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
十五篇、传说
“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门徒跟着,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着耶稣胸膛说,‘主阿,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彼得看见他,就问耶稣说,‘主阿,这人将来如何?’耶稣对他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从我罢。’于是这话传在弟兄中间,说那门徒不死;其实耶稣不是说他不死,乃是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约二十一章二十至二十三节)。 我们都清楚知道这段经文中所说的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就是约翰。彼得因为听见主预言他将来所要遇见的事,他便想知道约翰将来要怎样。但耶稣回答他说,“你不要过问别人的事,纵使我使他活到我从天上回来,也不干你的事。你只要好好的跟从我就是了。”这真是一般人的通病:忽略自己的本分,却去过问别人的将来。主耶稣的话不但矫正了彼得的错误,也实在足以矫正我们的错误。我们读这段话的时候,清清楚楚的看见主耶稣并未曾预言说约翰要活到主回来的时候,不过是说,“纵使我要他活到我回来的时候,也与你没有关系。”谁料到这句话竟会被传说出去,说约翰不死呢? 我们要问,这种错误的传说是被谁传出去的呢?那次和耶稣同在的都有谁呢?约翰二十一章一二两节中告诉我们,那天只有七个人和主在一处━彼得、多马、拿但业、雅各、约翰,还有两个门徒。前五个人都是十二个使徒中间的,那两个人大约也是,最少也是和他们很同心的人。这几个人都是三年多之久在主面前朝夕受教的门徒。他们从他们的主学了许多宝贵的功课。他们听见了主的训诲,也看见了主的榜样。他们也知道他们的话应当“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绝不应当越过这个范围。他们更知道作主的门徒的人不应当说一句谎言。他们都是程度相当高的人,怎么竟会散布出去这种与事实不符的谣言呢?只有心怀诡诈,人格卑鄙的人,才散布谣言,欺骗群众。怎么连主耶稣的使徒也作出这样的事来呢? 不是,这几个使徒并没有散布谣言,他们更不曾心怀诡诈,想去欺骗任何人,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恶意存在。他们的错误只是未曾听清楚主耶稣的话,就按着自己的揣想去传说而已。在主耶稣那一方面,是教训彼得不要多过问别人的事,纵使他叫约翰活到他来的时候,也与彼得没有关系;在门徒那一方面,便想约翰一定不会死,却要一直活到主来的日子。他们就按着他们的揣想去传说,就因着这种传说,大家便都认定约翰不死了。 人的头脑和嘴是多么靠不住的东西!许多时候我们听一个人说话,并没有十分明白他的意思,在我们以为是那么一回事,便毫不疑惑的去告诉别人,别人再辗转传述,以后越传越广,听见的人都确信是那么一回事,其实那个人所说的与我们所揣想的也许完全不相同。如果我们所揣想的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那还不太重要。但如果我们所揣想的与别人的事业、身家、前途、名誉,有很大的关系,这件事由于我们错误的揣想与传述,便不知道要演出什么可怕的结果来了。比方说,一个人提到他的朋友怎样爱他的儿子,说,“纵使他的儿子作了强盗,他仍是舍不得弃绝他。”你在听这个人讲话的时候,听错了他的意思,认为他朋友的儿子作了强盗,便告诉别人说,某人的儿子作了强盗。别人根据你的话再去辗转传述,结果许多人都认为某人的儿子作了强盗,请想那种结果该有多么严重呢?关于别人的长处,听错了关系还小,关于别人的短处或罪恶,若是听错了,传错了,那种结果真会不堪设想。