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得着生命的光
有一件事我知道
神的作为不是按祂的公义叫我们灭亡,
乃是按祂的大爱赐我们永远的生命,
使我们得着生命的光。
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开头四卷称之为福音书,以主耶稣在地上的行止为主要内容。其中一卷约翰福音,在第九章里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耶稣经过的时候,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门徒问耶稣说,拉比,是谁犯罪,叫这人生来就瞎眼?是这人,还是他父母?耶稣回答说,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乃是要在他身上显明神的作为。(约九1~3。)
耶稣就使这生来瞎眼的人看见了;可是,故事没有完。当时犹太人中有一群宗教家,非常反对主耶稣。常常以犹太教传统的律例典章,吹毛求疵的挑剔主耶稣的作为,企图定耶稣的罪。这些宗教家叫作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我们知道这人(耶稣)是个罪人。”那人回答说,“祂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瞎眼的,现在看见了。”(约九24~25。)
这则记载非常有意思,可惜人通常只注意主耶稣使瞎眼的复明这件神迹,却忽略了环绕在这件神迹周遭的启示。
使瞎眼的复明是件神奇且需要大能的事,然而在这件神迹发生前后,看不见祈求神奇能力的祷告,也听不见目睹神迹后的欢欣与赞美。神迹前后的对话是到底谁犯了罪,和主耶稣是不是罪人?这问题暴露出,人的眼瞎,以及宗教对瞎眼之人的爱莫能助。他们活在是非对错之中,看不见神生命的作为,以致像瞎眼人一般,对神的事毫无所悉。他们无所顾忌的谈论置人于死的罪,殊不知问谁是罪人的,自己是罪人;指责人是罪人的,也当然是罪人。看来似乎荒唐的景象,今天依旧在我们身边重演。多少次,我们心底浮起阵阵疑虑,到底是谁作错了甚么事,带来如此这般的结果。多少次,我们看见宗教审判的手指,指向所有的方向,除了审判者的自己。
然而,主耶稣和那个瞎眼的人如何呢?难道主耶稣不知道谁有罪么?难道那生来瞎眼的,有能力判断谁是谁非么?
这里的症结是,人和宗教均不知主耶稣所关心的为何?主耶稣关心的,不是谁有罪;主耶稣关心的乃是神的作为。如果主耶稣关心的,是谁有罪,你我心知肚明,我们都有罪,都难逃罪的审判。所幸,主关心的是神的作为;而神的作为不是来审判我们,乃是来拯救我们脱离审判。神的作为不是按祂的公义叫我们灭亡,乃是按祂的大爱赐我们永远的生命,使我们得着生命的光。
亲爱的朋友,接受的人有福了,我们所信的主,今天就要以祂生命的光祝福我们,使我们的眼睛得开。我们就能说,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瞎眼的,现在看见了。 新希望真的是从新年而来的么? 黑夜将尽,接踵而来的是黎明;严寒的深冬,总是被冰雪下绽出的新绿所结束。就算是诗人的意境也好,是文学家的隐喻也罢,宇宙中周而复始的循环带给人的总是新,总是好,总是生命和盼望。可惜的是,这个新、好、生命和盼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的,因为有许多见不到黎明的黑夜,有许多看不到春绿的深冬。
新约圣经开头的四卷书,习称福音书,在这四卷书里所描述的耶稣生平事迹,各有其独特的含意和启示,因而所载事件不尽雷同。但是对于主耶稣复活这件事的记载却是如出一辙,因为………。
宇宙中所有的生生不息,所有的周而复始,都是为一件事作见证;就是在死亡之后的复活。一个生命如果是会结束的,就不是一个完全的生命。一个真正的生命应该是没有结束,不受死亡威胁的。圣经上对宇宙的创造者是谁,作明言陈述的并不太多;但是圣经明言,祂就是生命,并且是永远的生命。这个生命曾经被死亡拘禁过,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不被死亡辖制的。这个生命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天,那天的大清早,从死亡中复活了。
亲爱的朋友,但愿你每一次清晨,看见晨曦的时候,每一次冬去春来,看见枝头的新绿之际,都被这个宇宙中周而复始的“新”所感动。也都被这个感动提醒-这个宇宙之中有一个生命,是永远的生命,是复活的生命,这个生命是新的,是好的,是每一天、每一年,都带给我们盼望的。 不要爱世界 有一幅画画着一个小孩子,他周围的地板上,放着好多玩具,但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在意,却两眼注视着窗户,两手也向前伸。原来这小孩子被窗户上的一只鸽子吸引,能把所有的玩具都丢在地上。这个世代中有许多属世的潮流,像流行歌曲、流行服饰、漫画书、电视节目等,会不知不觉吸引我们。但神并没有勉强我们摔掉甚么,祂乃是把更好的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爱祂,自然会把许多次好的都丢弃了。
约翰壹书二章十五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爱神 如果我们爱一个人,他说甚么话,我们都会愿意听他,也愿意照他所说的去作。我们若爱神,我们也会愿意遵守神的诫命。主在约翰福音告诉我们:“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我们若爱主,就必听主的话,也必照主的话去实行。
约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一节“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亲自向他显现。” 生命的关系 我们和神之间的爱,是一个三方面的爱,一方是神,另一方是我们,还有一方是所有从神生的儿女,维系这三方面的,乃是神圣的生命。我们是从神生的,所有从神生的儿女,和我们都有生命的关系,这种生命的关系就产生了爱。所以约翰告诉我们:“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生的;凡爱那生他的,也爱从祂生的。”我们若爱神,也会爱弟兄姊妹。
约翰一书四章十九节“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最大的命令 神不只要我们信祂,并且也要我们爱祂,祂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命令,就是要我们爱祂。在一位爱神的姊妹的遗物中,有一张纸条写着几句话:“神阿,我感谢你。因你有一个命令说,‘你要全心、全魂、全心思,爱主你的神!’”我们和神之间,是爱的关系,因为神就是爱,我们不仅能信祂,能求祂,能敬拜祂,也能爱祂,为此我们真要感谢神!
