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第九十五篇 一求即得(强盗得救)(路加福音对比之五)


读经: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9~43节。
一、两个强盗
1、和主耶稣同钉的两个强盗,犯了同样的罪,受了同样的刑罚。
2、两个人中,一个信,一个不信。原初在作人方面相同,都是强盗;后来的分别,是一个信,一个不信。
二、一个讥笑耶稣
1、第一个强盗,和耶稣同被处死,他的罪虽然非常重,但他却讥笑无罪的主耶稣。
2、今天许多人,实在是罪恶深重,可是他们还讥笑耶稣。
三、一个求告耶稣
1、第二个强盗,也和第一个同样的讥笑耶稣。
2、但一转念想起神的时候,就对神生了敬畏的心。他说,你还不怕神么?人所以能悔改求告耶稣,都是因着想到神的问题。他一想到神,就联想到永远的问题。因为他的罪虽在国法前判处死刑解决了,但在神面前却没有解决,所以一想到神就害怕。他怕进到永远的沉沦里。
3、认识己—因为怕神,他就良心发现,在主面前认罪,承认他自己当受死亡的刑罚。
4、认识主—他也承认主耶稣没有罪,不该受刑罚。主耶稣的死,是为着担当他的罪,是替他而死。
5、求告—所以他就求告主耶稣救他,求主在得国降临的时候记念他。
6、得救—他一求,主的救恩立刻就临到他身上;他是求将来的,主却答应他:『今天你要同我在乐园里。』所以一求即得。求就是信的表示,求就证明你已经信了,所以一求就得救了。
7、得救的凭据—得救的凭据,就是主耶稣说,『今天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在圣经中,主耶稣给我们许多话,这些话就是得救的凭据。例如:信的人有永生,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只要抓住一句话,就得救了。
 第九十六篇 道成肉身
读经:约翰福音一章1节,14节,16~18节。
一、道就是神
1、道就是话,话就是发表,也就是说明。
2、宇宙中的话乃是神。神是宇宙的意义,神是宇宙的说明。
二、道成了肉身
1、道从太初就有,因为道就是神。太初是永远。这就是说,时间还没有开始就有了道,在永远里就有了道。
2、道成了肉身,乃是道来到时间里。
3、肉身就是人,道成肉身就是神作了人。
4、这一个道成肉身的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稣。要着重的说主耶稣有神人二性。衪外面是一个人,里面却是神。是神成为人,是神性生活在人性里,这就是耶稣。
三、道成肉身的目的
1、道成肉身是表明神。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将神活活的表明出来。
2、道成肉身叫人得到恩典和真理。恩典就是神给人得着,真理就是神给人看见。宇宙中一切的事物,都轻如空气,贱如粪土,惟有神是贵而重的,所以一切事物都算不得什么,只有神给人得着的时候,才是真实的恩典。宇宙一切的事物 ,都是暂时的、会变的,也都是虚假的;只有神是永久不变的,所以只有神是真实的。真实就是真理。凡人所能看见的事物,都是虚空的,惟有神才是真实的。所以看见神,才是看见真理。
3、道成肉身叫人得着恩典;看见真理,就是叫人得着神,认识神。
四、如何对待道
1、要承认衪是神成为人。
2、要接受衪。
3、要相信衪的话。衪自己就是话,这一位话说出了许多的话。我们接受衪,就得相信衪的话。
4、我们接受衪的话,就得着衪的生命,就是得着衪的自己。这一个结果,就叫道再一次在我们里面成为肉身,与我们联合。
 第九十七篇 接受主的结果
读经:约翰福音一章11~13节。
一、主来到人间
1、主是神,已经成为人,住在人的中间。
2、主今天仍旧借着衪的圣灵的衪的福音,来到人的中间。
二、人接受主
1、主来到人的中间叫人接受衪,就是叫人得着衪。
2、接受主,不必外面的眼睛看见,更不必外面的手摸着,只需要心里相信。
3、心里相信,就是闻名而信。只要闻名而信就可以了,因为十二节说,『凡接待(原文作接受)衪的,就是信衪名的人。』闻名而信,就是接受的意思。
