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第八十二篇 彼得得救

 
读经:路加福音五章1~11节。
一、耶稣来了
1 、耶稣来到革尼撒勒湖边。湖是小海,革尼撒勒湖在别处记载是海。所以说耶稣来到湖边,就是来到海边。海就是犯罪的地方。彼得原来不是在大场面上犯罪,乃是在小场面上犯罪,湖边就是小场面。有人虽然跳舞、看电影、却不是大跳舞家、大电影迷。在城市看电影为海,在乡村看电影为湖。大影迷为海,小影迷为湖。大赌为海,小赌为湖。(类推。)
2、从人来拥挤衪。耶稣来到湖边,湖边是众人过犯罪生活之地;众人就来拥挤衪,要听神的道,但不一定是真心要听神的道,不过是看看光景,好奇就是了。
二、接待耶稣
1、众人好奇的拥挤耶稣,乃是说他们暂时停止打鱼了。渔夫停网就是指着犯罪的人暂时将犯罪的事停下来,暂时不看电影、不打牌、不跳舞了。他们这一停,主耶稣就进到他们的船里去。有的人正在人生有贪图的时候,忽然听见传讲耶稣的事,他便将他的贪图暂时停下来。正当学生放假一周,公务员休假一天,或者请病假两天的时候,就听见了耶稣的福音;他这一听,耶稣就进到他里头,他的人生就有了耶稣。朋友阿!你的船一停,你一离开台大,一离开商店,一离开舞场,就听见主耶稣的道。你的心一安静下来,你立刻觉得信主也满有意思,这就是你把耶稣请到你人生的船上来。
三、看见神迹
1、虽然那一天彼得的船接待了耶稣,但是他还不认识耶稣是谁,他不过给耶稣用用他的船就是了。到了一个时候,主耶稣在他的船上,行了一个神迹之后,(一网打一百五十三条鱼-约二一7~11,)他才认识耶稣不仅是拿撒勒人,更是天地的主。
2、许多人刚刚接待耶稣的时候,对于耶稣并不认识,不过以为耶稣的人格高尚,以为衪是人群中的模范,不知道耶稣就是创造天地之主。但当他将耶稣接到他的人生里以后,有一天他看见了主的启示,便认识耶稣乃是天地的主。有的人作生意亏累了,正当他没办法的时候,主耶稣给他行了一件神迹,他便真认识主了;有一天他的病忽然被主医治,这时他才认识耶稣是谁。许多人虽已受浸入教,但不过以为耶稣是一个伟人、圣贤;虽然已经接待了耶稣,还不知道衪是谁。等衪在你的家庭中、事业上,行一个神迹以后,那时你才知道衪乃是主。也有许多人作了一辈子教友,对主仍不认识,但到临终时,他才看见神迹,才得救。他们虽然信道多年,却不认识耶稣是谁。
四、认识自己
1、人一认识主,他立刻也就认识自己。彼得一认识主是创造万有的主,他立刻就说,『主阿!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2、人一看见基督耶稣是主、是神,人立刻就看见自己是罪人。有一天你碰见基督耶稣,你良心中才有罪的感觉。今天我告诉你有罪,你否认。即使你承认有罪,但也不一定真的看见你是个罪人,直到有一天你碰见主耶稣时,你才认识你自己的罪。
五、主的拯救
1、彼得一承认自己是罪人,主立刻就说,『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这是说他的人生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彼得从前靠打鱼过生活,现在要得人。他的生活改变,乃是因为生命改变了。他的生命、生活一改变,他整个人生也就改变了。
2、今天我们一认识主,承认自己的罪,我们的罪就必得赦免,同时也得到主的生命,我们的人生也就改变了。人生的改变也就是得救。
六、得救的结果
1、撇下往日的生活。彼得一得救就撇下从前的湖、船、网,也就是撇下从前所有靠自己的犯罪生活。
2、跟随耶稣。彼得如何撇下一切跟随耶稣,我们得救也该是如此。
第八十三篇 一个多得恩免的人
读经;路,七,36~51;
一、接待耶稣
1、这故事是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西门,接待耶稣到他家里吃饭。
2、今天也有许多人如同西门一样听见耶稣的大名,喜欢研究研究耶稣和耶稣接触一下。(不要把西门的接待一个真心相信的接待,西门是一个研究一下就是了。)
二、认识耶稣
