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擘饼聚会的意义

 
上个礼拜天,我参加了擘饼聚会,是我受浸之后第一次参加的擘饼聚会。这个聚会和其他的聚会都不一样。桌子上有一个饼和一个杯。他们说这是为着记念主。这个饼和杯与记念主有什么关系?

你所参加过的这个聚集,对基督徒来说,的确是一个意义深厚的聚会。因为这是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亲自设立的聚会。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八节说到,主耶稣在被卖的那个晚上,先和门徒们吃逾越节的筵席。随后主就用饼和杯,设立了祂的筵席。哥林多前书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五节也告诉我们,信徒照着主耶稣的吩咐,来在一起一同有分于主的筵席和晚餐。他们吃饼喝杯,一同来记念主。

那么到底饼和杯有什么意义?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八节说,“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在这里血象征祂的救赎;饼象征祂为着我们舍命,为要将祂永远的生命赐给我们。所以当我们有分于主筵席的时候,我们还要更深一层的来看其中属灵的含意。就着属灵的实际说,我们一看到了饼和杯在这里分开陈列,就是看到主被擘开的身体,和祂为我们流出的宝血。

主筵席上的饼,不仅是象征主的身体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裂开,也是象征基督奥秘的身体。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舍命,将神圣的生命释放出来,使我们有分于这生命。这样,我们就成为祂奥秘的身体。因此我们分享这个饼,就是有分于基督身体的交通。桌上的杯,乃是象征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救赎我们,使我们从堕落的光景里恢复到神面前,而重新得着神完满的福分。主的宝血也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而立定了新约。在这新约之中,神赐给我们赦罪、生命、救恩和一切属灵的福分。所以我们分享这杯,也就是有分于基督之血的交通。

从初期使徒的时代一直到主耶稣的再来,凡是爱主的人都要这样继续不断的吃饼喝杯,记念祂,宣告主的死,并且享受祂作我们的生命和福分。这乃是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聚会。但愿我们都能与爱主的人一同有分于这神圣的交通,直等到主的再来。

【经文佐证】
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六至二十八节
 
拜耶稣像是不是敬拜耶稣?
我读到圣经中说,基督徒不可以拜偶像,可是我在不少的地方都看到有耶稣的画像,甚至有些人在拜耶稣的像,这样是不是违背圣经的原则?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不可跪拜那些象,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出二十3~5)。这是神自己向祂的子民颁布的十诫中,首要的两条诫命。因此神不要人雕刻或跪拜任何的偶像或形像,反而应该离弃偶像归向神,来服事这位又真又活的神。那么耶稣的画像是不是偶像呢?不错,主耶稣是神来成为人。祂是真人,也是真神,但是人如果把耶稣的画像拿来拜是不应该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耶稣象,并不是真正耶稣的形像。圣经记载,当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的面貌比别人憔悴,祂的面容比世人枯槁,祂也无佳形美容,当人看见祂的时候,也没有美貌,使人羡慕祂。甚至当祂三十岁到犹太地尽职的时候,别人看祂象五十岁的人一样。今天不同种族的人,都依据他们的想象,画出不同的耶稣象。其实这些画耶稣象的人,都没有看见过耶稣,这些象不但不是主耶稣,根本就是偶像。所以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这些画像拿来挂在家里,或是拿来作装饰,更不可当神来敬拜。因为这样不但不是敬拜神,并且按照圣经的原则来看,作这些事就是与偶像有牵连。这是违反圣经的教训,并且是非常得罪神的。更何况今天祂不再是那位二千年前在肉体里的耶稣,或是挂在十字架上受苦的耶稣。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在复活里已经成了赐生命的灵,现今住在所有相信祂的人里面。我们的主所要的,不是外面形式礼仪的膜拜。今天我们不需要外面物质的形像作凭借,只要简单的转入灵中,用我们的灵来亲近祂,接触祂,就能让神得着真实的敬拜。愿主借着这些简单的话,开启我们,使我们照着神的心意敬拜祂。

【经文佐证】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象,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出埃及记二十章三至五节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在灵和真实里敬拜祂,因为父寻找这样敬拜祂的人。神是灵;敬拜祂的,必须在灵和真实里敬拜。 
约翰福音四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
祷告得答应,有秘诀
我刚信主不久,召会里的弟兄姊妹告诉我,要常常祷告。我最近几乎每天都在为一件事情,一直向主祷告,可是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果。到底我应该怎样祷告,才能得着主的垂听,才能得着答应呢?

