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第六篇、荣耀神的基督徒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章十三至十六节)。
荣耀神的基督徒不是每日祷告三次的基督徒,不是每日只读几章圣经的基督徒,不是每次会堂中聚会一定出席的基督徒,不是对圣经中的要道都十分通达的基督徒,也不是开口就能滔滔不断讲解圣经真理的基督徒。这些基督徒当中也许有不少是真实信主的,(自然不真信的也有),也许有不少是热心的。但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不但不能使神得荣耀,反倒使神因他们受了羞辱,受了亵渎。那些真能荣耀神的基督徒,乃是发出光来照在人前,叫人看见他们是好行为的基督徒。因为我们的主并没有教训我们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每日祈祷三次,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他也没有说,“叫他们看见你们每日读几章圣经,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也没有说,“叫他们看见你们殷勤出席聚会,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他也没有说,“叫他们看见你们殷勤出席聚会,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他也没有说,“叫他们听见你们滔滔讲解圣经中的真理,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他所说的乃是,“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自然祈祷、读经、聚会、通达圣经中的要道,开口为主作见证,用真理教导人,都是基督徒人生中极重要而不可缺的事。但世上的人并不注意我们作这些事,他们所注意的就是我们的行为。在基督徒人生中的各方面和各样事物中与别人最有影响的,就是基督徒的行为,与神的荣耀最有关系的,也就是基督徒的行为。我们所以要警醒祈祷,用功读经,殷勤聚会,追求圣经中的真理,也就是为要藉着这些事使我们的人生更圣洁,更完全,更多得神的喜悦,更多荣耀神的名,更多使人得着我们的服事和助益。我们要为主作见证,领人归主,用真理教导人,也必须有好行为随着,才能使人受感动,使人接受我们所传讲的。神看我们的心,人看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能把我们里面的信心、爱心、忠诚、热忱,拿出来给人看。我们所能给人看的只有我们的行为。当然我们若不先有里面的信心、爱心、忠诚、热忱,我们便总不会有真实的好行为,但如果我们没有真实的好行为,我们不但不能表示出来我们里面所有的信心、爱心、忠诚、热忱,恐怕连我们里面是否真有这些,也成为疑问了。
说起来真令人叹息。不用提那些像冰一般冷的基督徒,就连许多热心追求长进的基督徒又何尝不是忽略了这一件极重要的事。他们中间有些人注重祷告,用长时间祷告,迫切祷告,禁食祷告。也有些人用工夫查考圣经,从创世记到启示录,都用过极深的工夫。还有些人参加聚会比一般人更殷勤,无论事务怎样忙碌,天气怎样不好,他们总按时到堂赴会。还有些人很殷勤为主作见证,在人面前侃侃谈论耶稣的事。另有一部分人极有口才,讲起圣经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讲得丝丝入理,娓娓动听。如果你只看他们迫切祷告,用心读经,殷勤聚会,或听他们开口作见证,讲圣经,你总会想他们一定很敬虔也很圣洁。但及至你与他们同处一些时候,你便看见他们也像一般人那样虚伪说谎,贪财好利,嫉妒恼恨,利己损人,事父母不孝,待朋友不忠,见利就争前,遇害则退后,与人交结同处总是戴假面,用手腕,弄私弊,徇情面。看他们祷告、读经、聚会、作见证,你会以为他们像天使那样高尚,但一看他们的行为,你便知道他们竟与那些属魔鬼的人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如果他们不那样热心祈祷、读经、聚会、作见证,别人倒不太注意他们的行为。就是因为他们那样热心,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就特别高了起来。他们若没有特别高尚的行为,就会使神受更大的羞辱。经上论到犹太人曾有话说,“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罗二章二十四节)。今日使神的名受了亵渎的就是基督徒,尤其是那些在外面的事上特别显着热心的基督徒。
今日大多数的基督徒那样没有好行为,与领导他们的人所给他们的教训实在有很大的关系。本来他们在没有信主以前,一向就深深的沉溺在罪恶中。到他们信主以后,虽然有了新的生命,但他们的肉体和肉体里面的那些罪恶还都照常存在。在教会中负责领导责任的人时常给他们各方面实用的责备,教训、提醒、劝勉,他们还不免在许多的事上软弱跌倒,随从肉体的私欲。如果再不给他们这样的教导,那种结果还堪设想么?自然教会的领袖应当将圣经中的各种要道讲给信徒听,藉以增加他们的信心,鼓励他们的热诚。但责备他们的过失,指引他们行义路,乃是一种最需要的事工。在使徒写给各教会的书信里都是先讲一些要道,随着就给他们许多生活中的教训。教导他们怎样事奉神,怎样与人同处,怎样诚实,怎样圣洁,怎样谦卑,怎样忠心,怎样处家庭、怎样处社会,怎样顾念别人,怎样谨慎自己。今日所谓信仰纯正的教会领袖,有些特别注重救恩,有些特别注重预言。有些特别注重教会的真理,有些特别注重圣灵的恩赐,有些特别注重基督再来的应许。自然这些道理都有它们的价值。不过领路的人只注重讲这些道理中的任何一样,却不教导信徒注重他们的生活和德行,就极容易使他们走到那种有热心,有知识,却没有好行为的地步。我亲眼看见有些信徒很注重传救恩,开口闭口总离不开十字架,然而他们的行为却与十字架的真理背道而弛。我亲眼看见有些信徒很用工夫研究预言,然而他们的人生却极像古时熟习圣经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我亲眼看见有些人很注重教会的真理,然而他们的生活却一点不像教会的元首基督。我亲眼看见有些人特别注重圣灵的恩赐,然而他们的言行却极属肉体。极缺乏属灵的气味。我亲眼看见有些人常常讲论基督再来这件事,然而他们的动作和生活却似乎告诉人说基督永远不会回来。这些人的头脑很发达,明白的真理很多,他们很熟习圣经,他们的舌头和嘴唇也很属灵,他们讲论起属灵的事来真是句句动听,可是他们的生活却与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所熟习的圣经,并他们口中所讲的道大相反背,他们的行为也一点不像他们的舌头那样属灵。教导的人是这样教导的,学习的人也是这样学习的。教导的人不觉得这样教导是不对的,学习的人也不知道这样学习是错误的。因此热心的基督徒也许不少,可是荣耀神的基督徒却是寥如晨星了。