1、法利赛人虽然接待耶稣,但他并不认识耶稣是谁。不要说耶稣是主他不认识,连主耶稣是先知,他也打问号,因为他说,主耶稣若是先知必知道摸衪的是谁。
2、今天虽然也有许多人研究基督教,但对耶稣是谁还是莫名奇妙,甚至看主耶稣还不如孔子。
3、主耶稣在法利赛人猜想衪是谁时,就知道法利赛人的心意。他的心里自言自语并没有说出来,但是主耶稣却知道了。这就证明主耶稣是超凡的一位。主不仅是先知,还是知道人心的主。主耶稣那样知道他的心意,就证明主耶稣乃是知道人心的神。
4、主的话给法利赛人看见,主耶稣不仅是先知,还是他的主,并且是他的债主,是他所得罪的那一位。主耶稣让他知道衪是主,有两层意思;1、主是神。2、主是他的债主。那法利赛人以为主不过是位好拉比,但是主耶稣的作为使他知道,这一位和他说话的是知道人心的主,也是他的债主。
三、认识自己
1、那法利赛人只认识有罪的女人,却不认识主耶稣,也不认识自己,许多人研究主耶稣,但是却不知道耶稣是谁,到了时候,主耶稣就叫他们知道,祂就是神,是他们的债主。今天许多人只认识别人如何犯罪,并不认识自己,更不认识主耶稣是他们所得罪的那一位。许多挂名的基督徒就是如此。
2、主耶稣的话叫那法利赛人认识自己,那法利赛人心里正猜疑主耶稣,主耶稣就说,西门!有两个人都欠了主的债,一个欠五十两,一个欠五两,主就叫他们知道,虽然他犯罪欠债没有那女人那样多,但至少是欠五两的,那女人是大偷他是小偷,彼此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分别而已。你不能说,你一两都没有欠,欠债虽有在小轻重之别,但都是债户。主给他认识他是一个欠五两债的人,再给他认识他也是一个无力还债的人,无论犯罪大小都无力尝还,都是债户。
四、认识恩典
1、主说,他们两个人的债无论是五两或五十两,主一概开恩赦免了。
2、主的赦免不是随便,因主不光有恩,也有公义;主的恩叫衪赦免我们,主的公义叫衪替人死。主的赦免必须根据衪的公义。主的赦免不错是因着恩典但也是根据衪的公义。
五、恩免的果效
1、主的恩免叫人爱衪。主说,那个有罪的女人,所以用她的眼泪洗主的脚,又用头发擦干,再抹上膏油,就是因为她多得主的恩免。而那法利赛人请主吃饭却不替主洗脚,就是冷落主;他所以冷落主,就是因为少得主的恩免,恩免多爱就多,恩免少爱就少。
2、不是爱产生恩免,乃是恩免产生爱,爱是恩免的结果。那个女人所以比别人爱主,乃是因为她多得主的恩免。
六、恩免的凭据
1、恩免的事实和恩免的凭据有分别。有人得到恩免的事实,却没有得到恩免的凭据。这女人在主说话之先,已经得到恩免的事实,但是并没有凭据。所以不知道她的罪赦免了没有。
2、恩免的凭据就是主的话,主对她说;[你的罪赦了]许多人相信主耶稣实在是得救了,但却没把握,就是因为没有抓牢主的话作得救的凭据。
七、得恩免以后
得了恩免以后就要在平安里走去。得救后要走平安的路,要过平安的生活。凡叫你心里不安的无论对神无论对人,都不要作。必须是叫你心里平安的,才可以作。
第八十四篇 谁是我的邻居
读经:路加福音十章25~37节。
一、律法对永生的估价
1、那一天有一个律法师来问主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这可说是一个站在律法立场上的人,代表律法来研究永生的代价。
2、主耶稣问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
3、他就根据律法说,要得着永生,必须付上两面爱的代价。对神的爱要有四个『尽』字。对人的爱要有一个『如』字。(四尽一如,传福音时要讲得比较重一点。)要知道人既尽不来,也如不来。四个『尽』一个『如』就将人打倒了。你到店铺买东西,一看见标价太高就跑开了。因为你出不起代价,只好望洋兴叹。律法对永生的估价是四个『尽』一个『如』。要将人的灵、魂、体都尽上去。要尽心(灵),尽性(魂),尽意(魂),尽力(体),整个人都爱到尽头,未了还要爱人如己。你若能出得起这么高的代价,就可以承受永生。
4、主耶稣回答说,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好像主说,不错阿,别以为基督教不注重行为,基督徒是最注重行为的,问题是你行得来么?
