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
第一百六十一篇 耶稣是主
读经: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 一、物必有主 1、凡物必有主。 2、这么大的宇宙和其中的万有,到底谁是它们的主? 3、你这个人,谁是你的主?父母、丈夫、妻子…,甚至人都不是你的主,他们一死,你究竟属谁?你是一个没有主的人。 二、万有的创造者 1、宇宙和万物都有其创造者。 2、人也有他的创造者。 3、创造万有者就是万有的主。万有既是衪创造的,万有就是属于衪的,衪也就是万有的主宰。 三、万有的管理者 1、万有中有一位管理者。 2、在人的身上和人的心里也有一位管理者。 3、这位管理者就是主宰。 四、万有的救赎者 1、人需要救赎,因为人有罪。 2、万有也需要救赎,因为万有因着人的罪而受了败坏,所以也需要救赎,这是圣经给我们看见的。 3、救赎万有者,也就是万有的主。 五、耶稣是主 1、耶稣是创造者,所以衪是万有的主。 2、耶稣是管理万有者,所以衪是万有的主。 3、耶稣是救赎万有者,所以衪是万有的主。 六、如何接受耶稣为主 1、承认自己是衪所创造的、管理的、救赎的。 2、悔改认罪,接受衪作救主。 3、将自己和自己的一切都归给衪,让衪作主。 第一百六十二篇 基督为何而死 读经: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4节。 一、世人的说法 1、犹太人说,衪是被罗马帝国的官长处了死刑。 2、历代外邦人说,衪是为主义而牺牲。 二、基督自己的说法 1、衪是自己甘愿舍了衪的生命而死。(约十11,18。) 2、衪是为着赎人的罪而死。(太二六28。) 三、圣经的说法 1、是神命定要衪死。(赛五三10。) 2、衪为人的罪而死。 四、圣徒的证明 1、承认基督为他们的罪而死,他们里面就得着赦罪的平安。 2、承认基督为他们的罪而死,他们就有了改变,不再过罪中的生活。 五、如何对待基督的死(内容从略) 第一百六十三篇 死的毒钩 读经: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5~56节。 一、死的可畏 1、字典里最叫人怕的一个字就是死。 2、声音里最吓人的一声就是死。 3、人生最怕的一件事还是死。请问谁今天不怕死? 二、死的能力 1、人世间的能力没有一个能力比死的能力更大。 2、死拜访任何人,没有人能拒绝。 3、没有人能免去死,就证明死有何等大的能力。 三、死的毒钩 1、死得着人不是直接的,乃是间接的。 2、死得着人是藉着罪,罪乃是死的一个毒钩。凡钩过鱼的人,都知道钩鱼是藉着钩,鱼只要上了钩,就给人得着了。人钩鱼是藉着钩,死要得着人就是藉着罪。 3、罪作钩乃是在于它的毒,罪只要把人毒了,就把人得着了。多少人犯罪的结果就是死,因为罪是有毒的,所以才是致死的。 四、如何免死 1、要免死就得先脱罪。 2、要脱罪就得先信主,因为主一面为我们流血受死,叫我们免去罪的刑罚;一面为我们复活,叫我们得着生命,脱离罪的权势。 第一百六十四篇 一人替众人死 读经:哥林多后书五章14节。 一、一人是耶稣 1、耶稣乃是神来成为人,作了人的救主。 2、因衪是神来成为人,所以衪是一个无限量的人。 3、在神看所有信主耶稣的人,都包括在主耶稣里面,所以主耶稣不仅是一个无限量的人,还是一个包括众人的人。 二、众人是罪人 1、所有的世人都是罪人。 2、每一个罪人一相信主耶稣,就列入这里的『众人』之内。 三、一人替众人死 1、耶稣死,虽是衪自己死,却是替众人死,就是替衪所救赎的人死,也就是替一切信衪的人死。 2、耶稣所以能替信衪的众人死,是因为衪与他们联合,他们与衪也有联合。 四、众人都死了 1、众人是联在基督耶稣里面的人;所以衪死了,在神看众人也都死了。(用亡国的比方最好。) 2、众人既因着衪的死而死了,所以众人就不需要再死了。 五、如何有分于耶稣的替死(内容从略) 第一百六十五篇 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 读经:哥林多后书五章21节。 一、无罪的是耶稣 1、耶稣是神成为人,没有罪性。 2、耶稣没有犯过罪。衪受审时,人无论怎样审查,都查不出衪的罪来。衪自己也说,『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约八46。) 