基督徒有一个基本的权利,就是能够祷告,而且祷告能得着答应。在圣经里,祷告得答应是有条件的,如果按着这些条件行,祷告就会得到答应。首先,我们要看见,所有的祷告都应当在神面前是真实的求。主耶稣说,“求,就给你们。”神要知道你究竟要什么,求什么,神才能给你什么。求的意思就是专一的求,就是寻找、叩门的意思。我们祷告,必须说出我们求的是什么。不要笼统的、随便的祷告,要专一、确定的,说出我们要的是什么。

圣经也告诉我们,我们求了却得不着,是因为我们妄求。我们应当在神面前求,但是我们不可妄求。我们只能因著有需要而向神求,不能毫无理由,出乎范围之外,随便的求。神不听人妄求的祷告。每一个基督徒,应当学习在正当的范围之内祷告,不要妄开大口,超过我们实际的需要。所以我们看见,要求,但是不能妄求。有的人求是求了,也没有妄求。但是神还是没有听他的祷告,那是为什么呢?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一个基本的拦阻,就是他与神之间有罪的阻隔。诗篇六十六篇十八节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所谓心里注重罪孽,就是说,有一个罪是你心里舍不得的。有一个罪是你自己知道的,你却继续的保留它。不只在行为上,在外表上有这个软弱,并且也是在心里所注重的。这样一个人的祷告,主必不听。主的话告诉我们:“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八14。)人若有了罪过,必须向神承认,求神赦免。这样,祷告才能蒙神垂听。

末了,在积极一面,我们应当信主耶稣说的话: “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已经得着了,就必得着。”(可十一24。)这样祷告的人,乃是一个完全与神联结为一的人,他的祷告是按照神的旨意而祷告。这样的祷告才能有真实的信心,才能蒙神垂听。愿主在祷告的事上,能给我们有开启。让我们享受神所给我们的权利,让我们更多的经历在祷告的事上蒙神垂听,得到答应。 

【经文佐证】
因为凡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路加福音十一章十节

你们纵任贪欲,仍无所有;你们杀害嫉妒,也不能得,你们就斗殴争战。你们没有,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无所得,是因为你们妄求,为要耗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雅各书四章二至三节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
诗篇六十六篇十八节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已经得着了,就必得着。
马可福音十一章二十四节
呼求主耶稣的名
我认识一位基督徒,他常常呼求主名,天天把主耶稣的名挂在嘴边。一面我觉得他很享受很喜乐,另一面我又觉得很奇怪,为甚么人需要呼求主名,默念不是也可以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为甚么我们要呼求主名? 在圣经的原文里,呼求的意思就是以听得见的声音按名呼叫。在罗马书第十章十二至十三节说,祂对一切呼求祂的人是丰富的。因为“凡呼求主名的人,就必得救。”所以人要得救,必须呼求主名。不仅如此,主对一切呼求祂的人是丰富的,使我们能彀享受并经历祂自己。

呼求主名不是新约的新作法,乃是开始于创世记四章二十六节,人类的第三代以挪士。那时人才开始求告耶和华的名。以挪士的意思是脆弱、必死的人。因着以挪士认识人是脆弱必死的,他才开始呼求那位永在之主的名。所以当我们认识我们是无有、软弱、脆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呼求主耶稣的名。我们在创世记十二章也看见,当亚伯拉罕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在那里支搭帐棚时,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他也求告耶和华的名。这表示当我们到达了神所拣选之地,神向我们显现,我们就宣告我们一切所有的都是祂的。然后藉着呼求祂的名,维持与祂更深、更丰富的交通。他也是一个呼求主名的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例子,不胜枚举。