我们的肉体真诡诈。它不怕我们注重圣经中任何一样真理,它却最不喜欢我们追求敬虔的生活。因为我们在追求圣经中任何一样真理的时候,同时还可以容许我们的肉体有许多的活动;但我们追求敬虔的生活的时候,我们的肉体便大大的受到限制了。在教会中负着教导责任的人也不怕多讲圣经中的任何一样真理,但他们却不敢多责备信徒的罪恶,多教导圣徒追求敬虔的生活。因为他们如果责备别人的罪恶,他们自己必须先没有可责备的地方,他们如果教导别人追求敬虔的生活,他们自己必须先有敬虔的生活。如果他们不讲这些教训,他们有什么缺点还可以不惹人的注意,不受人的指责。他们一讲这种教训以后,便有千万只眼睛看着他们,千万只手指着他们。如果他们自己还有许多罪恶,势必把自己弄得满面羞愧,无地自容。再进一步说,如果他们自己有许多罪恶,根本他们就不敢也不能责备人,教训人。因为他们责备人的时候,别人要反唇责备他们,他们教训人的时候,别人要对他们说,“你这教训人的,先教训你自己罢。”一般信徒没有敬虔的生活,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这种教训和领导。教会中所以缺少这种教训和领导,是因为缺少敬虔的领袖。古人说,“善人是国家的宝贝”。我也可以说,“敬虔的领袖是教会的宝贝。”
还有一小部分教会的领袖,他们自己也许有很敬虔的生活,他们以为别的信徒都像他们一样的敬虔。他们自己诚实,他们以为别的信徒也都没有诡诈。他们很有爱心,他们以为别的信徒都像他们那样不自私。他们以自己的心揣度别人的心。他们一点不知道大多数的信徒是怎样需要严厉的责备和生活方面的教训。他们自己有虔敬的生活可以追求一些较为高深的真理,他们也就用这些真理教导一般的信徒。一般信徒没有他们所有的那种敬虔的生活,头脑里却装满了他们所有的知识。结果都长成了畸形的人。口里会讲高深的真理会批评人,实际的生活却与圣经中的教训和基督徒当有的生活相去几千万里,同时他们还觉得自己比别的信徒强得许多,觉得自己比别的信徒更高尚,更属灵。在今日的教会中到处可以看见这种可怜的信徒。如果你用他们所亟需的教训帮助他们,他们还会批评你太浮浅,批评你程度太低,批评你不明白深奥的真理。他们以为那些生活中实用的教训都是小学的课程,他们这些明白深奥的真理的人,在真道上都是大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学生,其实他们属灵的生命和实际的生活也许正是满地爬行哑呕学语的七八个月的小孩子呢。对没有敬虔生活的信徒讲深奥的道理,只能把许多属肉体的信徒领到骄傲和自欺的路途上。教导人的这一点上真不可不特别注意阿!
今日的世界上亟需荣耀神的基督徒,更亟需实际生活中教训,尤其亟需有敬虔的生活而且热心领导众人追求敬虔生活的那种教会的领袖。多有一个这样的人,神的名便多得一分荣耀。
第七篇、基督的香气
“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林后二章十四至十六节)。
在这一段经文中保罗提到两件感谢神的事:第一件,是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第二件,是神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这两件事都是基督徒在基督里所享受的特别的权利。神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向魔鬼、向世界、向罪恶、向死亡夸胜,这是一件极光荣的事。照样,神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也是同样光荣的事。
我们都知道化妆品中有一种东西叫作香水。许多妇女们肯费大量的金钱,购买名贵的香水,她们把香水洒在头发、衣服、或手帕上。当她们在街道上行走,或是到人家去访问,或是到交际场所去酬酢的时候,那种芬芳馥郁的香气从她们的身上发出来,使人闻见发生一种快美的感觉,同时她们自己也受人的羡慕尊敬。因此大城市的市场中每年不晓得销售多少瓶香水。
我们作基督徒的人可以不花费一文买香水的钱,却也能从身上发出香气来。这种香气使闻见的人也发生快美的感觉,同时我们自也因此得着人的羡慕尊敬,远超过香水所有的效力。这种香气不是香水所发的香气,也不是世界上其他的香料所发的香气。就是世上最香的花卉所发的香气也不能与它相比。这种香气乃是“基督馨香之气”,说得省略一点,就是“基督的香气”。
这种香气与世上其他的香气有一个不同之点。其他的香气是人用鼻子可以闻见的。但“基督的香气”不能用鼻子闻,却要用眼睛、耳朵、心思、身体去闻。因为这香气就是基督徒被基督的权能改变以后所发出来的善美的言语、行为、生活、品德、和他们为基督所作的见证。他们在未曾信主的时候,也和别人一样,不但没有一点香气,反倒全身都是臭气触鼻,使人闻见作三日呕。及至他们信了基督以后,被基督的大能所改变,被基督的香气所薰陶,渐渐的完全变化过来。从他们身上发出来基督种种的美德──圣洁、诚实、慈爱、公义、谦卑、温柔、勇敢、正直。他们说话行事处处为别人的益处打算,同时却也事事显明了世人的罪恶和不义。他们口中所说的话安慰了许多人,却也责备了许多人。这种香气能使人活,同时却也能使人死。“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
或有人问说,“基督的香气到底是好东西呢,还是不好的东西呢?如果是好东西,怎么能使人死呢?如果是不好的东西,怎么能称为香气,而且能使人活呢?况且使人活的东西不能使人死,使人死的东西不能使人活,基督的香气怎么能使一些人死,同时又使一些人活呢?基督徒如果言语行为都像基督,都有基督的香气,就应当使一切闻见这香气的人都得着益处,怎么还能使人死呢?”这个问题乍一听,似乎很难解答,但详细一想却也极容易明白。容我们用几段经文来解答一下。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兴起,许多人跌倒,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二章三十四节,三十五节)。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章四至六节)。
主耶稣是那样圣洁,那样完全,那样慈爱,他还能使人跌倒么?我们一定要回答说“不能”。但约瑟和马利亚抱着婴孩耶稣进入圣殿的时候,那位老圣徒西面竟对耶稣的母亲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主耶稣自己也说,“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这些话怎么讲呢?我们常常因为说错了话,作错了事,使人跌倒。主耶稣说了什么错话,作了什么错事,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呢?不,不是因为他说错了话,作了错事,使许多人跌倒,乃是因为他们知道他是神的儿子,却不信他,看见他的光,却不爱他。