二、罪是我们 1、我们是由罪而生。 2、我们是在罪中长大。 3、我们是活在罪中。 4、我们也是活出罪来。 5、我们有罪性,也有罪行,所以我们就是罪。 三、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 1、神叫耶稣作我们的代替,就是神叫无罪的主耶稣替我们这些罪成为罪。 2、神叫主耶稣替我们成为罪,是叫衪在十字架上替我们受了神公义的审判。 3、神审判了主耶稣就是审判了我们,也就是在主耶稣身上解决了我们的问题,结束了我们这些人。 4、耶稣所以会替我们成为罪,乃是因为衪成为人和人联合。 四、衪替我们成为罪的结果 1、衪替我们成为罪,就叫我们成为义。 2、我们是罪,耶稣是义,衪叫我们成为义,就是叫我们成为衪。 3、衪叫我们成为衪,就是衪叫我们和衪联合。这里所说的在衪里面,就是联合的意思。 4、衪这个义不仅是在人面前,也是在神面前;不仅抅得上人的要求和标准,也抅得上神的要求和标准。所以衪的义,就是神的义。因此衪替我们成为罪,就叫我们与衪联合,在衪里面成为神的义。 第一百六十六篇 爱的舍己 读经:加拉太书二章20节。 一、基督的爱 1、基督因着爱我们,就离开宝座降生尘世,作一个卑微的人。 2、基督因着爱我们,为我们在世三十三年半,经过人生的痛苦。 3、基督因着爱我们,最终为我们舍了衪的自己,就是受死舍了衪的生命。 4、为人舍命的非常少,就是有,也不过是为着亲友或是为着义人、仁人;但我们乃是基督的仇敌,基督竟然为我们舍了衪的生命。这个爱是超凡的爱。 二、基督舍己的用意 1、不仅是为我们受苦受死,更是为我们担罪,赎罪。 2、不仅是为着满足我们的需要,更是为着满足神的要求。 3、不仅是成全我们,更是成全神的救法。衪成全神的救法,就是叫我们能有分于神和神一切所有的。 三、如何接受基督的爱(内容从略) 第一百六十七篇 基督为我们受了咒诅 读经:加拉太书三章13节。 一、咒诅的由来 1、咒诅是从罪来的。 2、亚当犯了罪,神就说到咒诅的问题。神说,地必为他的缘故受咒诅。(创三17。) 二、咒诅的表号 1、咒诅的表号就是荆棘。亚当犯罪,地就受了咒诅长出荆棘。所以荆棘乃是咒诅的表号。 2、荆棘的意义就是扎人,叫人感觉痛苦。 三、咒诅的执行 1、咒诅的执行就是律法。人一犯罪,神的律法就将咒诅执行到人的身上。 2、所以咒诅就是神的律法,也就是神的公义向罪人的要求。 四、咒诅的解除 1、基督为我们担罪,就是为我们受了咒诅。罪既然解决了,咒诅也就解决了。 2、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担罪的时候,头上戴着荆棘的冠冕。荆棘就是咒诅的表号。这表明,衪在十字架上替我们受了咒诅。 3、基督既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了咒诅,就满足了律法的要求,因此就能赎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 五、如何脱去咒诅(内容从略) 第一百六十八篇 基督释放了我们 读经:加拉太书五章1节。 一、我们的捆绑 1、我们有罪的捆绑。 2、我们有律法的捆绑。 3、我们有撒但的捆绑。 4、我们有死亡的捆绑。 二、基督的释放 1、基督替我们解决了罪。 2、基督替我们满足了律法。 3、基督为我们败坏了撒但。 4、基督为我们除去了死亡。 三、救恩的目的 1、得赦罪和脱罪。 2、脱离律法。 3、脱离撒但的权下。 4、脱离死亡的权势。 四、如何得释放(内容从略) 第一百六十九篇 藉血得赎 读经:以弗所书一章7节。 一、罪的结果 1、罪叫我们落到神的定罪之下。 2、定罪就是叫我们和神之间有了距离,有了间隔。 二、律法的要求 1、律法是代表神的公义,对于人的罪而有的绝对要求。 2、律法的要求就是将犯罪的人扣在定罪之下。 三、血的救赎 1、基督担当我们的罪,为我们满足了律法的要求。 2、所以基督的血能把我们从律法之下赎回来,叫律法不再把我们扣在定罪之下。 3、基督的血既把我们从律法的定罪之下赎出来,就除去了我们与神之间的距离,使我们能回到神面前。罪和律法如何叫我们从神面前出来和神有了距离;基督的血也如何把我们从律法之下赎出来,使我们再回到神面前和神没有距离。 四、救赎的结果 1、叫我们得着赦罪。(就是过犯得以赦免。) 2、叫我们回到神面前。 五、救赎的成全 救赎乃是出于神的恩典。 六、如何得着救赎(内容从略) 一百七十篇 死在罪恶中 读经:以弗所书二章1节。 