4、看见主,碰见主,都相当难,但听到主的名字,是再容易不过的;接受主就是用心来相信主的名,所以接受主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地都作得到的。(这点是最重要的。你在洗脸的时候,在公共汽车上,现在在这里听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接受主。)
三、接受主的结果
1、得以从神而生—主就是神成为肉身。我们一接受主,主就进到我们里面,也就是神进到我们里面,作了我们的生命。我们里头有了神的生命,我们就是从神而生。
2、得着神的生命—因为是从神生的,自然就得着神的生命。这个生命就是享受神一切福分的权柄。(一个孩子生在皇家,有了皇家的生命,这生命就是他享受皇家福分的权柄。)
3、得作神的儿女
我们原是神的造物,虽是出于神,却没有神的生命和神的性情。那时我们对于神只有造物者和受造者的关系,没有儿女和父亲的关系。但我们一接受主,就从受造者的关系变成儿女的关系。我们一得到神的生命,就享受父家一切的福分。
 第九十八篇 神的羔羊
读经:约翰福音一章29节,36节。
一、羔羊的意义
1、要从旧约的预表说起。旧约给我们看见,人类的始祖犯了罪,本该死亡,神却为他杀了羔羊,剥下羔羊的皮,作了衣服给始祖穿,遮盖他的羞耻。这就是说,人犯罪应该死亡,神却叫羔羊作了人的代替,替人担罪流血;羔羊就作了人在神面前遮羞的衣服。从那时候起,历世历代的人要亲近神,都得借着羔羊。只有靠着羔羊的流血担罪,才能蒙神悦纳。(关于以色列人的献祭,也可以稍微题一点。)
2、羔羊重要的意义,就是被杀流血赎罪。因为神是公义的,绝不能把有罪的当作无罪;若没有流血,神的公义就不能成全,神就不能赦免人的罪。所以必须有羔羊流血,罪才能得赦。
二、神的羔羊
1、圣经告诉我们,神在创世之前,就为人预备了一只羔羊,所以这只羔羊,叫作神的羔羊。旧约那么多的羔羊都是人自备的,所以是人的羔羊;只有这一只羔羊是神为人预备的,所以是神的羔羊。
2、神的羔羊,就是神的儿子,也就是耶稣基督。
3、当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到地上来的时候,衪的先锋施浸约翰就为衪作见证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当约翰向犹太人作这见证时,犹太人一只就明白了;因为犹太人从始祖起,直到那时,天天都献祭。所以这一天约翰一说,『看哪,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他们就知道是指着什么说的。
三、背负罪孽
1、神所以为人预备一只羔羊,就是因为人有罪。神需要人,所以创造人。神爱人,所以救人。因为人堕落了,有罪了,和神之间有了难处,所以神必须设法除掉人的罪,这个除罪的救法,就是羔羊替人背罪,替人除罪。
2、神的羔羊耶稣基督替人背罪,替人除罪的地方,乃是在十字架上。当衪死的时候,衪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二七46,可十五34。)神所以离弃衪,不是因为衪有罪,乃是神把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衪身上。
3、因为衪这样替人背罪,除罪,所以衪所流的血,能洗去人的罪,能除去人和神之间的难处。
四、如何对待神的羔羊
1、承认衪为你的罪而死。
2、要悔改认罪。
3、接受神的羔羊作你个人的救主。
第九十九篇 第一神迹-变水为酒
读经:约翰福音二章1~11节。
一、主来到迦拿
1、主来到迦拿,(意即芦苇之地,)芦苇在圣经里象征脆弱的人。因为以赛亚四十二章三节说,『压伤的芦苇,衪不折断,』所以芦苇是指着脆弱经不起压伤的人说的。主来到迦拿,就是来到脆弱之人的所在地。迦拿是在加利利省,人所轻看的地方。(这篇信息是以脆弱的人作底子,所以讲人脆弱的光景。人是一压就伤,一碰就倒的。)
2、主来到迦拿是第三日,是复活的日子,这表征主是在复活里来到脆弱的人中间,也就是复活的主来到脆弱的人间。约翰一章讲到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的罪孽;神的羔羊一背负世人的罪孽,就进入复活,就进入第三日,就带给人生命的喜乐。
二、主应邀赴婚筵
