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问答
返回主页
001认罪─我又犯错了,怎么办? 034主为我们死,主为我们的罪死。 002带十字架可以保平安? 035一想和主交通,就有打岔。 003信耶稣有永生!不信耶稣就完了? 036话成了肉体,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 004在教堂聚会、在家里聚会。 037聚会时可以谈婚姻、家庭、政治和经济么? 005读圣经当消遣? 038甚么是出于灵的,甚么是出于魂的? 006受浸是入教仪式么? 039聚会时有主,上班时没有主? 007我到底得救了没有? 040人生有苦难,基督徒有没有苦难? 008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督徒生活准则? 041慈爱的神和苦难的世界
009不好意思说,我信主了! 042主耶稣在天上也在我里面 010主引导我们过生活 043膏油涂抹的教导 011灵魂,人的灵和人的魂 044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那圣经上是怎么说? 012阿们!阿利路亚!交通和赞美的生活 045生前受苦,死后享福;生前享福,死后受苦? 013我犯错了,神会处罚我么? 046十字架上最后的话 014主耶稣怎么会在我里面活着? 047我喜欢为别人得救祷告,可是… 015永生是将来的事? 048主耶稣的死,是殉道之死么? 016聚会是宗教仪式么? 049读经祷告非常好!胡思乱想怎么办? 017我是不是也该奉献财物? 050圣经记载主耶稣为门徒洗脚,这是犹太习俗么? 018主耶稣再来的日子,你知道么? 051三一神是奥秘,但圣经有启示。 019有的基督徒行为不好 052神向人说话么?神所说的话有记录么? 020传福音听福音 053人死了以后去那里? 021神是三一的,不只是神学和知识,更是实际享受的来源。 054我的脾气不好,我实在很困扰。 022等钱赚彀了再信耶稣? 055擘饼聚会的意义 023信耶稣,真的没烦恼? 056拜耶稣像是不是敬拜耶稣? 024生病找医师,祷告找牧师? 057祷告得答应,有秘诀。 025想把家里算命的书都焚烧清理 058呼求主耶稣的名 026感谢主,你得救了。 059十字架上主流出了血和水 027主耶稣是真光 060伊甸园,两棵树。 028自我反省和认罪 061信耶稣,得永生,就不死了? 029安息日是犹太习俗? 062我们能知道主的旨意么? 030爱世界或不爱世界 063对待长辈的态度 031谁说我是罪人? 064福音我信了。可是我的家人怎么办? 032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 065劳苦担重担得安息─看起来很好,其实是虚空的,怎么办 033我们的罪是被遮盖,还是被除掉? 认罪─我又犯错了,怎么办? 虽然我已经信主了,但有时候难免会作错事情,甚至还会犯罪,我也祷告向主认罪,求主赦免,可是我里面还是有罪恶感,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第一,主的话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能坦然无惧的来到神面前,乃是借着耶稣的宝血。(约壹一7。)借着血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承认我们的罪,承认我们需要主耶稣的救赎。因此,我们来到神面前,乃是借着祂所完成的救赎,而不是倚靠我们自己的成就和行为。如果你说,“我今天感觉很好,因为我今天又读经,又祷告,又帮助别人。所以今天到主面前大概没有问题。”你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好行为不是我们来到神面前的根据。我们所根据的乃是主的宝血,乃是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我们必须认识主宝血的价值。
第二,我们也必须有我们这一面的配合,就是承认我们的罪。约翰一书一章九节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里主的话应许得非常清楚。我们若认罪,主就赦免,主就洗净。若是我们认完了罪,还觉得有罪恶感,还觉得受控告,这多半是出于魔鬼撒但,我们必须拒绝这种感觉。如果我们还继续留在那种定罪的感觉之下,那就表明我们不相信主的应许,也不承认主宝血的价值。我们一定要拒绝这种感觉,要简单的相信主的话。
但愿借着这样简单的陈述,使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见宝血是有功效的。借着主的宝血和我们的认罪,我们能随时来亲近神,这是非常宝贵而重要的认识和经历。
【经文佐证】 但我们若在光中行,如同神在光中,就彼此有交通,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翰一书一章七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翰一书一章九节 带十字架可以保平安? 我们常常在教堂的屋顶上面,看见一个白白的十字架,我们也看见有些人把十字架当作装饰品挂在身上。是不是教堂上有十字架的,就代表是基督教,把十字架挂在身上就可以保平安了?十字架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观念上有点澄清。十字架是罗马帝国发明的一种非常不人道的酷刑。其实是一种羞辱的标志,而非一种时髦的装饰。其次,十字架也不是一种保障我们平安,或能够驱魔赶鬼的信物。这是一种迷信,不是事实。就好象有人把圣经当作枕头睡,希望能够保平安,那是不灵光的。同样的原则,把十字架当作装饰品带在身上,也不能保障平安。
