基督复活 122、我们当怎样行
123、悔改归正 124、除耶稣以外别无拯救
125、悔改的心与赦罪的恩 126、太监得救
127、一个反对主者得救 128、一个好人需要得救
129、凡信衪的必蒙赦罪 130、赦罪与称义的救主
131、神的证据 132、禁卒得救
133、当信主耶稣 134、末识之神
135、神人的三个时期 136、神的福气
137、大能的福音 138、神是可知的
139、人的不虔与不义 140、没有义人
141、世人都犯了罪 142、恩典救赎与称义
143、神的施恩座 144、因信称义
145、工价与恩典 146、赦罪与称义之福
147、耶稣的钉死与复活 148、基督为何人而死
149、与神和好 150、罪的进入
151、因着一人定罪而死也因一人称义得生 152、罪显多恩典更显多
153、罪作王 154、恩典藉义作王
155、罪的工价与神的恩典 156、不能隔绝的爱
157、心里相信 158、求告主名就必得救
159、十字的道理 160、钉十字架的基督
161、耶稣是主 162、基督为何而死
163、死的毒钩 164、一个替众人死
165、无罪的替成我们罪 166、爱的舍已
167、基督为我们受了咒诅 168、基督释放了我们
169、藉血得救 170、死在罪中
171、超越的救恩 172、得救本乎恩
173、人生没有指望 174、以认识基督为
175、十字架的和平 176、与神隔绝并为敌
177、离弃偶像归向神 178、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
179、一神一中保 180、万人的赎价
181、神在肉身显现 182、重生的洗涤和圣灵的更新
183、耶稣为人尝了死味 184、耶稣能拯救到底
185、永远的赎罪 186、若无流血黑暗就不得赦免
187、血洗良心 188、死后有审判
189、又新又活的路 190、必须信有神
191、耶稣不改变 192、基督的宝血
193、耶稣担罪 194、在罪上死、在义上活
195、义的代替不义 196、主血洗罪
197、神的赦免和洗净 198、耶稣作挽回祭
199、神是光也是爱 200、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
201、知道自己有永生 202、世人都卧在魔鬼手下
203、被杀的羔羊 204、羔羊的忿怒
205、永远的审判 206、生命力泉的水
207、地狱的痛苦 208、下地狱的人
耶稣是主 读经;马太,一,21;23。 一、耶是谁(证明耶稣是神) 1、历代人说耶稣是谁? 当时犹太人说衪是拿撒勒的要匠,也有人说衪是先知里的一位,也有人说衪是圣贤,或是宗教革命家;这一切的说法,都是说衪不过是一个人。 2、圣经说衪是谁? 马太第一章,说衪有两个名字,一个叫耶稣,一个叫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凭这名字,我们就知道主耶稣乃是神与人同在,耶稣乃是神。 3、事实证明主耶稣是谁? 二千年来基督教里的故事,证明主耶稣是非凡的一位。基督教里有非凡的能力,她所传的福音也有非凡的果效,非凡的就是神。(此点要重发挥。) 二、耶稣是神来作救主 1、耶稣这名字的意义,就是和华来作救主,耶稣之耶字即耶和华。要说当初主耶稣降生时天使如何指示衪的名字叫耶稣,就是耶和华来作救主。 2、耶和华就是神,衪是神成为人来作救主,所以这位救主是神而人,衪是神,又是人。衪是神能为人成功一个拯救,衪是人能作人的代替。 三、耶和华如何作人的救主 1、衪钉十字架---讲衪怎样担当罪流血受神公义的审判,解决了我们的罪。 2、衪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作人全能的救主。 3、衪成圣灵进到人里头,作人的活救主,叫人脱离罪恶。