一、死的意义 1、失去了功能。(如行善无力。) 2、失去了感觉。(犯罪没有知觉。) 二、死的事实 1、这一段就是讲人今天的光景。人的光景就是行善无能力,犯罪作恶无感觉;整个作人的功能,无论对神对人,都失去了。对神不虔,对人不义,没有虔与义的能力。 2、举例证明死的事实。证明行善无力,作恶没感觉。 三、死的来源 1、死是从罪来的。 2、所有犯罪的人都是在死里的人。 四、死的结果 1、死是灵先死。 2、这个灵里的死,会产生一个后果,叫人的身体也死。 3、还会叫人的灵、魂下到阴间受痛苦。 4、到天地末日,还会叫整个人连身体带灵、魂,都到火湖里受第二次死的痛苦,也就是永远的痛苦。 五、如何脱离死(内容从略) 第一百七十一篇 超越的救恩 读经:以弗所书二章4~8节。 一、救恩的源头 1、救恩的源头乃是神。 2、救恩的源头乃是神的怜悯。 3、救恩的源头乃是神的大爱。 二、救恩的成就 1、藉着基督的死而复活。 2、藉着基督的升天。 三、救恩的超越 1、当我们死在罪恶中的时候,神超越的救恩叫我们和基督一同活过来。 2、又叫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起来。要分别活过来与复活起来不同;活过来是指着有生命说的;复活起来不只是有生命,而且还能行动。拉撒路在坟墓中活过来了,但要从坟墓里出来才是复活。 3、又叫我们与基督一同升到天上,而且坐在天上,所以是超越的。 四、救恩的显明 1、显明神极丰富的恩典。 2、这恩典就是神的恩慈。恩典重在作为,恩慈重在心意。 五、如何得着这救恩(要着重的说到信) 第一百七十一篇 超越的救恩 读经:以弗所书二章4~8节。 一、救恩的源头 1、救恩的源头乃是神。 2、救恩的源头乃是神的怜悯。 3、救恩的源头乃是神的大爱。 二、救恩的成就 1、藉着基督的死而复活。 2、藉着基督的升天。 三、救恩的超越 1、当我们死在罪恶中的时候,神超越的救恩叫我们和基督一同活过来。 2、又叫我们与基督一同复活起来。要分别活过来与复活起来不同;活过来是指着有生命说的;复活起来不只是有生命,而且还能行动。拉撒路在坟墓中活过来了,但要从坟墓里出来才是复活。 3、又叫我们与基督一同升到天上,而且坐在天上,所以是超越的。 四、救恩的显明 1、显明神极丰富的恩典。 2、这恩典就是神的恩慈。恩典重在作为,恩慈重在心意。 五、如何得着这救恩(要着重的说到信) 第一百七十三篇 人生没有指望 读经:以弗所书二章12节。 一、人生的光景 1、描写人如何生下来,又如何长大,最后病了,死了。人生总离不开生老病死。 2、结论说,这一切都是虚空。 二、人生的无望 1、再举实例证明人都是一了百了。 2、结论说,人生没有指望。 三、无望的原因 1、神是人生的一争。人有了神,人生才有指望。 2、人生无望是因为人失去了神,没有神就没有指望。 四、人生如何有指望 1、不要轻看人生虚空的感觉,这个感觉就是题醒你,来得人生的指望。 2、要承认神是人生的一切。 3、要悔改归向神。 4、要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因为得着神的儿子,就是得着神。人一有了神,他的人生就有指望。 第一百七十四篇 以认识基督为至宝 读经:腓立比书三章7~9节。 一、万事的无益 1、要指出宇宙间一切的事物,对人没有实在的益处。 2、要举事实证明。譬如学问、金钱、家庭等等,对人不一定有实在的益处;有的时候钱多反而会害了你。讲万事无益时,可以把病、死带进来。无论学问、金钱、人情、父母、配偶、儿女…都不能除病拒死、死一临到一切就都了了。 3、结论:这样说来,万事都是虚空无益。 二、万事如糞土 1、万事的功用是无益的,万事的性质和其价值乃是糞土。 2、糞是『米異』二字合成的,米变了质就成为糞。父母、儿女、丈夫、妻子、朋友,没有一样东西不会『異』。换一句话说都会改变,改变就是異,一『異』了,就成了糞土。 3、糞土最没有价值、最便宜。 三、宇宙的至宝 1、宇宙的万事都是虚空无益,也都是轻而没有价值的,惟有基督是至宝。 2、基督是神的化身。神是宇宙的中心,也是宇宙的真实,所以神是宇宙的价值。神的化身既是基督,所以基督就是宇宙的至宝。 四、认识基督 1、基督既是至宝,认识衪就是极宝贵的一件事。 2、任何的知识都是虚空,只能加增人的愁烦;惟独认识基督的知识是又真又实,能叫人得着人生的真福乐。所以认识基督乃是一个至宝的行动。 