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


返回主页
第一讲、圣经预言
第二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1)
第三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2)
第四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3)
第五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4)
第六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5)
第七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6)
第八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7)
第九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8)
第十讲、各样的树
第十一讲、得着神的住处
第十二讲、圣殿重建的根据
第十三讲、隐藏的人
第十四讲、重建圣殿的预备
第十五讲、恢复与预备
第十六讲、人类历史的最后一刻
 
 
第一讲:圣经预言
一、前言:
读经:诗篇83篇1~8、12节 
神啊!求你不要静默,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因为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他们同谋奸诈,要害你的百姓,彼此商议,要害你所隐藏的人,他们说,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记念,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敌挡你,就是住帐篷的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摩押人和夏甲人、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非利士人并推罗的居民,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
“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  
一、前言: 
这一段圣经很稀奇的描写,现在中东的整个局势。我们都知道圣经里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预言,诗篇八十三篇是一个很重要的预言,特别是预言到今天整个中东的局势,我们接下来要看中东的局势和圣经的预言到底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二、以巴近期局势及以巴会谈分析  
最近中东的局势实在非常的紧张,尤其自从以色列在一九四八年建国以后,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以巴的冲突虽发生多次,但这次可以说是最严重的一次。原因就是因为阿拉法特他曾经宣布过,希望在今年九月十三号他们能够在巴勒斯坦建国;我们也晓得以色列跟巴勒斯坦经过了长达七年多的谈判,他们希望通过圆桌会议能够达到最圆满的结果。 
以色列人他们建国已经四十多年,也可以说几乎是快要半个世纪,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战争的影子底下。以色列人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他们对于神的话并不是十分认真的,他们有的甚至不相信圣经,也不相信神;但是他们却关心他们子孙的前途,他们不愿他们的儿女在烽火底下过日子。现在他们的儿童上街或者是上学,常常是前面一个武装的人,后面一个武装的人保护着;可以说他们一直是在刀光剑影下长大的,所以以色列大部分的人呼声他们受够了,他们觉得需要和平,不管出任何的代价都可以,甚至用土地换取和平也在所不惜。
因着这个缘故,普遍的呼声就是要和平,巴勒斯坦也希望能够早一日在他们的家乡建立他们自己的国家;所以到了今年,阿拉法特他似乎是要片面的决定宣布巴勒斯坦建国,这就使得世界各国非常的紧张,尤其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七月份的时候,特别找到了以巴双方,让他们一同在美国有过一次圆桌会议。对这一次圆桌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这次的谈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圆桌会议的举行,正好赶上他要出国访问日本以前,后来克林顿甚至愿意宁可迟延访问日本也要主持好这次会议。但是很可惜,这次的谈判没有成功,最后还是破裂了。  
三、以巴会谈失败的症结
从几方面来讲,他们不想把整个谈判的结果让全世界知道,不过现在到了年底,这个消息就慢慢出来了。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次以巴的冲突是这么的严重,那是因为九月二十八号以色列右派的领袖沙龙访问圣殿山;圣殿山就是圣殿所在的那个山头,也就是圣经里面所说的摩利亚山。就因着这个右派的领袖访问了摩利亚山,结果才引发了非常严重的冲突;而且整个的冲突刚好是在犹太月历七月份,后来这个冲突严重到一个地步,甚至在耶路撒冷,以色列他们动用了直升飞机,还动用了坦克,形势实在说来是非常非常的严重。
到底他们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克林顿觉得这一次的谈判只许成功而不许失败呢?我们晓得,如果阿拉法特这一次谈判失败他一定会在九月十三号宣布建国。假如他宣布建国的话,以色列作出的反应是“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要吞并整个锡安的土地”。我们也清楚,全世界回教的国家,他们不会坐视不管这种情形发生的,那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必有一场的争执和战争发生。以色列希望和平,巴勒斯坦也希望和平,美国也希望全世界的局势是安定的;尤其是克林顿总统不久就要下台了,他希望在他卸任以前能够为世界做点事情让大家永远记得,那就是他希望能对世界和平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但可惜谈判没有成功。
