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
第十一篇、重价买来的人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章十九节,二十节)。 “他们唱新歌说,‘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国民当译作‘君王’)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启五章九节,十节)。 这两段经文都清楚的告诉我们说,基督徒的地位身价是多么高尚尊贵。世界上没有任何宝物的价值能赶得上他们,因为那些宝物是可以用世上的金钱买得来的,但基督徒却是基督用他自己的血买来的。律法书中告诉我们说,“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利十七章十四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是基督用他自己的生命买来的。请想天上地上还有什么比神的儿子的生命更宝贵呢?把神所创造的诸世界都聚在一处,它们的价值也赶不上基督自己的生命那样宝贵。如今基督用他自己这样宝贵的生命作重价把我们买了来,使我们归于神,作神的儿子,承受神的产业,而且在神面前担当祭司的职分,将来在基督降临得国的时候,还要与他一同在地上执掌王权。这是多么奇妙的福分!这是多么浩大的救恩!再回想我们从前是多么污秽,多么邪恶,从里到外,从下到上,充满了一切罪孽不义,在神面前可称为遍体疮痍,身无完肤,除去等候神的审判和震怒以外,不再有丝毫的希望和光明;如今却因着基督一次在十字架上所付的那极重的代价,不但从一切罪恶污秽中得了洁净,逃脱了神那可怕的忿怒,而且承受了这一切上好的福分和付托,这真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了。我们既知道神的慈爱在我们的身上是这么浩大,神的作为在我们身上是这样奇妙,便应当不辜负神的选召和恩典,藉着我们的身体荣耀神。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保罗才教导教会说,“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容我们的身体染污秽、犯奸淫。我们当有清洁的思想和生活。我们应当对自己的配偶忠诚。我们不可在自己的配偶之外再向任何异性的人发爱情。我们应当求神保守我们的心,不存淫邪污秽的妄念。我们应当谨慎自己的眼睛,不看那些激动情欲的图画、小说、电影、戏剧,谨慎自己的口不说那些淫词、秽语、和败坏人德行的话。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犯那些贪婪偷窃的罪。我们应当因神所赐给我们的财物知足。无论看见别人有多少财物,总不要起一点贪爱的心。不要用任何卑鄙诡诈的方法获得我们不当得的财物。这世界充满了欺骗、偷窃、舞弊、营私的罪恶,但我们却不可沾染一丝一毫,因为我们是重价买来的。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不可再说谎言、行诡诈。我们无论与什么人接触往来,共财共事,都应当磊落光明,正直诚实。我们处世接物务要心口相同,言行一致。我们甘愿因作诚实的人受损失、遭逼迫,决不愿说谎言、行诡诈、得利益、享亨通。我们宁可因保守自己的正直诚实,而被世界看作愚人,也不愿意随从世人说谎行诈,以致招来神的责备。我们是那位信实的主用他的血买来的所以我们应当像他一样的信实。既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我们便应当在凡事上顾念别人,为别人打算,为别人服务。我们不但不可亏负人,不可使人受损失,而且应当为别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尊荣、享受、幸福。那用自己的血买赎我们的主是慈爱的,所以我们也当满有慈爱。若不是我们在我们的言语行为上都能;活出基督的生活来,我们便不能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基督徒必须常常祷告,不然,他们便不能站立得稳。基督徒必须用心读经,不然,他们便不能向前进步。基督徒必须殷勤参加聚会,不然,他们便会软弱。基督徒必须勉力为主作见证,不然,他们便放弃了他们的天职。这些事都是基督徒不可忽略的,但神的名因基督徒得荣耀,却不是藉着这些事,乃是藉着基督徒的好行为。我们的主曾很清楚的把这个真理告诉了我们。他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章十六节)。 说起来真令人叹息伤心,许多基督徒在他们的祷告、讲道、见证、谈话中,都承认他们是主耶稣用他自己的宝血所买来的,但在他们的言语、行为、生活、动作中,却一点不能荣耀神。世人贪钱财、营私弊,他们也那样作;世人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弟兄,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说谎言、弄诡诈,他们也那样作;世人损别人,利自己,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背约食言,不守信用,他们也那样作;世人言行污秽,生活放荡,他们也那样作;世人仇恨嫉妒,分争斗殴,他们也那样作。哥林多的教会就是因为沾染了好几种罪恶,所以保罗才写这封信责备他们,劝戒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使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的人,更使他们知道他们是重价买来的。他盼望他们因着这些宝贵的真理而自尊自重,而弃绝一切罪恶与不义,而活出荣耀神的生活来。 哥林多教会有许多优点,他们在基督耶稣里“凡事富足,囗才知识都全备”,他们又“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林前一章五节,七节)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不顺从圣灵,不荣耀神的事,需要保罗的责备和劝戒。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恩赐是一件事,属灵的生活另是一件事。有恩赐的信徒不一定是属灵的信徒,不一定是能荣耀神的信徒。恩赐是好东西,但只有恩赐却没有圣洁属灵的生活,荣耀神不足,羞辱神却有馀,建立人不足,败坏人却有馀。不但哥林多教会中有这种情形,就是在今日的教会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许多同样的情形。