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人算什么?

 
在讨论人类的来源时,一个不能避免的结果是引进人尊严和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先是影响了我们个人的形像,然后是家庭的关系,再是社会的制度,进一步是国家的政策,种族之间的态度,以及国际间的相处,其影向之大与广,非同小可。
「进化论的矛盾」是一方面强调人只是在无情的时间里,经由无数的机运巧合,从简单的氢元素而演变出来的产品。我们既是与禽兽基本上无分别,时间无情的淘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原则自然是天公地道的了。大自然千古不变的律亦不断地推动各种生物,包括人,在进化。正如进化论假设在一亿年前是恐龙的世界,横行全球,是世界之主,但是在七千万年前忽然全部绝种,由哺乳动物起而代之。但是恐龙如何「绝种」,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到如今已有四十一个理论了!这个课题我们以后再讨论。但是在这个原则下,人类也随时可以被淘汰掉,所以有不少的科幻小说和电影都采纳一个主题:就是在未来,或在太空别的星球,有像人有智慧的生物,或像猴子,或像爬虫类,或者甚至像昆虫,不过都脱不了根据地球上有的生物来幻想。
矛盾的另外一面是进化论学者却高唱「人定胜天」,人类需要控制进化,以保持自己优越的地位。这基本上是要自己成为创造者,或者「神」。这心态我们可以从今日的热衷研究创造生命、基因工程和优生观念里看见。这正是与进化论的基本观念作正面的冲突。
社会伦理的问题
「自我形像出问题」,人就不知自爱。一个例子是大麻烟(Marijuana),北美的西北区常见有非法种植者。今日西方国家有不少认为它无大害。笔者的大儿子大学在华盛顿州作智商测验时,高达160。心理学家说只见过一位类似的儿童。该少年测验时约14岁,可惜两年后发现这少年的智能已经粉碎,原因是吸食大麻烟。其实笔者的儿子8岁时已有人拿大麻给他,感谢神,他那时已有了主耶稣的生命,也知道什么是大麻,所以蒙神保守,十岁进入华盛顿小学,13岁毕业数学系。另外一方面今日多少人沉迷在黄色书籍、录影带,青年人婚前性行为,都是把人的尊严和价值贬低了,视如禽兽。
「人际关系」,人若是与野兽一样,这样兽性一发则可为所欲为,只求一时之快感和满足了。难怪家庭的健全在这世代不断受攻击,其实若进化是真理,同性恋则可以算是人口控制的一个好方法,培养儿童可以如农场养牛一样。
「社会政策」所谓「安乐死」可以演变成纳粹时代的生杀随掌权者之意。正是「你死了,我就安乐」。在美国,16星期前堕胎是合法的,到底是谁决定的呢?原来由那些大法官举手表决而成。为何以16星期作界线呢?一个原因是认为16周前不是人。这观念从何而来?它的根据是个落了伍的进化论调:胎儿在母腹重演进化。请看插图,那正是一16周胎儿画像。像一条鱼么?即使一个两岁的孩子都可以指出这是个婴儿。这胎儿有价值,有尊严么?他的被杀只是为了母亲的方便?这种胎儿平均还活了6天,在西雅图笔者行医的医院曾有一位活了30天!在世界各地,不少医生还趁胎儿仍活时拿来作实验。进化是真理的话,这是理所当然的。
「种族国际之间」我们已经提出不少次,进化之理论肯定了种族竞争,彼此消灭和暴力侵占的必然性。
「圣经的看法」我们曾经指出圣经声明人是神独特的创作。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或作爬虫)。」(创世记一章26节),「形像」是副本的意思,虽带着神的内涵,却不是神,所以人类,无论是那一个种族,都有造物者所赋予的天份,是动物万不能相比的。
「样式」一字在旧约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多数用于形容神的荣耀或是外形。人本来带着造物主的荣耀,只因我们选择不要神时,祂的荣耀就离开了。我们只见到彼此的丑陋。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造物主赐「荣耀尊贵为冠冕」(诗篇八章5节)人不是可以随意杀戮的。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管理」,又说:「修理看守」(创世记二章15节),所以人类不应当摧残自然环境,残害动物植物。我们既然是神的管家,有一天就必须向家主交账了。
「女人的被造」是从男人的一边「肋骨」(原文作「一边」﹐创世记二章21-24节)而被造,所以在遗传基因上男女是相同而相配合的。她是「配偶」,意即一位与男人完全相同的与他同站在一起,所以在价值和尊严上,女人与男人是平等的。她为要「帮助他」,所以在家里、在社会、男女应当互相配合,彼此帮助,并不像现今社会的彼此竞争。
这是造物主美好的计划,我们举目四望,好像大多已失去了。让我们回到祂的怀中,接受祂的爱吧,就是透过祂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受死复活,带给我们的新生命。
 十四.化石与恐龙
现代考古学的发现,最引起老少咸宜的兴趣者,莫过于恐龙的化石。这些巨无霸的尸骨看起来还是威风凛凛的,犹有余威。一般人都是一方面畏之,一方面又十分好奇。到底它们是甚么生物?它们生存在多久以前?为甚么它们长得那么大?当时的环境与现在有甚么不同?现在地球上环境中,它们是否仍然能生存?为甚么地里有这么多牠们的尸骨?这些尸骨埋藏的方式为何如此庞大(数以百万计)?它们是否同时突然死亡或是经过漫长的年代累积下来的?若是突然死亡,到底发生了甚么事呢?
