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
第二册 第二章 前车已覆,后车之鉴
第一篇、谨防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 第二篇、你的房子盖在什么上面呢? 第三篇、你是这样作了么? 第四篇、你对这些是否满意呢? 第五篇、你绝不能在例外 第六篇、可怕的裂口 第七篇、堵破口的人 第八篇、一个犯罪的好地方 第九篇、她今日才明白了 第十篇、一个自取羞辱的好方法 第十一篇、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第十二篇、一样神所憎恶的事 第十三篇、不要再偷 第十四篇、作父母的应当注意的一件事 第十五篇、传说 第十六篇、一个小的警告 第十七篇、轻易发怒的人听着 第十八篇、你说的岁数是真实的么? 第十九篇、你愿意走那一条路呢? 第二十篇、神为什么使属他的人遭遇失败呢? 第一篇、谨防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太十六章六)。 “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太十六章十二节)。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当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常和他作对的两种人。我们读四福音屡次看见他们来试探耶稣,来寻找耶稣的把柄陷害他。有时法利赛人单独来,(太十九章三节,二十二章三十四至三十六节),有时他们与希律一党的人同来,(太二十二章十五至二十二节),有时他们和文士同来,(太十二章三十八节,十五章一节,二节),还有时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一同来,(太十六章一节),也有时撒都该人单独来。(太二十二章二十三至二十八节)。最希奇的就是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的信仰见解本是完全相反的,但他们在试探耶稣反对耶稣这件事上不但一致,并且时常合作。 我们读使徒行传上的一段记载,便可以看出来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不同的地方。“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灵;(中文圣经译“鬼魂”,误)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徒二十三章八节)。在这里我们看出来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的信仰是完全相反的。拿这两种人的信仰和主耶稣所讲的道理相比,便看出撒都该人的信仰与主耶稣所讲的真理完全立在敌对的地位。主耶稣讲复活的道理,也讲有天使和灵,但撒都该人完全不信这些。他们与耶稣为敌,试探耶稣,这原不足为奇。法利赛人与耶稣为敌却不可解了。耶稣所讲的都是他们所信的,按理他们应当拥护耶稣,爱戴耶稣了。怎么他们还能起来与耶稣为敌,陷害耶稣?更希奇的就是他们怎么能与那些信仰完全不同的撒都该人合作,一同来试探耶稣?这令人难解的问题从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中便得了答案。 “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十五章三至九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太二十三章二十三节,二十四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乾净了。”(太二十三章二十五节,二十六节)。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二十三章二十七节,二十八节)。 我们认清了法利赛人的真面目,就不希奇他们这样与耶稣为敌了。他们信复活。他们信有天使和灵。他们的信仰是纯正的信仰,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人生丝毫不发生关系。他们有纯正的信仰,然而他们没有纯正的人生。他们遵守人的遗传,废弃神的诫命。他们以轻为重。以重为轻;奉献十分之一物产,然而不行公义、怜悯、信实。他们在人面前装得很好看,很虔诚,然而他们里面充满了一切的不义,他们的信仰是头脑里面的,不是心灵中的。虽然在表面上他们与撒都该人完全不同,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是与撒都该人一样的不敬虔,一样的活在罪恶之中,一样的属于黑暗的权势。