这些信徒不再需要别人因他们的恩赐夸赞他们,却需要有人教导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使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自己的人,乃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他们的身体上荣耀神。对未信的人,我们亟需帮助他们,使他们知道他们是罪人,使他们知道耶稣是他们惟一的救主;对已信的人,我们亟需使他们知道他们在世上生活最高的目标,就是要活出基督的生活来,好在他们的身体上荣耀神。 如果我们付了极大的代价,买了一样宝贵的东西来,我们一定要十分谨慎不容它被人偷去,不容它被人玷污毁坏,我们也一定要把它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高贵的地方,常常小心翼翼的保守它,使用它,照看它。我们对那用大量金钱作代价所买来的东西尚且知道这样作,我们对神的儿子的宝血所买来的这无价之宝,更应当加多少倍谨慎小心呢? 亲爱的圣徒们,今后不论走到那里,不论作什么事,不论与什么人同处,总要记念经上的教训说,“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第十二篇、两样应当随身佩带的宝物 “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箴三章三节,四节)。 世界上许多人愿意佩带他们看为宝贵的东西在身上。妇女们喜欢佩带贵重的装饰品,就如首饰,项链,钻石的戒指,金银的手镯等等,以炫耀自己的富足美丽。男子喜欢佩带刀、剑、手枪,以夸耀自己的威武,保障自己的安全。他们看这些为宝贝,为他们不愿离开的东西。还有许多拜神的人常佩带一些符咒,佛像,或念珠在身上。他们想佩带这些可以辟邪,可以远灾,可以获福。有一些基督徒喜欢佩带金银制的小十字架在胸前,罗马教会的信徒常佩带金属所制的耶稣钉十字架的苦像在项下,或身上。他们看这些为最贵重的装饰,为热心的信徒所不可少的宝物。但圣经上告诉我们说,神要属他的人随身佩带总不可离开的宝物,却不是这些东西。在上面所引的经文里,我们可以看见他要他们佩带的两种宝物-慈爱和诚实。“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两种东西既是最美丽华贵的装饰,也是保障生命,身体,安全的武器,更是辟邪,远灾,获福的恩物。佩带这两种宝物在身上,到处可以得着最高的荣誉,可以抵御人类最凶猛最残酷的仇敌-撒但-的攻击,可以远避一切因犯罪而招来的灾祸,可以得神所赐的诸般福祉,也可以得人的敬爱信任。世上任何装饰品不及它们华贵,任何防身的武器不及它们合用,任何符咒神像不及它们灵验。它们是世上最高贵,最有用,最便于携带的宝物。它们的价值和用途远超过任何宝物。但人却忽略它们,轻视它们,甚至把它们丢在秽土箱里,看它们为要不得的东西,这是多么可惜的事阿! 神不但吩咐我们佩带这两样宝物,他也告诉我们佩带它们所得的好处和功效-“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有些人在神面前能得神的喜爱,在人面前却不能得人的喜爱;也有些人在人面前是聪明人,但在神面前却是愚昧无比。惟独佩带这两种宝物的人,在神和人面前都能蒙恩宠,有聪明。神是慈爱信实的神,凡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便是像神,便可得神的喜爱,蒙神的恩宠,他们在神面前便是聪明的人。同时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在人面前也要得人的敬爱,得人的信任,他们在人面前也成为聪明的人。没有人不愿意社会中得人的敬爱和信任,但实际上在社会中能得人的敬爱和信任的人却是寥若晨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有学识有本领的人太少么?不是。是因为能办事能交际的人太少么?也不是。实在是因为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太少了。如果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用爱心待人,总是为别人打算,总是帮助别人,顾念别人,体恤别人,安慰别人,为别人谋幸福,使别人得快乐,这个人能不得人的敬爱么?如果一个人无论作什么事,总是诚实无伪,内外如一,不说谎言,不弄诡诈,不戴假面,不弄手腕,与人同处总是推心置腹,相见以诚,应许人什么事,绝不食言,自己心中所不赞同的事,绝不口头敷衍,说一句话就重于九鼎,作一件事必脚踏实地,这个人能不得人的信任么?当然一个人起始这样作的时候,也许不被人了解,甚至受人的误会,受人轻看,受人排挤。如果他见难思退,浅尝辄止,他也许说,慈爱和诚实这两样东西不但不是宝物,反是招灾惹祸的不祥之物。但如果他不顾一切的难处,总继续着佩带这两样宝物,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之于,他一定会证实这两种东西真是宝物,它们给人的好处真是大得不能形容。它们给人巨额金钱所买不到的幸福,它们能使人获得藉着学识技能所得不着的利益。它们虽然不能使佩带它们的人在今日的世界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但它们却能使佩带它们的人得神的喜悦,被神所尊重,当基督得国为王的时候,与他一同在他的国里得荣耀,掌王权;就是在今日的世界上,也能受许多人的敬爱尊重,得许多人的信任景仰。一个人能得着这些好处,是不是比在今日的社会上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更有幸福,更有价值呢?世界上那些发大财,作大事,享大名的人,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受许多人的敬爱景仰,实际上却不一定有几个人是从心里真实的爱他们,敬他们,不过是因为向他们有所求,而不得不敷衍他们就是了。及至有一日他们的金钱没有了,地位丢掉了,大名隐没了,再看看还有几个人敬他们,爱他们。惟独那些有慈爱和诚实这两种美德的人,所得的才是内心的敬爱,真诚的敬爱。不用说在神面前还能得他的喜悦和赏赐,只就在人面前得的好处说,就已经足够大的了,何况在神面前还有更大更美的赏赐呢?我说慈爱和诚实是两种最有用的宝物,没有说错罢。 这两种宝物不但能使我们得福,而且还能使我们脱离灾祸。世人只知道怕疾病疠疫的侵袭,盗贼水火的为害,还有一些人怕魑魅魍魉的作崇,殊不知道最能为害于人的并不是这些,乃是人的罪恶。诡诈仇恨的害处,远超过疾病疠疾。贪婪淫乱的害处,远超过盗贼水火。嫉妒骄傲的害处,远超过群鬼进攻。可惜人只知道惧怕那些,逃避那些,却不知道惧怕罪恶,逃避罪恶。如果我们知道了罪恶的可怕,罪恶的危害,佩带这两种宝物,便可以免除罪恶的侵袭。