1、婚姻是人伦之第一伦,婚筵是人生的快乐。人生第一在乎神的创造,第二在乎婚姻。因为没有婚姻,就没有人的传续,也就没有人的存在。所以婚姻就是人生,婚筵就是人生的快乐。主来赴婚筵,就是主来到人生里,也来到人生的快乐里。
2、婚筵的中心在于酒,中国人说喜酒。酒乃是葡萄树的生命,虽是流质,但是和水不同,水不是生长出来的,而酒乃是生长出来的。婚筵的中心在乎酒,这是象征人生的快乐在于生命;没有生命,快乐也就没有了。
3、酒是有限的,会了,会完。这是象征说,人的生命会死;不但老夫妇会死,连少年夫妇也会死。如果夫妇中死了一个,快乐就没有了,也就是婚筵上的酒用尽了。生命一完,人生就没有了,快乐也就没有了。新婚不久的夫妇,正在人生快乐的时候,忽然得了第三期的肺病,这就是酒快用完了。一对老夫妇度过五十年的金婚,也是酒快用完了,再喝一点就喝完了。
三、主变水为酒
1、衪不随从人的意思—先是马利亚告诉衪没有酒了,衪却不睬。这是说,主不照着人的意思。你盼望你的丈夫、妻子、儿女快快得救,主偏偏慢慢来。
2、主照衪自己的意思来作—人的意思停了,主的意思才进来。
3、在主变水为酒以前,那里有六口石缸。六是人的数目,人是在第六天造出来的。石头是天然的,所以六口石缸,就是指着天然的人说的,也是指着没有神的人说的。
4、石缸里只有水—水是死亡,酒是生命。主用衪的生命配合创造的大能,叫水变为酒,就是叫死亡变作生命。
5、这个酒是神迹的酒,不是天然的酒。原来筵席上的酒乃是天然的酒,原初人生快乐的中心在乎天然的生命,这生命是会完的、会尽的;自从主进来之后,人所得的生命,是神上好、永存、无止境的生命,这生命所给的快乐,也是无止境的,更能叫婚筵一直继续到底。
四、这是第一神迹
1、主所行的一切神迹,都是以这神迹为开始。主在我们身上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是神迹,都是叫我们身上的死亡变作生命。衪叫我们得着生命,乃是衪一切工作的开始。
2、主变死亡为生命,是神迹中的神迹,是衪一切神迹中最大的神迹。慕迪说,主所行的最大神迹,就是叫死在罪恶中的人活过来。
五、结果
1、使人生快乐满足。
2、彰显神的荣耀,显出神来。人得着主复活的生命以后,神的荣耀才能彰显出来。
 第一百篇 上流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三章1~15节。
一、一个上流人
尼哥底母是一个上流人,因为他有道德,有学问,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犹太人的官,并且也敬畏神。这凡点加起来,才是一个上流人。
二、作人的问题
1、这人来和主耶稣谈到人在神面前作人的问题。
2、他把人的问题,看作一个行为的问题。因为他称主为夫子,他也承认主是从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师傅教导人如何遵守律法,如何在神面前作人。
3、主的答案给他看见,人在神面前作人的问题,不是行为问题,乃是生命问题。因为主回答说,人必须重生才能有分于神的国。所以主的答案,是驳他的问题,改他的眼光。他所问的是行为问题,主的答案是生命问题。
4、主就借着这个答案,给上流人看见他的需要不在修改行为,乃在得着生命。
三、必须重生
1、人的生命是邪恶败坏的,又是不能改变的。
2、所以人修改无用。
3、人必须另外再得一个生命,就是必须重生。
四、重生的意义
1、重生的字义是再生一次。所以,尼哥底母领会重生乃是进母腹再生一次。
2、重生的字义虽是再生一次,但是重生的意义,却非到母腹再生一次,乃是从神再生一次。
3、从神生一次,就是从灵生一次,也就是圣灵进到我们里面,叫我们得着神的生命。
4、重生就是在自己的生命之外,再得着神的生命。
五、如何重生
1客观方面—就是借着基督的死而复活。基督的死,消除人的罪;基督的复活,释放出衪的生命。衪的死,把罪的难处除去;衪的复活,把衪的生命分赐给人。
2、主观方面—第一,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生命是败坏的、不能改变的;第二,我们要承认主替我们死而复活;第三,我们要接受死而复活的主,作我们的救主,就是仰望钉十字架的耶稣,像旧约的以色列人仰望铜蛇一样,一仰望就活了。