因此当主耶稣讲到复活的道理和天使与灵的事,就惹起撒都该人的讪笑讥议,及至他讲到生活中的教训并竭力斥责罪恶的时候,就招来法利赛人的攻击逼迫了。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讲到信仰的问题的时候便分道扬镳,及至起来反对耶稣的时候又携手合作。仔细说起来,他们实在是一丘之貉,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分别。 说起来真可叹!古时犹太人中间有这样两等不敬虔的人,今日教会里面也有这两等不敬虔的人。撒都该人正可以代表今日教会中的那一些不信派。(或称新神学派)。这般不信派虽自称为信徒,自称为传道人,但他们不信灵界的事,正像古时的撒都该人一样。他们不信复活,不信有天使和灵,不信圣经中许多需要用信心接受的要道。这般人不断的与耶稣和真跟随耶稣的人反对。他们轻看那些笃信圣经热心爱主的人。他们骂那些笃信圣经热心爱主的人为迷信,为落伍,为迂腐,为无知。如果主耶稣今日仍在世上讲道,他们一定要攻击他,反对他,像当日那些撒都该人一样。 今日教会中除了那些像撒都该人的不信派以外,还有一些人正像当日的法利赛人一样。这些人囗里承认他们信复活,信有天使和灵,信圣经,信耶稣为人赎罪,复活,升天,再来。他们自命为基要派。但一详细观察他们的行为和生活,便晓得他们与古时那些法利赛人实在是如出一辙。他们承认他们有纯正的信仰,然而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人生丝毫不发生关系。他们像法利赛人一样,重看人的遗传,废弃神的命令。他们注重礼拜、歌诗、查经、听道,然而他们不注重远离罪恶,行神所喜悦的事。他们明白圣经,他们擅长讲道,他们也会讲述一切灵界的事,然而他们却不追求在每日的生活中遵行神的旨意,活出像基督那样的生活来。他们以为一个人只要有仪式上的敬拜,只要明白圣经,就可以蒙神的悦纳。他们完全忘记神看敬虔的人生比这一切更重要。他们的信仰只是在头脑里和嘴唇上,却不是在心灵中和生活里。他们自以为他们是敬畏神的,是与不信派完全不同的,其实他们与不信派的分别不过是在头脑和嘴唇上罢了。 使徒还需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么?他们还能走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所走的路上去么?主耶稣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他知道一切人的软弱和需要。如果使徒没有这种危险,他绝不说这样警告他们的话。他知道“一点面酵能叫全团都发起来”。他知道他的门徒虽是新团,但只要有少许的旧酵引进来,不久全团就都会发起来,都会变坏。他看出这种危险来,所以他警告使徒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 连使徒都需要这样的警告,我们岂不更需要么?今日教会中到处有这两等人-像撒都该人一样的不信派,和像法利赛人一样的,那些自称笃信圣经,其实是重看遗传,假冒为善的人。我们真是应当谨慎,不要受不信派的迷惑,以致失去信心;但我们也当一样的谨慎,不要效法那些自称为基要派的假冒为善的信徒,只注重仪式、外表、查经、讲道,但忽略那更重要的人生中的敬虔。我们当有十分合乎圣经的信仰,同时我们也当有十分合乎圣经的人生。若是只注重任何一方面,却忽略另外的一方面,不是蹈了撒都该人的覆辙,便是步了法利赛人的后尘。 第二 篇、你的房子盖在什么上面呢 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阿,主阿’却不遵我的话行呢?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惟有听见不去行的,就像一个人在土地上盖房子,没有根基;水一冲,随即倒塌了,并且那房子坏的很大。”(路六章四十六至四十九节)。 在这段经文中记载了主对门徒所说的几句责备的话-“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阿,主阿,’却不遵我的话行呢?”接着他说了两个比喻。从这两个比喻中,我们看出来我们不遵主的话行,不是他受损失,乃是我们自己受损失。他用这两个比喻帮助我们明白遵他的话行是多么有福的事,不遵他的话行是多么危险的事。 盖房子以前深深的挖地,在一个没有建筑常识的人看来,真是一件极愚笨的事。挖地的时候需要浪费许多时间和力气。挖好了以后又必须立很坚固的根基,这需要耗费许多的工和许多的材料。如果不挖地,不打根基,就在平地上盖起房子来,要节省多少人力物力,该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是,不深深的挖地,就在土地上盖起房子来,在当时确是节省人力物力,轻而易举。这样盖起来的房子,也可以居住一些时候,但到发大水的时候,这所房子因为没有稳固的根基,便完全被水冲倒了。 那有建筑知识的人却不这样作。他知道立稳固的根基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事。