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当你对人类有了爱

 
有一年夏天,我从欧洲三度游历归来。那时我已遍游西欧、东欧、以及部分的北非洲。在国外各地的访问,深刻的影响我对事物的看法,我第一次发现,人生有许多事物远比我的政治抱负更具有价值。

我生长在路易士安那州巴顿兰市一个保守的中上等家庭里。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艺术家,我在浓厚的书香气氛中长大。很小就对政治发生兴趣,曾整夜不睡,只为了要看奇普•马利森先生到底能不能当选为路易士安那州的州长?那时我才读小学。

在初中时期,我起草一分政治计画,谨慎的衡量每一次选举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我订下计画,先竞选比较不重要的位置以争取其他党派的支持,到了重要的阶段,再竭力争取到当选为路易士安那州州长为止。从初一到初三,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到高二下学期,我当选为全校学生会主席,路易士安那男童州长,以及国际钥匙俱乐部副主席。早在就读大学之前,我就已经遍游南部各州、中西部数州、东北部数州,在各处发表演说。

经过仔细研究路易士安那州的政治以及已往成功政治家的历史,我决定放弃有名望的私立大学,而选择路易士安那州立大学就读,我这样作完全是以政治利益为优先的考虑因素。进入该校以后,我立刻着手竞选新生联谊会主席。选举揭晓,我获悉落选,泪水滚滚而下。为了这次的选举我整个人都拼上了,而且情势一直看好。痛定思痛,我擦去泪痕,迈进欢呼的群众,与大家逐一握手。就在那一刻,我展开了下一次的竞选活动。

到了大二下学期,我在政治活动上相当成功,各式各样的委员会、议会纷至沓来。每当穿越人群,都要非常违心的向别人说几千遍:“哈啰!”我对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下了相同的准则,这样作对选举有甚么影响?对下次的选举有甚么利弊?二十年后会留下甚么后果?我一面觉得只要达到目标甚么都是值得的,但另一面又觉得自己是个卑下的伪君子,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甚么是真理?这种内心的争战越过越强烈,我好像活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里。

大二那年暑假,我目睹战争的苦难和人类饥饿的挣扎,不禁对自己的政治野心感到万分羞愧:“我到底在干甚么?我是在跟自己的人生开玩笑!”几周之前,我伫立在巴黎的拿破仑陵墓前,想:“他真是大干了一场…历史一直在谈论他,从许多方面来说,他是伟大的,但是现在如何呢?…他还能享受他的成就么?他现在作甚么呢?”对一切事物的价值观,我不禁都打了问号。人生不仅只为满足一己的私欲而已,必然有更高的意义。

回到学校,我又卷入那疯狂的竞赛:开会、发表议论、搞政治、说空话、假问候、以及各样空洞的活动。多年在政治上细心的培育,我终于当选为学生会主席。一周后,我接到麦克森州长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他希望我能在州长年度早餐祈祷会上,带领大家祷告。挂上电话,我把这话转述给室内的人,我们都轰的笑了起来:“甚么玩意儿?”当然,我明白每个成功的政治家都需要带点宗教色彩,所以我也照作了。真是开玩笑!

大三快结束时,我在哲学系选课,期末考是发表一篇论文,我高声向全班同学和毕格博士诵读论文:“我不久前才被选为一万九千个学生会的主席,但这对我的人生并没有甚么意义。每天早晨我不知道为甚么要起床?我甚至没有确定意义要写这篇报告。死亡或生存─两者有甚么区别?成功和失败─千年之后全都无关紧要?现在死或者以后死,在时间上有谁关心?”全班寂静无声的听完我的论文,毕格博士伸着脑袋叫我们继续钻研真理,然后宣布下课。