这些问题,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研究生物来源者,甚至发掘石油及其他能源的科学家都有很大的兴趣。最近科幻小说及电影之普及性及近年来的「侏罗纪公园」电影之票房记录可稍观其貌。
化石的形成
首先我们得先解释生物如何化成石。地质学家公认一般生物之尸骨化成石须要有以下两个条件:
(一)生物死后必须立刻埋起来。不然,可想而知,就算是沉重的骨头经过漫长的年代,也会腐化无存了,因为是有机体,意即含有炭。
(二)急埋之后,又要许多的沉淀物,就是泥沙之类,把它重压住,再加上高热,这样泥沙里面的硅(Silica)渗透进去尸骨里,就把尸骨里的本物全部变成石英了,所以化石基本上是个石英的模型而已,本物已经是基本上一无所存了。
这过程现今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已可以实现了。「进化论学者的解释」无论是在书本上,或是博物馆,或是在找到化石的地方(卡市Calgary附近的DrumHeller就是一个着名的地方),根据进化论的解释比比皆是。自然他们开口就告诉我们这些生物是几亿年前的生物。关于这计算的方法,我们已指出「辐射线半衰期」绝对的计算法是如何的不绝对,又指出「标准化石」的计算法是如何的不标准,基本上是根据进化假设的自圆其说。
(一)这些展览总是告诉我们在那地方,数亿年前是个浅海,有无数的那等生物在当地滋生,它们死了之后,尸骨沉到海底,慢慢地被沉淀物盖住了。根据进化论地质学的计算是一五零年方沉积一吋。但有些生物可以达到一四零呎长,估计九十吨重,它卧下了,都要上千年才能完全被盖住。如何可以保留下来呢?
(二)进化论学者接着解释这些生物经过漫长年代被埋之后还需要地层提高,好叫海干了,然后火山爆发,就产生好多沉淀物把它们重压下去,自然这一切又是经过几百万年了。那些生物就算在千年之时间慢慢埋起来时没有腐化掉,在未被重压之前,在泥土里也会腐化掉,正如现代人的尸骨,一堆黄土,多数六呎深,一百年之后,那有不变成灰尘之理!
(三)再者全世界到处的化石坟地不单数量极其多,而且都是经暴力地被堆在一起,一点不像寿终正寝地一个个安祥地躺在那里。我们曾经提过卡市附近的化石谷,按估计有数百万只恐龙,以及其他的古代生物埋在那里。在美国耶州(Nebraska)所找到数以亿计的化石鱼,有些按当时应生动地在游泳中,有些口中更还含着食物,证明它们都是急埋起来的。所以进化论学者提供解释所谓「恐龙绝种」之理论有超过四十个,其中最常听见的是「大殒石」击地球的理论,但是其中也是到处有矛盾。如今又有全球火山爆发的理论出现,且甚得支持,关于这个看法,我们以后还有讨论的必要。
圣经的解释
圣经告诉我们的却是:在古代,不一定是几亿年前,曾有全球性的洪水,「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约二十二呎),山岭都淹没了。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或作:爬虫),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创世记七章17,19-21节)。关于洪水之水从何而来,是甚么原因触发洪水?那些生物为何如此庞大?它们的尸骨如何变成化石?我们以后再细谈。但是这回我们要强调的是,圣经提供了「急埋」和「立刻重压」的条件,再加上暴力的冲积,正是符合了我们今日所观察到的现象。但是我们下回先要看看恐龙是否可能曾与人共存?现在仍然有恐龙的可能吗?无论如何,为甚么恐龙在古代可以生存呢?
 十五.有人见过恐龙么?
我们曾指出「侏罗纪公园」是个幻想,制片者与原著者都如此声明。况且,从遗传学的观点是无可能的,若按照进化论的学说,恐龙必定是不可能与人类同时存在的,因为进化论相信恐龙是在七千万年前绝种的,而当时的哺乳动物只是一些鼠类的小生物而已。按进化论,人类则要四百万年前才开始进化出现,所以电视上的穴居人带着家养的恐龙去散步,自然是与进化论大相径庭了。
奇怪,无论是那个文化,都有某种巨形爬虫类之古代传说,概括称之为龙。空穴来风,其来有因。不单在人类历史有传说,甚至近代用科学仪器亦有类似的发现。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一些日本渔夫在纽西兰公海九百呎深水﹐钓到一只身长三十二呎的水怪,重约四千磅,颈长五呎,尾长六呎,有四蹼,每蹼约三呎长。那水怪已开始腐烂发臭,可惜那些渔夫不以为宝,只拍了照,取了一些尸体的样本,丢回海里。后来日本科学馆鉴定是一种进化论认为已经绝了种七千万年的水恐龙(蛇头龙Plesiosaur)。据进化论它生存于「侏罗纪」(JurassicPeriod),是一亿年前之生物。当年日本邮政局还发行了一张纪念邮票。
其实世界各地都常有类似的发现,如苏格兰「尼斯湖」(Lochness)的水怪,加拿大卑斯省中部大湖「奥肯那根」(LakeOkanagan)也有同样的水怪,称之谓「奥哥波哥」(Ogopogo),一九七七年夏天还向整车旅客亮相,那时我们全家正在「卡加利」(Calgary)捡龙骨,可惜赶到时已失之交臂。
美国德州(Texas)河床里也发现人和恐龙共存的脚印。这回我们去了看看那个脚印的造形,明显是人和恐龙的脚印,而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俄罗斯都有发现类似的脚印。有人或者说可否是人猿或熊的脚印,但是明显地,人脚五趾都是向前,脚底前面和后面的拱形(MetatarsalandTarsalArch)以及后跟的造型都是唯有人类才有的?
恐龙是甚么?