现在回过头来才知道他们的焦点和争执在什么地方。阿拉法特当然希望能够得着领土,希望能够在圆桌会议上得回最多的领土,因为目前在阿拉法特手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领土,藉着谈判也许他可以得到他藉着战争得不到的;而美国就用许多的压力促使阿拉法特和以色列都能够作出让步。后来我们知道这一次以色列的让步(就是巴拉克的让步),可以说是以色列从来没有过的;巴方不过是希望百分之四十的土地,但是到最后,以色列答应给他们百分之九十二土地。大家都知道,各国的谈判从来没有这样高的记录,如果百分之百就等于投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对和平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他们盼望很快成就和平这件事,故此作了很大的让步。按理说,这一次和平谈判可以成功,这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那么为什么这个事情没有成功呢?现在我们才知道整个问题的焦点,不在政治和土地上,也不在巴方有没有被压迫;而整个问题的焦点,就是阿拉法特所说的:“他不只要建国,而且他还要在东耶路撒冷定都”。所谓的东耶路撒冷,就是包括今天的橄榄山在内,也就是圣经中所记载的耶路撒冷古城,那这个事就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自从一九六七年耶路撒冷回到以色列人的怀抱起,以色列人就发誓说,他们再也不离开耶路撒冷,他们要让耶路撒冷成为永远的首都,所以耶路撒冷他们一定是不肯放的。另一面,阿拉法特却坚持要在耶路撒冷定都。他说:他也代表整个回教的世界,希望能把圣殿山,就是摩利亚山的主权拿回来,因为在这山上建有清真寺。 
自从一九六七年以色列的伞兵部队降在圣殿山后,他们就声称对该山拥有主权。考虑到当前形势,一个月后,戴扬将军仍把该山的管理“钥匙”交给回教当局。意思就是说,这座山的主权是我们的,但是治权还是属于你们。他说这样的话,就是希望能够带给他子孙长久的和平,这就是一九六七到现在整个中东的情形。那么眼前这一次呢?阿拉法特他所要的就是希望藉着这一次的谈判,能够把圣殿山整个的主权拿回来,也就是说圣殿山永久是属于回教的。这样一来,解决这件事情便显得更加困难。因为耶路撒冷既是回教的第三个圣地,同时又是犹太人最重要的地方。根据历史的记载,以色列人知道所罗门的第一个圣殿就盖在上面,然后第二个圣殿,就是希律美化的圣殿,也盖在摩利亚山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圣地就是迦南地,圣城耶路撒冷城、还有摩利亚山上的圣殿是完全不可以分割的。照着整个形势来看,阿拉伯世界要圣殿山,犹太人他们也希望能留住圣殿山。圣殿跟圣城之争才是以巴整个问题的焦点。  
四、诗篇83篇的预言与中东局势的关连  
圣经告诉我们,整个中东最后的焦点一定是在耶路撒冷,因为圣殿就盖在上面;但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山上是清真寺而不是圣殿,所以这个就变成了整个问题的焦点。 
以巴谈判的时候,人们曾经有过几次的建议,克林顿也说,既然以色列作出那么多的让步,能不能满足以色列右翼的要求,让以色列回到他们的圣殿山去祷告。这意思就是说:希望能够在圣殿山上,在清真寺的附近再盖一座会堂,这样就能让他们去祷告,最后这个条件阿拉法特不肯答应。因为回教徒他们不可能允许,在清真寺那一块地方在有另外一个宗教性的建筑物。事实上,以色列人曾经有过这样的建议,圣殿山从地面包括整个的建筑物一直到太空所有的主权都交给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但是以色列人希望能保有从地面一直到地心的整个主权。 
以色列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的拉比他们相信在回教清真寺的大磐石底下,里面应该有秘密的信道,会通到某一个秘密的房间,在这秘密的房间里,应该是摆放旧约圣典的约柜,约柜可以说是他们最仰慕的,圣经说这个就是耶和华的脚凳。不只如此,他们也相信说,在他们飘流旷野的时候,他们的会幕,所有的器具和帐幕也应该都埋在底下。所以一直到今天,犹太拉比警告所有忠于圣经的那些人,千万不要到山上去;因为你不小心,不知道什么地方是至圣所,什么地方是圣地,那样就不好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他们所要的就是从地面一直到地心的希望主权属于他们的原因。他们希望藉着考古能够挖掘出更多的东西,这个对于以色列的历史是很重要的一环;当然阿拉伯人,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想,万一以色列人他们拿到这个主权之后,在阿拉伯的根基上有任何的松动,对于阿拉伯当然会造成很不利的情形,所以,最后整个问题也没有成功的解决。 
现在我们知道整个的原因症结不是在土地、政治,事实上就在一座城,那就是耶路撒冷城;一座山,那就是圣殿山。他们所坚持的,就像诗篇八十三篇第十二节所说:“他们说我们要得神的住处,做为自己的产业,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纪念,,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然后这些人,圣经告诉我们说有以东人、以实玛利人、摩押人、夏甲人,这些通通是阿拉伯人。迦巴勒就是在黎巴嫩那一带,然后推罗也是如此,非利士人就是巴勒斯坦人。因为有些圣经译本,特别是钦定本的英文圣经,把非利士人曾经翻译成巴勒斯坦人。所以我们把这些把这些经节放在一起就很清楚了。