第一百零一篇 下流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四章。
一、救主来到撒玛利亚
1、撒玛利亚是人所轻看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人种混杂。
2、主来到撒玛利亚是来到井旁。井是出水之地,是解人干渴的地方;所以主来到撒玛利亚的井旁就是说,主来到下流人干渴的地方。撒玛利亚的中心问题在于井,下流人的中心问题就是干渴。
二、救主遇到一个下流人
1、主在井旁,乃是等候。
2、这个下流的女人在井旁给主遇着,乃是主等候的结果,并非巧遇。
3、救主所以来到井旁等候这个女人,乃是说出两面的问题;一面救主需要罪人,一面罪人也需要救主。救主来到井旁是因为衪渴了,下流女人来到井旁也是因为她渴了,所以救恩主与罪人相会的地方是井旁,谈话的题目旧水。
4、下流人的身分:
(1)她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众人所不齿的下流女人,曾经有过五个丈夫,现在有一个还不是她的。
(2)很低级的平民。
(3)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4)可能年龄并不高。不敬畏神。
5、上流人来找主是晚间在屋子里,下流人遇见主是在白天正午,在露天的地方。上流人与主谈到作人问题,下流人与主谈到解渴问题。
三、对自己的需要和救主的认识
1、主向下流女人要水喝,就是要引她认识自己的需要,也认识救主和救主的拯救。要形容主向她要水的情形。她起初只认识主是犹太人,所以奇怪衪向撒玛利亚人要水,以后主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衪,衪也必早给了你活水。』这凡句话就是要她认识自己的需要,并且认识主是谁。女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于是妇人看出衪是先知;最后妇人认识衪是弥赛亚,是基督。
2、主给她认识,如何能够得着救主,如何能得着解渴。
四、如何得着需要的
1、主带她认识自己的罪—她一知道自己需要活水,并且知道主能赐她活水,她就向主求活水,主也就在这时候向她要丈夫。(丈夫就是她犯罪生活的历史。)于是主带她认识自己的罪。
2、她和主谈到敬拜神的问题—主给她看见,实在要摸着主,得着主,必须在灵里接触主。
五、得着活水的结果
1、那女人得着活水后,就放下水罐子离开井旁,不再靠往日的办法满足自己。
2、她的人生一得到满足,就去为基督作见证。
 第一百零二篇 软弱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五章1~9节,21节,24~26节。
一、耶稣来到耶路撒冷
1、耶路撒冷意即平安的根基,是神的所在,是大君的京城,是应该有平安、快乐、尊贵的地方。
2、耶稣到这里来的时候,正逢一个节期。节期是人欢乐的时候,人在节期该有快乐。
3、耶稣来的那一天是安息日,安息日是人得安息的时候。这三点归纳起来,就是说,此时该是人有平安、快乐、享受的时候。
二、耶稣遇到一个软弱的人
1、地方和时候,虽然都应该是令人快乐的,但是主耶稣所遇到的人都是痛苦的,都是躺在那里有病痛的。
2、痛苦软弱的原因,乃是因为有病。人因病而软弱,就是象征人因着有罪而有了死的软弱。罪带进死来,而死是最高的软弱,因为软弱到极点就是死。
3、软弱人的痛苦,不光是在于有病,更是在于他知道该怎样作,而无力去作;这就是说,人今天的痛苦,还不仅在于人有罪而软弱,更是在于人知道该行善而不能行善。
4、在这个软弱人的眼前,有一个救治的办法,就是池子的水。水动时,先下去的人,就可以得痊愈。但是虽然有这办法,他也知道办法很好,却无力照办照行。这就是象征说,在有罪而软弱的人跟前,虽然有行善作好的办法,却无力照办照行。(有人把这三十八年的痛苦,比作以色列人在旷野三十八年。自以色列人领受律法以来,一共瘫痪了三十八年。)
三、主的拯救
1、主的拯救是软弱的人所未期望的。因为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池子里的办法,所以主的拯救是这软弱人所没有期望的。
2、主的拯救是主来找他,不是他去找主。主来问他说,你要痊愈么?所以不是他向主求医,乃是主要医他,使他得救。