其实恐龙(Dinosaur)一字只是恐怖的(Dino)蜥蜴(Saur)而已。换言之,是巨形的爬虫类,包括四脚蛇。圣经在创世记一章24至25节:「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的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这是第六日的事。「昆虫」原文作爬物,所以「新国际译本」(NIV)作「爬虫类」(Reptiles)。至于水中的「恐龙」,创世记一章21节说:「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大鱼」原文作「海怪」(SeaMonster),是第五日的事。
圣经描写恐龙
这样,从圣经的立场,人类和爬虫类同时生存,是理所当然的。圣经到底有没有提到这一类的生物呢?在圣经约伯记四十章15-24节神向约伯挑战祂创造的奇功,叫约伯去观看一只巨形的动物,中文圣经因找不到适合的字眼,姑且翻作「河马」,其实原文只是「动物」(Behemoth)而已,或更好称作「巨无霸」。「它吃草与牛一样。它的气力在腰间,能力在肚腹的筋上。」它的尾巴最特别:「它摇动尾巴如香柏树。」,我们住在北美西北区,自然是常见香柏树,到处见的常青圣诞树,几十呎高的很普通。在这里称之为「河马」不大恰当,因为河马的尾巴十分小,有人翻成「象」,但是「象」的尾巴也顶多比上一条绳子。这只「巨无霸」「大腿的筋互相联络,它的骨头好像铜管,它的肢体彷佛铁棍。」又说:「它在神所造的物中为首」。这只生物是所有的动物里最大的,它喜欢住的地方是「伏在莲叶之下,卧在芦苇隐密处,和水洼子里」,它终日浸在水里,也不怕水位的高低,「河水泛滥,它不发战,就是约但河的水涨到它口边,也是安然。」,故它可能有个长脖子。地球历史中最大的动物就是一种长脖子,长尾巴的巨龙(Sauropod),过去找到的最巨形者称之为「雷龙」(Brontosaurus/Apatosaurus)有九十呎长,后来在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又找到「超级龙」(Ultrasaur),身长一百廿呎,有卵、有雏,初生出的幼龙有六呎长。但是目前的冠军属于约五年前在新墨西哥州(NewMexico)发现的「地震龙」(Seismosaur),这巨无霸身长一百四十呎,估计九十吨重,所以猜想牠走起来正像地震一样。
只是这巨无霸也逃不了人的摧残。约伯记又说:「在它防备的时候谁能捉拿它,谁能牢笼它,穿它的鼻子呢?」,原来早在约伯的时候人类已在猎取这巨无霸,正如近代许多着名绝种的生物,人类的摧残是促进绝种的一个因素。
下回我们继续讨论这些巨无霸为甚么长得这么大。
十六.洪荒世界
一般描写恐龙的故事和科幻电影,都描画当时世界环境与今日的不相同,其一是火山的活动,其二是当时动物植物都是十分庞大,连蜻蜓都有六呎的翅膀,其三是当时的生物有些现今已不生存了,当时的气候好像比今日的暖和而潮湿。在文人画家的笔下﹐恐龙可能比较被形容得夸大点,但是那些特点并不是没有科学和地质学上的根据的。
火山的活动
古代生物的化石和脚印之保存与火山爆发是有直接关系的,正如我们曾讨论过的恐龙与古代人的脚印,就是需要那些生物踏过潮湿的河床后立刻有极热的火山灰把河床的泥盖住,烘之成石头(瓦),脚印才能保存下来。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夏威夷岛(HawaiiIsland)上的「火山国家公园」(HawaiinVolcanoesNationalPark)的火山灰中,留下了一七九零年一位酋长的军队在火山爆发逃命时的脚印。问题是全世界那么多被埋下来﹐被保存了的尸骨﹐是因局部地火山爆发,还是全球性的天灾?为什么那些尸骨都是那么繁多,而保存的方式却是一致的?
生物之庞大
虽然古代的生物表面看起来好像跟现代的生物很不同,但古时都有现代的植物、动物,分别在古代的都庞大很多。例如在爪哇找到的古代长臂猿(OrangUtan)之骨头有六呎多高,那种猴子如今只有三、四呎高。植物也一样,小小的凤尾草(Fern)当时可以几十呎高。科学家都同意,原因是气候之不同,但是为何全世界都如此?这问题我们会讨论,因单单气候并不能导致生物庞大而健康的。科学家发现,今日许多庞大的生物,最大的危机是面临绝种。例如全世界的大猫类(BigCats)如狮、虎、豹,目前正迅速地面临绝种,虽然尽量为它们留下生活的特区,也不能挽救,原因是遗传基因的突变,这些大猫有不少是精子不正常,所以不能成孕,这和太空透射进入地球环境的各种光线是有关系的。所以如今环保的一个大题目是「保护臭氧层」(OzoneLayer),其实这「臭氧层」已十分薄,而且已有破洞。但仍是地球一个十分重要的保护。
绝种了的生物
但是那些古代生物,诚然有不少如今已经不再存在了。我们曾经指出,从地里面的记录,古代生物的种类明显比现代的多。自然,绝种的现象,如今还是有增无减的!我们会问,那么这些生物为何绝种?自然是环境的改变。进化论者说是有多次的天灾,每次只留下一些小生物,从新再进化。问题是,别忘记在古代一样有现代的生物,难道上述的「小生物」竟然进化回原来同样的生物?!