诗篇83篇第八节说:“亚述也和他们联合……”,亚述在圣经里面是代表巴比伦和波斯,所以巴比伦大帝国、波斯大帝国,就是用亚述来代表的,巴比伦就是伊拉克的前身,然而伊朗事实上是波斯的前身。同时伊拉克跟伊朗曾经有许多的心结,他们打了一次没有意义的两伊的战争,他们一直是对头,可到最近,两国忽然间就成为好朋友。如果仔细读圣经,就会发现这个奇妙的预言,诗篇八十三篇预言他们说:“你的仇敌喧嚷,恨你的抬起头来,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从表面上来说,是世界上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局面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知道这是主宰万有的神在调动着。圣经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个预言,有五百九十个重大的事件里面,已有五百七十个都已经应验了,那刚才我们所读的八十三篇呢?还没有应验,是正在应验中的一个。  
五、结论  
如果我们注意中东的局势就会知道,这个局势和圣经的预言十分相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希望有一系列的研读,一同来看圣经中的预言。那就像葛里翰大布道家所说的:“人类的历史,是从中东开始,也要从中东结束…”。表面上看来现在的局势这么紧张,如果回到圣经,原来这些在圣经里面早就都预言到了,这和神永远的旨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全本的圣经是让我们知道,神永远的旨意到底是什么?因着这个缘故,我们需要有一个很系统化的研读,希望用一段时间我们一同来看这个题目,就是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
大家知道,圣经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就是大卫打死歌利亚的故事。歌利亚是非利士人,他是全付武装的。那大卫呢?他手中只有几块小石头,他不过是个小阿子。但是到最后小阿子居然打死了歌利亚,圣经里面的这一个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们稍微复习一下最近所看到的报章,尤其是在电视上所看到的许多的镜头该有什么想法呢?自从谈判破裂后,我们在电视上所看到的镜头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巴勒斯坦人和非利士人现在变成小阿子,他们手里都是拿着小石头,而以色列人则变成歌利亚了。荷枪实弹的以色列人和小阿子的阿拉伯人或者是巴勒斯坦人给全世界人一个很鲜明的对比。
以色列给全世界人的印象就好象是非常的残忍,从整个宣传来说,目前这许许多多的画面给我们看见,这些小阿子,拿着这些小石头怎么能抵得过这些炮弹啊?
总的来说,现在的以色列人象是歌利亚,而巴勒斯坦却是小阿子;当然整个舆论是同情大卫,而不会同情歌利亚的。如果我们稍微冷静想一想这一个问题:那些小朋友们拿石头不是在街上拿的,事实上他们是被送到前线去的,那么他们的父母怎么会让他们到烽火连天的前线去呢?这是我们所不明白的。我们想如果上前线的话,也不应该是小朋友丢石头,最少是要比他们大一点的人丢石头。当你看到这些电视画面时,我们会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小朋友的父母都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知道这个问题不是个单纯的问题,因为阿拉法特希望世界的舆论能同情他们,而不惜采取牺牲下一代的特殊行动。在许多的训练营,他们训练孩子们怎么拿手枪和怎么拿机关枪,训练孩子们怎么样上前线的战术,这个实在是令我们完全不可思议的。
以色列有一个女总理叫梅尔。她曾经说过,“如果阿拉伯人能够多爱他们的儿女,胜过恨我们的话,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就可以和平共存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的仇恨实在说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仇恨,也是我们没有办法领会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件事情的确是发生在今天,而且发生在中东,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解释这些事呢?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解释,到底谁对谁错呢?巴勒斯坦人说“这是我们的故乡”,以色列人说“这块地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所以我们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乡”;从今天的局面来看这个问题还是无解的。
这些在耶路撒冷左派的以色列人,他们要和平,甚至牺牲领土也可以。他们不在乎圣殿,不在乎圣殿山,不在乎到底能不能在上面祷告,他们一心一意的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得到和平。所以从政治角度来看,有些地方几乎是无解,我们不知道怎么能够去解决它;但我们知道克林顿总统是很勇敢的,他的确肩负了一个很大的使命,他能勇敢的出面,希望最后能够藉着圆桌会议找到一些突破口。但是不管怎么样,整个中东局势的发展的的确确就像圣经所预言的。诗篇八十三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预言,这里没有讲到战争,这里只讲到他们喧嚷,只讲到他们说、他们说,那到底最后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目的就是只有透过圣经的预言,才能透视整个的中东局势,才能够找到答案。
第二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1)
一、前言
读经:
 