“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约三章十七至十九节)。
这段话说得多么清楚呢!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如果他要定世人的罪,他就不差他的儿子来了。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那样,世人得救了没有呢?是,有一些人因他得了救,但同时还有许多人因着他来,被定了罪。他来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但是有许多人却因着他来被定了罪。这是什么缘故呢?经上的话说得极清楚──“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这是世人被定罪的第一个原因。“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这是世人被定罪的第二个原因。主耶稣到世上来,有些人因他得了救,但还有些人因他被定了罪不是他来定他们的罪,乃是因为他们不信神独生子的名,不爱光倒爱黑暗,因此被定了罪。这般人就是那些“因他跌倒”的人。并不是他叫他们跌倒,乃是他们因为不信以致跌倒。
明白了这段真理,我们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基督的香气能使人活,也能使人死了。神原是要藉着我们所发的基督的香气叫一切闻见的人都可以得救。如果他们听见我们所说的话,看见我们所有的生活,便受感动,因而悔改信主,他们便活了,便成为得救的人。不幸有许多人听见我们所说的话,看见我们所有的生活,仍是硬心不信,甚至因为我们所发的香气恨恶我们,反对我们。他们因为不信,因为不爱光倒爱黑暗,便被定了罪,便死了,便成为灭亡的人。神原是要藉着基督的香气使人活,只因为人自己不信,便死了。“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香气仍是那种香气,人因为有信有不信,便有了得救和灭亡的分别。
好严重的一件事实!基督徒身上所发的基督的香气能使人死,也能使人活。使人活,原是神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但因着人的不信,使人死,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无论使人死或使人活,我们总应当显扬发散基督的香气。不然,我们便辜负了神的委托,便失去了基督徒的价值,便放弃了我们对世界所当尽的本分。说得再严重些,我们简直不配称为基督的门徒。
阅者,你身上有基督的香气么?世人在你身上看见什么特别的表现么?你与世人有多少分别呢?世人在你身上能看见你的主么?他们能从你的口中听见基督的声音么?他们能在你的身上看见基督的德行么?如果不能,你便成为一个没有香气的基督徒,成为失了味的盐,成为不发光的灯。这是多么可怜可哭的一件事阿!
“我们怎样方能有基督的香气?”实在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有香气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有香气的。另一种是本身没有香气,因为被有香气的东西所薰染,然后有了香气的。香水本身是有香气的。衣服是没有香气的。但你把几件衣服放在一只箱子里,再放一些香水在里面,然后把箱子盖好,过了一些日子,再把衣服取出来,你会闻见每件衣服都放出香气来。衣服本来是没有香气的东西,怎么会放出香气来呢?那就是因为它们长时间被香水的香气所薰染的缘故。北京人最喜欢用茉莉花薰茶叶,他们把芬芳的茉莉花和茶叶都放在密闭的器皿里头,经过很长的时候,茶叶便满了茉莉花的香气。基督徒的身上有基督的香气,也是这样的一种经过。基督是有香气的,我们是没有香气的。只因为我们和基督有亲切的交往,就渐渐被他所薰染,有了他所有的香气,因此基督的香气便在我们身上发散出来。我们与基督的交往越多、越久、越密,我们的香气就越增加,越浓厚,别人在我们的身上也就越多看见基督,越多得着我们给他们的助益。本身没有香气的东西,若没有人把它和有香气的东西放在一处,它没有任何方法能使自己发出香气来。照样,我们若离了基督,也总不能自己发出香气。如果我们与基督的交往不够多,不够密,我们便不必希奇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显扬基督的香气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来在十几年以前,青岛有一些追求灵恩的信徒在聚会的时候闻见了香气。有些人说,他们所闻见的香气像玫瑰花的香气;也有些人说,他们所闻见的像桂花;还有些人说,他们所闻见的像茉莉;又有些人说,他们所闻见的好似花露水。他们称他们所闻见的香气为基督的香气。他们有一个时期很热烈的传述这种香气。这种传述也吸引了不少人渴慕灵恩。前些年在北京的一个教会中有一个传道的人去了世。跟随他的人对人传述说,他的身体被放在棺材里以后,常常从他的棺材里发出香气来。到他们为他发丧的时候,一路走着还可以闻见他的棺材里所发的香气。他们所闻见的香气究竟是实在呢?还是他们的幻觉?我当时未曾在场,因此不敢武断。如果实在有,是人用什么方法散放的呢?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神秘的来源?我也无法肯定。但有一件事我敢确说──这些香气绝对不是圣经上所说的“基督的香气”。世人不需要玫瑰花,茉莉花,桂花的香气,不需要花露水的香气。这些香气也不能使人看见基督,不能使人得救。世人所需的是基督徒生活中的香气──基督徒在生活中表显基督的圣洁完全的德行,为基督作活泼有能力的见证。只有这种香气能使人认识基督,使人信靠基督,得着救恩。至于一个人死了以后从棺材里发出香气来,这更不值一谈了。他活着的时候如果真有基督的香气,这种香气的价值远超过棺材里的香气千百万倍。如果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基督的香气,不用说他死了以后从棺材里发出香气来,纵使他的坟墓昼夜不断的发出香气,除了供给好奇的人一点谈话的材料之外,对世人并没有一点什么补益。可叹!可叹!这种毫无价值的香气竟这样引起许多人的注意、羡慕、传述,和追求;至于那最有价值,最有功效,最宝贵,最重要的“基督的香气”,倒为人所忽略。想到大多数信徒的无知和错误,真令人不能不仰天长叹了。
愿神赦免我们以前的愚昧和失败,怜悯我们,复兴我们,“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第八篇、你愿意讨谁的喜欢呢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一章十节)。
“我们的劝勉不是出于错误,不是出于污秽,也不是用诡诈。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二章三节,四节)。