5、到底主的意思是否要人这样行?若是这样,就是主叫人自己搭一个天梯爬上天去,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主说『你这样行』的意思,并非要人行道,因为主知道人根本行不来。所以这不是出代价的问题,乃是估价的问题。这里的逻辑相当深。有人读了这段圣经以后,便跪在主面前求主加力,使他能够达到四尽一如。这是他将主的话领会错了。因为代价越大,人就越出不起。譬如1,000,000元,在1 之后有六圈;你只要有六个圈,甚至十六个圈,而没有前面的那个1字,请问这代价如何出法?所以这是估价的问题,不是出代价的问题。
二、人的光景
1、现在那律法师把永生的估价找出来,主耶稣也承认他找得不错。但他要显明自己有理,(所有以律法的眼光来显明自己有理的,都是自义的人,)就问说,谁是我的邻舍叫我爱他呢?律法上记着说要爱这位神,我清楚;但是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邻舍是谁?于是主给他一个答案。
2、主的回答让他看见,不需要一个邻舍给他爱,乃是需要一个邻舍来爱他。他不认识自己,以为自己有力量能爱邻舍;主却给他看见,他是一个荒凉的罪人,需要一个邻舍来爱他。
3、于是主讲一个故事给他听;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这一个人就是离开平安的根基,神所在的地方(耶路撒冷),走下坡的路。凡要靠行为守律法的人,都是走下坡的路。耶利哥是受咒诅的地方,所以就落到强盗手中。强盗是指着律法和讲律法的人说的,但认真说律法的本身并非强盗。这一个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是指着律法师说的,同时强盗也是指着律法师说的。律法师打人是以律法打人。他一面打人,一面也剥去人的衣裳,就是把人的行为剥光。人以为自己有好行为,律法却把人的义行都剥光了。人的行为在律法跟前都是污秽的衣服,不能蔽体。打个半死就是定人的死罪。他(指律法与律法师)现在虽然没有把你送到耶利哥(火湖)去,但是已经定了你的死罪,叫你等候永远的灭亡。
4、这样一个被剥光打个半死的人,还能爱别人,还出得起永生的代价么?主的意思是给他看见,永生的估价是这样的高,但人的光景却是那样的低,人要凭律法得永生是不可能的。
三、宗教的无用
1、现在来了一个祭司,(就是宗教家,)这个祭司也是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的人。连宗教家、牧师、神甫,也都离开神走下坡的路。
2、这个祭司是与他同路同病的人,所以看见之后就走过去了。因祭司对自己尚无办法,对别人那能有办法?所以宗教和宗教家都不能叫人得永生。
3、在宗教里分两等人。
(1)祭司:是服事神的。
(2)利未人:是服务人群的。像青年会这班人,就是利未人。利未人也和他们同走这条路。不要以为服务人群是走上坡路,其实也是走下坡的路。这班人对他也毫无帮助。
四、基督的拯救
1、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就是主耶稣,来到受伤之人的地方。(希腊文『行路』一辞,表示和前三个人所走的方向不同。)这撒玛利亚人行路的方向与前三个人不同。是对面来的。约翰八章未了,犹太人骂主耶稣是撒玛利亚人。主耶稣是人所轻看的拿撒勒人,今天来到你这里。
2、主耶稣动了慈心。
3、主耶稣用油和酒敷在他的伤处。油指着圣灵,酒指着生命和血。主耶稣动了慈心,先用圣灵来光照、感动、安慰;然后再倒上酒,酒是用葡萄汁作的。葡萄汁就是葡萄的血,也是葡萄的生命。所以这里的酒是象征主的血和主的生命。油使你得到滋润,酒使你得到医治和能力。
4、扶上他的牲口,牲口象征主耶稣在地上为人的方式。骑上他的牲口,就是在主耶稣作人的方式里来作人,像卑微的拿撒勒人那样的事奉神。
5、然后主就把他安置在店里。店指着教会,教会在地上是店,叫人得到供应。
6、主出二钱银子交给店主照应他。银子就是圣灵的恩赐。主给教会负责人有恩赐,主叫教会负责人用恩赐来照应蒙恩的人。
7、除了银子以外,还有此外所费用的。这个费用就是指着爱心的照应说的,这要等主来时还你。银子是恩赐。恩赐的照应在主来的时候没有尝赐,爱心的照应到主来时才有尝赐。以上这七样都是主救恩里的成分。
五、结论
1、那个律法师问主说,谁是我的邻舍叫我爱他?主回答说,你需要一位邻舍来爱你。他以为自己有力量能爱别人,但主说,你是一个可怜的人,你需要别人的爱。
2、『你去照样行。』主真实的意思不是要他去照着行;主乃是要他借着这一行,便认识自己不是那个撒玛利亚人,而是一个被打伤的人。我们靠着自己的行为去得永生是办不到的。你去行一下,就知道行不来,乃是需要别人来怜悯你。只有永生的主是我们的邻舍,我们需要衪来爱我们。
 第八十五篇 基督与审判
读经:路加福音十一章29~32节。
一、世代的邪恶
1、主耶稣说,这个世代是邪恶的。