彼得后书一章十九节:“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总是好的。”
 
我们知道全本圣经有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预言,大概一共有一千八百多个预言,而这一千八百多个预言,如果我们把它整理过的话,约有七百三十七个独立的事件,就是说把重复的都去掉,那么在这七百三十七个独立的事件里面,我们会发现有五百九十个重大的事件,现在我们要问,到底圣经的应验率到底有多高,我们如果把所有圣经的预言都读过的话,会发现在这五百九十个重大的事件里面,只剩下二十件没有应验。换句话说,在五百九十个重大的事件里面,它应验了五百七十件。大家可以到所有图书馆去找,能不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文献中找到这么高的应验率。所以我们相信圣经是神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圣经是建立在预言上,如果你把预言打倒了,你就把圣经打倒了,因为它百分之二十七都是预言,现在我们要问,就是这么多的预言,我们怎么明白它呢?
 
我们知道天体的运动,它的轨迹都是椭圆形的,我们晓得椭圆跟圆的不同在那里,圆周运动是只有一个中心的,椭圆是告诉我们有两个焦点;我们怎么画一个椭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要画个椭圆的话,你就拿两个大头针,把它钉在桌上;然后用一根线放松以后,连在两根大头钉上;然后你再拿一只笔,你把它撑开往外撑开,然后运动你的笔,那个笔画出来的轨迹自然就是椭圆。所有星体的运动,所有大空里星体的运动都是椭圆的。
 
二、圣经预言是诉说神的旨意:(是神在时间里运动的轨迹)
 
圣经预言原来是代表神的旨意,我们知道预言实在说来是诉说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那么讲到未来这一部分,就是预测的这部分,就是我们普通所说的预言,所以预言事实上是跟神的旨意发生关系的,神有一个旨意,祂要实行祂的旨意,祂就开始执行,祂执行的时候,我们知道祂时间就开始了,我们晓得事实上预言可以说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以前,神告诉我们祂将来要怎样做,然后这件事情,果然在历史上成功了。
 
三、圣经预言中的两焦点:弥赛亚
 
事实上回过头看是历史,往前看是预言,无论是往前看或者回头看,都给我们看见这是神在时间里面运动的轨迹。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当然神的运动是属天的运动;我们要了解这一千八百个预言的话,那么现在有一把钥匙,事实上有两把钥匙,因为神的运动是属天的运动;所以好象是一个椭圆一样,它不是一个焦点,事实上是两个焦点。虽然这一千八百个事件,是很多很多…,但是最后呢?你会发现整个的解释就在乎那两个焦点,就好象圆周运动一样,他最后都是集中在一个圆心,但是整个的椭圆运动,他都是集中在两个焦点,你可以说是两个中心,或者说像双胞胎一样的中心。所以地球绕太阳是如此,月亮绕地球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在整个运动中间,你如果要了解每一个点的话,他最后是归纳到两个焦点。那么这么多的预言,我们怎么明白它呢?我们读圣经的话你就发现,神的启示里面是给我们看见两个焦点,那两个焦点呢?这两个焦点简单的来说那是和弥赛亚发生关系,和人类的救主发生关系。
 
我们基督徒所说的人类的救主,就是主耶稣祂在两千年前,祂降生来到这个世界,祂降生在伯利恒,后来祂为我们挂在十字架上,成功了祂自己的救赎,为我们完成了救赎的工作,这一位救主就是圣经所说的弥赛亚。那么那两个焦点是什么焦点呢?第一个焦点就是;指着弥赛亚第一次来,主耶稣在两千年前,祂已经来到这个地上,祂做了人类的救主,有一类的预言是围绕在这个焦点上。那么还有一个焦点,就是主耶稣第二次来临,也就是弥赛亚第二次来临,这个也就是基督徒所等候的,有一天主耶稣要回来;我们知道全本圣经的预言里你把它归纳起来,有一部分是围绕在主耶稣第一次来,有一部分是围绕在主耶稣第二次来,所有许多的豫言可以归纳在主耶稣第一次来,还有一些是归纳在主耶稣第二次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整本圣经的预言归纳起来了。
 
如果我们读圣经的话,了解这个预言的话,你会发现很多预言,很自然是围绕在第一个焦点,还有一些是围绕在第二个焦点。说到第一个的焦点,圣经有一本很重要的豫言的书就是但以理书,那么说到第二个焦点,讲到主耶稣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很明显一本书就是启示录。虽然圣经里面有好几卷书都是讲到豫言,包括旧约的先知书、马太福音、还有其它的书卷都是讲到豫言,我们说百分之二十七都是,但是严格说来,有两本书是最重要的,一本是旧约的但以理书,一本是新约的启示录。
 
A、 圣经的第一个焦点:但以理的“七十个七的预言”
—弥赛亚的第一次降临
 
但以理这本书他的重点及预言,主要是围绕在主耶稣第一次来,启示录事实是围绕在主耶稣第二次来。主耶稣第一次来,祂的预言在旧约一共三百三十三个,现在都奇妙的应验了;如果圣经里面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是应验的话,那么第二次来的预言一定要应验。
 
我们怎么知道主耶稣第二次要回来?我们怎么知道这些预言要应验呢?就是因为在主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有许多的预言都很奇妙的应验了。我们把圣经中这些预言都归纳起来的话,很明显的,好象整个神在时间里面运动的轨迹是围绕着这两个焦点:就是主耶稣第一次来做人类的救主,和主耶稣第二次来祂要做审判的主;主耶稣第一次来是神的羔羊,主耶稣第二次来要做犹大支派的狮子;祂第一次来解决属灵的问题,祂第二次来要解决属灵以外的问题;我们知道为什么在神的救赎法里面,主耶稣不光第一次来要为我们钉十字架,使我们的灵魂得救;但主耶稣第二次来要叫我们身体得赎,基督徒虽然蒙恩得救,他外面的的人一天毁坏一天,他里面的人却一天新似一天。但是这个身体到底还是要朽坏的,一直等到主耶稣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们身体才得赎。那就是神整个救恩的完成。所以我们知道就着神的救恩来说,祂两千年前已经来过了,同时有一天祂还要回来,如果你读旧约的但以理书,他的重点,所有的预言是围绕在主耶稣第一次来;而启示录刚好是围绕在祂第二次来。
 
七十个七的预言
 
在但以理书第九章那里有一个叫七十个七的预言,当但以理他看见这七十个七这个异象以前,他读圣经、他知道从耶利米书那里告诉我们说,以色列人被掳七十年以后,他们就要回到他们的故乡;那个时候,在但以理写但以理书的时候,刚好是被掳而且快满七十年;所以他知道神现在要把祂的百姓带回去。
 