自私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诡诈是一切罪恶的护符。人因为自私,所以仇恨、欺骗、贪婪、行淫、嫉妒、骄傲、斗殴、凶杀、偷窃、攘夺;及至作了这一切恶事以于,再藉着诡诈谎言去遮盖掩藏。自私与诡诈这两样罪不除掉,一切的罪都藉着它们蔓延滋长,结果不陷在极大的祸患中不止。但如果佩带了这两样宝物-慈爱和诚实,便可以驱走那两种可怕的罪恶-自私与诡诈。自私与诡诈被除掉以于,一切的罪恶便都失了凭藉,失了护符。慈爱的人不加害于人,诚实的人不作背人的事,也不说谎遮盖自己的错处。请问还有什么罪能存在这种人的身上呢?佩带这两种宝物的人不只可以免除自私与诡诈的侵袭,同时也驱除了一切大小的罪恶,使它们都不能挨近他,伤害他。佩带符咒神像,不如佩带它们有效;佩带刀剑手枪,不如佩带它们安全。符咒神像根本毫无用处,刀剑手枪虽然可以防御强盗暴徒,但却不能防御比强盗暴徒凶猛残酷千百倍的那些灵界的仇敌。慈爱和诚实不只能使人得福,而且能使人免祸,它们的用途是多么大阿! 除了上文所说的用途以外,慈爱和诚实也是最好的装饰品。佩带它们比佩带金银钻石的饰物更能增加人的美丽。妇女们佩带贵重的装饰品,不是为博得人的称赞和羡慕么?殊不知佩带贵重的装饰品,不过能博得一般思想肤浅,目光狭窄的人们片时的称赞,这种称赞像云烟一般,不多时就过去了。惟独具有慈爱和诚实两种美德的人,才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景仰尊敬。因着佩带贵重的装饰品而得来的荣耀,不过是虚浮的荣耀,惟独慈爱诚实的人所得的荣耀,才是真实的荣耀,因为他们所得来的荣耀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贵重的装饰品只有少数富有金钱的人才能买到,这两种最贵重的装饰品却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只要他愿意得)。佩带这两种装饰品的人,本来贫穷,也可以变为富足,本来丑陋,也可以变为美丽,本来卑贱,也可以变为尊贵,本来衰老,也可以变为年轻,本来愚昧,也可以变为明智,本来讨厌,也可以变为可爱。一切在世上得不着人的爱惜同情的人,和一切被人藐视厌恶的人,佩带上这两种装饰品以后,他们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变过来,而得到多人的敬爱、同情、尊重、羡慕。这两种东西真是无价之宝阿! 我们除了把这两样宝物系在颈项上,还要把它们刻在心版上。我们若不把它们刻在心版上也就不能把它们系在颈项上,纵使系在颈项上,它们在那里也挂不牢固,没有多少时候便落下来,不知道掉到那里去了。我们必须先使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慈爱和诚实,然后方能毫不费力的在言语和行为上流露出这两种美德来。上文我们说它们是装饰品,它们实在不是装饰品,乃是心中充满慈爱和诚实的人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美丽与光辉。系在颈项上是人看得见的,刻在心版上是人看不见的。正是因为刻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以才能系在看得见的地方。正是因为人看得见它们被系在一个人的颈项上,所以人们才确实的知道那个人的心中实在保存了这两样宝物。 读者,你的心中和生活里有这两种宝物么? 第十三篇、作那一种人合算呢 “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箴十二章十九节)。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愿意得着成功与胜利,但他们所走的道路却是与成功和胜利背道而驰。因为成功与胜利的道路是说实话,作真事,但世上大多数的人却想藉着说谎言,行诈术,得着成功与胜利。他们所以这样作,是因为他们曾藉着说谎言,行诈术,得着过少许的成功与利益。他们因着说谎言发过一点财,因着弄诡诈得过一点势力,因着行欺骗得过一点尊荣,他们便认为说谎言是成功的秘诀,行诡诈是胜利的捷径。他们不晓得说谎言虽然可以得着暂时的成功,最后却要招来极大的失败,行诡诈虽然可以得着短期的胜利,最后却要变为不可挽救的损害。为什么这样呢?圣经中的话清清楚楚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箴十二章二十二节)。 神是一位信实的神,在他没有一点诡诈,也没有一句谎言,因此他恨恶一切的谎言和诡诈。一个人说了谎言,行了诡诈,便招来神的憎恶与咒诅,还有什么成功和胜利可希望呢?无论他怎样聪明能干,无论他的计谋如何周到,他的手段如何高明,他的布置如何精密,只要神动一下手指,便可以把他垂成的事工完全毁坏。从古至今,我们看见许多说谎言行诡诈的人在一个时期中确实是有了很大的成就,他们也得着了他们所希冀要得的许多好处。不料正在他们志得意满的时候,忽然遭了不可挽救的大失败,弄得焦头烂额,身败名裂。这种事实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就是在今日的世界上也是屡见不鲜的。除非天地间没有神,或者神也是像人一样的说谎言,行诡诈;不然,说谎言行诡诈的人绝不会不失败。 说谎言行诡诈的人不只在神的面前要受咒诅,就是在人面前他们也不能长久亨通。世界上任何人也不会喜爱一个说谎言行诡诈的人。任何人也不会甘心把责任财物交付给一个不诚实的人。就连那些说谎言行诡诈的人也愿意别人用诚实待他们,也愿意寻找诚实可靠的人为他们作事,也愿意把责任财物托付给诚实的人。虽然有许多人因为事实方面的需要,选择一些能说谎言弄诡诈的人,为他们去作一些欺骗人陷害人的事工,但他们对这些人绝不会完全信任。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人今能为他们去欺骗别人,将来这些人也能为别人再转过来欺骗他们。他们也明白那些诚实的人今日不肯被他们利用去欺骗别人,将来那些人也绝不会被别人利用来欺骗他们。因此诡诈的人虽然常有活动的机会,常得人的使用,但他们却不能得人的信任靠托;那些用他们的人总是对他们怀着戒心,总是提防着他们,到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便要把他们抛弃,好断绝后患。惟独诚实的人虽然常被人轻看,被人称作愚蠢,笨伯,傻瓜,但人却放心他们,而且能信任靠托他们,到了那些诡诈的人被人抛弃不顾的时候,这些人便成为不可少的人物了。诡诈的人虽然能在一时被人重用,但后来他们却要长期被人抛弃;诚实的人虽然一时被人轻视,但他们却要永久受人信任。究竟作那一种人合算?这个问题大约连小孩子也会回答了。 说谎言行诡诈的人都以为自己是非常聪明其实他们是最愚蠢不过的人。谎言只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中有效用。没有一句谎言能长久不被人揭穿的。一个人的智能有限,记忆力也有限。