第二周,有一位同学题出他的论文报告,说我们能彀活在一个称之为“恩典”的境界里,这恩典就是耶稣基督自己。在基督里,凡事都是真实。我听了,心神为之一爽。我饱受私欲的捆绑,内心虚空,自知虚伪无力挣脱,现在有真实、有恩典,我太需要了。下课后,我向他请教了一些要点,约他到我家一同作功课。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晚。房间里共有四个人,两位基督徒,两位不是。当话题转到耶稣基督身上,几小时转瞬就过去,话语从信主的人口中,如同活水泉涌而出,我大口“喝”下每一句话。他们说话安详自信,带有权柄,我全人向着耶稣敞开,光明似乎倾泻到房间里,我整个人坐在光中。

清晨四点半,电话响了,两位基督徒一齐离去,查克和我留下来。二十多年来第一次我的内心全然充实而平静,我对查克说,“真难以置信,我已经成了基督徒!”

从那一天起,我人生的目标转换了!第二天我走在校园里,每件事物看来都不同了,看见迎面走过来的人,我心里充满爱,一种真正的爱,我不关心会不会得到一票,因为我不再需要了,我作了真实的我。内心的争战停止了,以前巴不得摆脱掉的,现在得着释放。

那时我的人生活在一种手段中:争取选票、争取支持,不惜假笑,空问候、亲吻政治婴孩,热烈握手请安…,盼望藉着从政能出人头地,落在野心的陷阱里,“政治”成了我的主人,“成功”变成我的枷锁。现在这些私欲争斗的声音在我里面平息了,我进入恩典的领域,领受神丰满、完全、海洋般的爱,而我也对人类有了真正的爱,并愿意用神的爱去接触人,把人领到神的国里,那是一个公义、和平,并圣灵中喜乐的境界。
见证人 高里•约瑟夫〈Colley Joseph〉


 最乖的男孩子


亲爱的朋友:
愿神“使基督藉着信,安家在你们心里,叫你们在爱里生根立基,使你们满有力量,能和众圣徒一同领略何为那阔、长、高、深。”(以弗所书三章十七至十八节。)

打从孩提时代起,到现今,我一直是最乖、最规矩的美国男孩子。我听父母的话,不撒谎,道德水准高超,而且体魄健硕,智慧超众。我自诩为世界上顶伟大的人,任何事到我手上,我一定会作得比谁都好。这种心态在一般孩童之间是相当普遍的,但对我来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都是如此。

高中那几年,这种“没啥事儿能难倒我”的态度大大的增强,因为的确没啥事儿能难倒我。在每一种竞赛里我都能名列前茅。这种种的胜利更养肥了早已经是特大号的“自我”。

…高中毕业终于来到,大学之门也向我打开。我申请了不少顶尖的大学─不用说,他们全接受了。但不幸我父母无力供我读大学,而我们又没穷到彀资格申请清寒奖助金。所以我转而申请ROTC奖助金,(美国军事单位资助优秀青年就读一般大学,毕业后在该军种服务若干年的一种奖学金制度─注,)当然也被他们录取啦。就这样,我来到西北大学就读。

到这所满有名气的大学来,起初有点使我提心吊胆。因为凡是能进来的学生,大多数也跟我一样,是那种甚么也难不倒的人,所以我尽力压抑自己,不要自视过高,不要太瞧不起别人。但这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我很快就发现,即使在这里,也没啥事儿难倒我,所以我比从前更充满了自信。

新鲜人的生涯结束后,就轮到要接受ROTC的三级舰上训练,我被派到风光旖旎的夏威夷。(这惹来不少同学羡妒,而我也更加趾高气昂。)在巡航途中,有一位水手和我谈到基督。我虽然生长在天主教的家庭,可是从来也没听过他所说的一点一滴。我对他说他讲得很好,但是我不信这一套。

回到西北大学继续二年级课程,我的优越感仍继续作祟,还是自负非凡。大多数的朋友对我十分恼火,不知道我到底是何方人物,所以他们开始躲避我。而一些基督徒朋友认为我需要耶稣,经常跑来和我谈话,同样使我感到十分恼火,所以我也开始躲避他们。