到底十字架有些什么意义?基督钉十字架,乃是祂照着神公义的要求,为我们完成了永远的救赎,成为我们得救的根据。因着基督为我们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使我们得到救恩的基础。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这节很清楚的给我们看见,十字架叫我们的旧人被钉死,使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感谢主,借着主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赎,我们得着了救恩。另一面,我们的旧人也与基督同钉,使我们不再受罪的管辖和辖制。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十字架属灵的意义,才能有主观的经历。只有外面的十字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其内在的含意,才能应用在我们的经历中。愿主开启我们的眼睛,认识十字架的意义。
【经文佐证】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 信耶稣有永生!不信耶稣就完了? 你们常说信耶稣得永生,信耶稣得永生的。那不信耶稣的,不就完了么?你们这样说,是不是太霸道了?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说:“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这是一节非常著名的经文。
首先,我们要清楚,到底什么是永生。永生就是永远的生命。永远的生命不是说,我们的肉身永远不死。永远的生命,简单的说,就是神自己,就是神那永远、非受造、神圣、无限制的生命。我们都知道,我们活在地上,我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制的,满了许多麻烦。但是这位主耶稣,祂不只有永远的生命,祂自己就是永远的生命。祂还要把祂自己作为永远的生命赐给我们。
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10下。)我们举例说明。譬如你看到一个广告,有一个公司要在一个地方举行一个大的展览。广告上告诉我们说,只要亲临现场,就可以得到一份大礼。你看到这个广告之后,半信半疑,觉得这个地方又不出名,这个公司也不是什么大公司。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你没有去。但是你的朋友也看到了这个广告,他相信了,结果他去了。他果然带了一份大礼回来。你看到那个礼物,就非常的喜欢,也十分的欣赏。这时,你就感觉十分可惜,为什么没有去参加那个展览。你这时的反应,不会觉得这个公司很霸道,反倒觉得很后悔,为什么自己没去参加这个展览。
照样,这位主耶稣已经预备好,要把这永远的生命赐给我们。只要你愿意,你相信,你就能得着这宇宙中最大的礼物,就是神永远的生命。朋友们,愿意我们借着这样的分享,让你也能得着神永远的生命。我相信,我们都不愿意作一个后悔的人,愿神把这永远的生命赐给你。
【经文佐证】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
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约翰福音十章十节 教堂聚会、在家里聚会 平常基督徒都去教堂作礼拜,最近我的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不在教堂作礼拜,而改在家里聚会,这会不会给人一种太随便,或不彀庄重的感觉?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看圣经怎么说。使徒行传二章四十六节说,“他们天天同心合意,坚定持续的在殿里,并且挨家挨户擘饼,存着欢跃单纯的心用饭。”这是召会在地上起初建立的时候,给我们看见的实行。他们一面在殿里,一面挨家挨户的聚会。在殿里就是有大的聚会,挨家挨户就是有小型的聚会。在圣经里我们也看见,主有确定的应许。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节说,“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我的名里,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只要有两、三个人,在主的名里聚集,就有主的同在。大的聚会有主的同在,少数人在家里聚会也有主的同在。
我们再来看,在现实的需要上,在家里聚会也有许多好处。譬如,我们在家中的气氛里,容易彼此敞开,而有彼此互相的交通。在聚集中,我们可以自由的谈话,自由的尽功用,自由的把各人里面的问题题出来,而彼此解答并代祷。其实我们不只可以在家里面聚会,诸如学校、公园、海边、办公室,处处皆可以聚集。当主耶稣在地上尽职时,就经常带着门徒上山下海,在各处聚会。所以聚会的重点乃是有否主的同在,而不重在于甚么地方。
【经文佐证】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坚定持续的在殿里,并且挨家挨户擘饼,存着欢跃单纯的心用饭。 使徒行传二章四十六节
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我的名里,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节 读圣经当消遣? 我刚刚才信主,召会的弟兄姊妹们鼓励我要多读圣经,而且最好还能养成天天读圣经的习惯。我觉得是不是就象看杂志一样,有空的时候翻一翻就好了。为什么要天天读圣经呢?