衪钉十字架流血,是洗去人以往所犯的罪,衪成圣灵进入人里,是叫人脱离罪的权势和罪的生活。 4、因衪有死又有复活,还降下圣灵来,所以衪能把人从罪恶里救出来。罪恶有它的刑罚,有它的权势,也有它的的生活。主耶稣的流血叫人免去罪恶的刑罚,主耶稣的复活和圣灵的降下,叫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和罪恶的生活,所以衪能把我们从罪恶里救出来。 四、如何得着耶稣作救主 1、要承认自己生在罪恶中,长在罪恶中,也活在罪恶中,并且是在定罪之下。 2、要悔改认罪。 3、要承认主耶稣为你的罪死了,也复活升天了。 4、接受主耶稣作你的救主。 今世的写真 读经;马太,十一,16--19。 一、今世象儿童游戏 1、在主看来,今世的一切都不过象儿童游戏。 2、虽然主看今世一切都不过象儿童游戏。但世人都看今世一切是了不起的大事。(这两点是对比) 3、因为人对今世的眼光,和主对今年内世的眼光不同,所以着重点也就有了分别。今世的人是着重今世的事,而忽略了将来的后果。主耶稣却是轻看今世的事,看今世的事不过是儿戏,主所看重的乃是将来的后果。(本段要很重的发挥,全圣经中这有这一个地方把今世的事视为儿戏。) 二、福音的举哀 1 、因着主轻看今世的事,而重视将来的后果,所以主就来向人传福音。福音乃是将人的主重点从今世转向将来,或说福音乃是叫人的眼光从今世转到将来。 2、人只注意今世的时候,人就不觉得自己的道德问题,人一注重将来,人的良心就发现,立即感觉自己有罪。 3、所以主的福音,第一就是向人举哀。举哀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人有罪而不自觉。第二就是人在灭亡的途程里而不自知。因此主的福音向人举哀,要人自觉自知,要人悔改。 三、福音的吹笛 1、福音在消极方面是举哀要人悔改,在积极方面是吹笛要人欢乐。如果福音只有消极一面的举哀,没有积极一面的吹笛,福音就成了祸音了。福音所以是福音,乃是因为它的举哀是为着达到它的吹笛。 2、福音的吹笛就是大喜的信息,通知我们主耶稣是我们的救主,除去我们的罪,拯救我们脱离灭亡,还赐给我们永远的生命。这些应许叫我们欢乐,这些话实在象音乐一样。 四、人的反应 1、人对主耶稣的举哀不领会,反而说是疯狂的举动,以为是发了神经病了。有人听见信耶稣的人作见证说,这个是罪,那个也是罪,许许多多的罪,就说他们发了神经病了,疯狂了,那知道这就是举哀。他们若看见人灭亡的可怕,就要忧伤痛悔不再过醉死忘生的生活了。 2、世人对福音的吹笛不接受,倒以为是狂放浪费。主耶稣向他们吹笛,他们倒说主耶是贪食好酒的人。今世的人对基督徒快乐的生活也有批评。基督徒常聚会赞美,他们不接受基督徒吹笛的音乐,反说他们是浪费时间,不好好读书而去聚会,不好好作事而去听道。他们以为基督徒这样聚会,听道,祷告、全是浪费。 五、智慧者的选择 1、一般人对福音的反应,都是愚味的。这里要驳前面所说的两点反应。要和他们算清楚,人有罪,将来灭亡,到底该不该举哀;另一面主流血赐生命到底该不该吹笛。 2、结论;要有一个智慧的选择,就是应该注重将来,不注重今世,要基督而不要罪中之乐。福音一举哀我就捶胸,福音一吹笛我就跳舞。我以忧伤痛悔的心来应对福音的举哀,我以欢乐快乐之情来应付福音吹笛。 3、选择的结果先是捶胸后跳舞,开头是忧伤最终是喜乐。 第六十三篇 来得安息 读经;马太,十一,28。 一、人生的劳苦 1、人生从始至终是劳苦的,很重说出人生各种各样的劳苦。举实例说,小孩子读小学,以后读中学、大学如何劳苦,士农工商每一行都有不同的劳苦。 2、人生的劳苦不仅是一个劳的问题,乃是一个苦的问题。所以中国人的词相当对,有劳又有苦,要把苦味讲出来。(商人、读书人、教书人、工人、、、他们怎样劳苦,把人生痛苦的现实描写出来摸人的感觉。) 二、人生的重担 1、人生的劳苦就是人生的重担,劳是重担,苦更是重担。