我把空闲时间打发在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书刊和朗诵诗词上。我写的诗满不错,感情奔放、韵律优雅,但是内容极为忧郁,读了令人心灰意懒。有人认为我必定遭受过很大的刺激,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在上课的日子倒还没有甚么大问题。我每天上下课,作作业、运动、打球,到了晚上就筋疲力竭,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又开始重复这个循环。可是一到周末,时间多得花不完,即使我作完了日常的琐事,看厌了电视,听厌了广播,仍然有剩余的时间不晓得干甚么才好。这时候,一些深藏在心底的思绪就会浮现出来,比如说:到底我是谁?我为甚么在这儿?我在这儿作甚么?我的一生将如何?

我虽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可是又不甘就这样臣服,所以我从不同角度,不断的加以探索。通常我不需要跟别人讨论就能独自处理这些烦恼。有时候哭过一阵子就算了,有时候蒙头大睡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可是当睡也睡不着,和自己讲也讲不清的时候,我就非常需要一位知心密友。而如果正巧找不到这样一位好友,我就不知所措了。

有天晚上正好碰上我有这样的需要,那时我只有两位好友,但他们都不在宿舍里。我失去了理智,变得急躁不安,心想:算了,让我把这一切一了百了罢!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一纸遗书,把它钉在房门上,离开宿舍,走向湖滨,(西北大学滨临密西根湖─注,)打算把自己淹死或冻死。但是当我走向水边时,理智开始和情绪发生剧烈的交战。它说,你这么作有甚么用?你到底想证明些甚么?这些问题使我清醒过来。理智终于获胜,我返身走回宿舍。我故意把那一纸遗书留在门上,想看看有谁会注意它,然而却没有甚么反应。

经过这次教训,我不再寄望别人帮助,开始博览群籍,先是古典文学,然后是神秘派著作、虚幻小说、神怪奇谭等,最后甚至也读了圣经。在圣经里我找到一些东西很令我心旷神怡。在记叙教会历程的使徒行传里有一处说到信徒如何同心合意的生活在一起。我对这个荣耀的事感到十分惊讶,心想在他们之间必定存在着一种无法描述的相爱光景。这简直太好了,我要查查看到底是否真有这回事。我找遍基督教各大教派,但始终找不着这种情形;然后我到比较小的团体去尝试,也使我非常失望,直到一位朋友带我接触一个他新近发现的教会。

当我走进聚会的地方,我觉得自己立刻被他们接受,成为他们的一分子,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我长得多高 、多聪明、多烦人。他们有一种彼此相爱的光景。这种情形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知道惟有相信主耶稣基督,才可能有这种实际的生活表现。我默默的坐在那儿,含着满眶热泪接受主进到我的生命里。

从那时起,当我回到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要随心所欲的生活时,我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享受自如了。我看到自己是多么败坏,是我从来没想过的。我里面的感觉变得敏锐,常使我内心不安,因为我再也不能自以为义了。这种情形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我终于明白这是主所作的,不得不从心底承认祂是主,甘心把我的一生奉献给祂。从那一刻起,所有的不安和烦恼完全一扫而空,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新鲜而丰盈的感受。我明白了,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蒙了主的救恩!”把我从自我中心的意识樊笼里释放出来。
见证人 卡洛•格罗斯(Carleton R. Grose)