神的话乃是神自己的见证。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说,“圣经都是神的呼出”。在原文的意思就是,神的话就是神自己的呼出。所以圣经的话,就是神自己的见证。我们可以说,神的话就是神自己的说明、解释和彰显。圣经不只有许多的教训,圣经更是满了神的启示。所以我们读经的时候,不该只是得一点安慰,或者教训。我们乃是来得着神自己,来吸入神自己。
中国人向来很注重伦理和道德,所以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很习惯的就带着中国人传统的眼光,来注意其中道德的教训和伦理的规范。这样读圣经,很容易使我们被岔开,离开了圣经的本提。主耶稣在受撒但试探的时候,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这给我们看见,圣经的话不只是教训、道理,更是人生命的供应。所以我们肉身如何需要营养,我们属灵的生命,也需要有营养。属灵生命的营养,只有圣经才能供应。
所以来到主的话面前,我们该有一种态度,乃是要来得着喂养。圣经的话主要不是给人研究的,乃是给人享受的。我们必须把圣经的话,象食物一样接受进来,叫我们得着营养、得着饱足。不然,我们属灵的生命就不能长大。我们从小到大,都习惯用头脑。但要接触神,是不能光用头脑的。我们读主的话,必须用我们里面最深的器官,就是我们的灵。我们越是这样的来接触,就越能把神接受进来。圣经启示,我们乃是来到祂的面前,从祂得着生命的供应。愿主开启我们,使我们这样认识祂的话。
【经文佐证】 圣经都是神的呼出,对于教训、督责、改正、在义上的教导,都是有益的。 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
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马太福音四章四节 受浸是入教仪式么? 我已经相信耶稣了,也一直参加聚会,我也自认已经是一个基督徒了,可是他们还是一直要我受浸。我不受浸,还是可以作基督徒呀!何必一定要拘泥于这外面的形式呢?受浸是一个入教仪式么?
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一个人要得救,他不但需要相信,他也需要受浸。信是接受主耶稣为救主,使我们罪得赦免,并且重生,成为神的儿女。受浸乃是确认这个,一面凭着在水里埋葬,借着主的死,了结我们的旧人;另一面凭着从水复起,借着主的复活,成为在复活里的新人。(罗六3~5。)信和受浸,乃是接受神完全救恩之完整步骤的两部分。信而不受浸,是里面得救,而没有外面的确认;只是受浸而不信,也只是虚空的仪式而已。
圣经另外一处经节,约翰福音三章五节,又告诉我们说,“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灵生,就是里面相信、接受主;从水生,就是外面受浸作见证。所以我们要进入神的国,就必须要从水生,也要从灵生。这两面都是不可缺少的,不可偏废的。受浸不是一种仪式,乃是我们接受救恩的确认,宣告我们不只相信主,接受主,也向天地作见证,向宇宙中的天使宣告,我们是属神的。甚至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站在人的地位上,照着神的命定,也必须受浸。
因此,我们这些信了主的人,必须借着受浸,好叫我们能进入神的国,得享祂完全的救恩。愿主在祂话的光中开启我们。使我们不再犹预不决,让我们都进前来,接受祂的救恩。
【经文佐证】 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 我到底得救了没有? 我刚信主的时候,传道人说,我已经得救了。我起初真的很喜乐,但是最近这种感觉渐渐的淡了。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我到底有没有得救?我怎样才有得救的把握? 圣经对此是怎么说的?
我们基督徒刚得救的时候,都觉得很喜乐、很饱满、很充实,甚至很有味道。这样的感觉是宝贵的,但感觉并不是我们得救的根据。因为人的感觉是起伏不定、极不可靠的。那么什么是人得救的根据呢?不是感觉,不是行为,也不是时间,或其他的事物,乃是神的话,和神所成功的事实。我们来看看,圣经到底怎么说?