但是他已经年纪太老迈了,所以他不能回去,但是他可以祷告;所以,但以理第九章的祷告是一个非常大的祷告,在那么祷告以后?神就让他看见七十个七,本来是七十年,现在神叫他往前看。
 
神有个计划,是关乎以色列人,还有关乎耶路撒冷这个圣城;神已经定好了七十个七。但以理书第九章告诉我们说,这七十个七是六十九个七再加上一个七。所以六十九个七就是从「初令」重建耶路撒冷开始,意思就是说,以色列那时已经被掳了,那么有一天他们要回到他们的故乡,不只要重建圣殿,而且要重建圣城,波斯王下令使他们重建圣殿,从初令重建圣城开始,那么一直到弥赛亚被剪除有多少年呢?是六十九个七年,就是四百八十三年,那么这是很稀奇的预言,因为那里告诉我们从初令重建圣城开始,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弥赛亚要出现。不光受膏者要出现,而且受膏者要被剪除。这就是指着主耶稣钉十字架说的。这一段的豫言很重要,就是说神让我们知道弥赛亚应该在什么时候降生,人类的救主应该什么时候出现,在这个地球上、在历史上,如果你找到以色列人,他们曾经被掳到巴比伦,后来到了波斯帝国的时候,他们可以回到他们的故乡,而且波斯皇帝曾经下命令说:他们可以重建圣城,那这个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那一年,从那一年开始算起。
 
根据但以理第九章所告诉我们的,经过四百八十三年,人类的救主就要出现,不光人类的救主要出现,而且祂要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圣经说受膏君就要被剪除,那这中间经过多少年呢?这中间经过六十九个七,就是四百八十三年。
 
B、 圣经的第二个焦点:启示录 — 耶稣第二次来的七年
 
我们知道大科学家牛顿,他是伟大科学家,有一次他在苹果树下,苹果掉在他的鼻子上,结果他醒过来,他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这一位牛顿先生,他一生除了做科学研究之外,他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圣经中的但以理书,还有启示录,那么他就研究这七十个七,他到西洋历史去考证,然后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很重要的文献,告诉我们说,果然从「初令」重建圣城,一直到受膏君被剪除,就是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那个中间经过多少年呢?果然就是圣经所说的六十九个七年。
 
那么除了这个之外呢?但以理书第九章也告诉我们不光有六十九个七,同时还有一个七,还有最后一个七年呢?这个七年是在人类历史最未了的一个七年,因为根据第九章整个圣经启示的结构来看,再对照整本圣经,我们知道说那个七年是指着主耶稣要再回来那段时间的七年;因着这个缘故,我们看清楚,但以理书特别给我们注重看见六十九个七,那么告诉我们主耶稣什么时候来,而什么时候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但是关于最后一个七年呢?我们知道但以理书根本就没有着墨太多,我们知道一点,但知道不多,因为他讲到一载二载半载,讲到一七之半,那么这个都是很重要的线索,但是一直等到我们读到启示录的时候,我们才找到,关于最后一个七。
 
原来但以理书写到最后的时候,告诉我们说:这一本书卷是要封闭起来的,一直等到末世,换句话说,但以理书不会读懂的,因为只有等到末时那个时候,神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我们才能了解但以理书,果然我们来到启示录最后一章,告诉我们豫言是不可以封闭的。可见到了启示录的时候,已经到了末时了。神完整的启示,不只有旧约的三十九卷,也有新约的二十七卷,那现在的启示可以说是完整的启示,那因着有完整的启示,现在我们可以找到解释了;比方说,但以理书给我们看见的六十九个七,到底一个七有多长?一七之半有多长?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一载二载半载,那么事实上,原文是一期二期半期,不是说载。但以理书的载,一载二载半载、一期二期半期,那个期没有定义,我们不知道多长,但是一直到了启示录第十二章,我们才晓得,原来这个所谓一七之半,事实上是一期二期和半期,是相当于四十二个月,也相当于一千二百六十天。一期刚好是三百六十天,因着这个我们知道等到启示录以后,神启示完祂的话以后,整本但以理才解开。
 
所以现在我们才晓得六十九个七,这个中间所过的日子,事实上,是六十九个七再乘上三百六十天。果然在历史上,有人做过很准确的计算,他们从出令重建圣城开始,一直等到主耶稣进耶路撒冷,骑着驴子进耶路撒冷,中间到底经过多少天呢?刚刚好是六十九乘七再乘三百六十天。
 
所以我们知道,神的话是非常准确的,现在整本但以理书就变成了一本开启的书,因着他是一本开启的书,所以我们来到但以理书时,就可以知道但以理书的预言,是要怎样应验的。从但以理书看见两个焦点,第一个焦点是六十九个七,最后一个焦点乃是最后一个七。等到启示录,你会发现启示录里面有很多七;有人计算过启示录里七出现的数目,是远远超过其它六十五卷圣经所记载的七出现的数目。
 
那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神是要提醒我们。这里讲到七个号、七个印、七个教会、七个灯台、七雷、七碗…等等,这些就无形中提醒我们说:神计划中的最后一个七,乃是等到启示录的时候就清楚了。所以我们现在又回到我们当初所说的,如果要明白整本圣经的预言,有两个焦点;一个焦点是主耶稣第一次来,另一个焦点是主耶稣第二次来。
 
