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两件美衣

 
亲爱的朋友,这真是天来的福音:您无须努力改良、修饰自己;您只要“穿上主耶稣基督作您的美衣!”

由于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在这物质文明的世界里,人对于穿着也更讲究了。服装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为要满足人各种的品味。衣服对人,真是非常重要的遮盖和包装。不仅如此,衣服也是人气质和风度的流露;不同的衣服穿在身上,会体现人不同方面的特质。所以出席不同的场合,或会见不同的人物,适合的衣着乃是必须的。例如参加婚筵不能穿着休闲服,上球场不宜打领带,出外会客不该穿拖鞋等,都需要有合宜的穿 。

圣经对于衣着,有更深一层的观点,常用衣服来表征人的行为和美德。一个人真正的美丽,不在于他外在物质的穿着,乃在于他举手投足、为人处事间所流露出的人性美德。然而,尽管人能以外在美丽高贵的衣服遮盖,也能有好的举止风度,却无法遮盖人里面隐而未显的罪污与不义。全宇宙中,只有神是义的、对的,我们人都是不义、不公正的,常常犯错,没有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在待人处事上,我们对于父母、兄弟姊妹、上司同事、配偶亲友、师长同学等,时有不宜。正视自己,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是不洁净的人,所有自以为是的义,不过就像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六十四章六节;)面对神,我们更如同赤身的人,没有遮盖、美化的衣服,能使我们在神眼中蒙称许。

圣经说到,我们人可以得着两件美衣,好使我们在神面前有合宜的装饰。诗篇四十五篇说到一个王后有两件美衣,第一件是用金子制作的美衣,第二件是刺绣的美衣。这两件美衣乃是指着主耶稣作信祂之人的遮盖和华美说的。天下人间,只有祂这神成为人的一位是义的,并且祂这位义者替我们所有不义的人受死,完成了救赎,使我们藉着相信、接受祂,就能以祂作我们的遮盖,在神面前蒙悦纳;这是第一件美衣。不仅如此,主耶稣还要进到我们里面,作我们的生命和生命的供应,天天变化我们,以祂自己为元素,刺绣、组织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活出神自己,作我们的华美;这是第二件美衣。

亲爱的朋友,这真是天来的福音:您无须努力改良、修饰自己;您只要“穿上主耶稣基督”作您的美衣!(罗马书十三章十四节。)现在,您若敞开您的心扉,从深处呼求:“哦!主耶稣!求你赦免我,洁净我一切的不义和罪愆。我渴望你作我的遮盖,遮掩我所有的丑陋。主,我需要你!我愿意接受你进到我里面,作我的美丽!”这样,您就得着神为您所豫备的第一件美衣,您在神面前就不再是赤身没有遮盖的。不仅如此,您还能天天得着这件美衣的美化,藉以彰显神的美丽,而产生第二件美衣!
 小变大,苦变甜
亲爱的朋友,神拯救人的路,就是将我们接枝到这一位基督里面。

小变大,苦变甜…这是甚么?难道是魔术师的法戏么?还是新产品的噱头?不!都不是!这乃是源自于基督徒中间一首著名的诗歌:“天然景物都有隐征:麦种死了子粒生;贱木接在珍树上面,小则变大,苦变甜。”

人的生命,就度量说,是非常有限而脆弱的,既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又有许多无端的忧愁和莫名的烦恼,以致快乐不起来。似乎世界之大,无我容身之处;罪身之苦,又是动辄辖制。这样一幅可怜的图画,在人类历史中一直交替不休:仇恨、争竞、忌恨、恼怒、嫉妒、私图好争以及类似的事;这就是“小”的表显,结果就带进“苦”和“死”。人虽每每立志要成“大”人,行出“甜”果;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生活在一再立志的恶性循环里。岂不知“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因为凡从我们那败坏肉身出来的,总是又小又苦,又贱又野的呀!