要说出具体的例子,如作父母、儿女、丈夫、妻子、主人、经理、老板、仆人伙计、用人、富人、穷人、读书人、没读书人。、、、怎样有重担。 2、除了劳苦重担之外,还有罪的重担。劳苦重担是身体和心情,以及心理上的重担;罪的重担是良心上的重担。(要摸人良心上的感觉,有人犯罪作恶叫他的良心一直负重担,不得释放,一直定罪自己。)劳苦的重担是生活方面的重担,罪的重担是在道德方面的重担,无论是生活、道德、心情、身体、心理、良心都有重担。 三、安息之所 1、人在自己这一面得不到安息,人用任何方法都找不到安息,也不能把劳苦罪恶的重担去掉。 2、人需要安息,人也需要拯救。 3、一切的圣贤教主,只能加重人的重担,不能减轻人的苦楚;他们都不是人的拯救,所以他们都不能叫人得到安息。 4、只有基督能救人脱离人生的重担和罪恶的重担,所以能叫人得到安息。衪就是人安息之所,所以衪呼召人到衪这里来得安息。 四、基督如何使人得到安息 1、衪除去人的罪。(就是讲十字架的救赎。主在十字架上流血洗人良心,叫人脱去罪的重担。) 2、衪叫人得着衪的生命,作人的能力,应付人生的需要。 3、衪的生命拯救人脱离人生不需要的生活,人一脱离就安息了。换言之就是;(1)衪的流血叫人的良心得洗净脱罪担。(2)衪的生命叫我们得能力应付人生的需要。(3)衪的生命叫我们脱离人生不需要的生活。。 五、如何得着基督的安息 1、要来,重讲来字。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来就耶稣,来到耶稣这里。 2、要把自己的罪和自己的整个人都交给基督,把自己的一切完全缴械。你这个人要投降,将一切交给基督。 3、要接受基督和衪的救赎。 第六十四篇 耶稣是谁 读经;太;十六,13-17。 (主耶稣和门徒研究一个问题;[人说我是谁][你们说我是谁]这在61题说了一点,不过那不是一个专题,现在编成一个专题,这样的题目比较难。) 一、犹太人说衪是谁 1、反对衪人说,衪是拿撒勒的一个木匠,是约瑟的儿子,衪不过是一个人。 2、赞成衪的人说,衪是先知里的一位,好象是以利亚,耶利米或施浸约翰等等。 二、外邦人说衪是谁 1、历代的外邦人,说衪是宗教的改革家,或是一个高尚的圣贤。 2、也有人说衪是一个服务的牺牲者。一般人对耶稣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种;(1)宗教的改革家(2)高尚的圣贤(3)道德高尚者(4)服务牺牲者。 三、衪自认是谁 1、衪说衪是神的儿子。 2、衪接受人对神的敬拜,因为衪自己告诉人说,衪是神的儿子;神的儿子就是神,所以衪接受人对神的敬拜。 3、衪的作为证实衪的话语。衪的话说衪是神子,衪能使无变有,平静风浪,医病赴鬼,叫死人复活,这些作为都足以证实衪的话语。 四、圣经说衪是(证明) 1、旧约说衪是神。以赛亚七章14节说;衪名叫以马内利;九章6节说;衪是婴孩,又是全能的神。弥迦五章2节说;衪的根源从亘古太初就有。 2、新给更清楚告诉我们说;衪是神,衪是神的儿子。(约十30,三16。) 五、历史说衪是谁 1、基督教二千年的历史证明衪超凡的一位。历史昭示我们,无论地上的人如何反对衪但衪总是得胜。 2、今日布道的光景证明衪是神。 六、福音的果效证明衪是神 1、人一接受耶稣,就得着内心的平安。因为衪是神,所以衪赦免人的罪,叫人良心平安。 2、人一接受衪作救主,人就改变了,从内心到生活就有一个彻底的变化,这个变化证明衪是神。 3、好些信衪的人一求告衪的名,身体上的病症立即得医治,这也证明衪是神。 七、如何对待衪 1、归向衪包括悔改。 2、接受衪就是相信。 3、跟从衪就是事奉。 生命的价值 读经;太十六章;26节。 一、人贵在生命 1、人为万物之灵。人所为万物之灵,因为人有一个超过万物的生命。 2、人这一个超万物的生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所以人之宝贵在于他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的生命。