从这两段经文中,我们看出来保罗心目中所注重的一件要紧的事──讨神的喜欢。他曾在两条不同的道路前面作过一次决定性的选择。这两条道路中的一条是讨神的喜欢,另一条便是讨人的喜欢。他知道他决不能同时走这两条道路,必须选择一条,舍弃一条。他选择了前面的一条,舍弃了后面的一条。他对加拉太的教会说明了他的决心──“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么?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他又对帖撒罗尼迦的教会叙述了他作工的方针──“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
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在这两条道路中选择一条,或是讨神的喜欢,或是讨人的喜欢。没有一个真实信主的人不想讨神的喜欢,但决定心志不讨人的喜欢只求讨神喜欢的人,却像晨星那样稀少。大多数基督徒都想顾到两面。他们愿意讨神喜欢,但也要想讨人喜欢。他们愿意听见神说他们好,也愿意听见人说他们好。他们希望得神的称赞,也希望得人的称赞。他们不知道这两方面是绝对不能兼顾的。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是敬畏神遵行他旨意的,我们便能讨神的喜欢,也讨人的喜欢,因为神所喜欢的和人所喜欢的都是一样。但事实告诉我们说,世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悖逆神的。不用说不信神和拜假神的人是这样,就连那些自称为属神的人中间,大多数也是不敬畏神不遵行他的旨意的。要讨这些人的喜欢,就决不能讨神的喜欢;要讨神的喜欢,也决不能讨这些人的喜欢。如果我们要讨神的喜欢,也要讨人的喜欢,结果必定弄得两面都够不上,既不能得神的喜欢,又不能得人的喜欢。
撒但败坏信徒最毒的方法不是直接引诱他们犯罪。他知道他们不敢也不肯故意犯罪。他所用最毒的方法乃是模糊他们的意识,使他们在许多事物上认识得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便一步一步的领他们走错路。在讨神喜欢和讨人喜欢这两件事上也是如此。他欺骗他们,使他们认为他们同时可以讨两方面的喜欢。在起初的时候,他们一半想讨人的喜欢,一半想讨神的喜欢。过一些时候,他们便多半想讨人的喜欢,少半想讨神的喜欢。到了最后,他们便只想讨人的喜欢,不再想讨神的喜欢了。感谢神,他在圣经中极清楚的指示我们,使我们知道这两件事是决不能同时兼顾的。如果要讨神的喜欢,就不要想再讨人的喜欢;如果要讨人的喜欢,就不要想再讨神的喜欢。
有些信徒明白应当专一讨神的喜欢,但他们因为有几点顾虑,便不敢这样作。他们第一点顾虑的是怕因此受损失,第二点顾虑的是怕因此受羞辱,第三点顾虑的是怕因此受逼迫。如果我们一心要讨神的喜欢,这几件事确实要临到我们的。有时我们要遭遇其中的一样,也有时两样,还有时三样都要临到我们。我们今日还活在身体中,怕受损失,怕受羞辱,怕遭逼迫,都是很自然的,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但神却要我们肯为他的缘故忍受这一切。如果我们肯为讨他的喜欢甘心受损失,受羞辱,受逼迫,便足可证明我们真是敬畏他,尊重他,爱他,他一定要因此厚厚的赐福给我们。我们为讨神的喜欢所受的损失最后必变为利益,所受的羞辱最后必变为荣耀,所受的逼迫最后必变为福分。亚伯拉罕为讨神的喜欢,曾甘心把他老年所生的独生子以撒献给神作燔祭。神看见他的心意和他的顺服,不但没有容许他杀害以撒,而且把极大的福分赐与他,对他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的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二十二章十六节至十八节)。
我们都愿意讨神的喜欢。也许我们自己也认为我们确实是在那里讨神的喜欢。但我们必须经过试验,才能知道我们实际的情形。如果我们因为怕受损失、羞辱、逼迫,以致不敢完全顺服神的命令,那便证明我们并不是完全讨神的喜欢。如果我们因为想逃避损失、羞辱、逼迫,便设法讨人的喜欢,那也足可证明我们并不是完全讨神的喜欢。如果我们为讨神的喜欢,不怕受任何损失、羞辱、逼迫,也不惜付任何代价,那才证明我们实在是一心一意的讨神的喜欢。明白了这个原则以后,我们便应该把自己的利害、得失、荣辱、毁誉、祸福、生死,一概置之度外,只有一个心意──怎样讨神的喜欢。凡是神所喜悦的话我们都要说,凡是神所喜悦的事我们都要作。反过来说,我们决不说一句神所不喜悦的话,不作一件神所不喜悦的事。在大事上是这样,在小事上也是这样。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就是当我们决意要讨神喜欢的时候,我们必须以他的真理为我们行事作人惟一的法则。只要我们所作的事确是合乎他的命令,便不必问人是否赞许我们,是否说我们好。人所认为好的事,有一些在神眼中是不好的。我们只应当希望神说我们好,却不可希望人说我们好。有些信徒怕使神的名受羞辱,受毁谤,便尽力照着人所认为好的去作。他们以为如果他们能满足人的期望,他们便能使神的名藉着他们得荣耀。当他们这样作的时候,他们极容易把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人的身上,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事事都想顺着人的意思去作,却把神的旨意放在一旁,从此便走上了堕落的道路。
魔鬼不但能藉着坏事使我们陷在罪中,他也能藉着好事使我们陷在罪中。他不但能藉着我们所作的恶事使我们离开神,他也能藉着我们所作的善事使我们离开神。他不但在我们走下坡路的时候能领着我们跟随他走,他也能在我们追求上进的时候领着我们跟随他走。只要我们的心不专一向着神,他在我们的身上就有办法。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只知道一心一意讨神的喜欢,他要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了。
讨神的喜欢不但是最安全的道路,也是最省事的道路。如果你要讨人的喜欢,你就必须看看这个人的脸色,再看看那个人的脸色;揣度一下这些人的心理,再揣度一下那些人的心理;环境更换,你也必须立时随着环境更换;时代改变,你也必须赶快随着时代改变。不然,你就会触犯了这些人或那些人,你就会适应不了环境,你就会赶不上时代。在这种情形之下,你的心中不但不能享受安息,而且要终日度着忧愁挂虑烦恼战兢的生活。如果你要讨神的喜欢,便没有这种痛苦了。你不必看人的脸色,也不必揣度人的心理,更不必考虑怎样适应环境,怎样赶上时代。这样,你一定会无忧无虑,你一定要享受完美甘甜的安息。讨人喜欢的人似乎是聪明,其实是愚昧到极点;讨神喜欢的人看着似乎愚昧,其实他们是世上最明智的人。
阅者,你愿意讨谁的喜欢呢?