他说过一句谎言以后,虽然竭思尽虑要去遮盖他所说的谎言,到底他总不能顾虑得十分周到,稍一疏忽,他便会露了破绽,被人发觉。况且一个人说了谎言以后,他心中总要挂虑担忧,惟恐他的谎言被人识透,因此他需要不断的筹画怎么继续着说谎。在这种情形之下,他的心中不但没有平安,而且昼夜感觉疲劳,把他弄得越来越愚笨,不用等到别人来审讯,他会自己把自己的谎言都供了出来。古语说,“作伪者心劳日拙”,就是这个意思。那些说实话的人便不受这种痛苦了。他们不需要昼夜筹画怎样去说实话。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谈话,事实就是事实,不怕多少人查问,不怕人讯问他多少次,他们总不提心吊胆,也不必绞脑汁,耗心血,豫备怎样应付别人的查问。这种人的心境和那些说谎的人的心境互相比较起来,一劳一逸,真不可以道里计了。说谎的人即使幸而能遮掩一时,他们心中所受的痛苦比他们所得的那一点外面的利益已经是大得许多倍,不幸他们的谎言被人识破,立时会弄得头破血流,当场出彩。从此以后,他们在人面前便失去了信用,再不能得人的尊敬、信任,即使他们以后再说实话,人也不敢置信,这种损失真是无法弥补的。世上一切的罪恶中没有一样比谎言更能毁灭一个人的信用和前途。损失了金钱、财产、事业、地盘、名誉,都是暂时的损失,不久还能恢复;惟独损失了信用,是一生的损失,要想恢复,纵使不是绝不可能,也是十分困难的事。一个聪明的人宁可损失那些身外之物,绝不损失自己的信用。为了少许易得易失的名利,竟甘心丧失信用的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 读者中间如果有人已经因为说谎,在人中间失去了信用,也不可灰心绝望。还有一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作一件事,挽回你所失去的信用,就是诚诚实实的向人承认你以前说谎的罪,并且从今以后弃绝一切的谎言;即使不幸在疏忽中又蹈了覆辙,又说了谎言,便再诚诚实实的承认。这种诚实坦白的认罪,可以帮助你挽回你以前所失去的信用。切不可心中不真实悔改,只在外面作一些虚伪的表示,希图藉此遮掩别人的耳目。这种虚伪的悔改不只在神的面前加重了你的罪戾,而且一旦被人识破,便一生再没有机会挽回你的信用了。这好像一个人在严冬的夜间走到旷野,受不住寒风的打击,想要燃着身旁的乾草取得温暖,等候明日早晨的阳光出现。这时在他的袋中只有一根火柴。他若战战兢兢的小心谨慎,善用这根火柴,把他四围的乾草燃着,便可以保住他的性命。假若他浪费了这一根火柴,便只有冻死在寒冷的夜间了。一个人如果存着欺骗人的心,外面表示认罪,在认罪的时候还是说谎,一旦被人识破,他便一生没有希望取信于人了。纵使有一天他真实认罪,别人也要认为他又是在那里行欺诈,说谎言。再进一步说,一个人如果藉着认罪去行欺骗,那个人的心也就刚硬到极点,再不容易悔改了。 说来也真希奇。许多人明明看见别人因为说谎言行诡诈受了损害,遭了祸患,但他们自己却仍走这条道路,好像别人说谎言,行诡诈,都能受损害,遭祸患,惟独他总不能似的。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他们的眼光太近,未曾看见远处的危险。别人受害已经成了事实,他们清清楚楚看见了,但在他们自己所走的道路上,他们却只看见了因说谎言行诡诈所得的利益,尊荣,势力,享受,看不见那将来要遭遇的损失与祸害。及至他们有一日落在祸害的坑中,才明白了说谎言行诡诈的害处,但是已经太晚了。 不用提一般世人了,就是在基督徒中间又有几个人真是完全弃掉了谎言诡诈,在神和人面前存诚实的心,说诚实的话,作诚实的事呢?不希奇在基督徒中间能得神喜悦能得人尊敬信任的人是那样少了。偶然遇见几个诚实的基督徒,差不多还都是一些资质比较低,头脑比较钝的人。至于那些资质超人,头脑灵敏的人,大多数是自作聪明,流于狡猾诡诈,不把他们那灵敏的头脑超人的天资奉献给神,反倒献给不义,以致他们欺哄了人,又欺哄了自己,天下可悲的事中还有比这个更可悲的么?如果一个人有超人的天资,灵敏的头脑,却不妄用他的天资,也不自作聪明,只是一心一意敬畏神,弃绝神所憎恶的谎言,在凡事上都诚实无伪,神要用他成就何等重要的事工!他所要得的福又将要何等浩大呢!大群的基督徒中间有几个肯作这种人?这就看谁真是聪明人了。 第十四篇、最公平的教训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你们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弗五章廿二节至六章九节)。 读了以上所引的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看见圣经中所讲的教训真是十分的公平。因为它教导妻子如何待丈夫,也教导丈夫如何待妻子;教导子女如何待父母,也教导父母如何待子女;教导仆人如何待主人,也教导主人如何待仆人。人的教训常是只讲一方面。我们常听见的教训总是说,妻子应当顺服丈夫,儿女应当孝敬父母,仆人应当忠心事奉主人。至于丈夫应当怎样疼爱妻子,父母应当怎样教育子女,主人应当怎样体恤仆人,便很少有人过问了。这样的教训太不公平,因为它把权利给了一方面,把义务给了另一方面。一方面只有得,没有给;另一方面只有给,没有得。那样的教训完全是袒护一方面,委屈另一方面。神是公平的神,他绝不作这样的事。他要两方面都尽义务,也都享权利;他要两方面都得,也要两方面都给。从这一点上,我们更看出来,圣经真是神所默示的。世上的书大多数都是男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导女子顺服男子。“在家从父,出外从夫,无夫从子。”所谓“三从”的,完全是女子服从男子。他们却不好好讲一讲男子应当如何爱护女子。世上的书大多数都是成了年,作了父亲的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训儿女孝敬父母,却不好好讲一讲,作父母的应当如何按着正道教养子女。世上的书大半都是作主人的人写的。所以他们只教训仆人应当怎样对主人忠心,却不好好讲一讲作主人的应当如何体恤仆人。不过我们也不能单单责备这些人不好。如果女子写书,她们也会同样的只提到男子应当尽的本分,却忽略了她们自己的本分。如果小孩子们书,他们一定只提到作父母的应当如何待儿女,却不提儿女应当如何待父母。如果作仆人的写书,他们一定只说主人应当体恤仆人,却不说仆人应当如何殷勤忠心为主人作工。人的常情都是只愿意别人好待自己,却不想到自己应当好待别人。他们的心既是这样想,当然他们所说的话和他们所讲的道理也是这样。虽然人的教训有时也略略提一点作丈夫的,作父母的,和作主人的,应当尽的本分,但不过是轻描淡写的提上几句,总不及教训妻子儿女和仆人的话那样多,那样有力。就因为这种只讲一面的教训普遍在各地,所以作妻子的,作儿女的,作仆人的,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受了多少痛苦,遭了多少压迫。神的教训便不是这样了。他教训两方面都应当尽自己的本分。