全球四季皆春
地理的证据确实支持古代的环境是一律温暖而潮湿,却又不是阴郁的,因为植物要长得如当时的繁茂,一定是需要充足的阳光。而且﹐无论在南极洲(Antartica),喜马拉雅山上(Himalayas)或是在北极圈内的格陵兰(Greenland)都可以找到同样热带植物及动物的化石。目前地球有明显寒带和热带之分,为何古时全球都是四季皆春呢?
圣经告诉我们
原来在古代,有一个时期地球的环境确实与现在不同。创世记一章六至7节:「神说,诸水之间(中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当时的空气,就是大气层(Atmosphere),既是在水之中间,就把地上的水分成两半,一半在大气层以下,一半在大气层以上了。
空气以上的水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水原是多于海洋可以容纳的,如果两极的冰源溶化,全球多数人口的中心以及平原都必在水下了!臭氧层的崩溃,正是产生以上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圣经告诉我们在古代地球上的水有一半被隔在大气层以上(或作以外)。什么是空气以上的水呢?如今还有没有?这水自然不是指着云,因为云是在空气之中。明显的,飞机在三万五千呎高空时,云是在飞机之下,而且云里的水比起地上的水也是十分微少,没有一半,所以当时这一半的水是在大气层以外,以气体状态包住地球,因为圣经告诉我们,透过这水气层(VaporCanopy)太阳、月亮、星星,仍然是十分清淅的。
原始的乐园
这水气层,第一可以把一些有害的光线滤去,地球环境里的放射线可能比现在少,空气中的碳十四也是如此。这样遗传基因的突变(我们已经指出所有的突变都是有害于生物生存的。)和促进衰老的因素都比现代少,所以创世记五章记载的先祖,平均寿命是九百多岁。这寿命在创世记十一章里突然先减到四百岁,后来又减到二百岁,原因是全球性天灾之后所造成的结果,这证明环境改变了。这些事我们还要再讨论。第二,水是持温的好工具。加拿大温哥华北于波士顿,为何冬天反而比较不冷?皆因受福于太平洋的暖流。古代大气层以上既有如此厚的水气层包住,这水气层吸收了太阳的热气,可以均匀的再把热气分布全球的大气层,基本上地球成为一个温室,四季如春,不分寒暑,也没有寒带热带之分。没有寒带热带,就也没有气流和天气的变化了。今日的气候基本上就是因为冷空气在两极下降,热空气在赤道上升,空气对流而产生风雨,当时郄没有风雨,所以创世记二章5-6节:「因为耶和华神还没有降雨在地上........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这种的灌溉自然是十分有益植物了,花苞不落、叶子不焦、果子也不被风摇掉,当时的河水也是不同。创世记二章10节:「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这河的水是从主流流进支流的,可见不像今日的河流是由于风雨才有水,当时河流源出于地下水泉,这两种的灌溉,加上温室保护的环境,难怪当时的植物动物都特别繁茂了。
下文我们继续看这和恐龙有何关系。
 十七.恐龙与巨人
「恐龙」英文的原义是「恐怖的蜥蜴」(terriblelizards),顾名思义,自然是十分可怕的巨形怪物。一般科学家过去都视之为头脑简单,行动迟钝和性情暴燥,正是扮演恐怖怪物的好角色,但是近来地质学上的发现却告诉我们它们原来有不少可能是行动相当迅速的,它们的群体生活,亲子之情,可能有温柔的一面,不一定是残暴可怕的,但是它们到底如何长得如此庞大,科学家却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前文我们已经指出,圣经告诉我们古代地球上的环境,跟现在有很大分别,原因在于当时大气层以上的水气层,形成地球上一个被保护,四季如春的温室状态,难怪当时的植物都长得十分高大,凤尾草也可以长至廿呎高,这种光景如今在有些热带丛林还可见到,动物昆虫也都是如此。
千年高寿
圣经在创世记第五章记载「亚当」后代的岁数,除了「以诺」以外,平均都是九百多岁。有些人会怀疑,这可能是夸大的传说,或当时年代的计算法与今不同,但是圣经却告诉我们,当时也是以年月日来计算的,例如创世记一章14节:「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七章11节提到洪水来临时说:「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洪水过后在八章22节再强调:「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
岁月突减
到创世记十一章记载「闪」的后代时,我们发现从「亚法撒」开始,就是洪水后出生的第一代,人类的平均寿命突减至四百多岁,很明显是由于环境大改变的影响,换言之,洪水前的原始乐园已经不可再觅了。但是在十一章19节「法勒」以后,人的寿命又减到二百多岁。创世记十章25节告诉我们「法勒」生的时候,地上又有一个大变动,乃是「地被分裂开了」,中文翻作「那时人就分地而居」,原文作「那时地被分裂开了。」,新国际版(NIV)的英译正确地翻出此义,这正是巴别塔之乱。洪水与巴别塔地分裂之事件我们容后再讨论,这里只要指出因为古代的环境的一再变动,人类的寿命已经从原来的九百多岁减至如今的七、八十岁了。北美现今的平均寿命,男人七十四,女人七十六。其实摩西在三千多年前早已指出,人类「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九十篇10节)。我们曾指出这都是与太空来的有害光线、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巨人
古代的先祖除了寿命长以外,自然身体也比现代人健康。我们多次举例在美国,俄国,都有找到人与恐龙的脚印共存在化石的河床上。这些脚印,就是在美国德州达拉斯附近的巴拉斯河(PaluxyRiver)发现的,平均有十八吋长,那些人约八九呎高。另在当地发现了一具女人的骨头,身高七呎半。在意大利的煤矿里也曾经发现一具人的骨头,身高十一呎半。那些古代巨人的证据,对一般的科学家是个无从猜测的谜,但创世记六章4节早已说明:「那时候有伟人(巨人)在地上。」事实上,圣经记载在洪水以后,还有些身量高大的巨人,到大卫王的时候还有,那是二千五百年前之事,但是巨人后来渐渐地消失了。如今的巨人多数是有病态的人,寿命不长,生活也痛苦而不正常,非同古代之巨人了。
巨人的脚印化石巨型的蜥蜴
何以有「恐龙」此等的生物呢?原来它们不过是长得庞大的蜥蜴而已,我们已经指出因为古代环境的不同,植物动物和人类都长得特别庞大。古代的蟑螂在生理上,在遗传基因上都和现代的蟑螂一样,但是却庞大很多。现代的长臂猿(OrangUtan)只有四呎高,古代却有六呎高,象也是如此。但是蜥蜴所属的爬虫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若不死的话,就会继续地长大,水中的生物也有同样的本能,难怪这些水怪,爬虫统称之为「恐龙」了,事实上这类巨形爬虫在洪水后还有生存,只不过因环境的改变,也渐渐地消灭了。近代虽有巨型的爬虫出现,但多数在水里或在非洲、南美洲的丛林。中外帝王时代的怪兽,各种的龙,也不一定全是传说,空穴来风,其中不少的描写、图画和「恐龙」之骨头也有不谋而合的现象,只是因为环境和其他的因素,一方面不能长成像以前的身量,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真正绝了种。
但古代如此理想的世界,如何变成现今的光景,下文讨论其前因后果。
十八.化石巨龙渐变或剧变?
