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第一章 埋葬旧人、活出新样
第一篇、文士和法利赛人式的基督徒 第二篇、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 第三篇、信主与悔改 第四篇、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人 第五篇、天上的颜色 第六篇、荣耀神的基督徒 第七篇、基督的香气 第八篇、你愿意讨谁的喜欢呢? 第九篇、神的旨意 第十篇、今日的圣殿 第十一篇、重价买来的人 第十二篇、两样应当随身佩带的宝物 第十三篇、作那一种人合算呢? 第十四篇、最公平的教训 第十五篇、基督徒的徽章 第十六篇、基督徒的健康问题 第十七篇、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 第十八篇、跟从主的人应当怎样待家里的人呢? 第一篇、文士和法利赛人式的基督徒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乾净了。”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廿三章廿三至廿八节)。 听主耶稣责备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话,便可以明白那些人是怎样的虚伪,怎样的只顾外表,不顾内心;怎样的在人面前显露出敬虔的样子来,但他们里面却是充满了诸般的罪恶。这些人在起初这样作的时候,也许还受到良心的责备,感到少许的不安,及至日期一长,他们的良心渐渐变成麻木,再也不自觉不安,最后弄得成了习惯,就一直这样下来,不但不感觉惭愧,反倒以为自己真是敬虔。再加上有些人因为只看见他们外面的一些敬虔的样子,以为他们真是敬虔,便推崇他们,抬举他们,他们更洋洋得意了。若不是主耶稣看透了他们的伪善,并用这如同雷声一般的言语斥责他们,揭破他们的假面具,恐怕不但别人长久受着他们的欺骗,就连他们自己也许始终不能认识自己,因而自欺到底。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这句话不但揭破了他们的假面具,而且宣布了他们所要遭遇的危险。他们的心如果没有死,不但应当因着这句话惭愧,而且应当因着这句话战兢。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说这句话,也没有人敢说这句话;因为当时的社会己经充满了这种伪善的风气,上行下效,连一般上等社会的人物也是这样,其他的人更不用说了。日久天长,再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好的事,人都以为这就是作人的正轨。即使有一两个未曾被他们同化的人看见了这种罪恶,知道这是不好的事,他们也不敢说什么。不料正在整个的社会都沉溺在这假冒为善的罪恶中的时候,霹雳一声,人们那久己听不见声音的耳鼓,忽然听见了一句惊人的话语-“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主耶稣不但宣布了这个可怕的咒诅,接着他又宣布了他们种种假冒为善的罪恶,说他们注重小事,轻忽大事,注重外表,轻忽内心,说他们只知道奉献一些物质方面的供物,却抛弃了生活中神所要的美德;说他们外面装得极好看,里面却是污秽不堪:说他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这真是一个最恰当的比喻。当你看见一座粉饰的坟墓的时候,你欣赏那块美丽的墓碑,和墓碑四围雕花的栏杆,并栏杆里面所种的一些鲜艳的花卉,这时候你也许以为这是世界上一个最清洁佳美的地方。但如果你掘开花卉下面的几尺黄土再看,原来那里所埋藏的乃是你最不愿意看见的死人的骨头。那种丑态,那种恶臭,使你掩鼻转脸,急忙退去,再不想在那个地方多停留一分钟。那种假冒为善的人生也是这样,在人面前穿了很洁净整齐的衣服,口中吐出优美流利的言词,与人交接温文有礼,表示十分亲爱,在人面前很慷慨的施舍,很恳切的祷告。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信、自私、贪婪、诡诈、嫉妒、骄傲、污秽、和种种可耻可憎的恶念,他们的生活里也充满了欺骗、强暴、杀害、奸淫、利己、损人、纵欲、放荡、种种可耻可憎的恶行。主耶稣用粉饰的坟墓来形容那假冒为善的人生,真是最适宜不过的。我们的主是最圣洁真实的。他看不惯这种伪善的人生。他不能容忍这种欺神欺人的事情。他恨恶这种假冒伪善的罪。比恨任何种罪恶更甚,因此他毫不留情的严厉斥责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并且向他们宣布神的咒诅,希望他们知罪悔改。可惜那些犯罪成性的人不但不接受他的责备和警戒,反倒恨他、害他、群起而把他置于死地。 主耶稣既是这样恨恶假冒为善的罪,这样严厉责备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今日作他门徒的人当然要事事真诚,内外如一了。谁想大多数称为基督徒的人竟完全步了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后尘。看看今日一般教会的领袖,一般传道人,一般基督徒,那种心口不一,那种假冒为善,与当日主耶稣所责备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相比,可说形影毕肖,毫无差异,不用提那些根本未曾真实悔改未曾真实信主的“教徒”们,就连那些实在得了重生的基督徒,又有几个不是只注重小事,却轻忽了大事,只注重外表,却轻忽了内心,只注重一点外面的敬拜仪式,和财物的奉献,却轻忽了神所要的美德呢?许多基督徒聚会很勤,献金很多。为教会的事工也很费心费力,但他们的人生中却有很多被神憎恶的事。许多基督徒坐在礼拜堂中的时候,看着十分虔诚,开口讲起道来,也很娓娓动听,如果你只根据这些外面的事来评断他们,你一定说他们是最好的基督徒,但如果你与他们同处的日子一长,你便可以看见他们的思想言语行为真是卑鄙不堪,遇见财利便忘记了神的教训,神的荣耀,也不再顾到自己的人格与节操。