第九篇、神的旨意
“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章一节,二节)。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旨意如何。”(弗五章十七节)。
“神的旨意”这一个名词是一般热心的基督徒们口中所常说的,也是他们心中所愿意明白的,同时也是他们常常弄错的。许多基督徒以自己的意思和希望当作神的旨意。又有许多基督徒以他们所景仰的人所说的话为神的旨意。还有一些基督徒以欺骗人的人所说的谎言为神的旨意。明明不是神的旨意,他们偏说是神的旨意。在他们这样说的时候,他们的心中还确实认为是神的旨意。及至遭了失败,惹了祸患,才悔悟是自己的错误。还有的人至死不悟,始终以自己的意思或人的话为神的旨意。这种人真是可怜到极点!
神的旨意究竟是不是难明白的呢?是难明白的,但也是最容易明白的。难明白,因为极老练,属灵的程度极高的信徒,有时也需要在一些事上求问神的旨意。容易明白,因为神的旨意已经都显明在他所赐给我们的圣经里;我们只要用心查考圣经,把神的教训丰丰富富的存在心中,便很容易明白神的旨意。神未曾在圣经中把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件大小事应当怎样作,或不应当怎样作,都一样一样的写出来教训我们,但他却把一切作人的原则都指示我们了。他指示我们怎样事奉神、荣耀神;他指示我们怎样孝敬父母,教养子女。他指示我们夫妻应当怎样同处;他指示我们主仆应当怎样相待。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待邻舍;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待仇敌。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作事;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为人。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得钱;他指示我们应当怎样用钱。他指示我们应当如何劳力;他指示我们应当如何休息。他指示我们如何防备试探;他指示我们如何抵挡魔鬼。他指示我们贪心的危险;他指示我们纵欲的祸害。他指示我们应当如何传扬福音;他指示我们应当如何谨慎自己。我们把这些原则都牢牢存记在心中,无论遇见什么事,他的灵便会藉着这些真理教训我们,引导我们,使我们不偏左,不偏右,完全行在神的旨意中。
神的旨意既是这样容易明白,为什么大多数的信徒对于神的旨意总是如同行在五里雾中,不是认不清楚,便是以自己的意思或人的话语当作了神的旨意呢?这个问题在我们上文所引的经文中可以得着答案;“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里使徒教训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又教训我们“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这样,我们才能“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仍效法这个世界,使我们的心意仍像以前未归向神的时候,那样贪慕世上的富足、财利、名誉、虚荣、享受、宴乐,我们便不能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我们如果不能明白神的旨意,并不是因为神的旨意是隐晦难以明白的。乃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被蒙蔽住。那蒙蔽我们眼睛的事物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种种事物。一个信徒如果不将这个世界上足以蒙蔽他的眼睛的事物完全弃掉,使他的心变化过来,他无论信主多少年,无论如何熟悉圣经,无论怎样热心,他也不能明白神的旨意。纵使他明白了神的旨意,他为了要求达到他属世界的希望和好处,他也不肯承认那是神的旨意,却用自己的意思代替了神的旨意。