感谢神,祂赐给人类一条拯救的路,由植物生命的接枝所表征。接枝就是生机的联结,使一方有分于另一方的生命与特征。照着神所命定的自然律,不是贫贱的生命影响丰富的生命,而是丰富的生命影响贫贱的生命,将其所有的缺残吞灭,使之得到变化。新约圣经罗马书十一章十七节说,“你这野橄榄得在其中接上去,一同有分于橄榄根的肥汁。”我们这些堕落的人是贱枝;基督却是好树。祂乃是神来成为人;虽有血肉之体,与我们一样,但却只有罪之肉体的样式,并无罪的元素。圣经形容祂的人性是不争竞,不喧嚷;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火把,祂不吹灭。祂不仅甘甜悦人,也是大而坚刚的。祂爱所有的人,包括顶撞祂的人在内。因为极爱我们的缘故,甚至当我们还是罪人,还作祂仇敌的时候,祂就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使我们与神和好,得着神永远的生命;在此就显明祂向着我们那比死坚强的大爱。

亲爱的朋友,神拯救人的路,就是将我们接枝到这一位基督里面。这救法真是太美妙了!当我们接枝到基督里面时,我们里面一切堕落、败坏的消极元素就被排除,并且我们身上原初神所造的人性就得以挽回,并被拔高、充实,逐渐变化到完美如祂的地步。这样的救法,实在是人类至大的福音!

朋友!您愿否接受这样的福音?神爱您,正等着把祂所有的丰富分赐给您。在这宇宙间,惟有祂,也只有祂,能使您的人生由“小”变“大”,由“苦”变“甜”。历代无数的基督徒都能见证,接受基督作生命后,祂超越的生命总是使我们人生的“苦”水,变为滴滴令人愉悦的“甜”酒!只要您开口呼求祂的名,向祂祷告:“哦!主耶稣!我是个罪人,您却愿意与我联合!我现在就愿意相信您,接受您作我的生命。我要我的人生由小变大,由苦变甜!阿们!” 主耶稣必垂听您的祷告,与您联结同在!
 人生的歌中之歌
亲爱的朋友,人生的悲歌可以转换为歌中之歌,这是何等的福音!

曾经,他集荣华富贵于一身,有无比的智慧,至高的地位,和超众的财富。他接受各方的礼赞、膜拜,他享受举世的称羡、爱戴。人人以他为最高的典范和依归,他—一无所缺!

然而,曾几何时,他目光哀凄,形容惭秽,从大京城耶路撒冷,发出阵阵悲鸣—“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历世以来,他苍凉的声音,至今,仍然震荡人心。他是谁?正是那声名赫赫、威名盖世的一代君王“所罗门”。

人,是神以最高、最尊贵的定旨所造的;神乃是要人在生命、性情、和表显上与祂一样,以彰显祂。然而神的仇敌魔鬼撒但,洞悉神的心爱美意,就在神造人之初,将他自己作为罪,注射到神为祂的定旨所造的人里面。自此,人就堕落了,人和万物就都被带进败坏的奴役之中,服在虚空之下。因此,在败坏世界里的人生,也成了虚空,成了捕风。

智慧之王所罗门,在几经人生的转折之后,藉着经过日光之下一切积极与消极的人生经历,观察到照着自然的现象,万事都是一再循环发生,一代又一代都是一样,没有新事,只是令人生厌。所以在他旷世的钜着—传道书里,他下结论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对他而言,堕落的人生宛如一首悲歌。

然而,在这事上,智慧之王所罗门并不是完全的失望。他指教我们一条脱离这虚空的路,就是 记念造你的主 ,也就是回到创造我们的神那里,以神作我们的一切、救赎、生命、财富、享受、快乐和满足,使人仍然可以为神所用,成就神在人身上原初的定旨。在他所写另一卷有名的诗歌—雅歌中,他以一个王和一个乡村女子之间爱的故事,来描绘基督和祂所救赎的人,在神圣属性和人性美德的调和中,相互享受的新婚之爱。这样与神联结、调和,所过爱的生活,就是祌命定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是人世间绝无仅有,颂赞人生命变化、成熟的美歌,是以著者称此诗为“歌中之歌”!