他们为求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身家,和自己的信用。他们一点不以说谎言、弄诡诈、带假面、用手腕,为可耻可憎的事。他们见别人得了好处,便起嫉妒的心,受了别人一点亏欠欺侮,便满心想报复。他们的心肠狭窄得可怜,他们的目光浅短得无比。他们与人共事,处处想占便宜。他们喜爱人的奉承恭维。他们用种种卑鄙虚伪的方法去显露自己,去求虚浮的荣耀,他们行事为人常是偷偷摸摸,隐隐藏藏,一点不光明磊落,正直坦白。他们谄媚富足的人,藐视贫穷的人,欺压苛待那些比他们卑微软弱的人。他们在两性的关系上,有许多污秽不可告人的事。他们事父母不孝,他们待朋友不忠。他们的心成了污秽的灵的巢穴,他们的生活与神的真理背道而驰。你看他们在礼拜堂中敬拜神,听他们在人前侃侃讲道的时候,绝不会料到他们的生活竟是这样污浊卑鄙。你看他们这种人生,绝不会信他们就是那些被人认为热心的基督徒。主耶稣责备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为粉饰的坟墓,谁想到今日那些作他门徒的人大多数也成了粉饰的坟墓。主耶稣看见这种情形必是怎样的悲哀伤痛阿。他看见这种情形绝不能缄默不言,他今日再发出同样的话语来说,“你们这些假冒为善的基督徒有祸了!” 基督徒步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后尘,巳经令人悲哀万分了。谁知道那些假冒为善的基督徒当中,有许多人不但不知道自己背叛了他们的主,反倒自骄自豪,以为自己是主的好门徒,同时还批评别的信徒不热心,不爱主。我看见许多信徒大声传扬十字架的福音,恳切的告诉人说耶稣是罪人惟一的救主,他为罪人死了,他从死人里复活,他升到天上,他还要再来。他们因为他们信救恩的福音,传救恩的福音,便承认自己是信仰纯正的基督徒,但他们的行为与他们所承认的道毫不相称。我又看见许多信徒用心研究旧约中的预言,新约中的预言,关于犹太人的预言,关于外邦人的预言,关于教会的预言,关于基督再来的预言,他们不惜寻章摘句的去推敲解释。他们因为他们这样查考预言,便以为自己是预备好了等候主来的基督徒,但他们的生活与主的教训相去不知有多远。我又看见许多信徒热心提倡布道事业,福音堂布道,家庭布道,城市布道,乡村布道,集镇布道,庙会布道,团体布道,个人布道。他们因为布道喊得舌敝唇焦。他们因为布道累得力尽筋疲。花去多少金钱。他们因为布道用去多少时光。他们因为他们热心布道,便以为自己是主所喜爱的门徒,但他们作起人来,竟有极多的事与主的真理背道而驰。我又看见许多的信徒竭力的传讲教会与国度的真理。他们说,只有他们的团体是站在教会的地位上,其他的教会都是宗派。他们说,只有他们擘饼的桌子是主的桌子。他们又说,只有具备某种条件的人才得进天国。他们因为有这几样独特的道理,便以为自己是特别顺服神,特别走道路,程度特别高尚的基督徒。但他们行事为人却也有许多的罪恶不义,而且在虚伪说谎,文过饰非,骄傲自大,批评定罪,离间别人的感情,拆毁别人的团体,这几样事上,比其他的信徒所犯的罪更多更大。我又看见许多信徒特别注重圣灵的恩赐,圣灵的充满。他们说过方言。他们见过异象。他们中间有的人甚至见证他们曾被提到天上去,看见过别人所未曾看见过的事物,得着过别人所未曾得过的经验。他们因着这些事便认为自己是特别属灵的基督徒,但他们的言语行为与圣灵所结的果子不相符合的地方多得不可胜数。我又看见许多信徒高举旧约中所载神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他们热心守安息日,他们禁止人吃神不许以色列民吃的那些不洁净的动物。他们以为这是他们独有的优点,是他们特别的长处。他们认为他们是那“守神的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启十二章十七节)。但他们在神所要的德行上却是轻忽不顾。他们很拘谨的遵守关于日子饮食方面的几条律法,在行为生活方面却仍有许多不敬虔、不公义、不诚实、不圣洁的事物。我又看见许多传道的人在讲台上讲起道来,口若悬河,滔滔不断,解释起真理来,妙喻环生,娓娓动听。许多人景仰他们,追随他们,他们因此觉得自己是神忠心的仆人,是神手中合用的器皿。但他们的心思、言语、行为、生活中,却是充满了诡诈、贪婪、自私、骄傲、污秽、邪荡、嫉妒、仇恨、爱虚荣、恋世界、和许多他们自己明知道是神所憎恶的事。以上所说的几种信徒都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式的基督徒,都是粉饰的坟墓,但他们自己却一点没有想到自己是假冒为善的人。他们以为他们自己真是最热心、最虔诚、最高尚、最属灵的基督徒。他们只注重那一些外面的事物,便忽略了主所最重看的清洁诚实的心灵,和敬虔公义的生活。那些外面的事物是容易办到的,清洁的心灵和敬虔的生活却是极难保守的。注重那些外面的事,使我们的肉体受不着什么污损,注重清洁的心灵和敬虔的生活,却使我们的肉体感到极多的不便利,不舒适。我们的肉体不怕我们注重那些外面的事,它却怕我们追求敬虔的生活。但我们一轻忽敬虔的生活,便要陷在假冒为善的罪中,蹈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覆辙以后,还觉得自己是热心敬虔的基督徒。这种人真可怜到极点。他们如果不及早觉悟,从速悔改,他们的前途便不堪设想了。假冒为善是一种极大的罪,也是信徒极容易犯的罪,无论怎样好的基督徒,只注重外面的事,却忽略里面的事,便会流到假冒为善的罪里去。惟有让基督常住在我们里面,而且在我们里面作主作王,让他用他的权柄将我们里面的邪恶不义容我们诚诚实实的进到主的面前,让他用他的光辉照耀我们,使我们看出我们自己的失败和缺欠。如果我们巳经陷入假冒为善的罪中,就当急速悔改,承认离弃这种可怕的罪。如果我们尚未陷入,就当儆醒谨守,求神怜恤我们,保守我们总不陷入这种大罪里面,免得我们遭遇假冒为善的人所要遭遇的祸患。主耶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话,并他向他们所宣布的咒诅,都是那样一一的记载在圣经中,今日的基督徒们对于这些经文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但他们还像文士与法利赛人那样的假冒为善,请想他们的心是何等刚硬,他们将来要遭的祸患是多么可怕呢?