2、举例证明今天的世代是何等邪恶。要具体说出家庭、学校、官场,各等人群中的邪恶。
二、基督之于今天的时代
1、主说约拿身上有一个神迹,就是在大鱼腹中三天三夜。当约拿从鱼腹中出来时,约拿对尼尼微人就是一个拯救。这位约拿预表复活的基督。基督也像约拿一样,进到死亡里,在地心里住了三天三夜,所以基督也像约拿一样,是今天邪恶世代的拯救。基督所以复活是因衪的死了,死是担当世人的罪,复活是给人生命。复活的基督对这个世代就是一个神迹,像约拿对尼尼微人是神迹一样。这神迹是担当世人的罪,给人生命,这就是神的救恩。
2、基督在这里也说,所罗门时代有南方女王到他跟前来受教。所罗门预表基督。所罗门能把人生的究竟告诉南方女王,基督今天更能把人生的究竟告诉我们。人要得到智慧,就要就近基督。基督对这世代不仅是死而复活的基督,也是智慧的基督。基督一面像约拿对尼尼微人,叫他们得救,一面也像所罗门对南方女王,叫她知道如何作人,如何有智慧。所以基督不仅叫人得救,也叫人有智慧。
三、审判之于将来
1、今天人若不接受基督作死而复活的主,也不接受衪作智慧的主,将来有一天必定遇见审判。
2、将来在审判台前,尼尼微人是定罪的凭据,南方女王也是定罪的凭据。尼尼微人要定罪你,为何不接受死而复活的拯救,就是叫罪得赦,得生命的救恩。南方女王要定罪你,为何不接受智慧的主,叫你知道作人的究竟。
3、所以将来的审判是无人能避免逃脱的,人今天如不接受,将来只有后悔莫及。如果今天人在这世代听见基督,知道基督是死而复活的主,也知道基督是智慧的主,但是不像尼尼微人那样接受约拿,也不像南方女王那样受教于所罗门,将来必受审判,必受永远的刑罚。
四、如何对基督
1、要接受衪,像尼尼微人那样接受约拿,和约拿的话。人一接受基督,罪就得赦,并得生命,因为衪是死而复活的主。
2、还要受教于基督,因衪是智慧的主,能将作人的路指示你。
第八十六篇 一个无知的人
读经:路加福音十二章13~21节。
一、人两种的所有
1、人有物质的东西,就是身体和身体所需要的财物。
2、人也有非物质的灵魂。
3、要证明灵魂的存在,并说明灵魂的性质。(请参阅六十五题『生命的价值』。)
二、人两种的注意
1、人可以注重物质,也可以注重灵魂。
2、大多数的人都是注重物质,极少数的人是注重灵魂。注重物质的人是低下的人,注重灵魂的人是高尚的人。
三、一个无知的人
1、这一段圣经说到一个人,求主耶稣给他分家,分家就是注重物质,就是注重家产财物。
2、主立刻给他知道,主来不是要人注重物质,乃是要人注重灵魂,就是生命。主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意思就是不在乎物质。
3、主就说一个比喻,把那个人比作一个无知的财主。
4、主所以说那个人是无知的财主,因为他只顾到身体和物质的需要。那人田产丰盛,出产没有地方收藏,要把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想要靠这些物质,安安逸逸吃喝快乐。那知道就在那天晚上,神要他的灵魂。他的无知就在这一点。
四、上乘的选择(智慧的选择)
1、要认清身体和灵魂的轻重。
2、要重灵魂轻身体。
3、要接受基督作灵魂的救主。
第八十七篇 悔改的警告
读经:路加福音十三章1~9节。
(那时彼拉多把加利利人的血搀在祭物中,有人把这事告诉主。)
一、人生的罪恶
1、人是在罪孽里生的。
2、人是在罪恶里长的。
3、人是在罪恶里活的。(指着一切正派的生活。)
4、人是在罪恶里混的。(不正派的生活叫作混。)
二、人生的祸患
1、罪恶是祸患的原因,祸患是罪恶的结果。
2、因着人是生、长、活、混在罪恶里,所以人都有遭遇祸患的可能。
三、神的宽容
1、照着人犯罪的情形说,人应该立刻受神祸患的惩罚,但是神对人有宽容,所以祸患暂成悬案。
2、神所以能把祸患悬起来而宽容人,乃是因着在宇宙中有救主和救赎。按着人的罪来说,整个天地都该倾覆,人该永远在祸患里灭亡;但是因着有基督作人的救主,为人成功救赎,所以就使神能宽容人而将祸患悬起来。
3、神所以宽容人乃是等人悔改。
四、悔改的警告
1、祸患既因罪恶而来,所以所有的祸患都是一个警告,要人悔改脱离罪恶。
2、无论看见别人遭遇祸患,或是自己亲身遇到灾害,无论遇见天灾或是人祸,都该领会说这是神要人悔改的警告。
五、如何悔改
1、要信罪恶有它的结果。
2、要承认自己的罪恶。
3、要接受基督和衪的救赎。
第八十九篇 牧人找羊
读经:路加福音十五章3~7节。
一、人是神的羊
1、人是神所造的,所以人是属神的。
2、人不只是神所造的,人也是神所牧养看顾的,像羊在牧人手下一样。
3、神是人的牧者,所以神是人的主人。
二、人失迷了
1、人生来是失迷的。在这点上要证明:人一生下来好象什么都懂,但却不知道自己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自己是属谁的。请问那一个人是你的主人?物各有主,但你这么大的人却不知道是属谁的。你说丈夫是你的主,但若丈夫死了,你属谁?你说父母是你的主,但若父母死了,你又属谁?