耶稣对他说,“你要全心、全魂并全心思,爱主你的神。”这是最大的,且是第一条诫命。(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七至三十八节) 愿你们喜乐 我们若近观保罗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生活中喜乐的秘诀,乃在于“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他认识他里面有一个大能的生命,这生命满了爱、光、圣、义,能带给他一切正向的情绪;这和他与生俱来,那满了苦恼、忧愁的负面生命截然不同。
忧郁似乎成了现代人难以抗拒的心理状态;不管人愿意或不愿意,忧郁总会在不经意间,溜上心头,啃噬人的心灵,甚至腐蚀人的生命。无论是年轻人或老人,是穷人或富人,是受教育的或未受教育的,都有可能坠入忧郁的深渊。
许多心理学家甚至人类学家潜心研究,发现人类所有的心情,都是由思想或观察事物的角度所产生。任何时刻的特定感觉,都是受当时的意念或想法支配。换言之,所有忧郁的情绪,都来自自己负面的想法,和许多无端郁闷的心情。所以,学会调整心理态度,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乃是消除忧郁的不二法门。
初世纪的圣者保罗,曾叹息自己是个苦恼的人;因为他想作的善他作不到,他不想作的恶却偏偏作出来。于是他绝望的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在他人生颠峰的时刻,他被反对他的犹太人抓进了监狱。在那痛苦的监禁中,他却能豪迈的说,“即使我成为奠祭,浇奠在你们信心的祭物和供奉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你们也要同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曾几何时忧郁的保罗成了喜乐的保罗?我们若近观保罗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生活中喜乐的秘诀,乃在于“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他认识他里面有一个大能的生命,这生命满了爱、光、圣、义,能带给他一切正向的情绪;这和他与生俱来,那满了苦恼、忧愁的负面生命截然不同。于是他不再凭自己那负面的生命生活,乃凭他里面那无穷喜乐原因的生命而活。至终,他能劝勉他的弟兄们说,“你们要在主里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
亲爱的朋友,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愿你们喜乐。 彼此相爱 约翰一书三章十一节:“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信息。”
如果我们住在神的爱里面,我们必定丰满的享受这个爱。有时我们唱到神的爱的诗歌,里面就被主的爱感动并充满,这就是住在爱里面的经历。当我们这样住在主的爱里,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我们里面。结果我们就流露出祂的爱;不再凭天然的爱,而是以神的爱来爱神和神的儿女。
(一)神给我们爱的生命,使我们爱弟兄;也给我们爱的命令,要我们爱弟兄。
(二)爱弟兄不是凭我们天然的爱,而是凭神圣生命的爱,因此要被神的爱充满。
(三)爱弟兄的实行:为弟兄舍命,在行为和真诚上爱弟兄,不可恨弟兄。 所以你们要去 大约一百年前,有一个信徒名叫哈利配基,他蒙主恩典,开启他的眼睛,看见他虽然没有甚么特别的恩赐,不会一开口传福音就带领许多人得救,但至少能一个一个的带。他常告诉人:“我得救了,你也要得救。”当他抓牢一个人时,怎么也不放,就是为那人祷告,向他传讲神的话,直到那人得救才罢休。结果到他去世为止,共带了一百多人得救。
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节“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将他们浸入父、子、圣灵的名里。”
(一)作见证就是将我们所看见、所听见、所接受、所经历的救恩去告诉人。
(二)作见证的紧要:有智慧的必能得人,主应许我们作祂活水的江河,涌流生命。
(三)作见证的实行:为人祷告,向人作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