3、主的拯救就在主的话里。主不用别的办法,只说一句话叫他起来,他就起来了。今天主救我们也在于一句话,你若接受主的话就得救了。(在这里要引用有关得救的经节,比方『信的人有永生』等。)
4、主的话所以能给人拯救,乃因主的话中有生命。软弱的人所以软弱,乃因软弱里面有死亡。死亡的医治在乎生命。主的话中有生命。人一接受主的话,死亡就得医治,软弱就变刚强。
5、主的拯救在于主的生命。在人看,这人是在病弱中,但主看这人是在死亡里。所以主说,『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衪能叫人活,像神能叫人活一样。主的救法乃是给他生命,叫他活。
四、主拯救的能力
1、主的拯救不只能叫他起来行走,还能叫他拿着褥子行走。以前他倚靠褥子,受褥子的摆布,现在他能支配褥子了。有的人,他的褥子就是电影院、酒壶、香烟、麻将。
2、主不只叫软弱的人能刚强起来,并且刚强到一个地步,能胜过各种的嗜好。
五、主拯救的结果
1、有平安。这人虽在安息日,却躺在那里没有平安,没有安息;但一起来行走,就有平安、安息了。
2、有快乐。得到生命才有真快乐,才真是过节。人一得救就是过得救节,享受救恩之乐。
3、有神的同在。有神作你的同伴,才是到了耶路撒冷。
 第一百零三篇 饥饿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六章22~35节,47~56节。
一、人生的不满足
1、约翰六章记载,有一班群众是围绕在海边寻找主。海是鬼的住处,象征为魔鬼所败坏的世界,而海边就是指人过犯罪的地方。人这过犯罪生活的地方和鬼的住处是毗连为邻的。人在这里所过的犯罪生活,虽然不是鬼的生活,却和鬼的生活相近;在这种生活里,没有什么能叫人满足,更没有什么能叫人永远生存。
2、他们虽然一面寻找主,一面也过罪恶的生活。他们活在罪恶中,所表现的乃是感觉人生不满足。(要对听众讲清楚,虽然人活在罪恶中,过罪恶的生活,但却不感觉自己有罪,只感觉人生没有满足。要举实例证明,人生是何等的不满足,恐怕每一位听众都感觉他的人生不满足。)
3、这些来寻找主的人,虽然感觉自己有需要,但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他们以为他们所需要的是物质的饼,岂不知他们所需要的乃是永生的粮。所以,主说了相当多的话语给他们看见,他们真实的需要,不在物质的饼,乃在永远的生命。朋友,你虽然感觉有需要,却不知有何需要!有人觉得需要家庭、学问…,这此东西有一天你都得到了,你仍然觉得虚空。因为你所缺少的,并非这些,你所需要的,乃是生命的粮。
二、主是生命的粮
1、那一天主的话是引导那一班的群众,认识他们所需要的,惟有主能供应,因他们真实的需要不是物质的饼,乃是生命的粮。
2、主告诉他们说,衪就是生命的粮,是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人的;世人真实的需要,就是主耶稣自己。
3、生命的粮就是主自己,也就是主自己来作人的生命。要对听众说清楚,人真实的需要,乃是生命。要举例说,没有生命,一切人生的事就都完结了,因为人生的兴趣、作为都在于生命。人生所以有缺乏,就是因为人生缺少生命。人原有的生命,是亏缺虚空的生命,不能应付人生的需要。主耶稣的生命是丰满、永久、充实的生命,才能应付人生一切的需要。因着主的生命能这样供应人,所以衪才说,『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不饿就是不缺乏,不虚空。
三、主如何将衪自己分给人
1、主是生命的粮,这话的含意就是给人享受。
2、任何的食物要给人享受,都得经过死。一只牛羊要作人的食物,给人享受,必须被杀流血经过死。米面和各种蔬菜水果要给人享受,也得死,也得分裂。
3、主作人生命的粮也是经过死,所以衪说,衪的肉是可吃的,衪的血是可喝的。肉和血分开了就是死了。犹太人听见主要把衪自己给人吃,要作人生命的粮,觉得希奇。主将衪自己分给人的方法,就是经过死的分裂。衪死的时候,衪的血和肉分开了,所以衪就能给人享受。(要重讲主的死。主在十字架上血肉分开了,一面给人享受,一面也叫人得到衪的生命。)
四、人如何接受主作生命