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罗马书十章十三节说,“因为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传十六章三十一节说,“当信靠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我们在这里看见,当我们信而受浸,当我们信靠主耶稣,当我们呼求主的名,结果就必然得救。主的话是肯定的,主的应许是确定的,不是糢糊的,也是没有附带条件的。
我们来看一个例证。譬如,我买了一栋漂亮的房子,经过一定的程序,我得到了一张房屋所有权状,证明这个房子是属于我的。上面写明我的名字,表明我有这个房子的所有权。所以今天不管是我自己住,或者别人住,甚至空在那里,都不能改变我拥有这个房子的事实。也不管天气是阴晴圆缺,或者春夏秋冬,甚至刮风或下雨,不论外在环境怎么改变,也不管内在心情怎么起伏,这个房子是属于我的,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照样,我们所得的救恩也是如此,是稳定的、可靠的,并不凭我的感觉,也不因我外在的环境有什么变动,而有所改变。在这宇宙中,只有神的话和神自己是坚定可靠的。愿主开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认识,祂的救恩是稳固不变的。
【经文佐证】 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 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
因为“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 罗马书十章十三节
他们说,当信靠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使徒行传十六章三十一节 有所为,有所不为。基督徒生活准则? 我已经是个基督徒了,是不是有些以前可以作的事,当了基督徒就不能作?有那些事可以作,那些事不可以作?圣经有没有规定,还是召会有没有基督徒生活准则可以参考?
我们都知道,圣经的话是活的,因为主耶稣是活的。圣经的话没有因为年代的久远就显得过时,反而因为时间更显出它的宝贵和真实。许多事情,圣经并没有明文的规定,基督徒该作些什么,或不该作些什么。比如说,圣经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抽烟、不准打牌。但圣经却给我们一些活的范例。哥林多前书六章十二节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基督徒的生活行为,并没有什么死板的规条。但是当我们把我们所要作的事与主的话核对,我们里面就清楚了。这件事到底对我们有没有益处,是不是叫我们会受辖制,这件事会不会叫我不自由。如果它对我没有益处,甚至叫我受辖制,我就宁可不作。这是神的话在外面所给我们看见的范例。
不仅如此,主还给我们一个内里的开启。约翰一书二章二十七节说,“你们从祂所领受的膏油涂抹,住在你们里面,并不需要人教导你们,乃有祂的膏油涂抹,在凡事上教导你们。”主今天活在我们里面,虽然我们在外面看不见祂,但是祂住在我们里面。这个膏油涂抹,就是表明祂在我们里面运行的一种光景。当我们把一些事情,带到祂面前寻求祂的时候,这个膏油的涂抹,就在我们的里面运行、涂抹、开启并推动。我们就能知道祂的心意是什么,知道祂到底喜不喜悦我们这样作。所以不是外面的规定,乃是里面的引导,里面的教导,里面的开启。基督徒不是照着外在的规范和准则行事生活,乃是根据主在我们里面活的引导,生活行动。我们的神乃是叫我们得自由的神。主耶稣曾经说过:“真理必叫我们得以自由”。(约八32。)祂的话就是真理,愿主用祂的话叫我们得着真自由。这里所说的真理,就着外面说,是圣经的明言;(参约十七17;)就着里面说,是圣灵的引导。(参约十六13。)
【经文佐证】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哥林多前书六章十二节 不好意思说,我信主了! 最近我刚信了耶稣,一面觉得很好、很充实,还有说不出来的喜乐。可是另一面又觉得有一点担心,因为我怕跟我家人讲了以后,他们会对我另眼看待。到底我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我的家人和朋友呢?
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广告用语这样说:“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如果你得到一件难得的好东西,一定很乐意把它跟别人分享。如果我们有好东西反而把它藏起来,不让人家知道,有一天好朋友知道了,一定会怪罪我们,说我们不够意思,我们怎么这么自私。他们也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有好东西,不与好朋友分享呢?
在马太福音里,主耶稣曾经说,信徒乃是世上的光。(太五14。)不仅主耶稣祂是光,连信祂的人也是光。既然我们是光,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照亮。主在这里继续说,“人点灯,也不放在斗底下,乃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所有在家里的人。”(太五15。)我们的身分是不能隐藏的,因为我们身上有光,我们的光乃是为着照亮周围的人。今天我们能信主得救,乃是因为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好朋友,或者我们的亲戚,曾经向我们传扬福音,向我们作见证。若没有他们的传扬,可能我们这一生都没机会听见主耶稣。我们也许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今天这个福分能临到我们,是因为有人曾经象光一样的传扬和见证。我们能白白的得来,也应该白白的给出去。这是神在我们身上的命定,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的特质。况且,我们还没有开始与别人分享,你怎么知道别人会反对,别人会拒绝呢?