他不怕多费时间力气,他也不怕耗费大量的砖石。他“深深的挖地”,直挖到地下的磐石,然后把房子的根基建立在磐石上。立好根基,用土埋好,以后在地面上盖起房子来。他所盖的房子比那所在土地上盖的房子多用了许多人工和许多材料。从地面上看,这两所房子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天气良好的时候,也看不出来他这样多费人力物力究竟有什么用处。那在土地上盖房子的人也许要嗤笑他说,“你比我多用了那么多的工料,究竟有什么好处呢?我这一所省工省料的房子岂不是和你的房子一样可以居住么?以后再盖房子不要那样浪费了。”那在磐石上盖房子的人能回答他什么话呢?他没有话可回答,他也不需要回答。有一天事实要替他回答。到发大水的时候,他才明白他这省工省料的人比那费工费料的人费得更多。那个人在盖房子的时候比他确实是多费了工和料,但那个人的房子经过水冲并没有受到少许的损失,他自己的房子却破坏到不堪挽救的地步。 作主耶稣的门徒也是这样。有些人听了主的话就去遵行,另有些人听了主的话却不遵行。在境遇良好平静无事的日子,这两种人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一但发生了特别的变故,前一种人稳固不摇,后一种人立时崩溃,正像主耶稣所说的那两种房子一样。这两种人所以有这样大的分别至少有以下的几个原因: 一、听主的话就去行的人蒙神的赐福与保守 我们在神面前蒙福的条件,除了信以外,便是顺服了。神看顺服比祭物更贵重。神所赐的许多福分只有顺服的人才能领受。他所要施恩保守的也是那些顺服的人。他爱那些顺服他的人,也与他们同住。他的使者在他们四围安营,搭救他们,保护他们。他们的人生最快乐,也最安全。因此无论什么试炼、痛苦、打击、患难临到,都不能伤害他们。那些听了主的道却不去行的人便不是这样。神不负保守他们的责任。他们得不着神为爱他的人所豫备的那些福分,也不能像那些听主的话又遵行的人那样安全喜乐。没有什么痛苦患难的时候,他们还可以过着平静的生活,但试炼打击临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便站立不住了。他们的人生要像土地上的房子遭遇水冲那样倒塌了,并且坏的很大。 二、听主的话就去行的人心中满有平安 一个人整个的人生坚强或是脆弱,最要紧的就看他的心中是不是有平安。如果他的心中有充足的平安,他便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他便不怕外面恶劣的环境,和别人的打击。但如果他的心中没有平安,他就只能在好境遇中过着安适的生活,不用提环境变得恶劣,或是有别人打击他,只要他听见少许不好的风声,他的心中便已经瘫痪了一多半。听主的话不去行的人一定常常犯罪。他犯了罪以后,无论有没有别人知道,他自己的心中总是恐惧不安的。一方面他的良心责备他,另一方面他总怕别人知道,而且他总是觉得别人已经知道了他所犯的罪。这样一来,他便成了一个脆弱不堪一击的人。一旦环境变得恶劣,再遭遇别人的打击,他一定要完全倒下去,正如那建造在土地上的房子被大水完全冲倒一样。 三、听主的话就去行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站立得稳 一个人听主的话就去行,他所作的事,所说的话,一定都是圣洁公义,光明磊落的,他没有不敢见人的事,这便使他大有胆量,毫无畏惧。因为他向他的主尽忠,一定不免遭遇人的攻击,人要捏造恶事中伤他,要寻找他的把柄控告他,但他们却找不着实在的证据,因为他没有作过这些事。这个人便像建筑在磐石上的房子一样,多么大的水也不能把他冲倒。那听主的话却不去行的人便不是这样了。他沾染了许多污秽不义,作了许多不敢见人的事。他无论怎么想隐藏这些事,也不会完全隐藏得住。“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太十章二十六节)。没有人攻击他,寻找他的把柄,他还可以苟安一时,一旦有人与他作对,向他寻隙,便可以毫不费力找到他累累的罪行,在这时他便站立不住。盖在土地上的房子怎样抵抗不住大水的冲撞,他也是这样抵抗不住仇敌的攻击。 作一个听主的话却不去行的基督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需要付什么代价,不需要经过剧烈的战争,不需要攻克己身,不需要经过艰难的路途。如果有些聪明,多读几遍圣经,多学习一些外面的事,还可以在教会中大大活动一番,成就一些外面的事工,吸引一些热心的信徒跟随他;如果他的本领再大一些也许还可以建立一些伟大的事业,博得许多人的称赞尊崇。但这个人只能在天朗气清环境良好的景况中站立得住。严重的考验和剧烈的打击一临到,他因为没有良好的根基,便整个倒塌,而且坏的很大。 听主的话就去行,却是一件极难的事。这需要付大的代价,需要经过剧烈的战争,需要攻克己身,需要走过艰险崎岖的路途,需要行经流泪的深谷,需要遭遇许多严重的打击。这些痛苦的经历都是人的肉体所畏惧的。