1、在原则上是吃主喝主。人接受任何食物作生命的营养,都需要把它吃喝进去;人要接受主作生命,也需要把主吃到里面去。主将血肉分开,就是为要给我们接受到里头。
2、我们相信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死舍身,就是吃衪的肉。我们相信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担罪流血,就是喝衪的血。我们这样相信衪为我们受死舍身,担罪流血,就是完完整整把衪接受到我们里面来。
3、这个吃与喝的相信,就是接受主作救主、作生命的相信。所以主在约翰六章,一面说,吃衪的肉,喝衪的血有永生;一面也说,信衪的人有永生。这就是解释,吃衪的肉,喝衪的血就是相信。
 第一百零四篇 干渴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七章37~39节。
一、人生的干渴
1、那时是耶路撒冷的住棚节,过节就是快乐的日子。
2、到了节期的末日,主就大声喊着说,『人若渴了…,』节期的末日和渴了完全相联。人所以会渴,乃是因为节期有末日。节期就是人生快乐的时候,节期的末日就是人生快乐的终结。人生的快乐一到终结的时候,人就立刻感觉到干渴。任何事都有末日,看一场篮球赛、电影,参加喜筵,穿一件美衣…都有末日,末日一到,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无论什么节期都有末日,末日一到,人生就干渴了。所有的快乐都是制造干渴。越时髦越要时髦,越美丽越想美丽,末了更干渴,更不满足。
二、主有活水
1、主所以在节期的末日喊说,『人若渴了,』就是叫人知道,人真实的需要是什么。衪这样喊说,不仅是叫人知道人有干渴,并且给人知道衪有活水,能解人干渴。所以衪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节期不能止渴,更不能解渴。只有主的活水是永远涌流,永远叫人不再渴。
2、主的活水就是主的生命,也就是主的灵。
三、主如何流出衪的活水
1、主的生命活水是藉着衪在十字架上受死,裂开衪的身体流出来的,正如旧约里磐石裂开流出活水一样。主一从死里复活得着荣耀,衪就流出生命的活水。(衪的圣灵就降下来。)
2、主的生命活水是在圣灵里,是藉着圣灵流出来。今天圣灵感动你,就是生命活水流到你里面,你若肯接受,这生命的活水就流到你里头。
四、如何接受主的活水
1、接受主惟一的方法就是喝。所以主在这里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2、喝就是信。衪说『到我这里来喝』之后,就接着说,『信我的人,』信就是喝。信什么?主说信我。信就是把主接受到里头,也就是信主在十字架上为你死,流出衪的生命来。你这样信衪,也就是喝衪,接受衪;衪的灵,衪的生命活水也就流你里头来。
3、信的结果不仅叫生命活水流到你里头,还要叫生命活水在你里头成为活水的江河,再流出来。要举例说明,人有生命活水就满足了、快乐了,并且还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供应人的需要,解决人的干渴。
 第一百零五篇 犯罪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八章1~11节,24节,34节,36节。
一、一个犯罪的女人
1、主在殿里时,那些讲道德、说仁义的假君子,捉了一个犯罪的女人,来质难主耶稣。
2、女人代表在神面前的人,所有的人在神面前都是女人的地位。
3、女人最大的罪恶就是奸淫,奸淫的意义就是不贞洁。人在神面前所犯最大的罪,就是向神不贞,就是在神之外还有许多的贪恋。所以按属灵的意思是,在神面前的世人(女人)都犯了奸淫;因此这个犯罪的女人,就是我们所有犯罪之人的代表。
二、人都是犯罪者
1、那些假君子、假道德的人,只看见这个女人犯罪,却没有看见他们自己和这女人一样;他们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就把这女人拖到主面前,质问主。他们并不知道把这女人拖到主跟前,就是等于把他们自己拖到主跟前受审判,因为他们在神面前的情形和这女人一样。