自然两方面因为所站的地位不同,所以两方面当尽的责任不同,当作的事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应当用爱心待对方,都应当为对方设想,都应当为对方谋利益。神教训“作妻子的,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这两句话似乎把妻子的地位降得很低,把妻子的权利剥夺净尽,但你再往下读的时候,你便看见丈夫的本分。“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这两句话使我们又看见丈夫应当给妻子的是怎样多。他们应当爱妻子如同基督爱教会。基督把自己的身体性命都为教会舍了,丈夫也应当爱妻子到这种地步。读过这句话,我们才晓得妻子的权利不但没有被剥夺净尽,而且她们实在得了最大的享受。妻子有妻子的本分,丈夫也有丈夫的本分。丈夫有丈夫的享受,妻子也有妻子的享受。神的教训最公平不过。他绝不偏袒任何一方面。他教训“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同时,他也教训“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这种教训真公平到极点。儿女诚然应当听从父母,孝敬父母,但父母也不可用不正当的态度待儿女,以致惹他们的气。许多作父母的对子女一味的高压,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便拿子女作泄忿的工具,这是神所不许可的。神要责备惩治那些不孝父母的儿女,神也要责备惩治那些不按真理教养儿女的父母。他教训“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肉身的主人;”同时,他也教训“作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这也是和上面同样公平的教训。仆人应当听从主人,忠心为主人作工,但主人也应当善待仆人,不可威吓他们,虐待他们。接着他又说明,在地上虽然有主仆的分别,在主面前大家却同是他的仆人;他是仆人的主,也是主人的主。人和人同处,如果都能照着这些教训去行,家庭中和社会里还能有什么纠纷和冲突?还能有什么争吵和战斗?还能有什么冤屈和不平?还能有什么反抗和报复?还能有什么离婚的案件?还能有什么流血的惨剧?可惜!可惜!人们不听从神的教训,以致本来可以像乐园一样的世界,竟被人弄得像苦海火坑一般!人们是多么愚昧阿! 圣经中的教训是这样公平,是这样全备,是这样崇高,是这样佳美,不料竟会有人攻击圣经,和那些笃信圣经尊重圣经的人,说,“圣经是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工具。这般人利用圣经中的话,来欺骗那些弱小者和愚昧的人。他们利用圣经中的话,教训那些穷苦的人,应当忍耐,不可求出路,又教训那些受压迫的人,应当逆来顺受。”我见过一册刊物里,登载一篇攻击基督教的文字,里面就引用了这一段教训仆人的话。它说,“资本家利用圣经上的话,教训那些工人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他们的主人,像听从基督一般。工人们受了这种欺骗,便一心一意的为资本家作牛马,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这足可以证明基督教是富人用以榨取穷人的工具。”真希奇!写那篇文字的人看圣经的时候不知道是怎样看的,不知道他是只看了一段教训仆人的话,没有再往下看那一段教训主人的话呢?还是他看了下面的话,却故意不提?如果他没有再往下看,只凭着他所看的两三句经文,便来反对圣经,他根本就不配引用圣经,更不配反对圣经。如果他看过了下面的那一段,却故意不提,单提出那段教训仆人的话来,藉此攻击圣经和信圣经的人,他便是存心不良,蓄意捣乱。这样公平的教训还有人出来攻击反对,究竟谁是欺骗人的?不用解说,便可以明白了。 许多信徒在读这段经训的时候,有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他们不注重神教训他们自己的那些话,却注重神教训对方的话。作妻子的不注重自己应当如何顺服丈夫,却注重丈夫应当如何爱妻子;作丈夫的也不注重自己应当如何爱妻子,却注重作妻子的应当如何顺服丈夫。作儿女的忽略了自己应当听从父母,孝敬父母,只知道要父母按着神的旨意待他们;作父母的忽略了自己应当作的事,一味的责备儿女,要他们服从,要他们孝敬。作仆人的不忠心工作,却对主人说,“我们两个人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你必须待我好;”作主人的不体恤仆人,却对仆人说,“你必须听从我,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你在我面前只有绝对的顺服。”每一个人都不尽自己的本分,却要求对方尽他的本分,结果必定要互相责难,互相攻击,互相指斥,互相怨恨,两方面中间于是弄出许多纠纷,许多冲突,再没有平安的日子了。神要我们读这段经训,不是这样读法。他要我们注重我们自己所应当作的那些事,对方应当作的事,留给对方去注重。作妻子的不必要求丈夫爱她,只要自己好好的顺服丈夫;作丈夫的也不必要求妻子顺服,只要自己好好的爱妻子;作儿女的只要自己尽孝,不必去过问父母待自己好不好;作父母的先按着神的旨意教养子女,以后再教训子女听命尽孝;仆人不必向主人有所希望,只要存心诚实,殷勤作工;作主人的先对仆人存怜悯体恤的心,顾念他们,爱护他们。如果大家都这样作,你必定会看见丈夫和妻子中间,父母与子女中间,主人和仆人中间,和和睦睦,泄泄融融,彼此相爱,彼此体恤,一同过着极快乐平安的日子。我国古人的教训也是说,“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那就是说,自己先作好,再去希望别人作好,自己先没有错处,再去责备别人的错处。如果你还没有作好,却先希望别人作好,别人一定要质问你说,“你要我们作,你怎么不自己先作呢?”如果你还有错处,却去责备别人的错处,别人一定要讥诮你说,“你自己也有错处,还有脸面来责备我们么?你先去责备一下你自己罢!”一个人如果管理不了自己,他绝不会有权柄管理别人。你自己先作得好,先尽了自己的本分,就是不说什么话,你自己的榜样感动了别人,别人也会听你的话。如果你自己没有作好,没有尽你自己的本分,就是你说了再说,别人因为不佩服你,无论如何也不会听你的话;正如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一个人最先应当注意的,不是教别人怎样去行,乃是教自己怎样去行。忽略了这一步,别的什么也不用希望了。那些不顺服丈夫,只要求丈夫的爱的妻子们,根本就不配得丈夫的爱。那些不爱妻子,只希望妻子顺服的丈夫们,根本就不配有顺服的妻子。那些不孝父母的儿女们,就不配有好父母。那些不按正道教养子女的父母们,就不配得儿女的孝敬。