亲爱的朋友,人生的悲歌可以转换为歌中之歌,这是何等的福音!一代君王所罗门,将他对比鲜明的人生,摊现在我们面前,无非是要我们后世的人,以他为鉴戒,在我们的人生中,选择上好的福分,谱最甜美的诗歌,就是回到那创造我们、爱我们的神那里,让祂的生命拯救!

“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成为神的儿女。”(约翰福音一章十二节。)回到神那里的路,就在于接受神,信入祂的名,呼喊:“哦,主耶稣,我相信你,我接受你。”因为圣经罗马书十章十三节说,“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亲爱的朋友,让我们藉着呼求主耶稣的名,回到爱我们的神那里。让我们藉着相信,得着主耶稣作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在有限、败坏的人生中,谱出一首属于我们,永远、甜美、喜乐、满足的歌中之歌。愿神祝福您!
 来!得安息
这是一个令人疲倦的世界。多少人有世界的钱财、权势、声名、爱情;但是…

世界越来越进步,人生也越来越忙碌。亲爱的朋友,当您走在路上,看见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他们的脚步又那么匆促,您是否感觉安息?当您为着事业打拚,为着家庭奋斗时,您是否认为您有喜乐的人生?

哦,这是一个令人疲倦而沮丧的世界。多少人有世界的钱财与权势,有世界所给与的声名与爱情;但是,他们感觉疲倦,一点也不如意。许多人因得不着某物,就不得安息;许多人拥有一切,却仍不觉快乐。世人明知安息是好,却因担子沉重,只期盼减轻劳苦,不敢奢望安息。世人皆愿喜乐,但总感觉自己的经历是痛苦的,无法令人满意。所以有人就犯罪,因为那暂时使他觉得快乐甘甜;有人追求心灵的丰富与人生的高尚超越,渴望得着安息;更有许多人“向钱看”,认定钱财才能给人快乐,使人安息。然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自己是劳力的,是完全没有重担,不必“终日遑遑”的。不管是赀财万贯的财主,不管是政经界里地位高的人,也不管是学问渊博的人…无论是任何行业、任何身分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叹气的,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歇卧在何处,因为没有安息,也没有喜乐。

亲爱的朋友,您愿意得安息、常喜乐么?请听主耶稣的呼召:“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许多人会想:恐怕没有这么便宜的事罢!恐怕需要甚么条件罢!可能要苦修行善,先求诸己,神才会喜悦,赐与安息,给予快乐罢!但是这里的呼召,惟一的条件就是“到我这里来!”只要“来”,不需要作甚么;只要“来”,就有安息,就有福乐。亲爱的朋友,这是大喜的福音!神不是呼召您来作工,乃是呼召您来得安息;神不是要求您知足常乐,乃是要白白恩赐您喜乐。您愿意答应祂的呼召么?

神所给人的安息与喜乐,就是祂自己的生命。在二千年前,神亲自来成为一个人耶稣。圣经说,祂是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神原是创造万有的一位,却来成了一个人。祂按着人的年岁长大,凭着人的情形生活,也工作也休息,也吃喝也睡眠。祂还为我们的缘故,作世人的奴仆,把常人该有的自由都牺牲了。祂是神,却处处受到非人所能受的为难与束缚,并且温柔不挣扎,不求自己的权利,卑微的接受一切的限制。按人来看,祂的境遇是顶可怨叹、悲伤的,但是祂并没有怨叹或焦急,也不逃避,更不打算调换。祂面对任何情形,一直都是安息、满有喜乐的。这不是因为祂天性乐观,也不是因为祂的韧性彀,乃是因为祂是神,有神那安息而喜乐的生命。

亲爱的朋友,请来!主耶稣就是呼召您来得着这个安息而喜乐的生命!祂不是告诉您要怎么作才有安息,要作甚么才会常喜乐;祂乃是赐给您祂那安息而喜乐的生命。您只要呼求祂的名,相信祂能赐给您这生命,立刻您就会安息而喜乐了。愿您现在就敞开心扉说,“主耶稣!我需要你,我需要你的生命!”这样,主耶稣就会进入您里面,使您享有安息而喜乐的人生。
 谁是我的邻居?
您渴望一位情意深厚、真挚热切的邻居么?