但也就是这些经历能坚固一个人的信心,使他对神的慈爱大能和信实笃信不疑;能培植一个人的德行,使他圣洁完全,无可指责;能炼净一个人的渣滓,使他成为精金;能增加一个人的胆量,使他勇敢刚强。这一切的经历和它们所成就的,大半是眼睛看不见,而且不被人注意的。但这就是一所房子的根基,虽然埋在地下,但整所的房子全是靠着它才能站立得住。在没有特别的试炼打击的时候,这些经历好像完全没有什么需要,它们所成就的似乎是可有可无,但一遇见严重的考验,便知道它们是何等的宝贵了。 我为神作工已经将近三十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我看见极多的事实,都证明主耶稣所讲的这两个比喻是千真万确的。我个人很注重圣徒的生活,我也这样教导众圣徒注重生活。有些人批评我讲生活讲得太多,我却感觉我讲生活还讲得不够。如果所有为神作工的人和所有作主门徒的人都多注重一些生活,今日教会的情形总不至惧惨败落到这种地步罢! 第三篇、你是这样作了么? “我急忙遵守你的命令,并不迟延。”(诗一百十九篇六十节)。 一个可爱的青年人一听见尊长吩咐他作什么事,他一定要立时起来去作那一件事。纵使他当时正作着一样事,他也要把那件事暂时放下,先作尊长要他作的事。如果他当时所作的那一件事是绝对不能放下的,他也要立刻答应,并且说明原因。及至把那件事作完,或告一个段落之后,不作任何别的事,先去作尊长所吩咐他作的那一件事。他这样作,证明他真是尊重这位尊长,看这位尊长的事比自己的事更要紧,也证明他是爱这位尊长,因此时刻准备着要为这位尊长服务。这样的青年人一定会得尊长的喜爱。 大卫在神面前就是这样。他一得着神的命令就急忙遵守,并不迟延。他看神的事比他自己的事更重要得多。他为遵守神的命令,不惜舍弃自己的便利与享受。他认为他生活最大的本分就是遵神的命令,行神所喜悦的事,他不以遵守神的命令为重担。他以这事为他的喜乐和享受,因为他爱神。 我们不也应当这样作么?每逢读圣经或听道的时候,得着了神的教训,就应当立时起来遵行,决不迟延到明年,也不迟延到下月,或是明天。当日就照着行,当时就照着行。并且不计较因着这样行是否会受什么劳苦?是否会感什么不便?是否会遭什么羞辱?是否会遇什么损失?因为如果一计较这些,我们便会因此退缩顾虑,不肯顺服。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便会寻觅许多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为自己辩护,证明我们不遵守神的命令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其实这些理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不过是我们不肯顺服,不敢顺服而已。如果我们不计较一切,而且毫不迟延的去遵守神的命令,这些危险便都无从发生了。 我们是否真实爱神,也可以在这件事上试验出来。当你最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一定把他的事看为最重要。不用提他说出什么话来,只要你一看出他有一种需要,或是看出他心中喜爱什么,你一定会急忙去为他作那些事,并且甘心的作,积极的作,不但不以作那些事为苦,而且以作那些事为乐。照样,我们若真实爱神,我们也会这样作,何况我们还听见神的命令呢? 主耶稣的话也证明了这个真理。听他说-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章十五节)。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十四章二十一节)。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的父的道’。”(约十四章二十三节,二十四节)。 他不但这样教训门徒,他自己就是这样爱他的父。我们以食物为贵重,他却以遵行父的旨意,作父的工,为他的食物。听他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约四章卅二节)。“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四章三十四节)。没有人以吃饭为痛苦的事。吃饭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种享受。我们的主就这样以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神的工为享受,因为他深深的爱那差他来的神。如果我们也像他那样爱神,我们也就以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神的工,为我们的食物了。 许多基督徒口里说自己如何爱神,但一观察他们的人生,便发现他们的爱只是在嘴唇和舌头上,他们并没有遵守神的命令。他们不但没有像大卫那样“急忙遵守神的命令,并不迟延,”他们根本就不遵守,甚至就没有想要遵守。他们的人生正像古时候的以色列人。