说话的人固然没有恶意,可是由于他这样不谨慎所演出来的结果,竟会与有意害人的人所作害人的事同样严重。存心杀人的人罪固然大,难道酒后杀人的人便没有罪么?我们都知道存心毁坏别人的名誉、身家、性命、财产是罪恶,却认为隋便说话不算什么罪,至多也不过承认这是一种缺点而已。谁又想到随便说话的结果有时与蓄意害人是一样的严重呢! 我们把别人所说的话传述错了,有好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听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十分注意他说什么,只是听见了几句,我们就根据这几句话作了一个结论,制造了一个事实;我们自己制造的这种事实,当然与那个人所说的不同。再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虽然注意听别人说话,但我们却误会了他的意思,这也许是因为他说的不够清楚,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他所说的事早已有了成见。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听的时候确是没有听错,但过了些时候,我们对那件事的印象已经不太清楚,因此隋隋便便的说了一些我们自己所揣想的。这自然与原来的事实不相符合了。还有时候别人对我们说了一件事实的一部分,我们自己便推测那件事实的另外几部分,也许我们说的时候还声明是我们推测,但别人听的时候,便认为连我们所推测的也是事实,结果自然越传越讹了。 我总不能忘记十几年前所发生的一件可笑的事实。一九三三年的春季有一个传说,说我离了世界。四五两个月间接连得了许多信,打听这件事。有的是直接写给我的,讯问我健康的情形如何,写这些信的人当然还在半信半疑之间。有的是写给内子的,说明他们听见了我逝世的消息,讯问是否真实。有一位弟兄拍一封电报给我的一个同工,电文是“王明道死,确否?请速电复。”还有一位多年的老友写一封快信给家母,安慰她,并请她把我逝世的经过情形写给他,因为他们要为我开一个追悼会,在会中他准备报告给大家听。还有一个圣徒寄赠一笔赙仪给内子。最可笑的是北京有一位姊妹,接到一位要离开山东赴欧洲的姊妹来的信,说她听见我在某处讲道的时候,忽然仆倒在讲台上,断了气。她请这位姊妹来到我家,讯问事实的真相,并请她写一封信到香港,以便她路过香港的时候,可以接到确信,免得她在赴欧途中一路挂念。又过了两天,那位姊妹又拿着一封信来说,赴欧洲的那位姊妹又寄来第二封信,说第一次她所听见的是谣传,事实的真相乃是我确是仆倒在讲台上,当时也昏了过去,但不久又苏醒过来了,并没有死。她写这封信是为更正她第一封信的错误。那知道她这次认为是事实的仍是一个谣传呢?那年后半年我到一些地方去作工,才知道除了寄信讯问这事的那些地方以外,还有许多地方的圣徒也听见了这个消息。有的人赶快收集灵食季刊和我著的书,他们想再不能听我讲道了。有的人找出我从前寄给他们的信,珍重的收藏起来,作为纪念。有一位弟兄拿出我的相片来,看着相片哭泣。有许多人只听见我去世的消息,说不清经过的情形。还有些地方听见的消息是,我在某处讲道的时候,跌在讲台上,就断了气。最希奇的就是那几个月我的健康相当良好,竟会有这种传言传到那样多的地方。按我所知道的,这个消息至少传到十四个不同的省分。好几十个城市。至于这个谣传是怎样起始的,是从什么地方起始的,那都无从调查,也无需调查了。也许是有一位信徒作了一个梦,梦见我讲道的时候跌在台上断了气;他醒来的时候向人述说这梦,听见的人未曾留意他说的是一个梦,竟以为是事实,就这样再告诉别人,于是越传越广。另外有一种可能,是有一个信徒说,“王明道先生讲道那样费力,如果身体不够健康,真会跌在讲台上。”听的人未曾注意他所说的是假设,竟以为是事实,就这样以讹传讹的传出去。当然也说不定,是几个仇视我的人,因为我大刀阔斧揭发了他们的黑幕,惹了他们的怒气,因而说些咒诅的话语,被别人误认为是事实。自然上面所说的是揣测,也许事实的真相我一点也没有猜到。我们既没有发现事实的真相,当然什么也不敢肯定。无论如何,一件事实是确定的-一种毫无根据的传说,竟被许多人认为是真确的事实。