/font> 第二篇、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 “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他保护圣民的性命,搭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诗九十七篇第十节) 基督徒应当学习慈爱、怜悯、忍耐、宽容、饶恕、体恤,同时他们也应当学习恨恶。不过他们所当恨恶的并不是人,乃是罪恶。“恨罪”是神向属他的人所发的一条命令。“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恨罪是圣徒的美德。一个圣徒无论怎样好,他若不恨罪,就不完全像神,因为神是恨恶罪恶的神。 “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狂傲人不能站在你面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诗五篇四至六节) “耶和华试验义人,惟有恶人和喜爱强暴的人,他心里恨恶。”(诗十一篇五节) “因为我耶和华喜爱公平,恨恶抢夺和罪孽。我要凭诚实施行报应,并要与我的百姓立永约。”(赛六十一章八节) “他们的一切恶事都在吉甲,我在那里憎恶他们。因他们所行的恶,我必从我的地上赶出他们去,不再怜爱他们;他们的首领都是悖逆的。”(何九章十五节) “谁都不可心里谋害邻舍,也不可喜爱起假誓,因为这些事都为我所恨恶,这是耶和华说的。”(亚八章十七节) 读了上面所引的几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出来神是怎样的恨恶罪恶和作恶的人。他恨恶狂傲的人、说谎的人、好流人血弄诡诈的人、和喜爱强暴的人。他恨恶抢夺和罪孽、恨恶谋害邻舍和起假誓的事。因为他的百姓行这一切的恶事,所以他把他们从他的地上赶逐出去,他灭绝他们,降灾祸在他们身上。他自己恨恶罪恶,所以他看见他所立的基督恨恶罪恶,便特别喜爱他,用喜乐油膏他,胜过膏他的同伴。 “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诗四十五篇七节) 在这一节经文中,我们看见神所以特别爱他所立的基督,就是因为这位基督喜爱公义,恨恶罪恶。因为他有这两样神所喜悦的事,所以神才用喜乐油膏他,胜过膏他的同伴。是,我们从主耶稣在世上的生活中可以看见他是怎样恨恶罪恶。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撤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的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二章十三至十七节) 圣殿并不是没有人照顾的地方。那里有祭司和守殿官。这样严肃的一个地方,卖牛羊鸽子的和兑换银钱的人怎么竟会进来作买卖?明显是那些祭司和守殿官受了一些商人的贿赂,把他们放进圣殿里来作买卖。在别的地方作这种舞弊营私的事尚且不可,何况在神的殿中作这种邪恶可憎的事呢。我们的主一看见这事,他那种恨罪的心便一发而不可遏,他一点不怕恶人的反对和恨恶。他把那些作买卖的人从圣殿中都赶逐出去。在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充分的看出来主耶稣恨罪的那种精神。除了这一件事以外,我们在别的事上还可以看见同样的情形。容我们读主耶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话-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充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乾净了。”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廿三章廿三至廿八节) 听主耶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罪恶所说的这些话,便能看出来他是怎样的刚直、勇敢、恨恶罪恶,绝不妥协。他恨恶罪恶到极点,他尤其恨恶假冒为善的罪。所以他所说的话是那样的严厉,那样的不顾情面。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才惹了那么多的人的怒气,被他们挂在木头上。 当他复活升天以后过了若干年,在拔摩海岛上向他的使徒约翰显现,吩咐约翰写信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在他写给以弗所教会的那封信里有几句话说,“你还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这也是我所恨恶的。”(启二章六节)。他自己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他也愿意他的教会像他一样。所以他一看见以弗所的教会恨恶尼哥拉一党人的行为,他便感觉到无限的快慰。他不愿意他的门徒恨人,然而他愿意他的门徒恨那些不义的事,因为那些不义的事也是所恨恶的。 从以上所引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看见神是怎样恨罪,又可以看见主耶稣是怎样恨罪。我们现今再读几段经文,看看敬畏神的人怎样恨罪。 “我恨恶恶人的会,必不与恶人同坐。”(诗廿六篇五节) “邪僻的事我都不摆在我眼前;悖逆的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恶,不容沾在我身上。”(诗一零二篇三节) “我藉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诗一一九篇一零四节) “谎话是我所恨恶所憎嫌的,惟你的律法是我所爱的。”