当您选择居家环境时,是否也不忘要挑个好邻居呢?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受教导要“敦亲睦邻”,与旁人诚心诚意、情意深厚、亲善友好的相处。但时代日趋进步,人与人之间变得更为疏离、现实、冷淡。为着保护自己,虽然面带微笑,心却拒人于千里之外;为着自己的利益,甚至平日友好的朋友,也可牺牲不顾。这使得人与人相处的问题日趋严重,以致各种的社会团体林立,举办各式各样的讲座,力图要解开人里面的心结。但是,您是否察觉,面对这样的问题,人的力量有限,人的爱也有限?

圣经路加福音题到一个故事:在主耶稣的时候,有一个律法师来问祂: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远的生命?主耶稣告诉他:第一,要全心、全魂、全力并全心思的爱神;第二,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律法师就问:谁是我的邻舍,叫我爱他呢?如果是您,会问相同的问题么?或者您觉得,第一个爱的代价已经太高了,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真是难以作到。

于是主耶稣对律法师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途中落入强盗的手中。他们把他的衣服剥光,并把他打得半死,就撇下他走了。适巧有一个祭司(古代的宗教家),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因怕同样遭害,就从对面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古代的社会服务者)经过看见,也照样从对面过去了。但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他那里,看见,就动了慈心,上前包裹他的伤处,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客店里照料他。主耶稣问律法师: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之人的邻舍?他说,是那怜悯他的。

主耶稣讲这故事是要让律法师看见,他不需要去爱邻舍,倒需要一位邻舍来爱他。或许您的光景就像那可怜的人,已经被这世界的人事物打得半死,且被撇下,需要得着帮助、扶持。但所谓能帮助人的宗教家和社会服务者,都不能给您真实的帮助,因为他们同样都是在软弱中的人。我们需要一位真正有能力、有爱心的邻舍来爱我们。

亲爱的朋友,主耶稣是您真正的好邻舍,让祂来爱您,使您有更多的爱流露出去。祂能爱,因为祂是神来成为人。祂爱我们,为我们经过人生、被钉十架,甚至复活、升天;这就是说,祂不仅有爱,并且祂的爱是大有能力,远超一切之上的,所以祂能成为您真正的帮助者。现在,您只要呼求祂的名,并对祂说:“哦,主耶稣!我接受你进到我的里面作我的生命,我需要你,求你充满我!”祂就要成为您情意深厚、真挚热切的邻居,把您带到召会中,使您能享有祂超绝的恩慈、无限的体谅、不死的爱、并无微不至的照顾。亲爱的朋友,请不要犹豫,现在就快快的接受祂罢!
 梦中喝水
您是否心灵也盼望优游于活水泉,酣尝生命源呢?

凡经历过沙漠旅程,都能体验水的重要;遭遇大旱的时节,更晓得缺水的滋味。干渴比饥饿更熬炼人,比疾病更令人痛苦。人都喜欢在燥热气候嬉水游玩,畅饮消暑解渴的饮料。亲爱的朋友,在肉身的享受以外,您的心灵是否亦盼望优游于活水泉,酣尝生命源呢?

哦,这是一个干渴的世界!人人心灵都是干渴的,处处都令人觉得干渴。男女老少干渴,贩夫走卒或达官显贵也干渴。一文莫名的人干渴,腰缠万贯的人同样干渴。中国人干渴,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也都一样干渴。世人渴于追逐名利地位,渴望寻求吃喝福乐。有一便想十,有十就盼万。作了科员想当科长,升了科长又望部长。得了学士想得硕士,得了硕士想得博士。有了儿又想女,有了名又想利。尝了山珍又想海味,喝了名酒又想洋烟。有了名牌汽车,又想高楼洋房…。一生总是干渴不尽,追逐不完。