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是很奇妙的应验了,像六十九个七一样。那么我们知道主耶稣第二次来的预言是一定要应验的。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读圣经的时候,一面能证明圣经是神的话;另一面能从圣经的预言看整个世界的局势,包括今天紧张的中东局势。
 
四、结论
 
从人的角度来看,不知道为什么苏联一夜之间就解体了,柏林围墙一夜就倒塌了,日不落大帝会告一段落;从人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帝国的兴起,一个帝国的衰亡。但是如果我们从圣经的角度,我们就能够明白,原来整个世界大局的发展,乃是根据神所发出的预言,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
 
所以主耶稣讲到预言的时候,他曾经说“天地都能废去,我的话不能够废去”。因为我们的主刚说一个预言,就是无花果树发嫩长叶的时候,就是人子已经站在门口了。然后,主说:这个世代还没有过去以前,这些事都要成就;怎么成就呢?完全照着神的旨意,祂的蓝图,一步一步的成就。
 
我们知道,主耶稣祂在地上,祂不只做我们的救主,祂在地上祂也讲了两个很重要的预言,这个预言特别和今天中东局势发生关系的;一个是主耶稣用行动来说预言,还有一个是口述来说预言。
 
在这许多预言里,如果我们仔细地把它分析一下,你会发现是围绕在两个焦点上。在第一个焦点上,这许多预言里面,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以色列的,因为我们知道四百八十三年是就从耶路撒冷圣城重建那天开始算起,这一段是关乎以色列的历史,也关乎以色列的预言;但是我们知道,后来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这就是但以理书告诉我们的,结果在地中海有四只兽上来,第一只兽是狮子,然后是熊、豹、和不知名的兽;那就是指着历史上的巴比伦大帝国、波斯大帝国,然后希腊大帝国,还有罗马大帝国;所以我们知道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不光有关以色列的一些预言,也关乎列国的预言。
 
那么这个列国的预言,当然包括那个时候神兴起了巴比伦大帝国。以色列好象一只羊落在狮子的口里;然后又从狮子的口里,转移到熊的口里;熊就是历史上的波斯大帝国,后又转到豹的手里,就是希腊大帝国,然后又到了罗马帝国的手里;主耶稣就在那个时候降生的。
 
大家还记得吗?但以理书告诉我们主耶稣应该在什么时候降生,祂的出现不光是六十九个七,祂的出现也是在这四个大帝国都出现以后,不光是这四个大帝国,而这四个大帝国的王。第一个是尼布甲尼撒王是圣经提到的,第二个古列王也是圣经提到的,然后圣经也提到希腊的第一个王那就是亚历山大,然后一直等到我们读到路加福音,讲到罗马帝国有一个皇帝叫做亚古斯都,提到亚古斯都的时候,下面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就降生在伯利恒了。
 
根据但以理书第七章的豫言,当那个人子降临的时候,主耶稣就是那个人子,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在四个大帝国出现后。主耶稣就是那将来要来的王,就是万王之王,乃在这四个王出现以后。所以我们知道说路加福音才很奇妙的告诉我们说:在亚古斯都的时候,然后全世界的人,就报名上册,下面接着就是伯利恒的故事;就是主耶稣降生的故事,主耶稣是在这个情形里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知道但以理书,很明显地,它是集中在第一个焦点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如果主耶稣第一次来应验是这么准确的话,那我们肯定知道主耶稣第二次要来。
 
现在有许多的预言是围绕在第二个焦点,其中大部分的预言是在启示录里面。然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里面,祂给了我们两个很重要的预言,是围绕着第二次的;因为祂说这些事情发生以后,神的国就近了。一个祂用行动的、一个用口述的。这预言都是围绕在第二个焦点,尤其是关于中东的局势这两个预言呢?  
 
 第三讲: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2)
一、前情提要
 
读经: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2节:
 
“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本篇信息我们继续来看中东的局势与圣经的预言,我们曾经讲过圣经中的预言虽然有一千八百多个,但事实上它是围绕着两个焦点。第一个焦点就是主耶稣的第一次来,作人类的救主出现在这个地上;第二个焦点就是主耶稣祂有一天还要回来。那么我们要问:这位主耶稣到底什么时候要来呢?
 
二、弥赛亚何时来?
 
关于主耶稣第一次来的预言,我们是根据旧约圣经但以理书。圣经说,以色列人被掳以后,有一天他们会回来重建圣殿,同时也要把圣城建起来;从那天开始我们就知道人类的救主不久就要诞生了。主耶稣第一次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呢?是从以色列归回开始算起,以色列被掳了七十年,到了七十年以后,他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从废墟中重建圣殿,也把圣城建了起来。从圣城重建那天开始计算,六十九个七就是经过四百八十三年弥赛亚就来了!祂来了,且要为我们挂在十字架上,就是圣经所说的受膏君要被剪除。
 
主耶稣第一次来了,那么主耶稣第二次如何来呢?我们怎么知道主耶稣在什么时候来呢?圣经告诉我们,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不过我们可以大概知道主耶稣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祂近了。因为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就告诉我们一件事。祂说:让我们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
 