圣经还有一个记载,有一个被鬼附的人,从主耶稣得了医治以后,主就告诉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并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可五19。)这也应该是我们的态度,我们该把主在我们身上奇妙的工作、宝贵的见证,与别人分享,让他们同得福音的好处。别忘了,这还是主亲自的叮咛呢!
【经文佐证】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马太福音五章十四节
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并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 马可福音五章十九节 主引导我们过生活 常听有的基督徒说,他们要作这件事是有神的引导,他们不去那个地方是因为里头有神的禁止。我也是个基督徒,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和经验?他们的行为会不会是一种迷信?
在我们得救重生那天开始,我们就得着神的生命,成为神的儿女。虽然祂是看不见的,但,祂却是活的。祂的灵进到我们的里面,在我们的里面说话、作工、推动、运行。罗马书八章十四节说,“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所以我们越是亲近祂,来到祂的面前,建立与祂正常的关系。我们就越能认识祂,越能接受祂的引导。
举例而言,一对多年的夫妻,若有美好的关系,他们就建立很好的默契。有些时候,他们不需要明言,不需要直接说什么,只要用一个眼色,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他们就能了解彼此的意思,什么事该作,或者什么事不该作。这是他们所建立的正常关系。我们和神的关系也该如此,我们越对主有主观的经历,我们就越发现,神的灵是活的,祂的引导也是活的。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来转向祂,就是把心思放在灵上。正如罗马书八章六节说,“心思置于灵,乃是生命平安。”当我们把心思放在灵上,我们就经历祂的同在。心思置于灵,就是把心思转到我们的深处,转向神。这样,我们就经历生命与平安,也就是经历神的同在。生命越长大,感觉就越敏锐。我们经历生命的平安越多,就表明我们经历祂的同在越多。反之,如果我们里面常常不顺、下沉,甚至觉得黑暗,那就表明我们没有活在祂的引导之下,也没有活在祂的同在之中。所以我们这班信主的人,要学习接受祂的引导,这是一个正常生命的经历。愿主祝福我们,祂的灵天天引导我们,使我们活在祂的同在中。
【经文佐证】 因为你们若照肉体活着,必要死;但你们若靠着那灵治死身体的行为,必要活着。 罗马书八章十三节
因为心思置于肉体,就是死;心思置于灵,乃是生命平安。 罗马书八章六节 灵魂,人的灵和人的魂 圣经常题到人的灵。这个灵和中国人常说的灵魂有甚么区别?圣经如何解释?
这个问题我相信是众人都感兴趣的问题。一般来说,中国人的观念是把人分成两个部分,就是内在的灵魂和外在的身体。但是这样的分法,并不能准确的厘清或描绘出人内在的功能。
我们来看圣经到底是怎么说的。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说,“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这里很清楚的让我们看见,人有三个部分:灵、魂、身体。那到底人的灵是甚么?人的灵有甚么功能?人的灵,乃是人最深的部分,是人与神交通往来的器官。所以,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要在灵里敬拜,在灵里祷告,甚至也能在灵里与神的灵同作见证。(约四24,罗八16。)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人的灵与神发生密切的关系。我们来接触神,必须用确定合式的器官,才能遇见祂。就如听声音,必须要用耳朵;看东西必须用眼睛。若运用得不合式,就不能正确的有所接触、认识、和领悟。同样的原则,我们必须运用人的灵,才能接触神。那么人的魂是甚么?人的魂在圣经原文的意思,就是人的精神,心理的层次。一般来说,魂就是人思想、推理、决定的部分。因此,灵与魂是有分别的,并不是混在一起的。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经历。所以我们必须认识灵的功能,才能合式的接触神,享受神,认识神,敬拜神,并与神交通往来。约翰福音四章二十四节说,“神是灵,敬拜祂的,必须在灵和真实里敬拜。”可见我们的灵,乃是重在与神来往。
综上而论,灵和魂是有区别的,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但愿藉着这样的解释,使你能真实认识灵的价值,灵的功能,并使你能与神有更密切的来往。
【经文佐证】 且愿和平的神,亲自全然圣别你们,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来临的时候,得以完全,无可指摘。 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
我犯错了,神会处罚我么? 小孩在家作错了有家法,学生在学校犯错了会有校规,在社会上如果犯了罪,有法律的制裁。今天我是一个基督徒,如果我作了什么神不喜欢的事情,祂会不会惩罚我?