懒惰不诚实的仆人,就不配遇见慈爱的主人。不怜爱仆人的主人,就不配使用诚实尽忠的仆人。 在教会中我们最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一个基督徒到另外一个基督徒家中去作仆人,他总是希望他的主人待他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在不信的人家中他倒肯殷勤作工,一到了信主的人家中,他便不这样了。他心里想,“主人是基督徒,我也是基督徒,我们两个人是弟兄。洗衣服的时候他应当帮助我洗,扫地的时候他应当帮助我扫,吃饭的时候我应当同他在一处吃,享受的时候我应当和他一同享受。他不这样作,便是没有爱弟兄的心,便不是好基督徒。”他却不想想,如果主人有时间去作这些事,何必再找他来,既给他饭吃,还给他工资呢?不错,信主的人在不信的人家中作工,你殷勤尽力,在信主的人家中作工,你应当更加殷勤尽力。我知道许多基督徒家中找工人的时候,不肯找信主的人,因为他们吃过这种苦。找来信主的人作工,不但事情没有作好,反倒常发怨言,到处述说他们的主人怎样没有爱心,怎样不像基督徒。请想谁肯花钱找这种麻烦呢?当然有许多作主人的基督徒对待仆人确是太缺少爱心,太不像基督徒的样式,这种人同样需要悔改。作主人的基督徒对待仆人,无论他们是否信主的,都应当宽大,都应当体恤,不要尽力使用他们,像使用机器一样。总要使他们有充足的休息,总要使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使他们有些快乐,有些享受,使他们在主人的家里,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这样的主人才配用好仆人,才能用得着好仆人。不过在基督徒主仆之间常弄出许多纠纷,说公道话,还是仆人方面的错处多。因为信主的主人待遇信主的仆人,绝不会比待遇不信主的仆人更严厉,更残忍,但信主的仆人在信主的主人家中作工,却常不如在不信主的人家里作得好。这就是因为他们先存了一个错误的思想,认为他们到了信主的人家中就应当多多享受,少作工。这种错误的思想是必须彻底改正的。 圣经中的教训实在是最公平的教训,但读圣经的人的心若是不公平,这最公平的教训又有什么用处呢? 第十五篇、基督徒的徽章 徽章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东西。学校的学生胸前常佩带着他们学校的徽章,机关的职员胸前常佩带着他们机关的徽章,会社的会员的胸前也常佩带着他们会中的徽章,其他如同大商店的店员,工厂里的工人,交通机关的员司,军队中的长官士兵,莫不有他们的徽章符号,或是悬在胸前,或是钉在帽上。这些徽章的用处,无非是使人容易认识分别,使人一望就知道这些人是属于那个团体的,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团体中的人,以便取得相当的连系。 基督徒也当有一种徽章佩带在身上,一方面可以使世人一看见,就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来,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在遇见其他基督徒的时候,可以彼此都看出来我们同是属于基督的,因而取得相当的连系,好彼此帮助,彼此照顾,协力同心,抵挡空中的仇敌魔鬼,和这邪恶世界的攻击。 但基督徒的徽章应当是什么样式呢?有人想,基督徒的徽章应当是一个十字架。因此有许多人用一条银链系着一个十字架悬在项下,还有人制作十字架形的徽章挂在胸前。这个徽章不是我们的主发给我们的,又很容易伪造。许多未曾真实归主的人因为有某种目的,愿意别人以他们为基督徒,就把这个徽章挂在身上。也有一些真实爱主的人看见别人佩带这种徽章,就随着别人制造了这个东西挂在身上。这个徽章既不是我们的主发给我们,吩咐我们佩带的,而且它又是这样被人滥用,当然我们不赞成以这个为基督徒的徽章。那么,我们还能想出什么别的样式来么?不用我们费这些心去想,我们的主早已告诉我们说,他的门徒应当佩带什么徽章。听他的教训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章三十四节,三十五节)。 这就是我们的主发给我们,吩咐我们佩带在身上,悬挂在胸前的徽章。这种徽章不但十分美观可爱,容易识别,而且绝对不能冒充伪造。这是一种天上的出品,是地上仿造不出来的。我们爱这种徽章,因为这是那爱我们为我们舍命的主亲自制造,亲自发给我们的。我们必须佩带这种徽章,因为这是我们的主亲自吩咐我们佩带的。“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最使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我们的主曾亲自佩带了这个徽章,到现今仍是佩带着。听他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他自己佩带这种徽章,他也要我们佩带,好显明我们是属他的。一方面他可以看见我们是属他的,另一方面他要世人也认识我们是他的门徒。“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承认我们真是属基督的么?如果我们说“是”,我们就当看一看我们有没有佩带他发给我们,要我们佩带的徽章。如果我们没有爱弟兄的心,不用说世人不能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来,也不用说我们的主不能满意,就连我们自己也许会疑惑自己是不是真实属基督的。 “亲爱的阿,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约壹四章七节,八节)。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这是多么严重的话!但这实在是百跌不破的真理。看那些不认识神的人,那一个不是自私自利?他们心中所恋慕的不是钱财、名誉,就是自己的安逸宴乐。为社会服务,为人群牺牲,这一类的高调,唱是会唱的;谁曾看见一个人,心中真是用真诚的心去爱自己家族以外的人。但因信基督被神所生的人,却是有了神的爱在他的心中,因此他见了凡因信基督作了神的儿子的人,立时就有一种真挚的爱由里面发出来。这种爱弟兄的心不是矫作的,乃是自然的,是与我们那从神得来的生命同来的。有了这种爱心,我们便知道我们是由神而生,我们就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知道我们爱神。 但这种爱心需要培养,才能逐渐发长;反过来说,若是不加培养,反倒加以摧残,它也会逐渐枯萎的。许多真信主的人在得了神的生命以后,已经有了这种爱的生命,可惜他们不知道怎样培植这才生的爱的嫩苗,反倒因着骄傲自大,轻看别人,彼此批评,互相猜疑,分争结党,嫉妒仇恨,对这微弱的“爱心之苗”横加摧残。因此他们虽然是属基督的,但他们竟没有基督徒的标志徽章。