以赛亚书十二章二至四节说,藉着呼求主名,并且扬声欢呼,我们就可以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许多基督徒若从来没有呼求过主,就可能还没有丰丰富富的享受过主。这乃是饮于神救恩泉源的喜乐之路。我们越呼喊“哦!主耶稣阿,我爱你”,我们就越从里面得着释放,也就越被主充满。成千上万的圣徒藉着呼求主名而得救了,也得着了丰富。诗篇八十一篇十节更应许我们说:“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我们呼求祂,就要被祂充满。神命令祂的百姓呼求祂。(诗五十15,耶二九12。)诗篇八十一篇七节说,“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们也可以在危难中呼求祂。我们得救之后,若要得着永无止境的供应,并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经历祂,得着祂的充满,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呼求主名。

主的名不光是一个名,更是指一位活的人位。在哥林多前书,保罗告诉我们,享受主的话就是呼求祂的名。(十二3。)每当我们呼求:“主耶稣”,这位是灵的主立刻就来,我们就能饮于这位赐生命的灵。我们若呼叫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听到了,一定到我们这里来。主耶稣是又活又真的神,也与我们同在;祂总是便利的。所以当我们呼求祂,祂就来。我们要享受祂的同在,以及祂一切的丰富,最好的路就是呼求主的名。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我们可以呼求祂;在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呼求祂,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藉着呼求主名亲近祂。主对我们是亲近的,也是丰富的。

【经文佐证】
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挪士。那时候,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
创世记四章二十六节

从那里他又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
创世记十二章八节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诗篇八十一篇十节
 十字架上主流出了血和水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以后,有一个兵丁用枪刺了祂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约十九34),请问这里的血与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主耶稣来到地上,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完成祂救赎的工作。当祂还在地上尽职的时候,曾经一再的说到祂要被钉死。施浸者约翰介绍主耶稣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约一29。)这节经文说出,基督为我们的罪钉死,乃是为着完成救赎的工作。希伯来书九章二十二节说,“没有流血,就没有赦罪。”因此,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乃是为着救赎,为要洗净我们的罪。在旧约时代,牛、羊的血只能暂时遮盖人的罪;但是主的宝血,却有永远的功效。这是主的死在消极方面所成就的。这一方面,我们比较熟悉,但是主的死还有积极一面的意义,是由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水所表征的。在圣经里,通常水是为着分赐生命,为着产生召会。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节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这句话表明祂的死有积极一面的意义,就是祂要把祂里面的神圣生命释放出来。流自祂肋旁的水表明,祂将隐藏在祂里面的生命释放了出来。在创世记二章,有一幅图画清楚的预表主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意义。神使亚当沉睡,然后从他的肋旁取出一根肋骨,用它建造成为一个女人,就是夏娃。当亚当看见神为他预备的配偶之后,他就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表明夏娃是出于他的,这表征召会是出于基督的。这一幅图画帮助我们看见,从基督肋旁流出的水,表明祂将生命释放出来,为要产生召会。综合以上所述,我们看见,在消极方面,借着祂所流的血,主对付了罪的问题,解决了人在神面前最大的障碍。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积极方面,祂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水,释放了祂神圣的生命,将祂的生命分赐给我们,使我们成为祂的召会,就是祂心爱的配偶。

【经文佐证】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向他走来,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之罪的!
约翰福音一章二十九节

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没有流血,就没有赦罪。
希伯来书九章二十二节
伊甸园,两棵树
我在读创世记的时候,读到在伊甸园里面有两棵树。这两棵树的名字很特别,一棵叫生命树,另外一棵叫善恶知识树。这两棵树有什么属灵的含意?为什么吃了善恶知识树的果子以后,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

当神创造了人之后,就把人放在伊甸园里面。在园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两棵树。一棵是生命树,一棵是善恶知识树。这两棵树代表宇宙中的两个源头、两个生命和两个原则。

顾名思义,生命树表明这棵树的内容就是生命。生命树其实就是代表神,因为神乃是一切生命的源头。我们知道,生命的原则就是一倚靠的原则,正如吃喝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智慧,多么有干才,多么健康,都不能从吃喝的事上毕业。没有一天我们可以停止吃喝,人必须一直倚靠吃喝,来维持人的生存。这就是倚靠的原则。生命的原则总是单纯的; 这棵树的结果就是使人单纯的倚靠神。当主耶稣来到地上的时候,祂曾经说祂就是生命,并且祂也曾经介绍祂自己就是葡萄树。我们把这些话摆在一起,就可以知道主耶稣就是那棵生命树的具体化身。神起初的目的就是要人接受生命树,也就是接受神作人的生命。