人所以与万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灵魂,而万物没有。 3、要证明灵魂的实在,也要说明灵魂的性质。证明灵魂的实在时,要举出例子来。比方良心是灵魂的证明,要形容人作错事后良心如何谴责。再用爱来作比方人有灵魂,爱是看不见的东西,但确有爱的存在。最后证明灵魂是精神的,是属灵的也是内在的。] 二、生命的价值 1、人对自己最忽略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有人注意养生,其实他是注重养身,不是养生。今世的人只注重身体,所谓养生不过是为着身体的健康而已。有的人也注意头脑的教育,这教育也不过仅仅为着头脑心理而已。人虽注重身体头脑,却忽略了自己的生命,就是灵魂。 2、人所忽略的这一个生命(灵魂),在主耶稣的估价里,比全世界都有贵重。全世界的财富都加起来,还不够等于一个灵魂的价值。要引主耶稣的话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宇宙中任何东西,都不能和生命比较。 三、生命的失丧 1、生命的脸丧乃是由于人的忽略。人只注意身体、心理而忽略生命,就叫人失丧生命。 2、生命失丧也是由于人注重物质,所以就忽略灵魂。因此人为着物质,而赔上灵魂 。许多人为发财,为升官、为积蓄、为学问、为地位、为名利、而赔上灵魂。这就是主耶稣所说,赔得全世界而赔上灵魂。 四、生命的得着 1、要轻看物质,就是轻看今世,也就是轻看身体及心理的需要。 2、要重看灵魂的将来。身体心理如何和今世相连,灵魂也如何和将来相连。 3、要接受主耶稣作救主。惟有衪是灵魂拯救者衪能叫人的罪得赦免人,衪也能叫人的灵魂得拯救,因衪能赐人永远生命。 第六十六篇 问中之问 读经;(1)太二十一23-27,(2)二十二15-22,(3)二十23-33 (4)二十二34-40。 (5)二十二41-46。 第一段是祭司长和长老来问主耶稣说,你杖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主耶稣反问他们说;施浸约翰的浸是从那里来的? 第二段是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问主说;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主耶稣反问说;这钱上的象和号是谁的? 第三段是不信派的撒都该人问复活的事,主耶稣说,复活的人没有嫁娶。 第四段是律法师问律法中那一条最大?主耶稣说,四尽一如,爱神爱人。末一段就是主耶稣问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衪是谁的子孙?他们却不回答。马太二十章,二十二章记载主耶稣末了一周在耶路撒冷,受社会各阶层的磐问,他们四个问题主耶稣都一一解答了。末了主耶稣反问一个问题。所以主耶稣的问题是问中之问。 一、宗教的问题---就是祭司长和长老来问的问题 1、祭司长是宗教家,所以问宗教的问题。 2、他们问权柄的来源,这是宗教的宗主权问题,也是宗教的正统与不正统的问题。 3、主反问说,约翰的浸是从那里来的?因为时众百姓都承认约翰的施浸是从神来的。主很聪明。他们若承认约翰是从神来的,也得承认主耶稣是从神来的。 4、因此逼得他们说谎;[我们不知道]主耶稣就说,我也不告诉你们。在这里要重重痛骂宗教家;许多牧师、长老、和尚神甫,修士都昧着良心扯谎,他们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他们天天研究宗教问题,却满了谎话,所以不要相信他们,受他们的骗。 