(诗一一九篇一六三节) “耶和华阿,恨恶你的,我岂不恨恶他们么?攻击你的,我岂不憎嫌他们么?我切切的恨恶他们,以他们为仇敌。”(诗一三九篇廿一至廿二节) 恶人的会,悖逆人所作的事,一切的假道、谎话、恨恶神攻击神的人,都是神所恨恶的,所以敬畏神的人也恨恶这些事。看见这些恶事和恶人,心中一点不难过的人,在神面前一定不够敬虔,一定不十分像神,不十分爱神。一个圣徒无论有怎样高的德行,他若不恨恶罪恶,便是一个极大的缺欠,一种极大的弱点。 今日世界上充满了罪恶,教会里也充满了背道的教训和行为,这种种的现象都是足够令人痛心的了。但还有更令人痛心的事,就是许多热心的信徒看见听见这一切的事,并不感觉哀痛和愤恨,反倒视若无睹。这足证明连热心的信徒中间也少有像神的人,少有与神同心的人,少有真实爱神的人。广袤的世界上,神竟不能寻着几个与他同心的人,他的心中该是怎样伤痛阿! 容我们为我们的失败哀痛,为我们不像神的地方自责,为我们不能与神同心而懊悔,为我们不能与神有同一的爱憎而惭愧。容我们再三诵读神的这一条命令- “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 第三篇、信主与悔改 “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一章十四至十五节) “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馀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徒二章三十七至三十八节) “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又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二十章二十至二十一节) 上面所引的三段经文中的第一段,是主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对犹太人所发的呼声。第二段是彼得在五旬节对聚在耶路撒冷从各处来的犹太人所传的福音。第三段是保罗在米利都对以弗所的众长老所说的话语。这三段话都是新约中最重要的记载,因为它们不但说明了主耶稣和那位犹太人的使徒彼得并那位外邦人的使徒保罗所讲的要道完全是一致的,而且也说明了他们所讲的要道的大纲不外乎两件事,第一件是悔改,第二件是相信耶稣替罪人死的福音。对这第一件事,他们三位所说的话是一样的--悔改。对第二件事,他们三位虽然用了不同的说法,但意思却是一样。主耶稣说,“你们当悔改,信福音。”福音是什么呢?保罗告诉我们说,“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林前十五章一至四节)。信福音便是信耶稣的代死,信耶稣的复活。反过来说,信耶稣便是信福音了。使徒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若只看字句,似乎他没有说信耶稣。但我们若仔细思想一下,奉耶稣的名受浸,岂不是信耶稣为救主以后便接续着去作的一件事么?不信耶稣又焉能奉他的名受浸呢?受浸是表示与主耶稣同死、同埋、同复活;那样,当然需要先信主耶稣的代死、埋葬、和复活了。保罗说,他“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这句话不需要解释,便可以看出他是与主耶稣和彼得所讲的完全相同。 真诚信主耶稣的人必定先在神的面前悔改。反过来说,必须在神面前悔改,才提得到信主耶稣。“悔改”里面不一定包括信耶稣,但“信耶稣”里面一定包括着悔改。有谁不承认离弃自己的罪却能信耶稣呢?有谁甘心愿意活在罪里,死在罪里,却肯作耶稣的门徒呢?我们传道的时候一定要传耶稣为罪人死的福音,但我们需要先使人知道他们的罪,并他们因犯罪所招来的痛苦和结局。我们必需招呼他们悔改归向神。当他们看见他们自己的罪,为他们自己的罪自责、自恨、自惭、自卑的时候,我们接续着便把神给他们所设立的救主和救法介绍给他们。当他们在神面前悔改,承认离弃自己的罪,用信心的眼睛仰望耶稣的时候,他们便得赦免蒙拯救了。因此所有真实信了耶稣的人都是在神面前诚心悔改过的,换一句话说,他们都是承认离弃了自己的罪恶的。只有诚心悔改承认离弃了罪恶的人才能真信耶稣。悔改与信主不但是相连着的事,而且悔改还是在信主以前。 不幸得很,许多传道的人竟把福音讲错了。他们只讲信耶稣得救,却没有讲悔改的道理。他们未曾叫人看见自己的罪,更未曾叫人承认离弃他们的罪。他们虽然讲了耶稣为罪人死的事迹,但因为那些听的人既没有看见自己的罪,更没有在神面前认罪悔改,自然不会信靠耶稣,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他们中间还有人表示信耶稣,愿意加入教会,请想那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中间最好的也不过是钦佩耶稣那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或是景仰耶稣那种高尚的道德,伟大的人格。比这个更低一些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当传道的人问他们信不信耶稣为罪人死的时候,他们回答说“信”。在他们也许是真以为他们是信了耶稣,可是实际他们只是“知道了耶稣的事迹“而已”。殊不知信耶稣是一件事,知道耶稣的事迹是另一件事。信耶稣的人必须知道耶稣的事迹,知道耶稣事迹的人却不都是信耶稣的。知道耶稣的事迹是头脑里晓得了关于耶稣的一些记载,信耶稣乃是心中真实靠赖他,并且呼求他的拯救。我们不能因为知道耶稣的事迹而得救。我们得救乃是因为诚心信靠。可惜许多人以为自己知道了耶稣的事迹便是信了耶稣。更可惜的是许多传道的人也以为那些知道了耶稣的事迹的人便都是信了耶稣的。有一件很普遍的事实可以证明我所说的,就是许多教会考问那些要受洗或受浸的人的时候,所发的问题多是一些圣经中的知识方面的问题。只要他们能答得出这些问题,便可以被允许受洗或受浸。从此以后,他们便被人承认为信耶稣的人了。至于他们有没有在神面前悔改?有没有真心信靠主耶稣?便少有人过问了。 