世人既不能认出他们是基督徒来,他们的主因为他这样爱他们,甚至为他们舍命,但他们竟不能遵照他的命令彼此相爱,反倒相吞相咬,自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悲哀痛苦,他们自己也得不着相爱互助的好处。这是多么可惜的事阿! 在圣徒的团结和交通中,再没有比彼此相爱更要紧的事,但也再没有比彼此相爱更容易被毁坏的。一点猜疑,一句恶声,少许轻藐的表示,几句传说的言语,都足以成为导火的引线;若不赶快消灭它们,迟早它们会将这至宝贵的东西毁坏得一无留存。彼此相爱的精神在圣徒中间这样缺乏,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我们既明白了这种危险,就当时刻谨慎,不要轻易猜疑别人;禁止自己的口不向人出恶声;常存谦卑的心志和态度;不轻信别人传述的言语;若是偶不经意得罪了什么人,就当求他的谅解饶恕;别的弟兄若待我有什么不好,向我出什么恶声,对我有什么轻藐的表示,我应当用神饶恕我的那种精神饶恕他,不记念他的恶;看见弟兄有缺点,应当想到我也有我的缺点;更要紧的是,凡事与弟兄以诚相见,并要凡事自己甘心吃亏受屈。虽然这是不容易作的事,但我们为爱主,为爱弟兄,并为爱自己的缘故,应当勉力学习这样作。我们这样作,才真是体会主的心,使主的心满足,并且使别的圣徒得益,最后我们自己也要得着好处。 当我们学习这彼此相爱的功课的时候,有一件要紧的事必须注意,就是每一个人都当想怎样竭力爱人,却不要想怎样得人的爱;总要看自己爱别人是本分,别人爱我是恩典。大多数的信徒一谈到彼此相爱的教训,总是说,“主耶稣教训我们要彼此相爱,所以你应当爱我,应当饶恕我,应当帮助我,应当服事我,应当周济我。”这种人不配谈彼此相爱,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彼此相爱。这种人不过是利用耶稣的话,为自己找便宜谋利益罢了。真实爱主的人一听到彼此相爱的教训,就当想,“我应当爱别人,应当饶恕别人,应当帮助别人,应当服事别人,应当周济别人。别人帮助我,爱我,那是恩典,我应当感谢他。”如果每一个信徒都想别人应当爱我,那么,彼此相爱的教训将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但如果每一个信徒都想我应当爱别人,彼此相爱的教训立刻就会成为事实,彼此相爱的精神当时就能充满教会。 我们再注意主耶稣的教训:“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主怎样爱我们呢?主不单是在我们好的时候爱我们,就是在我们不好的时候还爱我们。在我们争论谁要为大的时候,他不责备我们,却屈下身去为我们洗脚;在我们起誓说不认识他的时候,他不怨恨我们,却转过头来看我们。在我们疑惑他的时候,他不弃绝我们,却将他手上的钉痕,肋旁的枪伤,指给我们看。他在世上的时候怎样爱那些门徒,他现今还是照样爱我们。他教训我们应当这样彼此相爱:不但是在彼此看见长处优点的时候相爱,就是在彼此看见短处劣点的时候仍是相爱,正像他看见我们的短处劣点的时候仍然爱我们一样。这样彼此相爱诚然是难作的事,但在我们想到主是怎样爱我们的时候,这样去作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亲爱的圣徒,你将基督徒的徽章佩带在身上没有?如果你未曾佩带它,或者竟至把它丢失了,就当在今日恳切求主怜悯你,再发给你一枚新的,赶快佩带它。好使众人今后能认出你是主的门徒,并使主的心因你得着满足,就是你自己也必一日比一日更多得福了。容我们再来念主的教训: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第十六篇、基督徒的健康问题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六章十九节,二十节)。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的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八章廿二节,廿三节)。 世上的人都为身体打算,完全不顾灵魂的事。许多热心的基督徒却只为灵魂打算,完全不顾身体的事。他们以为身体只是一个败坏可憎的东西。是阻碍信徒成圣的障碍物,是灵魂的赘疣。他们以为,要有最高属灵的人生,必须先刻苦自己的身体,使它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使它枯乾瘦弱,绝不可容它休息舒适,免得它活动犯罪。他们以为不这样作便是贪爱世界,放纵私欲。他们是事奉真神的,可是他们却走了许多热心敬拜假神的人所走的道路。他们不但不觉得那是错误,反觉得那正是他们的长处。他们看那些不肯刻苦自己身体的信徒是冷淡不爱主,是贪恋世界,是顺着肉体的私欲生活。这种基督徒在教会历史上可以找出许许多多的来。今日的教会因为与世界携手,因为冷淡堕落,以致热心的信徒大见减少,这种主张刻苦自己身体的人也就不再多见,可是在那少数热心的份子里面,还是有些人抱着这种观念。我们因他们的热心爱他们,敬他们,同时我们却不能不承认,他们所抱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神确实曾吩咐我们为遵行他的旨意,为作他的工,不要逃避身体的痛苦和损害,就是因此舍了性命,也不要退缩。但那并不是教训我们自己去设法苦待自己的身体,自己去伤害自己的性命;乃是说,如果为要遵行神的旨意,作神的工,以致遇见这些,不要退缩逃避。因为怕身体受苦,以致不敢遵行神的旨意,不敢作神的工,是不合理的;但自己无缘无故的去苦害自己的身体,摧残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读了上文所引的第一段经文,我们可以清楚看见,我们的身体不但不是可恨的东西,而且是可珍爱的。经上没有说,“你们的心是圣灵的殿”,乃是说,“你们的身子是圣灵的殿”。我们平日常听见信徒们说,“圣灵住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心是圣灵的宝殿”。我们所唱的一首诗歌里说,“恳求圣灵常与我居,使我清洁除我点污;以心为殿降临其内,充满荣耀无有暗昧。”但圣经中的话却是说,“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么?”假使我们今日能回到耶路撒冷未毁灭以前的时代,去参观一下那里的圣殿,我们要怎样的高兴喜乐,要怎样的起敬起畏?现今我们因为不能再看见那金碧辉煌,庄严巍峨的圣殿,便感觉可惜,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就是今日的圣殿!谁敢说神的殿是败坏可憎的东西,是阻碍信徒成圣的障碍物,是灵魂的赘疣呢?谁敢毁坏摧残神的殿呢?如果我们轻看我们的身体,便是轻看神的殿。如果我们毁坏我们的身体,便是毁坏神的殿。 下面的两句话不是很有意思么?