二、政治问题 1、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所问的纳税问题是政治的问题。法利赛人是爱国分子,而希党乃是帮罗马国来管辖奴役犹太国的犹奸。向来他们两党是相反不合作的,这一天他们竟联合起来反对主耶稣。 2、主如果说该纳税,全犹太人都要起来反对说主是犹奸。主如果说不可纳,希律党的人必说主反对罗马。所以无论主说该或不该,都不行。 3、主耶稣的应付---主叫他们从他们的袋子里,拿出钱来给主看。(请注意,他们有钱纳税,但主耶稣的口袋里却没有钱。)然后主问钱上的号是谁?答该撒。主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所以主耶稣解决了他们的政治问题。 三、信仰问题 1、撒都该人是不信派,是不信有天使,鬼魔,复活 、和今天基督教里的摩登派(新神学派)差不多。 2、他们的问题是关乎复活的。 3、主回答说;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神乃是活人的神。这证明说亚伯拉,以撒、雅各都要复活,所以说有复活。 四、解经的问题 1、律法师不是今天的律师,他们是专讲旧约的。他们所问的是解经问题。 2、他们问律法上的戒命那一条最大? 3、主的回答是爱。对神要[四尽]对人要[一]如。 4、这四等人四面包围主耶稣,主耶稣这时真是四面楚歌。他们都是各阶层的首领,四面进攻主,但主耶稣通通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五、问中之问(主反问他们) 1、这四个问题是代表人群社会的一切问题。许多听道的朋友,你们的问题不能逃出这四个问题之外,前两个的问题是不信的人所问的,后两个的问题是慕道的人所问的。 2、对基督如何?前四个问题就是宗教、政治、信仰、解经的问题,都不能叫人得救,惟有认识基督之后才能得救。请问;[对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 3、基督是谁?表面看衪是大卫的子孙,实际上衪是大卫的主;表面看衪是人实际讲衪是神。 4、那一天发的四个问题,个个问题都是明燎,但对基督的问题却忽略了,所以他们不能答这个问题。基督是谁?他们不认识。今天在坐的人中,你们是是否也是这样?基督是谁?你们不认识。(在此重讲基督是神又是人。 六、该如何对待基督 1、承认衪是神来成了人作人的救主。 2、虚心接受衪作你的个救主。 第六十七篇 立约的血 读经,太二十六28。(这一段要对知识阶级人讲) 一、人和神的出事 1、人因着罪就和神出了事。 2、人的罪叫人失去神,也失去神所给的一切福分。 3、人的罪还叫人落到神的定罪之下。 二、主为人成功救赎 1、主在十字架上,乃是照着神公义的要求为人成功救赎。 2、主救赎的血除掉了人在神面前的罪。 3、主的血叫人与神和好了。 4、主的血为人把神和神的福分挽回了。 三、立约的血 1、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不仅仅是赎罪的代价,也是立约的凭据。 2、神在恩典的时代,不仅为我们成功救赎,还和我们立了一个约。衪定规赦免我们的罪,叫我们恢复和衪的关系,使我们得着衪所赐给人的一切福分。 3、主耶稣的血,就是这一个约的代价和凭据。 4、我们一接受主耶稣的血,我们就接受了赎罪的代价,也就接受了这约的凭据。所以我们一接受这血,我们的罪就得赦免。并且我们也有了赦罪的凭据。 四、如何接受基督的血 1 、承认自己有罪和神出了事。 2、承认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流血,是为你赎罪。 第六十八篇 主死的果效 读经;太二十七45-54。 一、主为何而死 1、主为担当我们的罪,满足神公义的要求而死。 