不查考一个人曾否确实向神悔改,曾否真心信靠耶稣,只考向他一些圣经中的知识,便接纳他加入教会,这种情形巳经足够使人痛心的了。可是还有些教会连这件事也不作。他们收人的时候只求多多益善。劝人、拖人、勉强人,叫他们到自己的教会里来受洗或受浸。对于那些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势力、有金钱、有声望的人,更是极尽拉拢、谄媚、巴结、奉承之能事,设法把他们弄到教会里来。我看见许多教会大批的收教友,受洗或受浸的时候往往一次便有几十、几百人,心中便为他们担忧惧怕。可是那些教会的领袖们却得意洋洋,认为神在他们中间行了大事。及至详细调查一下那些人信主的经过,真实悔改信了主的人有时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清楚知道耶稣的事迹的人巳经可算为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此外尚有盲听盲从的,因为人的情面难却而加入教会的,还有为希翼获得物质方面的好处而表示信主的,为达到求婚的目的而作基督徒的,为求上司或主人的欢心而受洗或受浸的、为想在教会中出风头求虚荣而请教会接纳的,这些人加入教会根本就不是为信主,乃是别有希图,可是教会的领袖仍照样的收他们,承认他们是基督徒。更可叹的,就是作这些事的不只是那些以传道为职业并不真心为主作工的人,就连许多热心为主作工的人中间也有不少这样作的。这种作法的结果是什么呢?教会的册子上增加了许多人名,礼拜堂中的捐款数目扩大了起来,传道的人被许多人誉为“得人的渔夫”、“大布道家”同时麦田中也多长了一些稗子,“无而为有,虚而为实,不信而以为信的教徒”,大批的加入了教会,神的名受了世人的亵渎,教会变成了“魔鬼的巢穴”。教会腐败堕落的原因虽然不止一个,但大批的收纳那些未曾悔改未曾信主的人加入教会,实在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为神作工的人若不在这一点上悔改,教会的前途绝不会光明的。 我再大声疾呼警告一般自认为基督徒的人们,请你们仔细看看自己究竟在神面前真诚悔改信了耶稣没有。如果你们仍是生活在许多罪恶中,意念言语行为仍是充满了不信、不义、诡诈、谎言、贪婪、淫乱、欺骗、盗窃、舞弊、营私、嫉妒、仇恨、分争、结党、倾轨、排挤、欺压、残暴、自私、自利、狂妄、骄傲,并且不知道为这些事自惭自愧,自责自恨,不知道在神面前认罪求赦,不想脱离这些罪恶的捆绑,不靠着耶稣进到神的面前求他的怜悯和拯救,仍这样继续着活在罪恶中,我就告诉你们说,你们一定未曾悔改信主。你们千万不要自欺,以为自己是巳经信了主的人。不但这样,你们既常听道,而且知道这些事是神所憎恶的,又承认自己是信耶稣的人,却仍像那些未听道不信主的人一样去犯罪,你们的罪便比他们更重得多,因此也一定要受更重的刑罚。你们若在今日幡然悔悟,急速向神悔改,承认离弃你们的罪,靠着主耶稣进到神面前,求他的怜悯和拯救,一点还不算迟。但你们若仍硬着心,强着项,名义上是基督徒,实际却生活在你们的罪和不信中,你们就当记得,迟早有一日你们要后悔自己欺骗了自己,毁灭了自己。我不忍看见你们落到那种地步,所以今日才大声疾呼,警告你们,希望你们醒悟。你们肯接受我的警告么? 第四篇、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人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他们所浇奠的血我不献上,我的嘴唇也不提别神的名号。”(诗十六篇四节) 除了耶和华以外并没有别的神。别的神都是人的心所揣想,人的手所造的。那些神“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造他的要和他一样,凡靠他的也要如此。”(诗一百一十篇五至八节)。那些神不能使贫穷的人富足,不能使软弱的人刚强,不能使愁苦的人得喜乐,不能使伤心的人得安慰。因为它们根本不是神,根本一无所有,也一无所能。人本来就软弱无能,它们比人更软弱无能,人本来就愚昧无知。它们比人更愚昧无知。那些以这些神代替耶和华的人,他们的愁苦焉能不加增呢? 从一方面说,今日的人类好像比从前明白了一些许多人巳经觉悟,知道人用金银木石所制造的神是不可靠的,是无用的,因此许多略有知识的人巳经不再去敬拜那些神。但同时他们却去另外寻找一些神来代替耶和华。他们离弃了偶像以后,并没有归向耶和华,不过是离弃了耶些人手所造的神以后,另外又去事奉一些别的神而巳。我说的这些人,不但是指着那些不信有神的人,这里面也有许多是称为基督徒的,是自以为事奉耶和华的。阅者疑惑我的话么?容我举出这些人所事奉的一些神来。 许多人所事奉的一种种就是金钱。世界上不拜其他假神的确有不少。惟独不敬拜这种假神的人真如同清晨的星辰那样稀少。东方人敬拜这个神,西方人也敬拜这个神。老年人敬拜这个神,少年人也敬拜这个神。拜偶像的人敬拜这个神,自称不信有神的人敬拜这个神,连多少自命为敬拜耶和华的人也敬拜这个神。虽然这个神是不当拜的,但是拜它的人却比拜任何神的人更多。人称这个神为万能的-“金钱万能”。人以为拜它可以得着各样的好处。人想它会赐大福给一切敬拜它的人。人想它是世上最可靠的一位神。人以为它会替人解决一切的难题,它会为人消除一切的痛苦。因此这些人便以它代替了耶和华。结果怎样呢?他们拜它不但没有得着一点幸福,反倒加增了许多愁苦。因为人在没有得着它以前,绞脑汁,耗心血,欺骗人还必须防备人的欺骗,苦害人还必须避免人的苦害。为此不晓得受了多少烦恼与痛苦。及至得着它以后,又需要计算怎样保守它,免得被别人夺了去。为这个又不知道费多少心机,受多少痛苦。幸而保守得住,巳经是饱尝了祸患痛苦。不幸忽然遭逢了意外的打击,多日受痛苦所换来的金钱一旦之间完全飞去,在这时候感受的愁苦简直无法述说。多少人因此患病,多少人因此发狂,多少人因此杀人多少人因此自杀。因为他们以金钱代替耶和华,所以他们的愁苦就加增了。 还有一些人以名誉为神代替耶和华。这些人是比较有思想有知识的。他们看重名誉,追求名誉。他们可以不要钱,但不甘心不要名。他们说,“大丈夫不能留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焉能庸庸碌碌与草木同腐乎?”他们认定“名誉为人生之第二生命”。