永远的生命,莫名的平安


     亲爱的朋友和弟兄姊妹,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你们分享我所最亲、最爱的主。祂真是我人生平常所寻,终久所赖的主,祂也是我无穷喜乐的原因。但是,我不是生下来就是基督徒。宇宙间,没有一位真的基督徒是生为基督徒的;我们都是曾经拒绝过神、藐视过神、轻视过祂、排斥过祂、误解过祂,甚至不爱祂、恨祂的罪人。但是神怜悯了我们,有一天祂开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见祂的真面目。当我们看见了神的真面目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爱祂,因为祂实在是最可亲,最可爱的一位。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环境里,对我来说,基督教不过是另外一种叫人为善的束缚而已。我们在中国的社会长大,已经有足够的束缚,有老师、社会、父母、兄长给我重重的约束,我实在不需要再加上一层宗教的束缚了,所以我一向排斥任何的宗教。而且我觉得自己也不是一个坏人,实在不需要接受一个劝人为善的宗教。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人向我说神爱世人,祂爱世人到了一个地步,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不但没有被吸引,反倒在想,神是爱,祂爱世人,世上有那么多人祂都要爱,有太多比我更需要神爱的人,让神先去爱别人罢。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爱的家庭里面,有很多爱我的人。我的父母很爱我,我的兄弟姊妹很爱我,我的朋友和老师也都爱我,所以我觉得我比别人幸运,我不需要神的爱。

而且在我的观念里,神不是一个人平常时期所需要的,而是人在非常时期所寻找的。人遇到非常时期,比如说出了车祸了、得了癌症了、失恋了、丧偶了等等。在这种非常的时期人才去找神。如果在很正常、很平常的时候,人是不需要找神的。我当时过的是一个很正常、快活的生活,所以我不需要神。

再说信到祂的人能得什么好处呢?祂也不能使我念书念得更好,或者使我长得更漂亮,祂让我得到的不过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永生,一个永远的生命,对我来讲也没有吸引力。因为我从小就很爱漂亮,不希望活到七老八十,满脸皱纹了,再死掉。所以对我来讲,永生好像是一个很长的生命,我才十几岁,已经有时觉得活得不耐烦了,叫我活很久,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我从来不想要活很老,我愿意live long, but die young。所以我不需要神,就把祂摆在一边罢。

在这个心情下我大学毕业了。在大学毕业的前一阵子,发生了很多令我得意的事。我是台大毕业的,在那时,我被选为毕业生致答词代表。能从一千多位的毕业生当中被选为惟一的致答词代表,是一个非常大的荣誉。我又得到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这对一个念社会系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难得的荣誉。我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又再度得到成绩优良的书卷奖。看看我的人生,我有爱我的家庭,家庭环境也很好,我想要什么,我的父母都会供给我。我有很多的朋友,男女朋友都很多,大家相处得非常好。再看看我这年纪的女孩,不但我需要的东西都有了,连我想要的东西也全有了。但是当这些好事情都发生的时候,我觉得惊奇的是,我不但没有豫期的满足和喜乐,内心的深处有一个非常大的失落感和寂寞感。我觉得我里面少了一样什么东西,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我少了什么。看看我的生活,我究竟少了什么呢?我如果再想要什么的话,那实在是太贪心了。我真的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孩想要的一切,可是我里面却觉得非常的沮丧,非常的失落,觉得若有所缺,却实在不知道所缺的是什么。就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想到我人生的意义。

我当然知道那时我才二十二岁,我没有三十二岁、四十二岁、和五十二岁的人所拥有的。但是人生如果就是这样立了一个目标努力去达到,但是达到了目标之后却是这样失落的话,我为什么要这样的重复呢?所以我开始想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问我的同学,问我的朋友,甚至问我的老师。大家都对我说:“你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都觉得你太幸运了,我们还希望得到你所有的呢,不要那么自寻烦恼了。”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我面对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为什么世界上,芸芸众生,居然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一个理想的答案。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基本的答案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更使我难过的是,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答案,却可以这样没有目标地活下去?对我来说,这是个很难接受的事实。