另一棵树是善恶知识树。从字面来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棵复杂的树。这棵树包括了知识、善与恶,而这是人类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这棵树代表宇宙中另外一个源头-撒但,也就是神的对头,所以善恶知识树最重要的就是使人向神独立,使人远离神,甚至弃绝神,不再倚靠神。所以神从一开头就警告人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知识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6。)从神的话我们可以看见,这棵树就是死亡之树。这里的死指人灵里的死。人接受这棵树的同时,撒但的成分就进到人里面,罪与死的因素就浸透人的深处。从那时起,人不仅开始犯罪,受罪的奴役,受死亡的影响,更严重的就是从此以后,人就不能来到神面前享受神。人就开始向神独立。因此,人吃了这棵善恶知识树的果子之后,最严重的影响,不仅是受到罪与死的捆绑,更是离开了神,失去了神的同在。求主开启我们的眼睛,这是人堕落后一个严重的后果。

【经文佐证】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创世记二章九节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创世记二章十六至十七节
信耶稣,得永生,就不死了
上个礼拜六我碰到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他说他信耶稣了,并且叫我也要快点信耶稣,说信耶稣就能得永生。我很好奇“永生”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信了耶稣就不会死?

“信耶稣得永生”,这实在是神给人最大的福气。那么“永生”是什么?简单的说,永生就是神永远的生命,也就是神自己。我们能得到神自己作我们的生命,这是何等的福气!

在圣经里面总共提到三种生命,用希腊原文里三个不同的字来表达。第一个字,是指人肉身的生命;第二个字,是指人的魂生命;第三个字,是指神的生命,也就是所说的永生。这生命有好几种特性,它不仅是永远的、神圣的,也是非受造的并且还是复活的、得胜的生命。

“永生”这个辞特别强调神的生命是永远的。一般人对“永远”这个辞的领会,通常是指着时间上的永远长存。其实“永远”这个字在希腊原文也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在时间上是永远长存,无穷无尽的;第二,在品质上也是绝对完美完全,没有任何短缺瑕疵;第三,在空间上也是无限无量,充满万有。这样无穷无尽、至善至美、充满万有的生命,竟然作了我们的生命。(约三16。)得着这生命,岂不是最大的福气么!

我们知道,神渴望来作人的生命。我们也知道,祂创造人,目的就是要人接受祂作生命。然后,主耶稣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十10。)人如何能得着神作生命?“信”是惟一的路。当我们一信主耶稣,神就把祂永远的生命当作礼物白白的赐给我们;我们不需要出任何的代价,只要简单的接受,就能得着。如果主来得迟,我们肉身的生命会告一段落,我们的肉身有一天都要死亡,但是主这永远的生命在我们里面却永远不会过去。因此,我们信主的人都有复活的盼望,我们也要复活,更多享受这个永远生命的丰富。

【经文佐证】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远的生命。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
我们能知道主的旨意么
我最近刚从学校毕业,正在找一份工作,请问我该怎么样在这事上寻求主,才能知道什么是出于祂的旨意?

我们既然是被主买回来的人,就是属于祂的人,所以我们得救以后,有一个基本的改变,就是我们的行事为人不能再凭自己的喜好,乃是要寻求主的带领。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主的引导和带领?首先我们要来看环境的安排。马太福音十章二十九节说,“两只麻雀不是卖一个铜钱么?没有你们父的许可,一只也不会掉在地上。”这给我们看见,虽然麻雀是这样的微不足道,但若不是神的许可,连一只也不会掉到地上。所以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偶然的。我们的事业、环境、丈夫、妻子、父母、儿女和一切,都是神为我们安排好,神为我们设计好的。所以当我们寻找职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相信,神会安排调度。