2、所以衪死的后半时间里,天地都黑暗了。黑暗象征罪恶。因为在那时候,神把人的罪都打扫出来归到衪的身上。那一时间是神在宇宙 中审判罪的时候,,所以那时天地黑暗了。 3、因为衪在那时担当人的罪,所以神就弃绝了衪,神把衪当作罪人审判。因此衪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二、主如此死的果效 1、主这样担罪而死,就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 2、因着主的死,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所以主的死就有几个明显的功效。 3、主的死第一个果效,是除去人与之间的间隔。主一死,殿里的幔子就从上到下裂开了。殿里的幔子,就是人与神之间的间隔。 4、主的死第二个果效,是解除了人生的干渴,衪一死磐石就裂开了。根据旧约的记载,磐石裂开流出活水解人干渴。磐石是干的不会出水,不能解人干渴。但因着主的死就能裂开流出活水解人干渴。 5、主的死第三个果效,是除去死亡的权势。主死了有一些坟墓裂开,坟墓即死亡之权势,把人捆锁在内。主死了,属主的人就从其中出来。 6、主的死解决了人和神之间的难处,解决了人本身的难处,也解决了人和撒但之间的难处。对神幔子裂开解决了人和神之间的问题。对已磐石裂开解决了人本身的问题。对鬼;坟墓裂开解决了人和撒但之间的问题。 三、如何得到主死的果效 1、承认自己和神有间隔,那间隔就是罪,所以要承认罪。 2、承认自己的人生是干渴的,即承认自己不满足。 3、承认自己是在撒但死亡之权下。人是天天死,天天往往死亡里去。 4、再承认基督是替你死。 5、接受基督和衪的救赎。 第六十九篇 瘫子得救 读经;马可福音二章1-12。 关于选福音材料,要注意下列数点; 1、选这段圣经为福音题目时,千万不要标[瘫子得医],因为人会误会是病得医治,而不想是灵魂得救的问题。 2、用得救的故事传福音,不要到马太福音去找,因为马太是给我们看见主耶稣作君王,彰显权柄,不重在服事人。其所记的方式,不宜作福音材料。所以你用主耶稣所行神迹奇事作福音材料时,要到马可福音去找。如传生命福音,要到约翰福音去找,如传罪得赦免的福音,要到路加福音去找。 3、福音书里的神迹,表面看是主医治身体,实际上是主救那个人。所以福音书里一切神迹奇事,都当看作是得救的象征。 4、采用约翰福音时,标题要深一点,因为是关乎生命的。但采用路加、马可福音时,标题越通俗越好,而且讲法也要通俗浅显。 一、人生来瘫痪 在福音书里,人身体上的毛病都象征生命上的毛病。所以这个瘫痪,也是生命的瘫痪。 1、人在神面前寸步难行,无论是讨神喜欢,遵行神旨意,行好为善,都是瘫痪无力。 2、举实例证明人在善事上瘫痪,明知道该作好,却不能作好,明知道该行仁义,但仁义不来(一开头即摸人的感觉。) 二、耶稣来了 1、马可二章说,耶稣进迦百农。(迦百农乃是一个卑贱的加利利地方,也是生来瘫痪的人所住的地方。) 2、耶稣进了迦百农,是到房子里,不是到街市上。基督教就是房子;长老会就....就是房子,来到信耶稣的人家里,这个家就是房子。 三、来就耶稣 1、耶稣来了是为救我们,但我们还要来就衪。虽然衪来到房子里,却受了房子的包围,所以我们还得想办法接近衪。 2、凡来就耶稣的,就得冲破衪的包围。什么是包围?就是衪所在的房子。基督教的基督徒就是耶稣的包围。虽然基督教里有基督,但是基督教的一些团体和基督徒却把基督包围的不可开交,你这样责骂,听众一定点头,他们从前就是不佩服基督教的一些团体和基督徒以及基督教的家庭。你这样一讲,听众一定喝采说对,这福音聚会就开了,人就在那里得救了。讲道时要懂得人的心理,别以为这样责骂基督教的一些团体和基督徒他们就不服了,有时他们倒服了。就如宋尚节博士讲道,大大责骂西教士,西教士反而蒙了拯救,听道的人也得救了。因为是骂罪恶,并非骂人的本身。