为甚么人总是干渴不尽呢?因为内心深处未得真正满足。为甚么追逐不完呢?因为这些东西无法填满人里面的空缺。无论名利地位或吃喝享乐,都不能应付人心灵真实的需要。属世的享受,属地的事物,并不能真正解决人心灵的干渴,不能永远满足人内衷的需求,犹如圣经所言:“饥饿的人,梦中吃饭,醒了仍觉腹空;或像口渴的人,梦中喝水,醒了仍觉发昏,心里想喝。”(以赛亚书二十九章八节。)人在地上,无论怎样追逐,不管寻求甚么,都是无法止渴。渴了追,追了渴,循环而再,永无止境。所以主耶稣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约翰福音四章十三节。)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灰心疲倦,在此报给您一个大喜的好信息:您若想要得到真正的满足,不必努力追逐,也无须拼命寻求。圣经告诉我们:“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以赛亚书五十五章二节。)只要来到生命的主这里,就能称心如愿。主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约翰福音七章三十七节。)惟有祂能满足人生的需要,惟有祂能叫人永远不渴。请听祂的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入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四章十四节。)

亲爱的朋友,您已经 饮千井的水,是否仍觉干渴难解?您已寻觅得很疲倦了,岂不仍在找寻叫人不渴的活水?那知这活水并不需要您天涯海角去寻找,乃是近在您口里,也在您心里。只要您敞开心、张开口,简单的呼喊:“哦!主耶稣!我相信你!我带着一颗干渴疲乏的心来到你面前;我愿意接受你作我的救主;求你解我干渴,纾我疲困!”立刻这一道生命的活水,就要流入您的心灵,漫溢您的全人,使您的满足和安息逐日深广,直到永远!…
 最明智的选择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客观的环境无法选择,但这一次您可以作最明智的选择…

生活在现今忙碌而现实的功利社会里,极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汲汲营营的世界中作正确的选择。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客观的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和生他们的父母,无法挑选生长的环境,无法随心所欲的选取教诲的师长或亲友…。因此,人只好克己顺境,方能知足常乐。

另一面,人在一生中也要面临许多的选择。选择得好,不仅无怨无悔,感恩谢天,且是喜乐满怀;选择得不对,就会受苦历难,怨天尤人,懊恼悔恨不已。选择对了,天色常蓝,花香常漫,事事顺心如意;选择错了,深水拒阻,大山横前,常是忧虑重担。小事选择错误,顶多受苦一时,甚至叹息感慨一声,大可重新来过。但大事选择错了,却是难以弥补的,有的甚至需要以自由、生命、一生作代价。有的人入错行,要重新开始可能需要耗费十年的工夫;有的人一旦选错路,就得赔上性命。无心之失,可能损失尚小;若如婚姻之失,就会遗憾终生。所以在选择之前,人都得先对于所选择的事物,有一正确的估价,以免一步之差,要回头已是百年身。

亲爱的朋友,你对于信仰,是否有同样正确的估价?您可知道,一时轻忽,可能遭致今生和来世的损失?也许您认为,宗教都是劝人为善,不必太过注重。这样的观念,乃是因为您对信仰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适当的估价,所产生的错觉。若是您明了信仰的真实意义,您就会作出正确而明智的选择。

圣经里有两个故事,都是说到信仰的重要性。在路加福音十章,有一个犹太人的律法师问主耶稣:“我该作甚么,才可以承受永远的生命?”在十八章,也有一个青年官问主耶稣同样的问题。他们会这样问,是因为他们对于信仰有一个对的估量:他们知道信仰的目的,乃是为了要得着永远的生命。虽然他们也行善,也爱神,但至终他们所渴望的,是要“承受永远的生命”。他们并不迷信,乃是有所为而笃信。亲爱的朋友,您对于信仰是否也同样看重?