当我在人间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我想到曾经有人向我传过的福音,所以我非常迫切的用我真实的灵,照着我的本相对神说了:“神啊!你若是真的,你若是真的造宇宙的神,创造我的主,你对我有一个责任,有责任告诉我,你为什么造了我,我人生的目标该是什么,你造我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我现在不是想请你帮助我达到我的目标,我是想知道我该有什么样的目标?我以后该要的是什么呢?我要怎么样,才能喜乐满足呢?你造我的目的是什么?你一定要给我答案。”非常奇妙的,当我这样非常迫切、又真实地向神说话之后,我觉得有一股莫名的平安从我心中涌上来。我说不出来我得到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得了一样东西,我知道我里面多了一个我以前没有的东西,我也感觉到那是我平常所寻找的,但是我说不出来是什么的东西。我感觉充满了爱、充满了光明,也充满了盼望。我不知道如何说起,外面的环境没有丝毫改变,可是我里面的心情完全改变了,我觉得我好像浸润在爱里。

过了这二十五年的基督徒生活下来,我知道我从那时所得的是神永远的生命,在这永远的生命里面包括了爱、包括了光、包括了义、也包括了神的圣洁。我想我没有爱吗?我有爱,人间是有爱,但是人的爱却是不能够永远常存的,因为我们人的爱里面潜伏了朽坏的成分,所以它都有褪色的一天,有消减的一天。我们人也有一些美德,我们也有些义,也有一些光,但是这些都不能永远长存。就像牛奶一样,牛奶新鲜的时候非常可口,非常营养。但是牛奶有两个限制:第一是温度的限制,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如果能保持在一个温度之内的话,就可以存到有效期限。第二,即使牛奶能保存在这温度之内,还有一个有效期限,一过了这个有效期限,牛奶就会变酸腐败的。这就像我们人性的美德,我们都有一个限度,我们只能爱我们认为可爱的人,我们只能爱对我们好的人,我们不能爱对我们不好的人,也不能爱仇敌或者我们不喜欢的人,这是温度的限制。但即使在温度的限制内,有效期限也会来临,到那时我们的爱也就慢慢的褪色了。

记得初中的时候,上的是一个女子寄宿学校。十几岁的女孩晚上常常聊天谈心到半夜。毕业的时候,我们发誓要一辈子作好朋友,一定要保持联络。我们也非常努力地去维系我们的友情。但是后来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不同的大学,我们有不同的境遇,有了新的同学、交了新的朋友,慢慢地我们再相聚的时候就觉得有点勉强了。当我们大学毕业,有一次重聚,在寒喧之后,却没有什么话好讲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不想破坏我们的感情,不想让我们的友情褪色,我们甚至发誓过。但是非常无奈的,我们的友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环境的变迁,就褪色了、就消残了。

但是神的生命里面所包括的爱,却是永远长存的,因为在这永远的生命里,没有任何腐败的成分。神的生命是永远的,这生命的宝贵不是基于它的长远,而是基于它的质,因为只有完美无瑕的质可以使一件东西长存到永远。在这宇宙中,只有神的生命可以长存到永远。因为只有祂的生命是完美的生命,在祂里面,完全没有腐败的成分,所以祂的生命可以存到永远。祂的爱、祂的光、祂的圣、祂的义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环境的改变,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环境的考验,而保持到永远的。因为祂是完美的生命,所以祂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我们得救时所得到的不是外面的福利,乃是这永远的生命。圣经告诉我们,这永远的生命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也不能衰残的生命,是一个存到永远的生命。因为只有神的生命是完美的生命!

圣经告诉我们,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许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祂的爱就在此显明了。这告诉我们神的爱实在是没有限制的爱,是存到永远的爱。感谢主!二十多年前,在我作了一个简短的祷告之后,神就把这个永远的生命,这宇宙中惟一的至宝白白地赐给了我。这个至宝是无价的,所以任何人的努力都不可能付这个代价,来换取这永远的生命。没有任何一个代价可以与神的永远的生命来比。如果我们想要以我们的努力,作些好事好人,来换取神的生命,那实在是轻视、低估了这个生命的价值。所以这么宝贝无价的生命,神只有白白地赐给我们。我那天作了那么简单的祷告,祂就把这无价之宝,把永恒、永远的生命,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生命赐给了我。在已过的二十五年,在我的人生中,我还是与别人一样地求学、一样地作事、一样地结婚、一样地生活,我也同样的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在我人生中却有另外一个生命陪伴我,另外一个生命让我来支取。这个生命让我接触到永恒,这个生命是至善、至美、至真的生命。因为它是完美,所以它能存到永远。这是神永远的生命。