2、人失迷的原因是因为有罪,人是生、长、活在罪恶中,所以人是失迷的。
3、人的失迷就是失去了神。人是为神所造,为神所牧养的,但因为失去了神,所以成了失迷的。
三、神来找人
1、人虽然不知道自己失迷了,也无心寻找神,但是神却来寻找人。
2、神寻找人的方法是神自己来作人的救主。神成为肉身,作了拿撒勒人耶稣。耶稣不只是人的救主,也是人的牧人。
3、神寻找人是借着主耶稣,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将人找着,将人找回。人是失迷在罪恶里,主在十字架上解决人的罪,就是找着人。主耶稣死而复活将生命分给人,就是寻回人;因为复活的生命是叫人回到神那里去。
四、如何接受神的寻找
1、承认自己是失迷的人,失去了神。
2、悔改归向神。
3、接受基督和衪的救赎。
(1)脱罪离开失迷之地。
(2)得着生命回到神面前。
第九十篇 妇人找钱
读经:路加福音十五章8~10节。
一、人是神的财产
1、人是神所造的,自然就是属神的。
2、神看人是衪的财物,就是说神看人为宝贵,像这个女人看她的十块钱为宝贵一样。
二、人失落了
1、人生来就是失落的。失落就是离开原主。你不知道你属谁,就证明你是失落的。
2、你一失落就落到灰尘中。灰尘是指着罪恶说的,落到灰尘中就是落到罪恶里。
3、所以失落的结果,就是落在罪恶污秽里,在罪堆里过生活。
三、神来找人
1、前一比喻说到神是牧人,来寻迷羊。这一比喻说到神是妇人,寻找失钱。牧人寻羊是在旷野外,妇人找钱是在屋内。所以前一比喻的寻找是客观的,这一比喻的寻找是主观的。
2、妇人寻钱,就是圣灵到我们心里来寻找我们。牧人如何比方基督,妇人也如何比方圣灵。基督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来到地上,先有客观的寻找,然后圣灵现在来到我们里头,再有主观的寻找。
3、圣灵的寻找。第一步是点上灯。因为有黑暗所以才点灯,点灯就是圣灵的光照。这是说出我们失落的人里头是黑暗的,圣灵来了用圣经的话语来光照我们;朋友,今天你所听见的福音就是圣灵的光照。第二步是打扫屋子。屋子指着人的心房,打扫指着圣灵的感动。没有经过打扫的心,不只是黑暗污秽的,也是沉静的。经过圣灵点灯打扫之后,心里就翻腾不安。第三步是细细的找。细找就是叫你里面有很周密的思想和很细的感觉。圣灵光照、感动之后,就叫你想到已往、现在和将来。第四步是直到找着,就是直到圣灵把你带回来归向神。
四、如何接受神的寻找
1、承认自己是失落的人。
2、要悔改归向神。
3、接受圣灵的光照和带领。
 第九十一篇 慈父接浪子(路加福音对比之一)
读经:路加福音十五章11~24节。
一、人出于神
1、这个比方,把神和人的关系比作父子的关系,这证明人是出于神的。
2、人是神所造的。虽然人还没有得着神自己的生命,但现在人生存的生命,乃是出于神的。从创造这一面来说,人也可说是神的儿子。
二、人远离神
1、小儿子到了一个时候,分取了父亲的家业,离开父亲到远方去了。
2、这是比方人从神那里取得了天然一切的秉赋,就远离神了。
三、人活在罪中
1、小儿子到了远方,就任意放荡浪费赀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就穷苦起来,只好去放猪。
2、这比方人离开神,就落到罪恶里,任意妄为,过着罪中的生活,将神给人一切的秉赋放荡尽了。放猪乃是象征过罪恶的生活,因为猪是污秽的东西。在这里要形容人如何过放猪的生活,例如看电影、跳舞等,都是放猪的生活,电影院就是猪圈。
五、人醒悟了
1、小儿子在穷困中就醒悟过来,想起父家的福乐。
2、这是比方人在罪中,过罪恶的生活,到了穷途末路时就想起神来,或想起神的福分来。要形容穷苦很容易叫人醒悟。有人犯罪还没有犯到穷途时,是不容易醒悟的。跳舞、打牌到了穷途,才能醒悟过来。
五、人归向神
1、小儿子醒悟过来,就定意回到父亲那里去。
2、人从罪恶途中醒悟过来时,也都是顶自然的要归向神。
3、小儿子要归向父亲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罪,觉得不配再作儿子,只愿意作雇工。所以他就预备好了四句话去见父亲。第一句是:『父亲,我得罪了天。』第二句是:『又得罪了你。』第三句是:『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第四句是:『把我当作一个雇工罢!』