他们以为“无名誉之人犹劣于死”。他们读书是为求名,他们作事是为求名。他们竭力显露自己,高举自己,没法使别人注意他们,称赞他们。他们将事奉耶和华的心思力量完全用在事奉“名誉之神”身上。结果是什么呢?得不着名誉的时候,那种愁苦,那种不满足,自然不用我们说;及至得了大的名誉以后,因为受别人的嫉妒,遭别人的暗算,被人毁谤辱骂到痛不欲生的地步,这时想要回到从前没有美名也没有恶名的景况中,也无法办到。这也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还有一些人以房屋田产代替耶和华。他们的心思完全放在这些东西上面。他们置买良好的肥田,建造高大的房屋。他们将他们的光阴力量都用在这些事上。他们看着自己的良田美屋踌躇满志,他们昼夜计划怎样耕种他们的良田,怎样享用他们的巨厦。他们的产业完全成了他们的神。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的美屋因为邻舍失火不幸被延及,竟被焚烧成为瓦砾灰烬。他们的良田因为江河决口,竟一变而成为池沼川泽。或是因为遭遇其他不幸的事。以致自己的良田美屋归了别人。到这时候他们眼看着他们唯一心爱的东西毁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或是完全与他们脱离了关系,那种痛苦愁烦将要大到什么地步呢?假使他们起初就不这样崇拜他们的田产房屋,他们虽然遭遇这种损失,也决不至受这样重大的打击,这也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还有一些人以他们的情人代替耶和华去崇拜。他们的心有所想,必是想他们的情人。他们的口有所谈,必是谈他们的情人。他们无论作什么,总要讨他们情人的欢心。他们日间所注重的是他们的情人,他们夜间所梦见的也是他们的情人。他们以为他们活着完全是为他们的情人而活。他们将耶和华从他们心中的宝座上推下去,请他们的情人坐在上面。他们以为他们的情人比耶和华更可爱,更能使他们的心满足。谁想到他们的情人竟会有一天向他们变了心,弃绝了他们,忘记了他们,使他们的心完全破碎,再不能复原。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愁苦和不能想像的悲哀,以致他们伤心、生病、癫狂、自杀。这些极惨痛的事件,我们不知道听见了多少。自然有些人所崇拜的情人不是这样负义,不会这样变心。但是许多事实竟是与人所怀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崇拜他们的情人,他们的情人也真心爱慕他们,不过因为家庭,因为环境,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他们互相爱恋,却不能结合,甚至亲眼看着自己所恋慕的情人与别人结合。这种情形会使他们郁闷成疾,会使他们神经失常,会使他们绝望自杀。也有的时候有些人侥幸竟得与他们所崇拜的情人相结合,有情人成了眷属,这自然没有愁苦了。不错,没有愁苦的时候固然是好,但有一天忱起愁苦来,恐怕比前两种人更苦。我们不是看见许多美满的姻缘,当局的人正在志得意满,旁观的人正在啧啧称羡的时候,忽然其中的一方面竟然因病长逝,或是发生其他的危险以致丧生,剩下一方面形单影只,痛不欲生么?因为他们以他们的情人为神,所以当他们的情人死了的时候,他们的神也就死了,他们的喜乐安慰幸福也一齐都死了。请想这种人是何等愁苦可怜呢?因为他们以别神代替耶和华,所以他们的愁苦就加增了。 又有一些人以他们的儿女为神。这些人看什么也不及他们的儿女宝贵。他们的喜乐、希望、安慰、倚靠,都在他们的儿女身上。他们以为天上地上再没有任何人任何物比他们的儿女更可靠,更能给他们幸福。他们拿巨量的金钱供儿女的挥霍,他们把他们的精神力量产业都献给他们的儿女。他们除了他们的儿女以外,再不敬拜别的神。他们把使他们生存赐福给他们的神抛在九霄云外。结果怎样呢?因为他们这样宝爱他们的儿女,以致他们儿女的身体特别软弱多病,他们儿女的性情特别乖戾不驯,他们儿女的品德特别卑污恶劣(被父母溺爱的子女很少不这样的)。他们的儿女患病的时候他们受了许多痛苦愁烦。他们的儿女任性发气的时候他们受了许多痛苦愁烦。他们的儿女犯法惹祸的时候他们受的痛苦愁烦更多。及至有一天他们老迈龙钟须发皆白的时候,他们所崇拜的儿女会指着他们的脸面斥责他们,辱骂他们,咒诅他们,说他们“老而不死是为贼”。以致他们白发苍苍悲悲惨惨的下到坟墓里去。这更是“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还有人以自己特别喜爱的某种事物为他们的神。就如有人酷嗜金石古玩,有人专心搜求名贵字画,有人喜爱蓄鸟,有人注意养鱼,还有人爱马爱狗成僻。这些人起初喜爱这些东西,也许不过是因为它们好玩,或是因为作工疲劳藉此消遣一下。不料日久天长,这些东西竟进入他们的心,占据了神的地位。到这时他们便将他们整个的心都献给这些东西。他们伏俯在这些东西面前敬拜他们。他们的喜乐幸福好似都在这些东西里面。但是犬、马、鸟、鱼,会死;金石、古玩、名贵字画,会损坏,会遗失。虽然他们聚精会神的保守他们所爱的这些东西,可是总会有人力不能防御的灾祸,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到,毁坏了他们所爱的这些东西。那时他们要感受何等大的痛苦烦恼呢?感受痛苦烦恼还是小事,有时竟会因此惹出极大的祸患,弄出极惨痛的结果来。十几年前有一个人家中遭遇盗劫。这位大量的家主很慷慨的让那些强盗随便拿他家中一切的财物。但是他有一只心爱的时表,不肯交给那些暴徒,结果竟因此丧了性命。我作小孩子的时候,听说有一个青年人豢养着一只可爱的八哥(鸟名),因为他的母亲在疏忽之间放进一只野猫,吃了他所爱的八哥,以致他在最懊丧最烦恼的时候,用刀砍死了他的母亲,结果被法院判处了死刑。这都是极好的例子,可以证明一个人以心爱的东西为神,不但愁苦加增,有时还会惹出不可挽救的大祸。 神禁止人在他以外敬拜别的神岂是没有意义的呢?他出这个禁令难道是因为他自私,恐怕我们因为爱别的神便不爱他么?不,他不许我们拜别的神,并不是为他自己的好处,乃是为我们的好处。因为他知道我们如果离弃他去敬拜别的神,我们一定要因此受损害,遭祸患,他爱我们,不愿意我们受这些损害,遭这些祸患,这至少是他禁止我们敬拜别的神重要的原因中的一个。