今天我满心感激地跟各位朋友分享,因为我是白白地得来这个生命,也想白白地与各位分享,只要你把心打开,只要你说:“我愿意。”神就可以成为你永远的生命,让你在有限的人生里面经历到神无限的丰富,也能使我们短暂的人生联于永恒。让我们能够尝到那宇宙间惟一的完美生命,就是那不能朽坏、不能衰残、不能玷污的,至圣、至善、至美的生命。

王嘉陵姊妹
编按:见证人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毕业,威斯康辛大学社会系硕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硕士,于IBM公司工作二十四年,现任IBM公司副总裁,负责亚太地区十三个国家的市场营销,为IBM全球最高职位的亚裔女性。
 
    伴     


“看哪,神的帐幕与人同在,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百姓,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启示录二十一章三节。)
世上许多人肯倾其所有,切望要得着一个伴侣,因为谁都怕孤单。

我是一个在同事和亲友们眼中看为最正派的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自大学毕业后,从最低的科员作起,不到十年就当了处长,再过一年又当选国大代表。他们都认为我升迁很快,事业一帆风顺。

我的生活很单纯,下了班就回家。阅读是我的一大嗜好,我订阅了多种书刊,如:时代杂志、读者文摘,和几分中、英文报纸等。内人的兴趣和我相同,我们志同道合,夫妇情笃,生活行动步调非常一致。每周六和周日,一同外出看场电影或平剧,然后吃馆子,喝杯咖啡,轻松愉快,逍遥自在,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伴侣”!我自己对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

有一次,我的亲戚从台中来,邀请内人去听福音。内人心想:她先生的地位不低,环境富裕,儿女双全,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无缺,她怎么会需要信耶稣呢?信耶稣是一些生活困苦,需要小恩小惠的人们,精神上的安慰罢了!但客人从远方来,不便拒绝,内人就跟她去了。回来后,内人不服气的说,“明明说的是中国话,为甚么我听不懂呢?”由于内人一向有研究的精神,于是等到下周日,她自己找去听道。一进聚会所在的大门,看见院子里、走廊上、大厅里到处是人,有的人手中一块抹布,擦玻璃窗的、抹椅子的,还有扫地的、拖地的,人虽多,却井然有序,气氛和乐。

有位中年妇人出来引内人到一间小屋里,和内人谈对于罪的感觉,例如:说谎话啦、发脾气啦,…内人得意的微笑了:“别的我不敢说,脾气么?我从小被人称赞是个好脾气的人,父母、兄弟、亲友、老师、同学、同事、以及我先生,大家都夸奖我很温柔…。”

就这样,内人一周一次去听道,听完道,就走过去和释放信息的人─很温和,很有礼貌的请教:“主耶稣若是人,祂怎能救人呢?”

“主耶稣两千年前流的血,早就干了,如何能洗净两千年后我的罪呢?”

“不信耶稣的人将受审判下地狱,这是唬乡下人,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岂能…”

既然不服,信不来,就不要再去聚会罢,但她又不甘心的想:“那些信主的人把耶稣说得那么活,似真有其事,我总要弄个清楚!”