4、这是表明说:每逢一个罪人醒悟过来要转向神时,都自然感觉自己得罪神,并且觉得不配白白的得神的福分,只盼望在神面前修改自己,用自己的行为换得神的好待。儿子从父亲所得的一切,都是白得的。但雇工所得的,都要付上代价,就是要有了行为才能得到的。小儿子以为自己不配再作儿子,只求父亲把他当作雇工,意思就是他不配从神白得,只好靠行为换得神的好待。这是每一个悔改的人的错误观念,因为人总想凭立功立德换得神的好待。他虽有谦卑的思想,感觉不配再作儿子,只愿作雇工,但是却不认识父的心肠。许多罪人虽有谦卑的思想,却不认识神的心肠。因此许多罪人都觉得要立功立德换神的好待。
六、神接待人
1、小儿子回来,离父亲还远的时候,父亲却远远看见了他。这证明不是他来转向父亲,乃是父亲等候接待他。他想父亲是待在父家之内,需要叩门多时,父亲才差人出来开门,然后借着通报再向父亲求恩。那知道不是他来归向父亲,乃是父亲离家出来迎接他。
2、这就告诉我们说,不是罪人悔改归向神,乃是神等待接纳悔改的罪人。许多人以为必须向神祈祷多时,才能蒙神垂听,那知道神老早就在那里等候接纳悔改的罪人。
3、父亲一见了儿子就动了慈心。父亲的心先动了,就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跑是腿动,跑就是用时间缩短空间的距离,这完全是父的慈心所作的;抱是手动的,也是全人动了。连连与他亲嘴是人最能表情的部分都动了。
4、这表明说,天上的神,一碰见悔改的罪人,衪的慈心就动了,在时间上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衪整个的心都堆在一个悔改的罪人身上。许多人悔改时,也都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在他要悔改时,以为神是何等威严可畏,但在悔改之后,他发现神是何等可亲可近。
5、当父亲与小儿子亲嘴时,小儿子就开口说出所预备的话。他预备了四句话,但刚说了三句,父亲就开口打断他的话。他说到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时,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却』字要重讲,因为『却』字是新约里的大字,这一『却』我们就得救了。有人在客厅里挂了一个很大的『却』字,这实在很有意思。我该定罪,神『却』来称义;我该下火湖,但『却』有分圣城。父亲的心不忍得听他说不配称为儿子,所以就吩咐人把那上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这个『那』字,是很重的一个字,『那』袍子是早已预备好了的袍子。父亲一说,仆人就知道了。所以父亲只要说『那』上好的袍子,仆人就领会了。还戴上戒指,穿上鞋,宰了肥牛犊。
6、这些都出乎罪人的意外,神却把预备好了的袍子(基督)拿来给他穿上,使父与子得以相称。
(1)穿上袍子指着基督作我们的义说,罪人穿上基督,就是与神相称,得称为义。
(2)戒指的意思就是圣灵作印记。
(3)穿上鞋,叫他和地有了分离。鞋把人和地分开了。人一归向神,得称为义,并有圣灵作印记之后,就能和地分开。
(4)吃肥牛犊是指着基督作生命给我们享受说的。基督进到我们里头,我们才能饱足快乐。
七、神人同乐
1、到这时,父亲与小儿子一同吃喝快乐。儿子没有回来,父亲是不快乐的;当儿子在外面流荡痛苦时,父亲在家里也是痛苦的。
2、罪人没有快乐,神也没有快乐;等到罪人快乐了,神才快乐。
八、结果
1、小儿子是失而又得,死而复活。
2、一个罪人归向神,给神接纳称义得生,就是失而复得,死而复活。
 第九十二篇 财主与拉撒路(路加福音对比之二)
读经: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
(路加福音十五章至二十三章的故事都是对比。)
一、两个不同的人
一个是财主,一个是穷人。
二、生前的分别