我相信所有为人父母的,都能够同意这个观点,就是处罚儿女不是父母所愿的。因为父母管教儿女的时候,绝对不是彼此享受天伦的时候。但是如果儿女犯了错,父母还保持缄默,甚至置之不理,那么儿女就会被惯坏。届时损失的不仅是儿女本身,父母的教养心血也就白费了。我们可以说,管教的背后乃是爱,人类的亲情如此,我们和神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
希伯来书十二章五至六节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神和我们的关系,不光是创造者与受造者的关系,更是父与子的关系。我们不但是祂造的,我们也是祂生的。我们既是祂生的,祂一定爱我们,关切我们,盼望我们成为祂心意中的样子。我们不喜欢受约束,因为我们身上仍有许多堕落、旧造的东西。而管教的目的,不是叫我们不犯错,乃是叫我们身上那个堕落、旧造的因素,能够被除去。好叫我们能够有分于祂的圣别,使我们能够成熟长大。
所以管教中的处罚,并不都是消极的,乃是带著积极的目的,是为着我们能在神的生命中长大。亲爱的弟兄姊妹,求主赐给我们顺从的灵,乐意接受祂的引导与校正,好叫我们能够在祂神圣的生命里成熟长大,让我们的父、我们的神能够心满意足。
【经文佐证】 你们竟全然忘了那劝勉的话,就是对你们如同对儿子所讲论的,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 希伯来书十二章五至六节 主耶稣怎么会在我里面活着? 你们基督徒说,主耶稣活在你们里面。主耶稣这位二千年前的人,怎么会跑到你们里面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来看圣经是怎么说的。不错,主耶稣的确是一个人,是真正的一个人。提摩太前书二章五节说,“那人基督耶稣”。但是在罗马书九章五节也提到:“基督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受颂赞的神。”所以主耶稣不仅是人,而且还是神。主耶稣之所以能够进到我们信徒的里面,就因为祂是人,更是神。祂是那一位永远无限的神,所以祂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祂是神人。这位神人主耶稣经过了死而复活之后,成了赐生命的灵。在希腊原文里,灵这个字有空气和风的意思。就在主耶稣复活的那一天,祂显现在门徒们的中间,并将祂自己如同生命之气吹到他们里面。我们怎样呼吸,空气怎样进到我们肺里面;照样,主耶稣作为生命之气,被我们这些相信祂的人,借着呼求祂的名,也吸入到我们里面。
保罗在新约里,就作了这样的见证,他在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今天我们这班基督徒也能作同样的见证,基督也活在我们里面。这不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精神常相左右”。这位基督乃是一位活的人位,活在我们的里面。更可贵的是,祂在我们里面成了我们荣耀的盼望。
朋友,这位基督就是我们所相信、所接受的主耶稣。祂也要进到你的里面,作你的生命,成为你荣耀的盼望。祂已经预备好了,要进到你的里面。亲爱的朋友,只要你敞开你的心,简单的呼喊,“哦,主耶稣。”祂就要进到你的里面,活在你的里面,成为你荣耀的盼望。
【经文佐证】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活的魂”;末后的亚当成了赐生命的灵。 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四十五节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里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儿子的信里,与祂联结所活的,祂是爱我,为我舍了自己。 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 永生是将来的事? 有基督徒告诉我,信耶稣得永生。我认为永生是将来的事,等我老了才信耶稣也不迟呀,反正能得永生就行了,不是么?