基督是受房子的包围。基督教的一些学校、医院、家庭......虽然有基督在其中,但是他们却把基督包围起来,叫人难以就近基督。 3、冲破的方法 (1)要超越——房子把耶稣包围,他们却爬到房顶,(如撒该爬上桑树,)超过基督教的学校、医院、教徒、教徒、家庭。 (2)要拆通屋顶——要把基督教的团体拆光,拆透了就见到耶稣。 4、要把自己和自己的光景都摆在耶稣跟前,这就是瘫子把自己连他的褥子,一同摆在耶稣跟前。如果你要来就近耶稣,也得这样。 5、一切就耶稣的举动,都得凭信心而作。 四、耶稣的拯救 1、瘫痪的人只知瘫痪的结果,不知瘫痪的原因。我们都知道行善无力,在善事上瘫痪了,但我们不知瘫痪的原因。 2、瘫子不知瘫痪的原因,主却知道。他一来到主那里,主不是先医病,而是先说你的罪赦免了,因为瘫痪的原因是因着罪。所以朋友,你要人生不瘫痪,就得先解决罪的问题。 3、瘫痪得医治是在于罪得赦免,我们得救也是在于罪的赦免。(要摸人的感觉。)你的良心不感觉亏欠么?你不觉得有罪么?你不该先注意行善的能力,更得注意不能行善的原因,所以你该注意罪得赦免的问题。 4、只有神能赦免人的罪。因主耶稣是神,所以衪也能赦免人的罪。当时主说你的罪赦了,他们就议论纷纷。今天虽然基督教里有基督在其中,但他们还不知道基督能赦罪,连他们自己的罪也没有得赦免。在此又要责骂基督教的一些牧师、长老、他们是文士,天天讲圣经,却不知道主能赦罪,连他们自己的罪还未得赦免。 5、赦罪的证明是瘫子起来拿着褥子走了。人一接受主耶稣,他的瘫痪就得医治,就能起来行走。本来是褥子托着他,现在能拿着褥子走;本来是褥子摆布他,现在能叫褥子听他的话。在主耶稣那里没有难事。到底赦罪容易呢,或是拿褥子起来走容易?在主都是容易的事。但文士纷纷议论说,赦罪太难了,谁有权柄赦人的罪呢?拿褥子起来行走更难了,如果说拿褥子起来行走,他不起来行走怎么办? 五、得救的结果 1、这个人不只罪得赦免,这人并且起来行走。一个人一就近主耶稣得到拯救,不但内心得到平安,并且外面也有行走的能力。 2、一个人一就近主耶稣得到拯救,就能荣耀神。 第七十篇 不是召义人 读经:马可福音二章13~17节。 一、耶稣来到海边 1、人生就在海边—海不是一个好东西,海是罪恶的深渊。所有顶撞神的事都在海里,例如鬼附猪群,则群猪入海。海就是鬼窝;电影院、舞厅都是海。 2、耶稣到了税关—税关是专讲钱的地方。电影院、舞厅、商场…,没有一个地方不讲钱,点钞票的人都是税吏。 二、耶稣召罪人(重讲祂不是召义人,同时引用主耶稣的话) 1、耶稣一到税关就碰到税吏。当时的税吏最下流,只认钱不认公义,要钱财不要道德、名誉、公义、身家、人格…。 2、今天耶稣也是召罪人。耶稣从来没有碰到好人,祂所碰见的都是税吏,电影院、舞厅里还有好人么?要钞票不要道德、名誉…是好人么?耶稣来了就是要召这样的税吏。要引十七节,重讲不是召义人。 三、自义者的论断 1、当日法利赛人议论纷纷,法利赛人就是假道德派、假君子,有行善的外表,却没有行善的实际。他们议论耶稣为何作罪人的朋友。 2、今日社会中也有法利赛人,外面是君子,里面是男盗女娼。他们轻视基督的福音,他们以为只有小偷罪人、贩夫走卒需要福音,他们则是道德君子,高尚文明,不需要耶稣的福音。(在此可痛责伪君子。) 四、罪人的快乐 1、耶稣来到罪人所在之地,带来福音和快乐。 2、耶稣肯和罪人相处,就是罪人的快乐。 3、耶稣在那里,那里就有快乐。 4、谁答应耶稣的呼召,谁就有快乐。举例说明,税吏利未一答应耶稣的呼召,马上在家里设摆筵席;筵席即快乐之事。 五、罪人蒙召的结果 1、脱离旧日的生活,就是脱离原有的生活。利未原是税吏,他一答应主的呼召,就立刻离开税关;不再过只要钱不要命,只要钞票不要名誉的生活。 2、跟随耶稣—一个人一脱去往日的旧生活,就立刻起来跟随耶稣,作一个完全得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