五、认识基督的结果 1、认识基督不只叫你得着宇宙的至宝,并且叫你得着从神来的义,就是叫你得赦罪而蒙神悦纳。 2、叫我们在基督里得着神。 六、如何认识基督 1、认识万事无益像糞土。 2、轻看万事,丢弃万事。 3、要接受基督为生命,为救主。 一百七十五篇 十字架的和平 读经:歌罗西书一章20节。 一、宇宙的出事 1、因着人犯罪,整个宇宙的事物,都和神出了事。 2、宇宙的出事,就是宇宙失去了和谐。宇宙不和谐的第一面,就是受造之物与神失去和谐。受造之物所以与神失去了和谐,乃是因为人和神失去了和谐。例如蚊虫咬人,动物互相残杀,都是因为人与神失去了和谐,都是因为人有罪。罪一进来,整个的宇宙就紊乱得颠三倒四。 二、宇宙的和平 1、宇宙的出事乃是因为人的罪,所以宇宙要有和平也必须先除去人的罪。 2、人的罪是因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才除去的,所以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就成就了宇宙的和平。 3、十字架的和平叫宇宙的一切与神和谐,其中的第一点,就是叫人与神和谐了。 三、十字架和平的功用 1、十字架的和平叫人与神和好了。 2、十字架的和平也叫万有与神和好了。 四、如何得着十字架的和平 1、承认自己有罪,和神出了事。 2、承认主耶稣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3、接受主耶稣作你的救主。 第一百七十六篇 与神隔绝并为敌 读经:歌罗西书一章21节。 一、与神隔绝 1、人原为神所造,属于神,也活在神面前。 2、人因为有罪就与神隔绝了。人不只与神间隔,人与神也有距离。 二、与神为敌 1、人不只在消极方面与神隔绝,还在积极方面与神为敌。与神隔绝是弃绝神,与神为敌是顶撞神;与神隔绝是离开神,与神为敌是向神进攻。 2、人今天的生活,不仅是活在与神的隔绝里,也是天天顶撞神。(要举例证明。) 三、如何与神和好 1、承认自己与神隔绝并为敌。 2、悔改归向神。 3、相信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救主。 第一百七十七篇 离弃偶像归向神 读经: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9节。 一、人离弃了神 1、人是神造的,是属神的。 2、人因着犯罪便弃了神。 3、人今天是活在离弃神的生活里。 二、人拜了偶像 1、罪叫人离弃神,罪也叫人拜偶像。人犯罪的结果,就是去拜偶像。 2、人所以拜偶像,就是因为人犯罪失去了神。神是平安福乐的根源,失去神就失去平安福乐。人一失去平安福乐的根源,人就向偶像求平安福乐。人越犯罪就越不平安,越不平安就越要平安,这个要平安福乐的心理,就使人去拜偶像。所有拜偶像的,没有一个人是爱偶像的,反而都是要利用偶像。 3、人今天所过的生活,就是拜偶像的生活。有的偶像是有形的,有的偶像是无形的。凡在人里头代替神的都是偶像,在神之外人一切所靠的东西也都是偶像。 三、偶像的虚假 1、偶像是虚假的,所以是骗局。 2、举事实证明偶像都是虚假的。 四、神的真实 1、神是真实的,所以是可靠的。 2、举例证明人倚靠神,是何等的稳妥。 五、要离弃偶像归向神 1、偶像既是骗局,就该离弃,不离弃的人就是傻瓜,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2、神既是可靠的,就当归向衪,如果不归向衪便是欺骗,不是骗自己就是骗别人。 六、如何离弃偶像归向神 1、承认偶像的虚假和神的真实。 2、要除掉偶像,家中有偶像的要拆毁。 3、悔改归向神。 4、接受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救主。 第一百七十八篇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 读经:提摩太前书一章15节。 一、基督耶稣是谁 1、基督是重在衪是神。 2、耶稣是重在衪作人。 3、基督耶稣两个名称合起来,意思就是神来作人,拯救人,作人的救主。 二、基督耶稣为何降世 1、基督耶稣降世不是偶然的、无所谓的。 2、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 三、谁是罪人 1、世人是罪人。只要是世上的一个人,就是罪人。 2、人就是罪人。