神指着他们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赛二十九章十三节)。他们却自以为他们是爱神的人,甚至还告诉别人说他们是怎样的爱神。他们陷入了自欺的大祸患中,却一点不觉得,这是多么可痛的事阿! 爱神不是嘴唇上的事,乃是心灵和生活中的事。我们的心如果真爱神,我们便不能不听神的话,便不能不遵守神的命令。我们遵守神的命令的快慢,和我们爱神的心的大小成正比例。爱神的心越大,遵行神的命令也越快。这是试验圣徒爱心的一个毫无差误的温度表。我们应当随时随地用这个温度表测验我们爱神的心的大小,免得我们陷入自欺的祸患中。 因为神那样爱我们,赐给我们生命气息,并为我们豫备了一切所需用的,我们应当爱他。因为神把他的爱子赐给我们,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使我们的罪得蒙赦免,我们应当爱他。因为神称我们为义,使我们成圣,收纳我们作他的儿子,赐给我们永生,又使他的灵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应当爱他。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那长存的家,永不震动的国,并那不能朽坏不能死亡的荣耀身体,我们更应当爱他。我们应当求神增加我们爱他的心,使我们能和大卫一同说- “我急忙遵守你的命令,并不迟延。” 第四篇、你对这些是否满意呢 许多人不满意于自己的环境,想从那里逃到别的地方。他们想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世上最恶劣的环境。他们以为他们迁移到任何环境中都会比现在更好。他们不晓得他们所处的环境正是神为他们所安排最适宜的地方。虽然他们觉得那个地方不好,神却是要藉着那个环境净他们的渣滓正像银匠藉着火炉链净银子一样。如果他们能甘心乐意忍受那种环境所加给他们的锻链,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明白那种环境给了他们多大的好处。但如果他们不满意于他们的环境,神若不允许他们从其中出来,他们一定要饱受痛苦,常发怨言。如果神允许他们从其中出来,他们一定会走到另外一个更恶劣的环境中去,那时他们纵使要回到以前的环境中去,也都办不到了。 许多人不满意于他们旁边的人。他们认为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比在他们旁边的那些人容易对付。他们不知道世上最难对付的人并不是别人,乃是他们自己。神把一些他不喜欢的人放在他们的四周,正是要把他们的菱角磨光,;使他们成为神袋中的“光滑的石子”,正像大卫击打歌利亚所用的石子一样。只有坚硬的石子才能把石子的菱角磨光。柔软的东西磨不掉石子的菱角的。神使我们遇见许多最难相处的人,正是要藉着他们将我们磨光。如果我们的菱角总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同任何人也不会处得好。在这种情形之下,纵使没有别人使我们受痛苦,我们也一定要使别人受痛苦。那些因着我们受痛苦的人也要像我们一样不甘心忍受,便也起来与我们抗争,纠纷和冲突仍是不免发生的。如果我们靠着神的恩典,谦卑忍耐着学会了与我们旁边的人相处,那样,我们与任何人便都能处得好了。 许多人不满意于他们面前的工作。有些人觉得那些工作太小,不值得他们去作,又有些人觉得那些工作太大,他们担当不了。其实神给我们的工作都是与我们最适宜的。他给我们小事,是要使我们学习谦卑忠心,他给我们大事,是要使我们学习信靠仰望。一个人如果作不好摆在他面前的那些工作,把什么工作交给他,他也不会作得好。作工的能力不是从幻想里生出来的,乃是从经验里生出来的。只有那些孜孜勉勉,殷勤忠心,去作摆在他们前面的工作的人,才能作别的工作,才配作别的工作。要知道一个人作工的能力如何,只看他对摆在他眼前的工作究竟作得怎样,便可以晓得了。在面前的本分上不忠心的人,在什么工作上也不会忠心的。 第五篇、你绝不能在例外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章七节)。 世界上有不少欺哄人的,但欺哄自己的人数目却更多许多倍,连信主的人里面这种人也不在少数。保罗深知道这种情形,所以他才教训加拉太的信徒们说,“不要自欺”,接着他又说,“神是轻慢不得的”。那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自欺,就是因为他没有把神放在眼中,他轻看神,他侮慢神,他认为神不能管束他,不能制裁他。如果一个人尊重神,敬畏神,他绝不敢自欺。再往下,他说出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来-“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个真理适用于古时,也适用于今日,适用于东方,也适用于西方;适用于不信的人,也适用于信徒。