举一个例子来说罢,一个信徒离了学校要去任事,同时有两处聘请他。一处收入丰富,但所作的事却有许多的黑幕、欺骗、谎言、诈伪。另一处的事工是光明正大与社会有补益的,但每月的薪金却比第一处少得多,虽然也够他的需用,但不能多有享受,多有积蓄。本着圣经中的教训,毫无可疑的,神的旨意是要他就第二处的事了。但他如果贪爱世上的财利与享受,他便会说,“就了第一处的事,可以多有金钱帮助教会,发展圣工,又可以救济穷苦的信徒,使许多人得好处。”这样,他便认为就第一处的事为神的旨意了。再举一个例子说,一个青年女信徒遇见两个男子向她求婚。第一个不信主,但家境富足,资格又高。第二个是基督徒,但仅仅能维持一家的温饱,毫无积蓄与资产,学识又不及第一个人。本着圣经中“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的教训,毫无可疑的,神的旨意是要她拒绝第一个人的请求了。但如果她爱慕虚荣,希望享受,她便会说,“我与那位不信的人结婚,正可以帮助他,引领他信主。至于那位已经信了的人,并不再需用人的领导。我愿意为主的缘故去救那位不信的人。这一定是神的旨意。”再举一个例子说罢,一个青年人要投考一个学校,无奈他的岁数已经过了那个学校所限的年龄。这时有人为他出主意,说一句谎话,少报几年岁数。本着圣经中的教训,毫无可疑的这不是神的旨意,但他因为希望得着一张毕业证书,将来容易在社会上作事,便说,“我希望多有一些知识和技能,将来好在世界上多服事神,服事人。虽然我虚报岁数有些不对,但我为这事也曾祷告过,如果不是神的旨意,就使我不能被考取。但如今我已经被考取了,这足可证明是神的旨意。”以上的几件事按着圣经中的真理看来,都不是神的旨意。但那几个人因为心被世界上的事物所蒙蔽便再看不清楚。他们爱恋世界,效法世界,他们的心意没有更新,没有变化,所以他们不能明白什么是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明白了这个真理,我们便知道如果我们要明白神的旨意,必须求神把我们爱慕效法世界的心思和生活都为我们改变过来,使我们的心意完全变化,使我们完全与神同心,使我们爱他所爱的,恶他所恶的。这样,我们便极容易明白他的旨意了。
我们对于已经明白的真理能否遵行,这与明白神的旨意也有极大的关系。神的旨意有一些是极容易明白的,是我们信主以后便了如指掌的。如果我们对于这些能身体力行,毫不怠惰,他的灵便引导我们更进一步而明白较难明白的。但如果我们已经明白的不能遵行,不但不能再进而明白较难明白的,就连我们已经明白的,渐渐也会不明白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二十五章二十九节)。这个真理不但在我们将来见主的时候要实现,就是在今日我们还在世界上的时候,神就开始这样待我们了。如果一个信徒对于他已经明白的一切教训不肯竭力遵行,却不住的说愿意明白神的旨意,就是到死他也明白不了。我们看见许多基督徒的生活中充满了各样的不义,自私自利,说谎行诈,贪财求名,嫉妒恼恨。他们明知道这些都是神所憎恶的,却不肯离开。同时他们知道孝敬父母,友爱弟兄,怜悯穷人,善待仇敌,作事应当尽忠,待人应当有信,与异性的人往来存心应当清洁,见别人的财物不当妄起贪念。他们明白这些教训如同他们明白二加二是四那样的清楚。但他们所行的却是与他们所明白的背道而驰。同时他们却不断的说他们寻求神的旨意,愿意明白神的旨意。这种现象真令人看了疾首痛心,欲哭无泪。
我们明白神的旨意与我们熟悉圣经是有大关系的。神的旨意既都在圣经中向我们显明,当然我们越多明白圣经,越多熟悉圣经,也就越容易明白神的旨意。但这需要我们殷勤用工夫查考圣经,玩索背诵圣经中重要的话语。懒惰的人不肯这样作,所以他们也就不容易明白神的旨意。你要多明白一个人的心,必须多听他说话,而且留意他所说的,思索他所说的。我们要明白神的心意也是如此。我们查考圣经的时候,切不可像走马看花那样,看的时候毫不留心,草草看一遍就算完事,看过以后自然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也不可只注重圣经中的知识,像读历史、地理、生物一样。神学生在学院里读圣经就是这样。我们读圣经应当像一个儿子读父亲从远方寄给他的书信,那样用心去看父亲吩咐他怎样作人,怎样处世,怎样孝亲,怎样爱弟兄姊妹,怎样勤劳,怎样治家,怎样防备恶人的诱惑,好使父亲在外面放心喜乐,他也尽了为儿子的本分。同时又从这封信里领会了父亲的爱,知道了父亲给他什么好处叫他享受。只有存着这种心意去读经,方能明白神的旨意,方能享受读经最大的利益。那些拿圣经当课本去读的人是得不着这种好处。
有一班懒惰的信徒不肯费这样的事。他们不愿意多用工夫去读经。他们更不肯多费心思去思索记忆圣经中的话语。他们选择了一种最省事的法子,就是遇见不能解决的事,便用翻圣经的方法去求问神的旨意。把圣经拿在左手中,用右手一翻,然后从翻着的那一面里找出一段教训来,便认为那是神的指示。不问那段教训与自己的景况适合不适合,也不问那段教训是因为什么写的,是给什么人的。断章取义,附会穿凿,硬说那是神的旨意。如果有人看他们所作的不对,因而加以劝戒,他们说他们已经清楚得了神的指示,决不肯听从别人的规劝,甚至斥责劝他们的人为撒但,为拦阻他们顺服神的。却不知道断章取义是撒但迷惑热心的信徒所用的最好的方法中的一种。古时他向主耶稣施行三次诱惑,其中有一次就是断章取义的引用圣经中的话语。主耶稣因为熟悉圣经便胜过了他。我们不这样翻圣经,尚且需要防备撒但用这种方法欺骗我们。若再用这种方法,岂不是把刀放在敌人手中么?