1、财主生前穿紫色袍和细麻布衣,天天奢华宴乐。穿紫色袍子表示尊贵富足,穿细麻布衣服表示生活富裕。要形容财主如何宴乐。
2、穷人生前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三、死后的不同
1、要形容那讨饭的死后的光景。这段圣经记载生前的事,是先题财主后题穷人,因为生前是财主的天下;在马路上行路时,是财主在先,穷人在后。死后则反过来,先题穷人后题财主,因为死后是穷人的天下。这穷人生前狗来舔疮,死后天使来迎接。生前在财主门口,多么冷落;死后在亚伯拉罕怀里,多么安慰甜美。
2、财主也死了。不光穷人会死,财主也会死。有钱也买不到命,穷光蛋死了,百万富翁也死了。要重讲这『也』字,没有一个人能逃避死亡。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得死。有一天,你也得死了;要把苦力、大学生、三轮车夫、大学教授、看门的、校长,都摆在『也』字里。病人死了,大夫也死了;老妈子死了,少奶奶也死了。
3、并且埋葬了。虽然财主死了,出了一个大殡,但是没有天使来接,没有亚伯拉罕的怀抱,却在阴间受痛苦,远远的看见亚伯拉罕并拉撒路在他怀中。从前喝汽水、可口可乐、啤酒、洋酒,现在是滴水难得。从前舌头享福,讲话有势力,能呼风唤雨,也曾用舌头骂过人,今天则在火焰中受痛苦。这不过是阴间的火焰,还不是火湖的本身。亚伯拉罕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那里是不能的,要从你那边过到我这里,也是不可能的。活着时不求神,死了以后再求,就太晚了。
四、不同的原因
1、他们的不同,不在乎贫富,也不在乎生前享福与受苦。
2、他们的不同,乃在乎他们信不信神的话,因为主明明说,要信神借摩西所说的话。信神的话就是信基督,因为神的话是以基督为中心。这里所说从死里复活的,就是指着基督说的。财主在生前不信圣经,也不信基督,所以死后在火焰里受痛苦。
3、财主因为不信神的话,所以生前尽量奢华宴乐,丝毫不想到将来的问题;穷人因信神的话,所以不顾生前的痛苦。
4、朋友,你如果不信神的福音,只顾生前,不介意死后,那是何其可怜。请你快信神的话,快信耶稣。
 第九十三篇 自义者定罪,自卑者称义(路加福音对比之三)
读经:路加福音十八章9~14节。
一、两个祷告的人
1、这一段按着行动来说不是讲两个不同的人,是讲两个相同的人。不是讲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一个犯罪,一个不犯罪,乃是讲两个都祷告神,亲近神的人。
2、他们的行动虽同,但是人却不同,身分也不同。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是上流社会的人,税吏是下流社会的人。
二、一个自义的人
1、一个自义的人就是法利赛人,他不是向人演讲时自义,乃是向神祷告时自义。他祷告说,『神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他这样祷告,实在是要神谢谢他;因他自义,所以才说我不像别人,也不像对面这个同事,也不像旁边这个同学,也不像隔壁的教授。
2、所有的宗教家差不多都是自义的人。所有的道德家也差不多都是自义的人,法利赛人代表两班人,一是宗教家,一是道德家。他每周禁食两次,捐上十分之一,这是宗教问题。不奸淫、不勒索,这是道德问题。
3、法利赛人是假宗教家、假道德家、假君子。
三、一个自卑的人
1、要说税吏祷告的光景。他远远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2、差不多不道德、犯罪、得罪神的人,都有自卑的感觉。
四、自义自卑的结果
1、自卑的人得称为义。自卑不是一个功德,自卑乃是承认罪,给神一个机会,可以得到神的怜悯。
2、自义的人所以被定罪,乃因自义把神的怜悯隔在门外。
3、基督已经成功救赎,人若自卑相信,就被称义。人若自义不信,必被定罪。
第九十四篇 在人不能,在神却能(路加福音对比之四)
读经:路加福音十八章18~27节,十九章1~10节。
一、两个财主
1、主耶稣在十八章里说到一个官是个财主,十九章里说到一个税吏长也是个财主。