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富的、贫的、贵的、贱的、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这个真理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是如影随形,如响斯应。任何人不能改变它,不能消灭它。没有人能种瓜子,以后在瓜秧上摘下豆子来。也没有人能种上桃核,以后在桃树上摘下杏子来。同样也没有人能种上欺诈,以后摘下信用,种上残暴,以后摘下仁爱。世上每一个人将来所得到的结果,必与他今日所播种所栽植的完全相同。 你看见一个人蒙神赐福受人尊重么?那决不是一朝一夕所成就的。乃是那个人多日多年与神同行,为人服劳,所得的结局。你看见一个人信用素孚,名誉昭着,认识他的人肯把重要的责任,大量的财物,交托他,只要他说什么话,别人便不再怀疑,只要他允诺什么事,别人便完全放心么?那正是他多日多年为人诚实,说话谨慎,在财物上廉洁,在工作上忠心,践约守信,言出必行,所得的收获。你看见一个人得到许多人的敬爱、关心、同情、记念么?那就是他多日多年帮助人,体恤人,安慰人,顾念人,所得的报酬。一个人在职务上尽忠,在事工上殷勤,绝不会觅不到职业。一个人在言行上圣洁自守,不沾染污秽不义,绝不会不得人的尊敬钦佩。孝敬父母的人才能得子女的孝敬,友爱弟兄的人才能得弟兄的友爱。谦卑的人必不受羞辱,勤劳的人必不至缺乏。只要一个人种下好的种子,他迟早一定会收到好的果子。 反过来说,一个人得着坏的果子,也正是因为他以前种下了坏的种子。不敬畏神的人绝不会蒙神的赐福。自私自利的人绝不会得人的敬爱。说谎言行诡诈的人绝不会受人的信任。思想卑鄙言行污浊的人绝不会受人的尊重。贪财的人一定受害,行淫的人一定遭殃。不孝父母的人必生忤逆的子女,卖主卖友的人必受近人的暗算。狂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必受挫折遭羞辱,懒惰成性不肯作工的人必遭冻馁,受贫穷。欺骗行诈舞弊营私所得的利益将来必变成戕害身家的灾祸疠疫。结党营私倾轧排挤所树的势力迟早必成为吞噬己身的猛兽毒蛇。你不要看许多犯罪作恶的人暂时也能境遇顺利,事务亨通,迟早他们一定要吃到罪恶的苦果。神是信实公义的,他怎样说了,也必怎样成就。“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播种和收成是完全相连系的,但那两件事中间却有相当的一个距离。种菜蔬,种庄稼,种豆,种瓜,种树木,有些东西二者中间的距离是几日,几旬,几月,甚至几年,但人生中的播种和收成二者中间的距离却比这些更为遥远。一个人所收成的有些时候是他几个月以前所播种的,也有些时候是他几年以前所播种的,更有些时候是他几十年以前所播种的。如果你的眼光太近,不会往远处看,你便要看见说谎的能发财,损人的能得利,陷害人的居高位,行强暴的享亨通。但你若放大目光,望远处看,你便要看见这些人将来都要吃他们自己的恶行所结出来的果子,那种果子是又酸、又辣、又苦、又涩,难吃到极点的。 人们在生活中播种所结的果子与他们在土壤中播种所结的果子还有一点是不同的。后者人们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但前者却是必须吃下去的。你播了酸的种子,苦的种子,到它们结出酸果苦果的时候,你如果不愿意吃,便可以卖给别人,送给别人。如果没有人买,没有人要,你可以把它抛弃在路旁或田间。但如果你播了诡诈、自私、贪婪、淫乱、强暴、凶杀、嫉妒、仇恨、狂妄、懒惰等等的种子,到了时候它们结出一些酸得不能形容,苦得难以下咽的果子,你必须一个一个的都吃下去。那时候不论你愿意吃或不愿意吃,你都必须勉强着吃,而且必须仔细咀嚼,慢慢下咽。你看见许多人受痛苦,遭侮辱,身体疼痛,心中悲伤么?你看见许多人受神咒诅,被人厌弃,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么?你看见许多人终日短叹长吁,以泪洗面,神经失常,厌世轻生么?你们都是在那里吃自己以前播下的种子所结的苦果。播种子的时候并不艰难,咀嚼那种极酸极苦的果子却是极难忍受的事。 说来也真希奇!许多人亲眼看见别人播下坏种子,然后去吃那些又苦又酸的果子,他们不能不承认这“种什么收什么”的真理。可是一临到他们自己的身上,他们便想这个真理可以改变,可以失效,因而任意妄为,终日播下一些罪恶的种子。不多日子以后,他们的结局也和他们所看见的那些人一样。这种人真愚昧到极点,但是站在他们旁边的人还是顺着他们所走的这条取祸的道路走去。前者仆,后者继,就像毫无所见毫无所闻一般。这种情形怎能不令人哀叹哭泣阿! 有一些信徒认为不信主的人犯罪作恶必受神的报应,信主的人因信得了拯救,赖恩蒙了赦免,所以这“种什么收什么”的真理在他们身上是不适用的。他们认为他们已经被基督释放已经得了自由,任何对世人所适用的定律在他们身上都失去了效力,因此“将他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加五章十三节)。