虽然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但人子近了我们可以知道。圣经这里告诉我们说,当有这些现象发生的时候,人子(就是主耶稣)说:祂已经近了,正在门口了。这个门口不是普通的你我所想的,这个门口在原文是多数的。在台湾或者是在美国,我们一进了门就到了大厅,所以客人一进了门,就这个人就到了。但我们知道在古时候的中国,那些像四合院一样的房子,客人虽然已经到了门口,但不知道是从那一个门口进,因为他要经过好几道门,也许是过了一阵子才到客厅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说:虽然人子还没有到,但祂已经近了,已经正在门口了。这个门口是表示从大门一直到客厅的这个门,或任何一个门都有可能。
 
即使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我们还可以警觉还可以儆醒。关于主耶稣第二次来,圣经只告诉我们说人子近了,但是人子近了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呢?是从无花果树发嫩长叶的时候开始算起,无花果树发嫩长叶,表示它经过冬天了;现在它又重新开始发嫩、长叶,那这个时候我们才晓得原来夏天是近了。在以色列人第一次归回重建圣城,从那天开始算起到四百八十三年,主耶稣就回来了;但是关于主耶稣第二次来,祂给我们一个暗示,那个暗示就是无花果树发嫩长叶的时候,我们知道夏天近了。这里主耶稣说无花果树是一个比方,无花果树是有所指的,这个无花果树事实上就是代表以色列。
 
什么时候以色列又发嫩长叶,以色列人不只在公元前六百年曾经被掳而且归回。那么主耶稣这段预言说,以色列人他们要第二次被掳,而且要第二次归回,等到他们归回的时候,就是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同样的一个原则,我们如果要知道弥赛亚第二次再来,就要一直等到树枝发嫩长叶我们才就知道。
 
以色列大概在主后七十年亡国,或者你可以在推远一点到一百三十多年。从此以后,以色列这个国家在世界上消失了。一直到了近代,那是在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号以色列果然复国了。虽然阿拉伯的国家威胁说,要把他们推到地中海去,但到了今天以色列这个国家还仍旧存在。从这个预言我们就知道,祂说: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什么时候以色列他们回到他们自己的故乡,这件事情就越来越近了,事情很快的就要成就了。主耶稣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这个是一个很重大的预言。
 
讲到这里,我们要稍微花一点时间来分析它一下,因为许多基督徒读这段圣经都非常的兴奋,有很多人就根据这段圣经作出许多-猜测。比方说,既然主耶稣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有人就认为从一九四八年起,经过一个世代,主耶稣就应该来了。所以有的基督徒就根据这个来计算,到底主耶稣应该什么时候回来?如果一九四八年无花果树发嫩长叶,以色列复国,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子已经近的话,那么主耶稣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那就告诉我们,一九四八年再加上一个世代,就应该是主耶稣回来的日子。
 
因此读圣经的人他们就去找,圣经里面讲,一个世代常常指着四十年来说的;他们很简单的数算,一九四八再加上四十就是一九八八。所以很多人相信一九八八年,主耶稣就应该回来。曾经有一本很畅销的书,这本畅销的书的题目叫做 “八十八个理由”,证明为什么主耶稣在一九八八年就要回来,这本书一直到一九八八年都是最畅销的书;很可惜一九八八年主耶稣没有回来。现在又有的基督徒主张说:其实一个世代不是四十年应该是七十年。
 
事实上主耶稣讲这段话,祂已经给我们警告: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很多人对这段圣经解释错了,我们误会了这里圣经所说的,“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世代是指什么来说的?原来主耶稣讲话是承先启后的,祂不是忽然间冒出这句话来,祂这句话不知道讲了多少次;祂说我用什么来形容这个世代,我向着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向着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主耶稣在马太十一章讲到这世代,然后二十三章又讲到这世代;可见我们要明白这世代不是用我们理解来解释的,我们需要对圣经预言有更深一点的认识。
 
三、无花果树代表的意义:
 
圣经什么地方提到无花果树是代表国家呢?如果我们读列王纪上第四章二十五节,我们就清楚的看见它是代表以色列的国家。列王纪上第四章二十五节这一段话是:“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 在这里我想有一点解释,我们知道神给亚伯拉罕和他子孙有一个应许,神要把迦南美地应许美地赐给他们,但是大家如果仔细的读创世纪第十五章,我们知道那个迦南地在哪里呢?就是从埃及河一直到幼发拉底河,这才是神应许给他们的。比较以色列的历史,一直到了所罗门这件事情才真正的应验;换一句话说到了所罗门的时候,神的应许才完全的实现。列王纪上第四章第二十节说:“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大家还记得吗?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就是说他的子孙像海边的沙那么的多。神应许给这些的后裔一块地,那块地是从埃及河一直到幼发拉底河,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到了所罗门那个时候全盛的时候,可以说才完全应验了。
 