只要是一个人就是罪人。 3、你就是罪人。 4、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就是为要拯救你。就我而论是要拯救我,就你而论是要拯救你。 四、如何得着基督耶稣的拯救(内容从略) 第一百七十九篇 一神一中保 读经:提摩太前书二章5节。 一、只有一位神 1、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宇宙中也没有两位神。 2、这位神是创造管理宇宙者,也是拯救人类者。 二、只有一位中保 1、在人类历史中,虽有许多圣贤名人,却没有一个人说,他自己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也没有一个人说,某某人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 2、只有耶稣基督说,衪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也只有圣经说,衪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保。 三、耶稣如何作中保 1、衪是神来成为人,因为衪兼有神人二性,所以衪能在神和人之间作中保。 2、衪受死流血除去了人和神之间的间隔,就是罪,所以衪能作人和神之间的中保。 3、衪复活了,把衪的生命分给人,叫人有了神的生命,与神联结,所以衪能作人和神之间的中保。 四、如何得着耶稣作中保(内容从略) 第一百八十篇 万人的赎价 读经:提摩太前书二章6节。 一、万人的光景 1、万人就是世上所有的人。 2、世人都犯了罪,被神公义的律法所定罪;所以世人的光景,是在律法的定罪之下。 3、世人在律法的定罪之下,也就是在灭亡中。 二、万人的赎价 1、万人的赎价就是耶稣自己,耶稣舍了衪自己作了万人的赎价。 2、耶稣乃是神成为人,来作人的救主。 3、耶稣作人的救主,就是把人从律法的定罪之下赎出来,叫人脱离灭亡。 4、耶稣赎人的方法乃是舍了衪的自己,也就是舍了衪的性命作赎价。 5、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就是万人的赎价,能叫人脱离律法的定罪,免去灭亡。 三、如何取用耶稣的赎价(内容从略) 第一百八十一篇 神在肉身显现 读经:提摩太前书三章16节。 一、神的奥秘 1、宇宙是一个奥秘,乃是一个不解之谜。 2、宇宙所以是一个谜,乃是因为宇宙的创造者是奥秘的。 3、宇宙的创造者是神,神是隐藏的,所以神就是成为奥秘的。 4、神的隐藏不只不能抵销衪的存在,神的隐藏反而是衪存在的证明,因为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隐藏的;越是微小的人物,越是显明的。贩夫走卒天天被人看见,一国的元首却不易见到一次。神所以隐藏,乃因衪是宇宙的元首。 二、神的显现 1、存在可以隐藏,但不能永久隐藏;既有存在,就必有显现。 2、大人物的显现常是化装的,化装就是半隐藏。许多伟大人物要显露出来都有不便之处,所以就化装。化装就是变相的隐藏,也就是在变相的隐藏中显露出来。 3、神的显现就是在半隐藏的化装里显出来,这个半隐藏的化装,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人看见衪,好像看见一个人,也好像看见一位神。说衪是人,又不单纯是人;说衪是神,又带着人的形状。所以衪是神的化身,也是神的显出。 三、神显现的用意 1、要与人联结。 2、神创造人乃是要人作衪的器皿,将衪自己盛装到人的里头。 3、人没有神作内容,人就是一个虚空无意义的器皿。 4、神在肉身显现,就是把衪自己装到肉身里,并且要藉这一个肉身显现,把衪自己重新装到千千万万的肉身里。神这样作,就是要人和衪有联结。 5、因为人有罪。和衪有了间隔,衪要与人有联结时,就必须先为人成功救赎。 6、衪为人成功了救赎,就是为人死而复活了。死除去人的罪,复活把衪的生命分赐给人。 7、人有了衪的生命,就和衪有了联结。 四、如何对待这位神 1、承认自己和自己的人生是空洞的,也是没有中心,不充实的。 2、承认神是人生的充实,人生的意义。 3、承认神成为肉身,死而复活,为我们成功救赎。 4、接受神成为肉身的耶稣作救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