还有一些信徒每作一件事都去求问是不是神的旨意。就连那些明显是神的旨意的事,他们也去求问。如果求问的结果都是正确的,那无非是多费些事罢了。可是有些时候明明是合乎神的旨意的事,在他们求问以后竟认为不是神的旨意,因此放弃不作。这种求问岂不是不如不求问么?我们遇见一件事所以要求问是不是合乎神的旨意,就是因为我们弄不清楚。那些已经弄清楚的事还求问什么呢?前些年有一个传道的人讲道说,“我无论作什么事,都先求问是否合乎神的旨意,就连我每次吃饭以前也是求问神许可不许可我吃。”也许有人要认为这个人最虔诚,但我却说这种教训根本不对。我每次吃饭以前并不求问神是否许可我吃。我谢了恩就吃。因为我清楚知道神要我在当吃饭的时候就吃饭。我每天晚间也不求问神是否许可我睡眠,因为我清楚知道神要我在困倦疲乏的时候睡眠。我家中的人患病卧在床上的时候,如果不是有更重要紧急的事工等待我去作,我便去服事他们。我的邻舍遭遇患难困苦的时候,如果不是有什么可疑的情形,我便去帮肋他们。还有许多事我已经清楚知道是不合神的旨意,我便拒绝不作。我也不再为这些事求问神。比如说有人劝我去买奖券,或买一些来源不光明的东西,我当时便拒绝不买,不再求问神是否许可,因为我十分清楚知道神决不许可我买这些东西。或是有人作一件不诚实的事,请求我为他作一个保,我当时便推辞不作,不再求问神是否许可,因为我清楚知道神决不许可我帮助人行欺骗。一个作校长的基督徒如果遇见朋友为学生托人情,在考试的时候无论这个学生的成绩及格不及格,总求设法取上他。这个校长只能严词拒绝。一个作医师的基督徒如果遇见亲友不愿意注射防疫针,却求他签发一张注射证,这个医生只能回答说,“办不到”。一个作警察的基督徒检举一个犯法的人的时候,那个人拿出一卷钞票来行贿,这个警察只能把钞票交还他,把他带到警察局去。一个作推事的基督徒审问一件案子的期间,被告或原告托出亲友,带着大批的礼物送到他家中,请求他在裁判这件案子的时候帮一些忙。这个推事只能请他们把礼物带回去,仍然按着公义和法律判决这件案子。这一类的事都是每一个基督徒清楚知道是不合乎神的旨意的,所以就不需要再为这些事求问神。如果你清楚知道不是神的旨意,还去求问,那便证明你存心不正,希望神许可你作这件事,好使你得着一些利益,或因此避免别人的误会与逼迫。纵使你不是这样存心,你这样作也是试探神。撒但就趁这机会给你一种错误的指导,引领你走入迷途,使你陷在罪恶当中。
我们明白神的旨意多少与我们和神的交通亲疏是成正比例的。一个儿子越多和父亲谈话,和父亲亲近,他便越多明白父亲的心,这个道理是很浅近容易明白的。我们和神中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一个多亲近神,多祷告,多安静在神面前的基督徒,总是比其他与他同等的基督徒更多明白神的旨意。神有许多高深美好的旨意,只有在我们进到他面前安静等候的时候,他才显明给我们。退一步说,若不是我们常与神交通,就连那些平凡的真理我们也不能清楚了解,甚至还能颠倒了是非,淆乱了黑白。一个信徒如果平日总不见神的面,总不与神交通,一旦遇见难解决的问题,难处理的事情,要求问神,要明白神的旨意,若不是神特别怜悯他,大约他的求问与缘木求鱼的结果相差总不会太远。我们常常以“勤祷告,多读经”的话语自勉勉人,并不是愿意把宝贵的时光都消耗在这两件事上,实在是因为我们能否多明白神的旨意,处世作人能否都在正轨上,我们能否不陷在撒但的纲罗里,能否多承受神所赐的福分和恩典,这些事都与这两件事极有关。
在我们遇见歧路当前,不知道怎样走方合乎神的旨意的时候,我们除了谦卑俯伏在他的足前求他的指示以外,如果在我们旁边有比我们更敬虔,更老成,更多明白神的旨意,更有见识的圣徒,我们应当向他们求指导。神所以在教会中把各样的恩赐分给人,就是要他们互相作肢体,彼此帮助。那些比我们更敬虔,更老成的圣徒,因为离神近,经过的事情也特别多,常能在我们徘徊歧途的时候,说几句话,就能使我们看清楚当走的正路。但不可讯问那些不敬畏神的人,年青无识的人,和那些一味迎合你的心意而说话的人。这些人的指导不但不能帮助你更多明白神的旨意,只能使你陷在罪恶和危险当中。罗波安初登王位的时候,以色列民众请求他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不知道是否应当允诺,他求问那些从前侍立在他父亲面前的老年人,他们给了他极好的指导,叫他俯从民情,允诺他们的请求。可惜这个无知的人不听从他们的话,再去求问他的少年的朋友。这些少年人只顾自己的好处,丝毫没有爱民的心,而且没有见识,不知道世途的艰难,正像井底的蛙一样。他们迎合罗波安的心,见他问过老年人以后再来问他们,便知道他是不喜欢接纳老年人的建议,因此便劝罗波安拒绝百姓的请求,而且用严厉的话回答他们。这样一来,祸患便临到了。民众背叛了罗波安,打死他所差来的人,另立耶罗波安为王,以色列也因此分为两国。到那些年轻无知的人或一味迎合你的心意说话的人面前去求指导,还不如不去的好。
 第十篇、今日的圣殿
“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么?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三章十六节,十七节)。
“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章十八至二十节)。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的和不信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林后六章十四至十六节)。
在今日的教会中,我们常听见人称信徒聚会的房子为圣殿,就如某处要建筑一座礼拜堂,就说豫备建造圣殿。在会堂中祷告的时候就说,“感谢神,引领我们到你的圣殿来敬拜你;”勉励信徒常去聚会,就说,“不要忘记常到圣殿里去聚会”。这些信徒以为今日各处信徒聚会的会堂就是神今日在世上的圣殿,如同古时耶路撒冷的圣殿一样。但如果我们回到圣经里去详细考查,我们便发现神告诉我们说,新约时代的圣殿不再是人手所造的,如同以色列人的圣殿一样,新约时代的圣殿乃是“圣徒的身体”。上文所引的三段经文极清楚的向我们解明了这个真理。“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么?”“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这些话都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圣徒的身体就是神的殿。是,今日的圣殿就是圣徒的身体,却不是人手所建的房屋。我们当称信徒聚集拜神的地方为会堂,或礼拜堂,或聚会的地方,却不可称那些地方为圣殿,免得圣徒因着以为房屋是圣殿,以致忘记了他们自己的身体是圣殿。
这是何等奇妙的真理,也是何等贵重的事实!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这真是我们想都未曾想到的事。多年沉溺在罪恶中,遍染了污秽不义,放纵可耻的情欲,事事与神为敌的人,竟因着基督的宝血得了洁净,受了圣灵的膏,成为神所居住的殿。我们以为像我们这样败坏的人,蒙神的赦免收留,已经是恩施格外了,那里想到神肯以我们的身体作为他所居住的圣殿呢!