大峡谷需要多少年形成?一个新海岛多快可以出现?围抱廿六呎的巨树需要多久才能变成石头?百万条的巨龙需要多久才能成化石?
化石问题
我们在先前已经指出以进化论「一贯主义」(Uniformitarianism)来解释地层、化石今日在地球上地理形态,都有很大的问题。我们曾经指出化石形成之两个公认主要条件是:急埋及重压在水冲积物之下,这正是与进化论的千千万万年的论调相反。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也发现叫树木变成化石,只要有适当的酸、温度,和硅化合物(Silica),数天就可完成。今日这科技应用上可加增木材的防火、防虫、耐久性;在华盛顿州大学就有专门的研究,对北美西北区的木材工业有极大的贡献。
渐变或剧变
其实,地球上多少的现象不一定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反之,剧烈的变化常常是具影响力。华盛顿州在十五年前有个著名的事件:圣海伦火山爆发(Mt.St.Helen)。其实圣海伦的大爆发并非很大,只不过是火山爆发中被科学家观察研究得最多的一个。当时科学家预测需要150年树木才会长回,谁知不到十年,森林已经复长。今日「圣海伦国家公园」竟然有了一个大峡谷,与一般进化论地质学者宣称需要千万年冲蚀而成的峡谷并没有什么分别。一个天灾火山、地震、水灾、海啸,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剧烈的变化,这是人所共知的。
圣海伦火山爆发,洪水的传说
我们曾经指出,圣经讲明在地球的历史中,有不少的剧烈的事件,在地球的环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其中第一重要的就是在古代曾经有一次全球性的洪水。有人会指出:古代有个毁灭全球洪水之传说,岂不是在不少民族的本色文化里都有传流的么?这叫圣经有什么特别呢?岂不都是原始宗教的神话么?肯定地,全球各地关于洪水的传说,从北欧到美洲的原居民,巴比伦到中国的大禹治水,大洋洲的岛民到印支岛的苗族,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洪水是天灾。(二)淹没了全球。(三)地上生灵皆灭。(四)唯有一家人得救。(五)他们是靠一条船救命的。我们中文船字岂不是一舟八口么?挪亚夫妇和他三儿媳正是一家八口。与其说这是古代无稽之谈,不如说:「空穴来风,其来有因。」,如果按照进化,各种族由不同的老祖宗各自进化一百万年,那里来这么相同的传说?相反地,证据是指向或者有其事,但传流下来,细节上彼此有出入而已。这样,谁最可靠?
圣经的记载
圣经记这件空前的浩劫与其他的传说有剧烈的对照,就如创造的记录,圣经记载洪水之事件是扼要简单,共四章而已,没有长篇大论。但却严肃地讲明洪水前世界的光景如何引进这大灾,为地上生灵保存余种的方法,洪水来临的过程,灾后从新的应许。我们在此讨论一下,你自己决定圣经的记载是否与众不同,地里面的证据是否支持这记载所留下的痕迹?
洪水是个审判
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类因为要自作主张,不顺着天理,要自己决定善恶,结果带进了死亡、败坏、污染、痛苦、最后是暴力,先是亚当的长子该隐恼羞成怒,因为自己行得不好,不是单纯靠着信心到神面前,不蒙神悦纳,竟然杀了他弟弟亚伯。从此,虽然该隐的后代在文化科技、音乐上都很成功,他的后代却凶残暴燥。「壮年人伤我,我把他杀了;少年人损我,我把他害了。」(创世记四章23节),后来连敬虔的后代,塞特的子孙也与离弃神的子孙混杂通婚。以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创世记六章5-11节)。我们也讨论过,因为洪水前的环境与现在不同,当时人类的寿命平均是九百岁。我们也指出爬虫类之可以长成巨无霸的恐龙,可能也与这有关,只是这么多的身高力壮的人,聪明能干,但又穷凶极恶,强暴残忍;那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啊!人类的近代历史暴君也出了不少,但是不到一百岁就死了,社会总算可以重整一下,民族也可透一口气。洪水前之世界这种暴君却有十倍的时间来作孽,世界那里有不败坏的,那只是创造后不够两千年发生的事,所以造物主的审判要临到当时世界。
今日的世界
主耶稣谈论到祂的再来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7节),暴力败坏了挪亚的世代,今日在「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这些事在今日的社会显而易见,这世界一代比上一代对暴力更加麻木。我们要面对再一次的审判,你预备好迎见你的造物主没有?