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先来看永生的定义是什么。圣经里提到的永生,不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长生不老。永生就是永远的生命,这是指神那永远非受造的生命,而不是指人天然的生命,也不是指人肉身的生命。永生,永远的生命,不仅是指时间上的永远长存,无穷无尽,更是指品质上的绝对完美、完全,毫无短缺瑕疵。
那么人的生命又是怎样呢?人的生命是天然的,属肉身的生命,是脆弱而短暂的生命,经不起任何的打击。人的生命也是很有限的,数十个寒暑,转眼就过去。任何人也不能预料在下一分钟,会有什么样的事情临到自己头上。人的生命气息,甚至于连居住的疆界,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内。
我们更进一步来看,神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举例而言,就好比人的一双手和手套一样,手套被制造的目的是为了装手。缺少一双手装在里头的手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同样的,人若没有神的生命作内容,就没有达到被神创造的目的,也就失去了他生存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趁早在人短暂、脆弱的生命之外,得着神那永远、完美的生命,作我们生存的意义,以免虚度了一生。神的生命是在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里,我们只要相信主耶稣,就能得到神的生命。约翰福音三章十五节说,“叫一切信入祂的都得永远的生命。”神的生命是我们成为神儿女的权柄。人能成为神的儿女,这是何等有福的事;这使我们有何等的身分,何等的地位。人越早得到这生命,就越早享受这生命的丰富。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再等待了。现在就敞开你的心,呼求主耶稣的名,接受祂作你的救主和你的生命。
【经文佐证】 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约翰一书五章十二节
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成为神的儿女。 约翰福音一章十二节 聚会是宗教仪式么? 我最近信了耶稣,召会里的弟兄姊妹告诉我要常常的聚会,可是我是个生性好静的人,我比较喜欢一个人在家读经、祷告。为什么还要聚会?聚会是一种必要的宗教形式么?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生存法则和定律。生物若履行那个法则和定律,就能生存,就能存活。神对我们这班信祂的人,也是如此。神对我们命定的法则,就是要我们聚会。聚会之于基督徒,就象水对鱼那样的重要。什么时候鱼离开了水,就不能存活。同样的,基督徒也需要借着聚会,来维持我们属灵的生存和生活。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节告诉我们: “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我的名里,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这里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特别的应许,当我们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祂的名里,祂就与我们同在。希伯来书十章二十四至二十五节也告诉我们:“当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不可放弃我们自己的聚集。”基督徒是成群的。从圣经的眼光来看,我们乃是羊。羊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欢成群聚集在一起。什么时候我们彼此分散,我们就可能有迷失和遭遇狼害的危险。
基督徒必须借着聚会才能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炭火如果是分散的,就会一个接一个的冷却。但是炭火若堆在一起,就能彼此燃烧产生热力。所以基督徒必须要有聚会,才能享受神所命定的福,也能享受众圣徒里面丰富的基督。我们绝对不能轻看我们的聚会。每一周,我们花一点时间,来到祂面前,虽然为时不长,但是这样的聚会,就叫我们的深处得着供应。
【经文佐证】 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我的名里,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节
当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不可放弃我们自己的聚集,好象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劝勉;既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希伯来书十章二十四至二十五节 我是不是也该奉献财物? 我去召会参加聚会,看见有弟兄姊妹捐钱,还有热心的人把东西拿到召会去。他们说,这个叫作奉献。我是不是也该奉献?
关于奉献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看见,我们生活中一切物质的享受,表面看来,是从钱来的。实际上,乃是神的赐与。所以提摩太前书六章十七节说,“不要寄望于无定的钱财,只要寄望于那将百物丰富的供给我们享受的神。”钱就象海潮一样,时起时落。不仅圣经说它是无定的,就是我们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钱是不可靠的。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对钱财的态度应该是这样:不要寄望于无定的钱财,只要寄望于那位将百物丰富供应给我们享受的神。我们也要留心的作正经的事业,努力作我们该作的事。但是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态度,就象农夫一样,他们虽然努力耕作,但是天若不下雨,无论人多么勤奋、劳苦,也不会有合式的收获。
不仅如此,圣经给我们看见,奉献财物乃是一种撒种。这个种子是神所供给的。我们信徒奉献给神的财物,是从神来的,是从神所赐的。所以当我们奉献的时候,也就是把从神所得的奉献给祂。至于在作法上,有两个原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第一,要甘心乐意,不要出于勉强。因为我们这样甘心乐意的奉献,是神所喜爱的。第二,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你右手所作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奉献是在一种隐密的原则里,不是公开的,也不必宣扬。我们奉献乃是作在神面前,无需让人知道。我们这些信主的人,若在财物的奉献上,能够忠心的学习,必定要得着主的恩典,领受祂的祝福。
【经文佐证】 不要寄望于无定的钱财,只要寄望于那将百物丰富的供给我们享受的神。 提摩太前书六章十七节
那丰富供应种子给撒种者……。 哥林多后书九章十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