“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在我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是怎样去荣耀呢?我们在言语行为上都圣洁、诚实、慈爱、谦卑,这是在我们的身子上荣耀神。但如果我们长年疾病缠身,瘦弱无力,信主以后健康的状况还不如信主以前好,这是不是非但不能荣耀神,反使神因我们的身体受羞辱呢?不信的人要指着我们说,“看哪,这就是他们信主的结果!他们未信主以前,并不像这样瘦弱无力,疾病缠身,及至信主以后,竟弄到这种地步!他们对我们说‘作基督徒是一件有福的事’,但我们所看见的事实却告诉我们说,作基督徒是一件不幸的事。他们说他们所信的神是全能的,他们的主世上的时候曾医好了许多病人,看他们自己健康的状况,使我们实在信不过他们所作的这些见证。”我们知道基督徒的行为不好是使神受羞辱的事,我们是否也想到,如果我们不好好保守自己的身体,以致弄得瘦弱无力,疾病缠身,也是使神受羞辱的事呢? 我们再读上文所引的第二段经文,便知道我们的身体将来还要从败坏中被买赎回来。虽然那个日子还没有到,这件事还没有实现,但我们凭着神的应许,渴望等候那个日子快些临到。因为那个日子一到,我们这必朽坏的,羞辱的,软弱的,属血肉的身体,就要变成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属灵的身体。我们常听见信徒们说,“信耶稣灵魂得救”,但圣经中所告诉我们的却远超过这个。圣经中告诉我们的不只是灵魂得救,乃是灵魂身体完全得救。容我们听经上的话说-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未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林前十五章五十一至五十四节)。 “我们既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三章二十节,二十一节)。 这是多么奇妙的应许!我们的身体将来有一日要得着改变,变得像主耶稣复活以后的身体一样,那样荣耀,那样奇妙,那样长存。我们既有这样的应许,应当怎样尊重我们自己的身体,应当怎样保守我们自己的身体,才合乎理。怎可轻看毁坏它呢? 许多信徒这样苦待自己的身体,大原因是他们把身体和肉体这两样东西混在一处。圣经中告诉我们说,肉体不是好东西。“我们原晓得律法是属乎灵的;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罗七章十四节)。“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七章十八节)。“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八章六至八节)。许多信徒以为肉体就是我们的身体,以为留意保守自己的身体便是体贴肉体,以为苦待自己的身体便是制服肉体。他们不知道肉体是在身体里面,然而身体并不是肉体。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但我们的肉体却不是。我们要在我们的身体上荣耀神,但我们永远不能在我们的肉体上荣耀神。肉体就是我们的旧人,旧生命。它不是好东西。我们永远不可体贴它。但我们的身体却是神用重价买来,为作他的圣殿用的。如果我们不把这两样东西分别得清清楚楚,我们若不陷入体贴肉体的危险,便要走入毁坏身体的歧途。我们吃适宜滋养品,我们冬天燃炉子取暖,我们夏季躲避炎热,我们工作疲劳的时候赶快休息,我们常沭浴洗濯,我们夜间睡眠八小时,我们在作完繁劳的工作以后作些游戏消遣,这并不是体贴肉体,乃是保持身体的健康,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按着正道照顾神的殿。但如果我们逃避繁难的工作,尽量的吃好饭食,尽量的穿好衣服,尽量的享受,却不殷勤服事神,服事人无论是吃,是喝,是穿,是住,总是好了还要再好,舒适了还要再舒适,对于当作的事工,却是竭力的推诿躲避,看见前面有当作的本分,只因为怕劳累,怕受苦,怕危险,怕损失,便设法使别人去作,自己却求逸乐和安全,这就是体贴肉体。信徒在冷淡的时候,魔鬼引诱他们,使他们体贴肉体;信徒在热心的时候,魔鬼便引诱他们,使他们毁坏神的殿。如果我们为作神的工,为帮助人,受劳累,受冻饿,冒危险,冒艰苦,那是忠心。但如果我们无缘无故的使自己吃不饱,睡不足,找些无谓的痛苦,冒没有价值的危险,那是愚昧。忠心的人要在神面前得他们忠心的赏赐,愚昧的人只有吃自己的愚昧所结的苦果。 常见一些信徒竭力设法往吃苦的路上走去。他们有饭可以吃饱,却故意饿着自己;并没有特殊需要禁食祷告的事,却自己屡屡的作无目的的禁食。他们故意减少自己睡眠的时间。他们时常作长夜的祷告。他们故意选择最粗劣的食品去充饥。他们屏去一切的娱乐和消遣。他们很少洗濯自己的身体和衣服。他们把自己弄得像乞丐一样。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他们向人夸耀他们自己能为主吃苦。他们中间有的人甚至提倡讨饭传道。有一些没有真理知识的信徒竟羡慕这种生活,竟想追随他们的脚踪。日久天长,竟造出一种风气,许多信徒都以找苦吃为高尚属灵,为敬虔爱主。许多信徒心中以为能多找苦吃,便能在主面前多得赏赐,敬虔的生活倒被人所忽略。结果弄得许多信徒的言行生活并不比别人更圣洁诚实,更慈爱温柔,更谦卑忠心,可是他们的面貌却比别人黄瘦枯干,身体却比别人软弱多病,衣履却比别人污秽破烂,精神却比别人萎靡颓唐。神的名没有因他们得着荣耀,却先因他们受了羞辱。不信的人没有因着他们羡慕作主的门徒,却因着他们怀了戒心,再不敢信耶稣,恐怕自己也弄得这样可怜。 我们要荣耀神,要吸引人归向主,自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高尚的德行,伟大的爱心,使人看见我们就受感动,就想到我们的神是怎样的神,我们的救主是怎样的救主;但我们有愉快的面容,饱满的精神,健全的体格,清洁的衣履,不也与这两件事大有关系么?我们的德行和爱心,还需要一个比较长些的时间,才能被人看出来。但我们的面容、精神、体格、衣履,当我们才与人接触的时候,便都摆列在人面前。如果我们的面容愁苦,精神颓唐,身体软弱,衣履污秽,等不到别人看见我们的德行和爱心,他们便已经远远的躲开我们了。那是多么可惜的事呢! 我们为要对得起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救工,所赐的恩惠,需要注意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为要尽我们为神看守圣殿的本分,也需要注意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为荣耀神的名,为引领人归主,更需要注意我们身体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