以色列真正的成为一个全盛国家,那一定是所罗门的时候。那时,以色列是一个完全和独立强盛而且羽毛长丰的国家。圣经怎么形容那种情形呢?它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第四章二十五节:“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到所罗门统管诸国,圣经说全地四境尽都平安,那平安的光景是怎么形容的呢?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就是指着整个迦南地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悠闲自得。换句话说,这里的自己在原文就是他的葡萄树下和他的无花果树下。那时每一个犹太人和以色列人都能说:这个葡萄树是我的,这个无花果树也是我的;现在我不是被掳,不是在迦巴鲁河边,现在我不是在巴比伦,现在我是在自己的故乡;不只在自己的故乡,我还在那里栽种葡萄树和无花果树。葡萄树跟无花果树在圣经里面是代表以色列国。圣经是用无花果树跟葡萄树来代表全盛的以色列国,神不只应许亚伯拉罕给他那块地,而且还说君王要从他而出。
 
这只是以色列的一部分故事,如果大家细读约珥书第一章,你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因为约珥书讲到以色列曾经有过一次空前的蝗灾,那蝗虫压境确实可怕。我们知道蝗虫是专门吞吃农作物的,所以讲到蝗虫压境的时候,神说牠们侵犯我的地。神说蝗虫侵犯了我的地,约珥书那里告诉我们的这蝗虫一共有四种就是剪虫、蝗虫、蝻子和蚂蚱,约珥书第一章说剪虫吃剩下的蝗虫来吃、蝗虫吃剩下的蝻子来吃、蝻子吃剩下的蚂蚱来吃。
 
读到这里就让我们想起了但以理书的那个预言,但以理书给我们看见,有四只兽从海中上来,那第一只兽代表巴比伦大帝国,第二只兽代表波斯大帝国,第三兽代表是希腊大帝国,第四只兽代表罗马大帝国。但以理书第二章告诉我们说:尼布甲尼撒看见大人像,是金头、银胸、铜腹和铁腿,这也是代表四个列国、列强轮番的侵略以色列人。但以理给我们看见的图画和约珥书给我们看见的属于同样一件事,只是看的角度不同罢了。那么这个角度是什么角度呢?原来以色列最看重就是神赐给他们的这块迦南美地。对外人而言,尼布甲尼撒所看到的是金、银、铜、铁,而但以理他是个俘虏,他自己觉得以色列人彷佛是羊从狮子口里转到熊的口里,最后转到不知名的兽口里,这就是角度不同。
 
但约珥书乃是从神的角度来看,这个以色列他们王国的历史原来就是被蝗虫侵略的历史。所以圣经讲到这里有四种的蝗虫,一个是剪虫,然后是蝗虫,再后是蝻子,最后是蚂蚱。毫不疑问这里的剪虫是指着巴比伦大帝国,蝗虫是指波斯大帝国,蝻子是指希腊大帝国,蚂蚱当然是指着罗马大帝国。所以讲到这些蝗虫压境的时候,圣经说有一队的蝗虫侵犯我的地,这明明是指神给以色列人的迦南美地,但神说这是他的地。神说蝗虫怎么侵犯我的地,毁坏我的葡萄树,剥了我的无花果树的皮,剥尽而丢弃,使枝条露白。
 
所以讲到神的地受蹂躏的时候,圣灵就加上一句话,它们怎样侵犯我的地,毁坏我的葡萄树,剥了我无花果树的皮,使它枝条露白。这里很清楚讲到两样东西,一个是我的葡萄树,还有一个是我的无花果树。所以圣经也在这里用无花果树和葡萄树来代表以色列,不过现在约珥书是指着那块地。
 
我们知道主耶稣讲无花果树的时候,也是讲到四方面。不光讲到以色列国也讲到以色列地,就是迦南美地。另一处弥迦书也有一段有趣的话,那就是弥迦书第四章的那里一段话:我们的时间已经快没有了,在那里告诉我们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那这个耶和华殿的山就是今天的圣殿山,也就是摩利亚山。所以到了那一天这山要超过诸山,必有许多国的民要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然后下面就说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耶路撒冷。讲到圣殿和圣城的时候,最后这段圣经怎么说呢?圣经说人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所以讲到无花果树和讲到葡萄树的时候,总是紧紧的连到耶路撒冷圣城,也紧紧的连到圣殿;现在我们把刚才所说的通通加在一起,就很清楚了。
 
圣经讲到无花果树的时候,给我们看到它一面是指着以色列国说的,就是在所罗门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住在他自己无花果树底下。同时也是指着以色列地说的,在神的感觉里面迦南地是他的地。那这块受蹂躏的地,用什么来代表呢?就是无花果树跟葡萄树受了摧残。在弥迦书讲到圣城跟圣殿的时候,也讲到人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所以在这里,我想看得很清楚,这个无花果树所代表的四方面乃是:以色列国、以色列地、还有圣城和圣殿。主耶稣也亲口说:你们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人子已等在门口了。
 
四、结语:
根据全本圣经的解释,这个无花果树发嫩长叶代表四件事情。第一就是以色列要复国,这是发生在一九四八年的事。第二就是耶路撒冷要回到以色列的怀抱,这是一九六七年发生的事。从以色列复国以后,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陆陆续续地回到他们的故乡,这是以色列地的故事。特别到了一九九一年的时候,一大批犹太人从苏联和埃塞俄比亚回去,最后我们知道圣殿有一天是要重建的。主耶稣所说的,无花果树要发嫩长叶乃是和这四件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将圣经的预言和中东的局势连在一起了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