圣经清楚的启示,永远的生命是指神非受造、无瑕无疵、无限无量、无始无终的美好生命。因为这生命的品质甚好,内容甚丰,历时永远,所以才称为“永远的生命”。这生命就是主耶稣自己,祂在二千多年前亲自取了人的形体,来到地上成为人,将这生命彰显出来,并且要将这生命分赐给人。至终,祂藉着在十字架上的死,裂开祂的身体,将这生命释放了出来;三日后,祂从死里复活,成了赐生命的灵,就能以将这生命分赐给信入祂的人。

在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至十七节,主耶稣语重心长的说,一切信入祂的人,就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因为祂到世上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藉着祂得救。亲爱的朋友,对于主耶稣的呼召,您要依旧轻忽,置之不理呢,或者您该重新估价,审慎对待呢?得着生命,还是走向灭亡—这是您今日可以选择的!盼望您在短暂而虚幻的人生福乐之余,对于永远美好的生命,能有一明确而智慧的选择!
 禧 年
在新约这预言应验的时代里,只要我们转向神,接受主耶稣作救主,祂在我们里面,就是我们真正的禧年。

路加福音四章十八至十九节:
“主的灵在我身上,……差遣我去宣扬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复明,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宣扬主悦纳人的禧年。”

几十个世纪以来,古老的以色列民族,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丰沛的文化资产,在人类文化历史中扮演 举足轻重的角色。凡其所有典章制度、民俗风情,多有为其他民族因袭沿用者。其间耐人寻味,且饶富启示的,要算五十年一次的“禧年”了。

禧年的由来

圣经头一次提到禧年,是在利未记二十五章十节︰“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这年必为你们的禧年,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以色列人沦落在埃及地为奴,没有自由,没有产业。神借着摩西,领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经过旷野,到达神所应许流奶与蜜之地,就是迦南美地。以色列人被带进迦南之后,按神的命定,家家户户每个人都分得一分田地。神告诉他们,这一分田地他们不可永远卖断。

禧年就是耶和华的恩年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个个都拥有一分流奶与蜜的美地,作他们丰富的享受。可惜有些人又懒又馋,不仅没有好好耕植,把地卖了,到一个地步,自己也卖身为奴。地若永卖,累积几代就会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于是神定下律法,地不能卖断,最多只能卖五十年。等到第五十年禧年来时,地就要归还原主,并且卖身为奴的人,也要得以自由,不再为奴。因此,第五十年,没有一个人没有地,也没有一个人没有自由。每一个人都是自主的,并且是有产业的。这就是恩典。圣经以赛亚书六十一章二节,复称禧年为“耶和华的恩年”。

向遍地居民宣告自由

在神的看顾之下,不仅以色列人有福,连他们的地也有福。因为按着神所命定的律例,每到第七年,地就休耕,不必再为农作生产。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地,在这一年就都得以安息。然后经过七个安息年,也就是四十九年之后,到了第五十年。这第五十年,乃是以色列人的“禧年”,他们要向遍地居民宣告自由。此时,凡卖出的田地都要归回原主;凡卖身为奴的都要重获自由。各人要归自己的产业,各归本家。对一个长年失去产业,甚至失去自由的人而言,这种如释重负、重见天日的喜乐和冲击,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神自己是人的产业

按预表说,人受造时,就得着神自己作产业。神所给人的产业,就是神自己。神没有将祂自己以外的给我们。神创造亚当之后,并没有告诉亚当别的;祂只要亚当接受祂自己。这就是为什么神既照着祂自己的形像造人,又将人放在生命树面前。可惜亚当堕落了,离弃神作他的产业。虽然今天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野蛮、文明,外表看来,身分各异,地位悬殊,但有一件事却是一样的,就是他们都没有神,没有指望。不仅如此,人堕落到一个地步,把自己卖给了罪,卖给了撒但,明显的成了罪和世界的奴隶,终身为名利、虚荣、权力、金钱,甚至罪恶所辖制;人没有自由,人不能自主。程度上虽有不同,根本上人都失去了
自由。

神自己是人真正的禧年

所以我们需要得蒙救赎,归回,重新享受神作我们的产业。在新约这预言应验的时代里,只要我们转向神,接受主耶稣作救主,祂在我们里面,就是我们真正的禧年。我们能脱离罪和撒但的辖制,得着真正的自由,享受神作我们一切的供应。这就是禧年两项主要的福分: 得回失去的产业,以及从奴役被释放得自由。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