2、十八章的财主是个道德高尚的少年官,在人群中被人尊崇。十九章的财主是个品行下流的人,为犹太人所不齿。
3、他们两人都爱财如命。
二、上流的财主
1、十八章的少年官有钱,又重道德,是为富而仁者,所以他来问主耶稣的问题,是关于如何能得永生;因他为富而仁,所以注意善行问题。
2、主耶稣就给他看见,他称呼主耶稣是善的,就得承认主耶稣是神,因为只有神一位是善的;意思就是给他看见,他自己不是善的,乃是罪人。
3、主就带领他认识自己的缺少。他觉得他对于一切的律法都遵守了,但主说他还缺少一件,就是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还要来跟从主。他所缺少的,一面就是要顾到穷人,一面还要来跟从主。许多人自以为良善,主常常带这样的人认识他的缺少。你就是行了十件好事,主说你还缺少一件。你爱父母,还缺爱兄弟。你谦卑了,还缺忍耐。
4、这个财主听见主耶稣说还缺少一件,就忧忧愁愁的走了。他走,是因为;(1)对人,不能把自己的财富分给穷人。(2)对神,有了内心的偶像。十条诫命中第一是对神不要有偶像,第二是对人要有仁爱。虽然他字句上遵守了十条诫命,但在精神上他完全没有遵守。主给他看见,他把整个律法都破坏了。
5、在人不能。十条诫命,按字句说,可能你遵守了;按精神说,没有人能遵守。你里头对神,绝对没有偶像么?对人,绝对有仁有爱么?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达此境地,所以在人不能。人所以不能,乃是因为人富足了。人一富足,对神就有偶像,对人就不仁。你的学问、钱财、美满家庭,都是你的富足。你没有学问时,对人有爱心,有了学问,对人就不仁了;所以自觉富足的人,是没法得救的。这就是在人不能。
三、下流的财主
1、十九章的财主住在耶利哥,耶利哥是犯罪受咒诅的地方,耶稣却经过那里。上流财主所住的地方,耶稣不从那里经过。今天耶稣也来到犯罪作恶的地方。
2、这个财主是为富不善,他专门营私舞弊,讹诈别人。
3、他不是为着请教耶稣,乃是为着看看耶稣而来。请教耶稣,是研究基督教,不能得救;看看耶稣就蒙恩了。
4、因为大家都拥挤耶稣,所以将耶稣遮蔽了;今天耶稣也被许多天主教徒和基督教里的假教友遮蔽了。
5、要胜过遮蔽—遮蔽有两个原因:(1)人多,(2)身矮。身矮是自然的,人多是环境的、人为的。胜过遮蔽的方法;(1)要跑到前头离开群众,不杂在他们中间和他们瞎混,免得混到火湖里去。要超过他们,不要看那些天主教徒,和基督教里的假教友。(2)要爬上桑树,胜过天然的难处。他身量虽矮,但一爬上桑树,别人看不见的,他却能看见。有人听道,听百次、千次还不得救;有人听五分钟的道,就得救了。你不能读圣经,请别人替你读,别人就是你的桑树;你不会祷告,请他们带你祷告。今天人多,你不能得救,末了大家都走了,你留下不走,和人一谈,一祷告,这就是爬上桑树。你挤在人群中间听一辈子的道也不会得救,但有一天,跑到前头爬上桑树便得救了。
6、他要看看耶稣,结果却是耶稣先看见他。耶稣走到那里一抬头就看见了他,并且叫他的名字,说,撒该,快下来。你一信主,你立刻就觉得主喊你名字。主所以喊你,乃是因为主认识你。主这一喊,你(撒该)便得救了。你的生活情形衪知道,你犯了什么罪衪也知道;因衪知道你,所以衪才喊你。在这么多的人中,衪只喊撒该,是因为撒该有心要衪。
7、他一听见,就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你接待过耶稣么?让耶稣住在你里面么?前一个财主是研究道理,这一个财主是将耶稣接进来。(要重讲『住』、『接待』二字。)
8、这一住进来,这一接待,就发生了一个后果,他立刻说,主阿,(耶稣成为他的主了,)我要把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同时我若讹诈了谁,也要还他四倍。现在撒该是为富而仁了,他把偶像也除掉了。这能力不是出于自己,乃是接待耶稣的结果。
9、主说,今天救恩临到这家。耶稣临到那里,救恩就临到那里。字句,不过是死的东西,越研究越死;耶稣一进来,人便得救了。
10、在神能。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