下回我们要讨论神在挪亚的日子所预备的救法。
十九.方舟如何保全生命
对许多人来说,挪亚的方舟可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谜,神秘的物件,或是无稽的传说。上古的人如何能造出一只如此巨大的船?挪亚从何收集各类的生物?方舟那里放得下那么多而巨形的生物?牠们在方舟吃什么?我有四个孩子尚且不容易管理,挪亚在方舟上如何维持秩序?方舟是否找到了?
神的器皿
圣经告诉我们在史前的全球大洪水之前,神先寻找了祂救恩的器皿。这器皿是一个人和他的全家,就是挪亚:「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神同行」(创世记六章9节)。挪亚名字意思是「安息」,因为他的双亲感叹因为罪而带来咒诅和其中的劳苦。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当时的世界因为有空气以上的水保护,人类和各生物的寿命都比现在长,人类平均寿命有九百多岁,挪亚也不例外,只是其他的人都是一百岁左右就儿女成群,可怜的挪亚却到了五百岁才生了三个儿子。原来神有特别的使命给他,因为挪亚「与神同行」,「同行」原文意思是挪亚叫自己与神同行。他不是恰巧,不是被逼,乃是在意志上作了一个决定要与神同行。这种人是中流砥柱,逆水行舟,敢与众不同,在他当时的世代并不容易,可能遭受到明显的误会,讥笑和攻击。神对挪亚说:「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创世记六章17-19节)。神的话实在不容易接受。在前文讨论过,当时的世界可能是个四季皆春,无风无雨的乐园,虽然人犯罪后地有荆棘蒺藜生出来,环境肯定比现在好得多。灌溉仍是地下水泉和「雾气上腾,滋润遍地」。挪亚蒙启示开始建方舟时可能早于洪水前一百二十年,这段日子真不容易过。但「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希伯来书十一章7节),他又被称为传义道的挪亚。
神的救法
有人以为方舟的描写真是笨拙,怎能航行?但是我们要了解方舟的功用只为在洪水时保全生命,并非为航海用,所以方舟的造型基本上是个驳船,它约有四百五十呎长,七十五呎宽,四十五呎高。注意:它除了是条长方形的箱子之外,宽比高稍多。这尺寸浮在水里有点像一条木材切了一边,它的重心叫它几乎不可能翻的。它建造的木材,我们现在不肯定是什么树,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树木都是较为庞大,而且不少已绝种了,这点我们在前文也已经讨论了。为防水和耐久,挪亚用了一样当时到处都有的物件:松香。我们都知道松香干硬之后就是琥珀,可以千载不变。所以我们也曾讨论过古代的昆虫常有在琥珀中保留下来。我们也曾指出这些昆虫(蝇、蚊、蟑螂、黄蜂等)据进化论学者说是数亿年老,却在结构和遗传基因上与现代的同样昆虫无异,丝毫无进化。
方舟的正确造型
方舟放得多少动物?
方舟的平面方位,因有三层,所以可以有95,700平方呎,约廿个篮球场的平方。其储物量可以有13,960吨,相当于522辆双层的火车货卡所载物量。估计全世界动物的体积,平均起来每动物约等于一只绵羊的体积;每货车卡估计可以容纳240只,全方舟则可以容纳125,280只。现代分类学告诉我们全球生物约有一百万类,其中多数是水中生物,和不是「有气息」的,据美国分类学家美尔(ErnstMayr)说:现在的飞鸟、哺乳、爬虫、两栖各类的生物共17,600类。若每类取一公一母,有些「洁净」的取七公七母,方舟容纳得绰绰有余。你说,那么恐龙呢?别忘了恐龙是活了太久,长得太大的爬虫而已。留种时(创世记七章2-3节)那里会带庞大而老迈的生物?在「哪洲」(Nebraska)发掘到无数的「超级龙」(Ultrasaur)自然有长及110呎,但是也有卵和幼龙,初生之小龙虽是比人类之婴儿大,也不过是六呎长而已;在方舟里并不占很多的空间!
错误的方舟造型,这么多动物怎么来?
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挪亚如何收集这么多种动物及带进方舟呢?原来创世记七章8-10节说:「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爬物),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过了那七天,洪水泛滥在地上。」,这些动物是自动地到挪亚那里去的!今天不少动物还保守着这种的本能。雁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南飞?燕子怎能回到它被菢之窝?神吩咐信祂的人所作的事,神必定赐力量,有安排。正如亚伯拉罕相信神,并不为自己留下独生的儿子,果然在耶和华山上竟有预备,「耶和华以勒!」就「彷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希伯来书十一章9节)。今日神要我们作的事,我们也当凭信心去作,这样,无论困难有多大,反对有多强,人的讥笑有多响,事情有多烦,我们都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希伯来书十三章6节),又说:「主耶和华阿,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耶利米书卅二章17节),「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四章13节)。
下回我们要讨论洪水是怎么来临的,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及后也会讨论在方舟中的光景。
今日的世界
主耶稣谈论到祂的再来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7节),暴力败坏了挪亚的世代,今日在「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这些事在今日的社会显而易见,这世界一代比上一代对暴力更加麻木。我们要面对再一次的审判,你预备好迎见你的造物主没有?