殊不知道“种什么收什么”的真理在信的人和不信的人身上都是同样的真实,同样的有效,没有一个人能在例外。当然信主的人以前一切的罪都已经因基督的血得了洁净,那些罪再不能害他们,再不能使神因此向他们发怒。他们再也不能和不信的人一同被定罪,但他们信主以后每日所播的种子却一定都要收成结果。为什么许多信徒在信主以前都是同样的邪恶败坏。在信主的时候也都是同样的得了救,但在信主以后过了些年,有些人蒙神的喜爱得人的尊敬,又有些人却受神的咒诅,遭人的厌弃呢?为什么有些信徒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又有些信徒过着愁苦烦恼的生活呢?为什么有些信徒那样得人的信任倚重,又有些信徒那样被人轻看怀疑呢?为什么有些信徒才有去职的消息,便有许多人设法要延聘罗致他们,又有些信徒失业很久,多方托人帮助,却仍找不到职业呢?为什么有些信徒在别人家中住了几天,在他们走去以后使别人不断的想念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再来多住些日子,又有些信徒只在别人家里住了两三天,就使别人盼望他们快些离开,并且再不愿意他们回来住一天呢?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都在那里收他们自己所播种所栽植的果子。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几句话不是对不信的人说的,乃是对加拉太的信徒说的。保罗是在那里警戒他们,劝告他们,教他们不要忽略这件严重的事实,免得他们自己受损失,遭祸患。如果加拉太的信徒需要这种劝告,又有那些信徒不需要呢?如果保罗必须劝告加拉太的教会,我岂不也同样需要劝告今日的教会么?阅者,神的话是永远有效的,神的定律是永远不改变的,没有任何人能在例外,当然你也绝对不能。如果你不愿意得到坏的收获,不愿吃到又酸又苦的果子,请你留意你今天所播的种子。 第六篇、可怕的裂口 “你要将这话对他们说,愿我眼泪汪汪,昼夜不息,因为我民的处女受了裂口破坏的大伤。”(耶十四章十七节)。 “耶路撒冷的民哪,我可用什么向你证明呢?我可用什么与你相比呢?锡安的民哪,我可拿什么和你比较,好安慰你呢?因为你的裂口大如海,谁能医治你呢?”(哀二章十三节)。 “所以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因为你们藐视这训诲的话,倚赖欺压和乘僻,以此为可靠的,故此这罪孽在你们身上好像将要破裂凸出来的高墙,顷刻之间,忽然坍塌。”(赛三十章十二节,十三节)。 无论什么东西一经有了裂口,便有发生极大的危险的可能性,杯盘有了裂口,便会破碎不堪使用。衣服有了裂口,便会越裂越大,一直从这边扯破到那边。房顶有了裂口,雨水便会流到屋子里面,以致人再不能居住。墙壁有了裂口,渐渐便会倒塌。城垣有了裂口,贼寇便会闯入。最起初的裂口也许是很小而且没有大害的,但有了这很小的裂口,若不赶快设法堵塞修补,这个很小的裂口便会渐渐的扩大,至终酿成不可挽救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在夏季河水暴涨的时候,河水高过地面,这时候两岸的堤防关系多少人的性命财产。如果发生小小的一处裂口,若不及时堵塞,不多几时就会变为极大的决口,滔滔的浊流便淹没广大的地面,毁坏多少田宅,淹毙多少人畜。我们也都知道人的皮肉上因为不谨慎弄出一个裂口,若不及早消毒包扎,偶然染了毒菌,轻者要受许多日子的痛苦,重者也许会因此丧命。所有的裂口无论是大的,是小的,都是同样的危险,同样的可怕。可是一般人都知道大裂口是可怕的,却轻忽小的裂口。他们以为小小的裂口能有什么大的害处。就因为他们这样思想,所以他们一点不介意这微小的裂口。这微小的裂口也就在他们不经意的时候渐渐变大。及至有一天他们看见了那可怕的结局已经临到,要想挽救也来不及了。如果他们在裂口还小的时候看出它的危险,便急速预防挽救,本来可以消患于未然,避免了那极可怕的结局。可惜大多数的人心都是那样愚昧,大多数人的眼睛都为魔鬼和罪恶所蒙蔽,不到事情不堪挽救的地步,他们总是不能醒悟。有一日到了不堪挽救的地步,再醒悟也没有用处了。 在基督徒的人生中最可怕的裂口就是罪恶。这个裂口起初无论多么微小,若不赶快堵塞治疗,不久就会越裂越大。上文我们看见神吩咐耶利米告诉民众说,“愿我眼泪汪汪,昼夜不息;因为我民的处女受了裂口破坏的大伤。”这里所说的“我民的处女”不是单指着犹大民中的处女,也是指着全体的人民。在耶利米哀歌里先知形容民众的裂口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说,“你的裂口大如海谁能医治你呢?”像海那样大的裂口当然是无法可治了。可是这大如海的裂口在最初也不过是一个极微小的裂口。就因为他们漫不经心,容这个微小的裂口越裂越大,至终便破得像海一样大。上文我们所引证的第三段经文便告诉我们说这裂口是什么。“这罪孽在你们身上,好像将要破裂凸出来的高墙,顷刻之间,忽然坍塌。”这一段经文里在原文中有一个字,在诗篇一百零六篇二十三节,和以赛亚书五十八章十二节,并以西结书十三章五节,与以西结书二十二章三十节,全都译作“破口”。