有个下午,她坐在家里,思索传道人说过,对于神的事,人的头脑无法领会。人的头脑只能领会地上的事,对神的事,我们只能用信心接受。假如在未出母腹前,有人告诉你,你将被生在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世界,在那里你需要穿衣、吃饭、上学、结婚…你相信么?同样的,对于另一个将来世界,我们怎能用头脑去明白呢?这一线微光,令内人激动起来,她大声的叫道:“我真是傻阿!我要信,就信好了!若不信,又何必寻求呢?哦,主阿!”抽象的思索一下变成具体的拥有。她快活的呼喊:“主阿!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自她信而受浸后,每次聚会回来,都是喜气洋洋的讲个不休,以前不服的,现在都变作合理了。她兴致勃勃的说个没完,在客厅说、在饭厅说、在卧室又说,直到把我的忍耐用尽了,我非常郑重的对她说,“我从来没有勉强你作过任何事,我请求你也不要强我所难。从今起,请你一周不要题到耶稣的事。”

结褵二十多年,内人很少见我板起脸和她说话,一时伤痛不已!暗下决心,从此再不和我谈信主的事,但她对我灵魂的得救,并没有放弃。每天我的脚一踏出家门,她就关上房门,跪在神面前流泪祷告:“神阿!我自夸温柔,竟然不能用我的温柔和夫妇的感情,使他相信你。如今,我承认我不能,惟有你能,求你软化他的心…。”

我照旧看报纸、杂志、电影、平剧,但是这些嗜好逐渐淡而无味。一个人看完电影回来,街灯把孤影投在地上,我走在曲终人散的落寞里。人活着又忙碌又寻乐,究竟为了甚么?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内人日夜在暗中为我祷告,也和一些信徒在一起为我祷告,为我灵魂的得救恳切祈求神。终于有一天,内人慎重的邀请我参加福音聚会,我勉强同去。

那晚传道人说,“当信靠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他说,在一个家庭中,若有一人得救,其他的人迟早总要得救。一个家庭里,太太信了主,先生还没有信主,两个人的生活行动一定凑不到一起。太太过着新生活,先生仍然过着旧生活,这种情形实在不美,先生应当赶紧接受主…。这些话好像专向我说的,已往我和内人的生活完全一致,现在各走各的路,看内人的那分享受,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了。

当诗歌再次唱起:“有福的确据,基督属我!豫尝神荣耀,何等快活!…”天上的福乐向我开启,加强我舍弃旧生活的勇气,我毫不犹豫的站起来接受主。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内人一遍又一遍的唱着:“有福的确据,基督属我!”这快乐如此深沉!以前我和内人彼此相属,后来内人属基督,今天我也属基督,基督又属我们!

信主后,我以诗歌代替平剧,以聚会代替电影,以圣经代替报章杂志。没有聚会的晚上,我们邀请教会中的弟兄姊妹来家里聚集,喜乐是那么丰盈!我和内人生活行动又一致了。这时我们不是两个,而是三个─主耶稣是我们灵魂的伴侣,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进入教会生活,我看到弟兄姊妹间的爱,是社会上绝无仅有的。在这里没有地位、身分、学历、年龄的隔阂,贫穷人和富有人,小职员和部长,粗识字的和博士,十多岁的青年和老年人都成了好朋友。一个人只要一信主,就如弟兄姊妹融洽相爱,真心互助,亲逾骨肉,关系实在美善。我们同有一个父的生命─就是神的生命,同活在神的家里。

在这个大家庭里,弟兄姊妹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轻,因为可以把所有的难处都交托给神。以前我们靠父母、靠朋友,但我们经历过力量的有限,人对我们常是爱莫能助,并且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常是自身难保。信主后,我们有主的应许:“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五7。)我们的忧虑卸下,心情开朗,自然不容易显得老迈。这是一个满了爱和生命活力的大家庭。

已往我和内人生活的天地,是物质精神上的惬意,吃喝游乐,随心所欲而已!但我们的灵里依然空缺,我们仍然无依无靠;而今天,我们有神亲密的同在,有弟兄姊妹的关爱,灵里饱享盛筵。这种扩大的享受,与从前个人窄小的生活,无法相比。感谢神,不需我们出任何代价,祂就把祂自己给我们作灵魂的伴侣,并且把我们放在爱祂的人中间,荣耀的等候祂的再来。
见证人 张泽仁、张吴锦春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