第二是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引导。约翰一书二章二十七节说,“你们从祂所领受的膏油涂抹,住在你们里面,并不需要人教导你们,乃有祂的膏油涂抹,在凡事上教导你们;这膏油涂抹是真实的,不是虚谎的,你们要按这膏油涂抹所教导你们的,住在祂里面。”我们一得救,神的灵就住在我们里面。神的灵自然会把祂的旨意告诉我们,我们里面也自然的会有一些感觉。所以在我们寻找职业之前,我们必须先借着祷告,把自己奉献给主,求祂在环境中来安排,并且给我们里面清楚的引导,叫我们的职业不至于影响我们的召会生活,也不至受世界的霸占。 

祂还借着圣经,给我们知道神作事的法则是永远不变的。已往的人遇见许多事,神都在其中显出祂的作为来。这些事都记载在圣经里,作为我们的榜样和原则。因此,我们要明白神的旨意,就必须认真的读圣经。神的话就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所以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出于主的,要神引导我们前面的路,我们就必须透过圣经,明白祂的旨意。

凡事临到我们,我们必须在这三方面有清楚的印证;就是环境的安排、圣灵的引导和圣经的启示。只要这三方面都是清楚的,我们对于神的引导也就清楚了。

【经文佐证】
你们从祂所领受的膏油涂抹,住在你们里面,并不需要人教导你们,乃有祂的膏油涂抹,在凡事上教导你们;这膏油涂抹是真实的,不是虚谎的,你们要按这膏油涂抹所教导你们的,住在祂里面。 
约翰一书二章二十七节
 对待长辈的态度
我的表弟是个个性非常温顺的人,对待家里的长辈,向来是恭恭敬敬,顺顺服服的。可是最近因着信仰的问题,跟我舅舅闹翻了脸,他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这种情形,使我很难过,也很困惑。请问圣经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教导,让我们知道,要怎样对待我们的长辈?

圣经是一本包罗万有的书,涵盖宇宙间一切与神与人有关的事。在旧约里,神亲自颁布十条诫命。其中第五条是说,当孝教父母。这是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第五条乃是与头四条,并列在同一块石版上,而前面四条,是与神自己有关的。这是指明,我们孝敬父母,就是我们尊重我们的根源。而人类的根源,就是神自己。也就是说,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如果我们孝敬父母,神就应许我们在世长寿。我们青年人,应该都要学习孝敬父母,不可以触犯我们的长辈。在新约里面,彼得前书五章五节也明白的说到,年幼的要服从年长的。保罗在以弗所书也说到,作儿女的,要在主里顺从父母,因为这是正当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孝敬、服从、顺从这些辞的含意。首先我们来看孝敬是什么意思?孝敬的意思就是尊敬,这与我们的态度、我们的灵有关。服从和顺从又是什么意思?服从和顺从的意思就是听从。这与我们的行为有关。许多时候,我们作儿女的可能表面上听从、顺从了父母的意思,有服从的行为和事实,但却不是真正的尊敬父母。因为我们的态度是敷衍的,我们的灵也是不服的。我们作儿女的都需要学习顺从父母,同时也要尊重他们;这样我们就能蒙神祝福。那么在主里顺从父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我们若想要顺从父母,首先必须与主成为一,因为只有主耶稣,有那个绝对顺从的能力。我们若想凭自己顺服,是顺服不来的。其次,我们的顺从是照着神的话,而不是照我们人天然的观念。作长辈的,只要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不违背神的话,不违背圣经的标准,我们青年人就应当顺服他们。如果他们的要求与神的话有冲突。譬如,长辈要我们否认主,要我们拜偶像,我们外面的行为不能听从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灵还是应当恭敬的,说话的口气,还是应当有节制的。我认识一位弟兄,他也有同样的经历,当他受家人的反对和逼迫,他就迫切的祷告。之后,他对他的父亲说,我盼望在信仰的事上,可以听从您,巴不得能照您的话作;但是,
我不能违背我的信仰,请您原谅我。因着他这种恭敬的态度和温柔的口气,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因而带进他全家的救恩。

弟兄姊妹,我们若是能分辨孝敬、服从和顺从的意义,我们就能合宜的对待我们的长辈,并且能叫他们因此得着神的救恩。

【经文佐证】
“要孝敬父母,使你亨通,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以弗所书六章二至三节
福音我信了。可是我的家人怎么办
自从我信主之后,家人对我一直不谅解,并且对我还有一些为难,但是我实在盼望他们能与我同得福音的好处,请问我该怎么办?