如果我们专一敬拜他,事奉他,倚靠他,我们一定不会感受因为敬拜别的神所感受的那些痛苦烦恼,也不会遭遇因为敬拜别的神所遭遇的那些损害或祸患。因为他是神,他是永活的神,他是永不改变的神。他的能力永不改变,他的慈爱永不改变。他有极大的智慧,他也有极大的权柄。他能补满靠他的人一切的缺乏。他能供给求他的人一切的需要。他“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赛四十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他“不打盹,也不睡觉。”(诗一百二十一篇四节)。他的“慈爱高及诸天”;他的“诚实达到穹苍。”(诗五十七篇十节)。他“必赐力量给他的百姓”,“必赐平安的福给他的百姓”(诗二十九篇十一节)。无怪写诗的人说,“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了。(诗三十三篇十二节) 亲爱的阅者,可以醒悟了罢。金钱、名誉、产业、情人、子女、玩好,那一样是依靠的呢?那一样能使我们得着真正的满足呢?那一样永远不改变呢?那一样永远不会使我们失望呢?世界上有无数的人从他们痛苦的经验中能述说他们是怎样受了这些事物的欺骗,他们是怎样因着以这些事物为神代替耶和华,因而加增了许多愁苦,遭遇了许多祸患。同时还有许多人从他们的经验中能告诉我们说,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敬拜事奉耶和华以致后悔,以致失望。神从来不欺骗我们,他到永远也不会欺骗我们。容我们紧记他警教我们的这一句话罢-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第五篇、天上的颜色 “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十个金灯台;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锻炼的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从水的声音。”(启一章十二至十五节) “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启二章十七节)。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的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启三章四至五节)。 “宝座的周围又有二十四个座位,其上坐着二十四位长老,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启四章四节)。 “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长老中有一位问我说,‘这些穿白衣的是谁?是从那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启七章九至十四节)。 “我听见好像群众的声音,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说,‘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神全能者作王了。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十九章六至八节)。 “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他的眼睛如火焰,……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他的名 为‘神的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启十九章十一至十四节)。 “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启廿章十一节)。 上文所引的几段经文清楚的指示我们一样宝贵重要的事实一天上最尊贵的颜色是白色。我们看见主耶稣在拔摩海岛向约翰显现的时候,他的头与发都是白色。他应许把一块白石赐给那得胜的门徒,他又应许叫他们穿白衣与他同行。我们又看见那坐在神的宝座四围的二十四位长老都穿着白衣,还有那些站在神和羔羊面前藉着羔羊的血得了洁净的群众,也都穿着白衣。将来在羔羊婚娶的日子,羔羊的新妇(教会)也是要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主耶稣在施行审判的日子所骑的马是白色的,跟随他的众军所骑的马,所穿的衣服,也都是白色的。还有将来审判全地的主所坐的宝座也是白色的。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毫无疑义的晓得神所喜爱的是白色。 “白”是多么可爱的一种颜色。当我们看到白色的雪花,白色的墙壁,白色的衣服,白色的床单,那时候我们的眼睛感到多么舒适,我们的心感到多么欣悦。同时我们也都知道白色的物件上是不能隐藏任何污秽的。你如果穿一件黑色或蓝色的衣服,上面弄上一些泥土油渍,很不容易被人看出来。你如果穿一件绿色或灰色的衣服,上面染上一些污秽,人若不加注意,也可以忽略过去。但如果你穿一件洁白衣服,即使上面只有一两处污点,也不能瞒过人的眼目。白色是那样纯洁,是那样可爱,是那样崇高,是那样美丽,又是那样一点不能容纳污秽。这就是天上的颜色,神所喜爱的颜色。 神这样藉着他的仆人把这些事记载在圣经上是为什么呢?岂不是要我们追求一种洁白的生活,好配得过他的选召并那天上的应许么?如果我们的人生不够洁白,我们能配得过神的应许么?如果我们的人生不够洁白,将来站在基督的面前,我们能不自惭形秽,无地可容么?如果我们的人生不够洁白,我们能欢欢喜喜坦坦然然立在他的荣光之中么?神因为要我们配得过他的应许,要我们能坦然无惧站在他的荣耀里面,要我们能作羔羊荣耀的新妇,所以教训我们在世上有洁白的人生,有像他的儿子那样洁白的人生。