下回我们要讨论神在挪亚的日子所预备的救法。
二十  地裂天崩
地球上有不少的证据处处指向地球曾经有过剧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雄伟的峡谷见到,从层迭的群峰领会,从数以亿计的化石印证。我们也指出在这些剧变之中,有关乎全球性洪水之浩劫,是人类各民族及古代历史支持的。
神的容忍
从圣经创世记五章记载,我们估计洪水之来临,早在一千年前就预言了。「以诺生玛土撒拉以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在那邪恶的世代里,以诺怎么忽然与神同行呢?圣经说是因为生了玛土撒拉,玛土撒拉名字意思:「他死了毁灭就来到」。以诺领受了神的启示,就因信与神同行三百年。我们计算一下就知道:「玛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岁,生了拉麦。」(创世记五章25节);「拉麦活到一百八十二岁,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挪亚。」(创世记五章28-29节);「当挪亚六百岁」洪水就来了(创世记七章11节),187+182+600=969「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创世记五章27节),洪水是在玛土撒拉死的时候来的!这是以诺所得到的启示。
玛土撒拉是人类历史最长命的一位,几乎活了一千年,神实在是何等宽容忍耐人类悔改归正,连挪亚方舟也花了120年建造,有声有色地见证给当时的人看。今日的人类岂也不是这样么?他们「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那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彼得后书三章3-4节);「还是你藐视祂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马书二章4-5节)。
最后的警告
可叹当挪亚时代的人就是到了最后关头,还不醒悟。创七章8-9节记载:「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过了那七天,洪水泛滥在地上。」,这许多的动物自动自发,有条有理地到挪亚所建的「怪物」那里,难道旁观者不会好奇么?怎么还会以为挪亚的信息是戏言呢?他们明显眼瞪着奇迹,视而不见,不悔改,不动心。这机会终于要过去的,「凡有血肉进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挪亚;耶和华就把他关在方舟里头。」(创世记七章16节),这方舟的门是神所关的,时候到了,就没有人能开了。
今日主耶稣再来的预兆,逐的应验在我们眼前:「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马太福音廿四章7-8节),直到有一天,主再来了:「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耶稣)降临也要这样。」(马太福音廿四章37-39节)。
大渊裂开了
一般人以为挪亚时代的洪水只是下雨而来的,其实圣经把洪水来临的秩序写得十分清楚,「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下大雨在地上。」(创世记七章11-12节)。洪水来临的第一件事是「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地里有大量的地下水源,也是我们日用重要的水源。北美洲地下水流最庞大的莫过于美国中部的「奥格拉拉」水源(OgallalaAquifer),面积达156,000平方英哩,但挪亚洪水时出来的水可能多数是现今留在海洋里。「裂开」在原文是被动式的,这『裂』原文是暴力地撕开了,换言之,在方舟之门关了的时候,地壳就到处崩裂了,自然地壳崩裂不是单单地下水冒出来,这也造成全球性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了。
天窗开了
火山爆发的观察,在近代科学的研究里莫过于一九八零年五月十八日,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之爆发了(Mt.St.Helen)。我们在前几章已稍窥圣海伦火山爆发之壮观,这本来号称美洲富士山的雪山,经过两个月的冒烟,终于在那日清晨八时卅二分爆炸,山顶立时约有一立方哩的沙石冰川被炸为乌有,成为火山灰和水气上升天空;烟柱高达六万英呎,从太空都可看见,火山灰围绕地球三周,9677呎的高峰霎时低了1277呎,只剩下8400呎。漂亮的雪山变成一个大洞。爆发时是主日,西北区天气晴朗,一望无际,爆发时我们正要上教会去,也听见了爆炸声。当时在火山周围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一般热带火山爆发所没有的;就是下大雨。这雨并非寻常,乃是黑不见五指,雷电交加,带着极热的火山灰,不少困在其中的人活活被烫死了。当时有一段风行一时的录影带,是一位电视记者录影的,银幕上漆黑一片,只见中间一点光,历时十分钟之久,配着他的呻吟求告声音,幸好他正沿着一条直路走,那点光是对面山头没有下雨的地方,于是逃出了生天。
为甚么无云生雨呢?科学家发现两个因素:一.圣海伦山顶一千多呎含着大量的冰川;在爆炸时都变成水气了。二.火山灰原来是很细的玻璃片。玻璃原来就是硅化合物(Silica)高热镕化成为液体,然后急冻而成的。火山爆发时,山上的沙石在极高热下镕化,炸成泡沬上天,一急冻全部变小玻璃片。这种火山玻璃含着矿物质(多数是铁),故此是近于黑深褐色(obsidian),在一般的火山区都可捡到。玻璃遇到水气,成为凝结点,是为豪雨下降。
同样洪水时的第一事件是地裂开了,全球火山爆发,其气派当然是远胜圣海伦了。事实上在近代历史,印尼的克加多火山(Krakatoa)的烟柱竟高达十万英呎,全球三年夕阳变色。这无数火山灰(即小玻璃片)在洪水即时升上高空,当时保护地球环境的水气层立刻崩溃,逐渐地凝结在火山灰上成为空前绝后的大雨。「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这雨混着极热的火山灰,雷电交加,光景之可怖,是我们无法想像的。
是的,当人类不要那「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希伯来书一章3节)的造物主时,我们的世界肯定就崩溃了。审判是甚么呢?就是落在神恩典的托住之外。「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希伯来书十章26-27,31节)
 


廿一.空前浩劫
全世界到处的化石记录里,一个显然的现象是有些生物化石特别繁多。无论在那里──北美的犹他州(Utah)、哪州(Nebraska)、亚伯达省(Alberta)、中国的新疆、四川和澳洲的大漠──水里动物和爬虫类的化石计以万万,在哪州有数亿的化石鱼,被埋时还栩栩如生,像在游泳当中,有些还口里含着食物。它们的埋藏都是经历猛然暴力的结果。反之,在陆地上和天空中的生物之化石,却显得稀少。
进化论的解释
传统进化论之看法,说这些尸骨是寿终正寝地沉到海底,经几百万年累积下来,所以才有那么多化石。这样的解释自然会引起不少问题:。
尸骨沉到海底没有立刻埋起来,如何能不腐化掉?何况论百呎长的恐龙,按照进化论的地质学,更需要数千数万年!