“神的殿”是何等伟大,何等神圣,何等崇高的一个名词。神的灵住在这个殿中。他要在这个殿中彰显他的荣耀。他要从这个殿中发出他的怜悯。他要藉着这个殿使许多人蒙福。如果我们确知神在我们身上所要作的事,我们将要怎样喜乐感恩,又要怎样战兢谨慎呢?
既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便应当从我们心中和身上除掉一切不义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使我们的心身在神面前常常圣洁、诚实、公义、谦卑,好使神能欢欢喜喜的住在我们里面,而且在我们身上彰显他的荣耀。既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便应当弃绝一切不义的交际、友朋、娱乐、财物,免得使这殿被玷污,以致招神憎恶,受神咒诅。既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便应当尽心保守这殿,不使这殿因着我们的疏忽,懒惰、放纵、任性、受摧残、遭毁坏,以致成为一个残破不完整的殿,使神的心忧伤,使神的名受辱。
在上面所引的第二段经文中,保罗特别的警戒圣徒要逃避淫行。因为“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也就是得罪神的殿,玷污神的殿了。淫乱的罪是何等普遍的罪,也是圣徒何等容易犯的罪。许多信徒是那样眼睛满了淫色,心中满了淫念。许多信徒是那样常常读污秽的书籍,看淫邪的电影,谈不洁的话语。许多信徒是那样在自己配偶以外恋慕其他异性的人,先是交友,继是恋爱,最后便陷在淫乱的罪恶中。许多信徒在暗中有一些不可告人的恶习惯,以致把那本来强健的身体毁坏得软弱不堪。这些信徒都亟需听圣灵藉着保罗警戒他们的话说,“你们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想到我们的身子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我们里头,谁还敢因着淫行玷污自己的身体呢?再想到我们是神用他儿子耶稣的血作重价买来的,谁还肯因着淫行玷污自己的身体呢?
在上面所引的第三段经文中,保罗提醒圣徒不要与不信的人相交。他说明圣徒是神的殿。神的殿和偶像怎样没有相同,信的和不信的也是照样不可相交。如果我们与不信的人相交,(不是说有来往,乃是说发生密切的友谊和关系,)便是玷污神的殿。如果我们确实的明晓我们的身分和地位,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自重,不肯与不信的人结交了。
上面所引的第一段经文说的更严重了。“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我们若因着嫉妒分争毁坏了神的殿,(别的圣徒),神必要毁坏我们。我们若因着自己的罪恶过失使神的殿(别的圣徒)受败坏,我们自己也必受败坏。我们当记得如果我们使别的圣徒受亏损,便是使神的殿受亏损,也就是使神受亏损了。谁敢这样胆大妄为呢?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件得罪神的事以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同样的得罪神,但许多热诚的基督徒常这样作,还不知道是得罪神,就是他们任意摧残毁坏自己的身体。他们忘记了这身体就是神的殿。他们虽然不像那些不信的人,因着染嗜好、纵情欲、摧残自己的身体,却因着怠惰疏忽,没有节制,遇事任性,或贪图虚荣,以致毁坏了自己的身体。他们中间有些人不按着时候吃喝睡眠,使身体受了亏损;也有些人吃喝睡眠过度,使身体受了影响;有些人任意行事,不顾神为他们的身体所定的规则,以致健康遭了破坏;还有人贪图虚荣,以能克苦自己的身体为荣耀,以致将身体弄得瘦弱不堪。他们为神的荣耀和工作,本来应当(而且也能够)吃些合宜的食物,有些正当的休息和享受,但他们因为许多信徒以能吃苦为荣耀,为美德,所以故意过着一种克苦己身的生活,好博得一些信徒的称赞,却把神的殿(就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弄得软弱不堪,以致神不能在他们身上充分的彰显他的荣耀,也不能作成他在他们身上所要作成的事工。他们也许自己一点还不知道这是得罪神的事,但什么时候他们明白他们的身体是神的殿,他们必定会因着以前的无知惭愧懊悔了。
如果我们都彻底明白圣徒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我们不只不敢犯罪玷污这殿,不敢疏忽毁坏这殿,我们也要保守这殿,不使它在极小的事上受亏损,染污秽;我们要殷勤洗濯我们的身体,穿洁净整齐的衣履,保守神所赐给我们的本有的美丽和尊严,不肯毁伤我们身体上的任何部分,就如拔眉毛,穿耳孔,扎腰,缠足等等的事。我们也不肯用人工改变神所给我们的本来面目,就如擦胭脂,抹白粉,烫头发,染指甲等等的事。如果我们明白我们的身体是神的殿,我们便看出来,信徒若随从不敬畏神的人去作这些事,真是一件侮辱神,得罪神的事,同时信徒若是囚首丧面,遍身污垢,衣履不洁净整齐,也是一种轻慢神的表现。
信徒的身体是神的殿,这是何等宝贵的一种真理。我们彻底明白了这个真理以后,我们便知道应当怎样尊重自己,也知道应当怎样尊重其他的圣徒,知道应当怎样保守自己的身体使它圣洁健康,也知道应当怎样帮助其他的圣徒这样作。当我们都能照着神的旨意照顾他的殿的时候,我们便要看见他要在这殿里显出他的荣耀,如同摩西为他造的会幕和所罗门为他造的圣殿里所显出来的一样。
“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上面,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出四十章三十四节,三十五节)。
“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王上八章十节,十一节)。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