你对家人得救有这样的心愿,是非常好的开始,我们相信主必定会祝福你认真的态度。

我们和家人的关系是天生的,是建立在爱的根基上;我们和主的关系更是如此,也是建立在爱的根基上,这两者绝对不是互相冲突的。父母会反对我们信主,可能是因为传统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认识这位主。你知道主爱我们爱到一个地步,祂亲自来到地上,为了你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这个爱是宇宙中最神圣最超绝的爱,所以说,我们不可能因为客观环境的阻挠而和基督的爱隔绝,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的。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生活上,我们必须在生活上有合式的见证。譬如说,作儿女的得罪、顶撞父母是常有的事,然而已往我们不太有感觉。或者有感觉呢,我们还是让它去了,不曾表达自己的亏欠。但是在我们得救之后,这样认罪的生活是必须的,因为这样的见证,会使我们的家人看出来神的救恩在我们身上的能力。要有适当的见证,就是在我们从前生活的样式上,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也就是凭着主的生命,活出一种新人的生活。

举个例子来说,已往家人叫我们作家事,我们是很勉强的去作,但是现在却是主动的帮助我们的家人。并且为他们多方的祷告,求主在他们的里外来作工,使他们能认识救恩,得着救恩。

在这一方面,我们听过很多宝贵的见证,有许多弟兄姊妹起初信主的时候,也都经历同样的反对和逼迫;但是他们在信仰上却没有妥协,反而坚定持续的为他们的家人祷告,并且活出一种新人的生活,至终他们的家人一个接一个的得救。这的确是主大能救恩的明证,所以我们不能轻看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今天轻易的让步,受损失的不光是我们个人而已,我们的亲人可能就失去得救的机会。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必须看重我们今天所得的救恩,因为我们站住,就使得我们的家人也有得着救恩的机会,愿主祝福你和你的家。

【经文佐证】
他们说,当信靠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使徒行传十六章三十一节

向软弱的人,我就成为软弱的,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众人,我成了众人所是的;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享这福音。
哥林多前书九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
劳苦担重担得安息─看起来很好,其实是虚空的,怎么办
我先生是个生意人,生意作得也不错,家庭看起来也很美满,算是朋友们羡慕的对象。可是我里面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虚空,是无法解释的,我该怎么办? 

我相信许多的朋友都有类似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人会落到这个光景呢?人类的老祖先犯罪、堕落之后,就落入了人必须要终生劳苦、汗流浃背,才得糊口的咒诅之下。人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由小到大,无论士、农、工、商,那一种行业都有不同的劳苦。我们从事正当职业,劳心、费力,为的是养家活口,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这些生活上的劳苦,却使我们落入了尊、卑、富、贱相对的阶层之中。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的重担,无论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在生活上,甚至于在道德上和良心上,我们都常常会有重担,而失去了安息。因为有这些重担,我们内心深处岂不是急于追求摆脱重担之道么?

我们人之所以高贵,人之所以与万物不同,是因为神为我们人造了一个超过万物的生命。这个生命的深处有我们最为忽略的灵魂。有许多人注重养生之道,也不过是注重保养身体而已。也有人注重养性之道,那也不过只是注重人的心理倾向而已。人只注意身体上,或心理上的需要,而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但是却忽略了灵魂,任凭宝贵的生命失丧。人所忽略的灵魂,却是主耶稣所最为看重的。在主耶稣的眼里,这灵魂比全世界的财富都重要。主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魂生命,有什么益处?人还能拿什么换自己的魂生命呢?”

这样说来,我们怎么能一面摆脱重担,一面又能享受生命之福呢?请听,主耶稣对我们的呼召。祂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我们只要答应主耶稣的呼召,来就近祂,相信祂,接受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成功的救赎。祂所流的宝血,为我们脱去层层的重担。主耶稣更从死里复活,成了赐生命的灵,为着分赐生命给我们,叫我们有能力来应付人生的需要。

【经文佐证】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魂生命,有什么益处?人还能拿什么换自己的魂生命?
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六节

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 
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节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