我们已经指出,化石之形成需要沉淀物(泥沙)的压力,还有适当的温度和酸性,在尸骨未腐烂之前完成。进化论所说的漫长之年代是个相反的条件。
多次绝种论MultipleExtinction
所以近年来的进化论学者中流行了「多次绝种论」,其中最闻名的自然是恐龙的绝种了。但是他们起码算出有十次的全球大绝种,彼此相隔有二千四百万年。很奇妙地,过了几百万年,经过无数的偶合,又进化回几乎同样的生物来,有些经过好几个绝种,到如今还活着!它们被称为「活化石」(LivingFossils)!这到底是怎样的偶合!?事实上单单关于恐龙的绝种就有四十几个看法。流行了好久的「大殒石撞地球」是第四十个说法。第四十一个就是「全球性的火山大爆发」,正是回到我们曾经指出,圣经所记载的全球性洪水时,遍地火山爆发的现象。进化论学者的根据,自然是所谓「地层质」(GeologicalColumn)里面化石的记录了,我们也曾经指出,在全球并不能找到这样排列完整的地层。而且地层年龄的计算是何等的不可靠。不过我们还要问,这层层迭迭的化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进化论的看法是说,这一切是经过漫长的年代,相离很远的时代形成的,我们刚才已经指出这看法的问题了?
圣经的看法
我们在前章曾经指出,洪水来时,先有全球的火山大爆发。在圣海伦火山爆发时,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从火山口有一股「热流」(PyroclasticFlow),以时速200至400英哩,冲下山坡。热流含着毒气和火山灰,温度高达摄氏表250度(华氏500度),有山泥随着。它所过之处,植物或付之一炬,或被埋下,动物则窒息急埋,热流所到之处,埋在最下面的,自然是平常住在最下面的生物了,就是大陆沿岸的海底的生物。其次是水中的生物,就如鱼类。再是两栖动物和爬虫类,这些都是在水边的生物。
水势浩大
爬虫自然也包括恐龙,因为我们在以前也曾经讨论过,恐龙之长得这么巨形,可能是洪水以前世界的环境,与现在世界不同。有人可能会问:140呎的巨龙(大家可还记得「地震龙」?)如何一下子埋起来?我们都知道地震时,在水上会有海啸,就是海里最可怕的巨浪。两百年前,印尼的克卡多(Krakatoa)火山爆发时,在附近的苏门答腊(Sumatra)岛上,海啸留下的证据高达260呎,这样的巨浪自然可以推动140呎长的尸体了。圣经创世记七章18至20节重复了「水势」的记载。这是指着水的威力。我们可以想像,当时接二连三的海啸,四面八方的卷来,无数的爬虫尸体,被十分暴力地冲积在一起,正如今日化石记录所显示的。
既然地里的化石,是同时被埋下去的,几十呎的大树连根竖立,化成石头,就一点也不为奇了。因为它旁边的地层,并不是千万年冲积下来的,乃是同时堆积的。再说,即使偶然有海底动物的化石(如三叶虫Trilobite)在两栖动物以上,按当时不同的环境而言,也不足为怪。
水往上长
化石的记录还有另外一个费思的谜:就是比起水中的动物和爬虫类,飞鸟和哺乳动物的化石实在很少。我们知道飞鸟之滋生繁多是明明可见的。按着进化论,它们的化石应该不少,但飞鸟的化石的确是十分少:始祖鸟(Archaeopteryx)的化石全世界只有十几副。
从圣经来解释我们则有一个不同的角度。创世记七章17节:「水往上长」,原文是指着量而说,所以18节又说:「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长」,19节:「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高山都淹没了」,20节:「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十五肘」约22.5呎。就是按着今天的地理形势,大家都公认,地球上的水量是远多过海洋可以容下的。所以环保其中的一个要务是保护「臭气层」(OzoneLayer)预防地球有「温室作用」(GreenhouseEffect),不然两极的冰块只要稍溶化一点,全球人口集中的平原,多半会在水底了!在挪亚洪水泛滥初时,飞鸟和陆地上的生物,还有些可能逃命,没有立刻被埋下去,但是最后还是无地可逃,只是那时水位已经很高了。它们的尸体漂浮在水面,腐化掉了,却也有一些被埋起来,留下多少的化石。
都死了
创世记七章21,22节:「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的生灵都死了。」,这诚然是大绝种,但是圣经有一些注释:
这绝种只包括飞鸟,牲畜,走兽和爬虫,就是旱地上的生物,所以水中的生物并不包括在内。这样,今天如果水中还有恐龙,也不为怪(可记得1977年日本渔夫钓到的恐龙吗?)。
那些「都死了」的生物,神已经叫挪亚留了种。所以洪水后,它们从新滋生遍地时,它们基本上还是与洪水以前大同小异,只是可能因为环境变了,所以个子不同吧。
下章我们看看在这浩劫中,方舟里的生物如何过日子。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