像他的儿子那样圣洁、诚实、公义、清廉、慈爱、完全。他的话巳经极清楚的指示了我们。“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壹三章二至三节)。 一个基督徒整个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洁白的生活。如果没有这种生活,无论注重什么都不能满足神的心。今日教会中有些人注重建立大礼堂,有些人注重兴办救济的事业,有些人注重发展布道的工作,有些人注重圣灵的恩赐,有些人注重圣经知识,有些人注重教会的真理,有些人注重预言的应验,但极少有人注重洁白的生活。结果是什么呢?大礼拜堂建筑了几座,救济的事业兴办了不少,布道的工作发展了许多,不少人会说方言,不少人明白圣经,几个新的教会创立了起来,几卷关于预言的书籍出版问了世,同时一般基督徒和为神作工的人们生活中仍是充满了自私、贪婪、诡诈、谎言、淫乱、污秽、嫉妒、仇恨、倾轧、排挤、分争、斗殴、谄媚、欺压、舞弊、营私、毁谤、咒诅、恋世、求名、骄傲、狂妄。神的名不但没有因着那些人的热心和劳力得着荣耀,反倒因着他们受了羞辱,神的心不但没有因着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得着满足,反倒因着他们受了痛苦。那些人在人面前也许十分热心,十分殷勤,但在神面前却不洁白。他们承认他们是属天的人,但他们的颜色却不是天上的颜色。我们在教会中寻找有热心的信徒并不算难,寻找有恩赐能作工的信徒也可以找到一些,惟独寻找有洁白生活的信徒,真令我们感觉到少得可伶。神所最注重的倒被信徒所忽略。这是多么令人疾首痛心的事阿! 许多热心的信徒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以为发热心,多作工,便可以讨神的喜悦,圣洁的人生倒被他们忽略过去。还有一些信徒以为多奉献财物便可以多蒙神赐福,却没有想到圣洁的人生具有更大的价值。这些人都需要听撒母耳教导扫罗的话-“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上十五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在神的眼中看来,顺服他的命令,有一种圣洁的生活,比奉献财物和热心作工都更有价值,更蒙悦纳。反过来说,如果不顺服神的命令,没有圣洁的人生,无论作多少工,奉献多少财物,在他的面前不但得不着称赞,反倒成为憎恶可咒诅的。自然我们不是反对信徒殷勤作工,热心奉献财物。这都是信徒的本分,是他们应当作的,也是神要他们作的。不过更要紧更宝贵的乃是有一种洁白的生活,换一句话说,就是凡事遵行神的旨意。先作了这件事,以后再作什么都是好的。作的工要被记念,奉献的财物也要蒙悦纳。请想一个父亲向他的子女所要的事物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要他们听他的话作他所喜悦的事呢?还是要他们多为他作些工;多给他送些钱财和食物呢?如果一个孩子只知道为父亲作些工,给父亲一些钱财和食物,却不听他的话,不作他所喜悦的事,这个孩子能不能得父亲的喜悦,被称为孝顺的儿子呢?听话的孩子自然需要为父亲作事,需要送钱财和食物给父亲用,并且他所作的所送的都蒙父亲的喜悦。但这些事物却不能代替顺从。一般注重作工注重奉献钱财的信徒,必须改正他们自己那种错误的观念,先注意圣洁顺命的生活,然后再注重工作和奉献。把这个次序颠倒了尚且不可,何况忽略了那更重要的事呢? 有些教会因为特别看见了一两样真理,或是改正了一两样人的遗传,便夜郎自大,任意攻击其他的教会,反对其他的教会,以为只有他们是合乎神心意的教会。其实他们除了那一两样特别看见的真理以外,在生活中没有比别的教会更好的地方。别的教会所有的罪恶他们也有,而且有时还更多。别的教会不洁白,他们也照样不洁白;别的教会藏垢纳污,他们也照样藏垢纳污。他们以为有一两样别的教会所没有的真理,便可以使神心满意足,他们也可以指着这些夸口。殊不知道神所重的并不是这些,乃是敬虔圣洁的生活。 信徒个人也常陷入同样的错误。一个信徒因为有一两样别人所没有的恩赐,或是看见了一两样别人所未曾看见的真理,或是成就了一两样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工,他便很容易因此沾沾自喜,藐视别人,自以为是神之骄子。却不知道在神眼中看,这些恩赐,这些真理,这些事工,都算不了什么,只有圣洁的人生才能供他欣赏,使他心满意足。一个信徒的生活不够洁白,不像他的主,别的事便都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的生活洁白了,便可以因此自夸么?断乎不可。因为我们如果有了这种生活,也不过是尽了我们的本分而巳。这并不是我们的功德,也不是我们的特长。纵使我们像我们的主那样洁白,也不过是不辜负神的恩典和期望罢了。如果我们因着我们的生活比别人洁白而自夸,这便证明我们不够洁白,因为我们巳经犯了骄傲的罪,巳经染了污秽。越洁白的人越谦卑,越洁白的人越不自夸。 今日世上的人类在神面前从脚到头都是一片漆黑。有些基督徒虽然比他们好些,但也不过比他们的黑色浅些,再好的也是有许多污点。要寻找像主那样洁白的可以找到几个呢?洁白的信徒虽然稀少,我们的主却不因此降低他的标准。无论世上有没有洁白的人,也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作洁白的人,他所要的仍是洁白,天上的颜色也仍是洁白。我们若不洁白,便不配穿白衣与他同行,便不配站在他的右边,便不配坐在他的宝座上,与他一同施行审判,与他一同作王。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章一节)。 “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一章十五至十六节) “亲爱的阿,我们现在是神的孩子们,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约壹三章二至三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