2、他们说照着律法,这样的女人是该死的,他们问主该如何?他们要来难为、捉弄主,但主的答话给他们看见,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主说这话就等于审判他们。衪的意思是,你们看见这女人犯奸淫么?你们在神面前也是同样犯奸淫。所以听了这话的人就受了主的审判。
3、主这话摸着了他们在神面前的良心,他们个个都以行动表示说,我也是有罪的人。因此他们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走开了。这就是证明不只被定罪者是犯罪的,连定罪者也是犯罪的。不只表面犯罪是犯罪的,就是表面不犯罪也是犯罪的;不只不名誉的人是犯罪的,就是有名誉的君子也是犯罪的;不只在法庭上受审者是犯罪的人;就是审判官也是犯罪的人;不只犯法者是犯罪的人。连司法、立法者也是犯罪的人;不只捣乱者是犯罪的人,连维持治安者也是犯罪的人;不只被告的是犯罪的人,连原告也是犯罪的人;不只偷人者是犯罪的人,连被偷者也是犯罪的人。
三、只有一位是不犯罪者
1、主说,『谁是没有罪的…,』他们都走光了,只剩下一位没有走,就是主耶稣。
2、主所以没有走,因为只有衪是不犯罪,也是不能犯罪的。
3、所以,只有主能定人的罪。
四、主不定人的罪
1、那些假君子想要定人的罪,结果反被主揭穿—他们也是犯罪的,怎能定人的罪呢?
2、主虽然没有犯过罪,衪能定人的罪,但衪却不定人的罪;因衪来到世间为的是要拯救人脱离罪,并非定人的罪。
3、主所以不定人的罪,乃是因衪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人的罪。
4、衪就是公义的神,公义的神按其公义,该定人的罪。但衪在十字架上,已经替人担当了罪,所以不定人的罪,还能赦人的罪。
五、主能救人脱罪
1、那一天,主不只告诉那女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并且告诉她说,『从此不要再犯罪了。』主这话就是叫她脱离罪。
2、主在下文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人若不信衪,就必死在罪中。
3、主又说,惟有衪能叫人得自由,并且那自由是真的自由,所以主能叫人脱罪。
六、如何能得赦罪与脱罪
1、要承认自己是个犯罪的人。
2、要信主是『我是』。『我是』二字的意思就是神。要信主是神,来作我们的救主。主的流血叫我们得蒙赦罪,主是神叫我们得着衪的生命,使我们能脱离罪。
 第一百零六篇 瞎眼人的需要
读经:约翰福音九章1~11节,35~41节。
一、人生来是瞎眼的
1、主在这里碰着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
2、瞎眼就是失明,任何的事物都看不清楚。人生来外面的眼睛虽然看得见,里面的眼睛却都是失明的,因为我们不知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不知道人生的究竟,也不知道人与神有什么关系。
二、主是世人的光
1、失明和黑暗是相等的,黑暗怎样叫人看不见,失明也同样叫人看不见。
2、主是世人的光,惟有主能消除人的黑暗,就是说主能解决人的失明,叫人能看见。所以人生的黑暗,人生的失明,只有主能医治。
三、主如何能使人看见
1、那一天主吐唾沫和泥抹瞎子的眼睛,是象征从主口所出的话,进到泥土所造的人里面,和人调和,而经过圣灵的涂抹运行,就会使人明亮清楚。
2、那瞎子到西罗亚池子去洗,西罗亚池就是奉差遣的意思。要奉差遣必须先信而顺服;凡是主所说的话,都要相信,都要顺服。所以这一个洗,就包括相信和顺服。洗也是表示受浸,相信了就该受浸。受洗的池子就是西罗亚池子,意思就是信而受浸。主当初告诉他到西罗亚池去洗,在当时看毫无意思,因为犹太地有水的地方很多,何必到西罗亚池子去洗呢?这命令是试验你肯否顺服;你顺服了,眼睛就被开启了。
3、主不只医治那瞎子使他看见,主也带领他认识主是神的儿子,所以真实的眼睛得开,就是认识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
(讲这题目时,也可附带用九章末了的话,略为题说,法利赛人的眼睛虽然明亮,却是瞎眼的。)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