但在这一节(赛三十章十三节)里,中文字译本并没有把这一个字照那四处译出来。这是中文译本的缺点。若照中文译本读来,好像是说罪孽如同将要破裂的高墙。但原文的意思乃是说罪孽如同高墙上的“破口”。是,罪孽就如同破口一样。它像高墙上的破口,它也像堤防上的破口,房顶上的破口,城垣上的破口,衣服上的破口,皮肉上的破口。这个破口起初无论怎样微小,怎样不为人所注意,只要它存在那里,迟早它便会酿成大祸。以色列民就因为在起初的时候忽略这微小的破口,结果竟弄得“受了裂口破坏的大伤”,弄得“裂口大如海”。在汉译圣经里的裂口和破口在原文里也是两个不同的字,但它们的意思实在也差不很多的。因此我们称它为裂口也好,称它为破口也好,总起来说,就是“破裂的地方”。 阅者,请你留意你人生中的裂口罢。一点疑惑,一点贪心,一点淫念,一点好名的心,一点嫉妒,一点诡诈,一点骄傲,存在你心中,也许半点都没有显露出来。这都是小的裂口,都能酿成大的祸患。或是说几句谎话,几句谤语,几句怨言,取少许不义的财物,作少许暗昧的恶事,与人同处弄一点诡诈,戴一点假面,生活习于一点奢侈,行为倾向一点苟且,这也都是小的裂口,也都能酿成大的祸患。魔鬼不怕你不投降它,只怕你不给它留地步,你只要给它留一点地步,早晚你会完全屈服在它的权下。魔鬼不怕你不犯大罪,只怕你不犯小罪,你只要犯小罪,迟早你就会犯大罪。魔鬼不怕你不作许多恶事,只怕你不作一件恶事,你只要作一件恶事,不久你便会作许多恶事。没有一样罪恶是独立的。你只要犯一样罪恶,不久你就必须犯第二样,第三样,第四样,第五样,不知到什么地步才算止境。你先有了一点贪心,继续着便会谄媚人,便会舞弊营私,便会损人利己,便会欺骗说谎,便会偷窃攘夺。你先有了一点淫念,便会目染淫色,口吐秽语,背着人去作苟且淫邪的事,以后再作伪说谎遮掩自己的罪恶,事情再演得严重一些,便会争风吃醋去杀人流血。你先有了一点好名的心,便会标奇立异,钓誉沽名,如果有人比你更好,你便要嫉妒他,有人高过你,你便要陷害他,并且还要说谎言,弄诡诈,无中生有,妄诞自夸,因为不这样,你便得不着你所希冀的虚名。以此类推,没有一样罪不是这样渐渐把你引到许多罪恶里面。 裂口的害处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好的流了出去,另一方面是不好的流了进来,你把一些贵重的饮料倒在一个杯子里,预备过些时候去喝,不料那个杯子上有一个裂口,及至你回来,便发现那一杯贵重的饮料都从那个裂口流了出来,这是一方面的损失。你看守河堤,恐怕河水流到地面上来,当你打盹睡觉的时候堤防出了裂口,以致滚滚的浊流都从那个裂口流了进来,这是另一方面的损失。罪恶的裂口要使你受到两方面的损失,一方面你因着这个裂口,把你里面的喜乐、平安、能力、恩赐,都流了出去,另一方面那可怕的罪恶的浊流要流到你的里面,使你受到无穷的祸害,正像大河的浊流毁灭了田园财物牲畜人口一样。 真的,许多圣徒都能作见证,证明他们自从在生活中有了罪恶的裂口以后,心中的喜乐和平安一日比一日减少,他们的能力与恩赐渐渐都失掉净尽。他们追忆以前所有的那种胜利光明的生活是多么宝贵,多么可爱,但是再不能得回来。同时他们也能述说自从他们有了罪恶的裂口以后,他们便继续着陷入一样又一样的罪恶。他们在仇敌的面前如同拉枯摧朽一般,不再有丝毫抵抗的力量。他们一直的堕落到极深的坑中,罪恶在他们的人生中掌了整个的权柄。这些人的见证都证实了我们上文所说的裂口的危险和害处。 裂口的危险和害处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我们应当时时儆醒,常常祈求,免得在我们的人生中发生这种裂口。可是如果不幸我们的人生中有了裂口,是不是还有方法能挽救呢?还是一有裂口,便无法挽救,只好容它越裂越大,一直裂到不堪收拾的地步呢?有方法,有挽救的方法。这方法就是一发现自己的人生中有了罪恶的裂口,立时就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我们一认罪悔改便蒙神的赦免,便得回所失去的喜乐、平安、能力、恩赐。我们认罪悔改。便堵住已经裂开的破口,使它不能再往大处裂;我们认罪,除了在神面前承认以外,如果所犯的罪是与别人有关系的,也当向人承认。犯了罪以后立时就承认悔改,正如同河堤裂了口立刻就堵住,又如同皮肉裂了口立时就消毒包扎起来一样。这件事越早办越好。迟延一刻,就不知道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什么意外的变故,以致小的裂口忽然变大,酿出极严重的祸害来。认罪这件事应当像堵塞河堤的决口,又像施行救急的手术那样急速,那样刻不容缓;只怕太迟,不怕太快。 一个极小的裂口所惹出来的祸患已经足能毁坏一个很好的基督徒了,何况大多数的基督徒的人生中所有的裂口还不止于一个,还不止于小的,那种危险还堪设想么?愿神怜恤我们,使我们能看见我们人生中一切的裂口,更愿神怜恤我们,使我们能靠着他的恩典堵塞这一切的裂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