幸而这种传言是说我去世了,还没有多大的害处,不过是使许多人悲伤难过。如果那次的传言是说我作了什么坏事,请想那要使多少人跌倒呢?这件可笑的事实可以充分证明了传言的不可靠,和它的严重性。那些听见这消息的人在当时何尝不认为那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又何曾料到竟是毫无根据的谣传呢?同样,我们今日所听见的许多传言,在我们认为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焉知道不也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呢?这些传言我们未曾证明就盲目的去信,已经足够愚昧的了,若再去帮助宣传,那种害处要有多大呢? 有时候有人对我谈到别人的劣迹恶行,我常是问他一句,“你对这件事有没有确实的证据?”如果他回答说,是听别人这样传述的,我便劝他最好不说,免得帮助别人传布了谣言。我自己也有过一些痛苦的经验,使我不敢轻易信别人的传言。有时我轻易信了别人的话,误会了好人。也有时我轻易信了别人的话,拿坏人当作了好人。还有些时候我也曾听见传言,不察真伪,认以为实,也随着去传说,结果发现我竟是随着别人传述了不可靠的谣言,弄得自己惭愧无地。还有时候我听一个人自己作了一段见证,说得有声有色,绘影绘形,我以为这些话是从他本人的囗中说出来的,总可以没有错误了。我信了他的话,我照他所说的把他介绍给别人,别人因为我不轻易为人介绍,便信了我介绍的话。不料日后我得了真凭实据,证明他的见证里竟是夹杂许多谎言,不但我自己受了欺骗,我还在无意中帮助他欺骗别人,以致我因此惭恨交集。受了这许多苦痛的教训以后,我不但不敢随着别人去传说自己未能证实的事,就连我自己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人,在我未曾与他有深刻的认识以前,我也不敢轻易加以褒眨了。 明白了这个理以后,我们应当十分谨慎,不轻易传说没有十分弄清楚,没有十分证实的话。我们要学习“快快的听,慢慢的说”,特别是与别人的名誉和信用有关系的事。我们不可轻易说人不好,也不可轻易说人好,我们不可轻易批评人,也不可轻易揄扬人。在我们未曾十分认清一件事或一个人以前,最好对这件事或这个人不下任何评断的话。就是对一件事或一个人有了相当的认识,我们也不可过于自信,以为我们的认识绝没有少许的错误。我们不可太信任自己的耳朵,也同样不可太信任自己的眼睛。当然我们不可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加以恶意的猜疑,但是我们也不可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加以善意的信赖。我们当承认我们既然是人,便不免有人的愚昧,人的偏见,人的错误,因此谦卑在神的面前,求他赐给我们属天的智慧,让我们能看透万事,让我们说的话作的事都不偏向左,不偏向右,惟独走在当中的路上。这样,我们不但不会使人受亏损,而且事事使人得益处,不但不会使神受羞辱,而且事事使神得荣耀,我们也就是神的好孩子,和主耶稣的好门徒了。 第十六篇、一个小的警告 “你的脚要少进邻舍的家,恐怕他厌烦你,恨恶你。”(箴二十五章十七节)。 圣经中的真理真是全备周到。它把我们人生中所需要的教训完全给了我们。如果我们能遵行这些教训,我们不但要在神面前蒙恩宠,得喜悦,就是在人中间也不会成为被人厌恶的人。 多数的信徒也许并没有怎样注意上文我们所引证的这一节经文。但我多年来在各地所看见的许多事实,都告诉我这一节经文实在是每一个信徒需要牢记在心,而且应当持守遵行的。常见有些人并没有存什么恶意,也没有作什么坏事,就因为忽略这一个警告,便惹起别人的憎嫌与恶感。 有些人因为没有许多事工,又喜爱闲游,便常到邻舍或亲友家中去闲坐谈天。他们自己没有事工可作,便认为别人也像他们一样。其实别人的事工也许忙碌得不可开交,但又不好意思不陪着他们。他们偶然去一次两次,别人还可以忍耐,如果去得次数多了,如何能不惹起人的厌烦和憎恶来呢? 退一步说,纵使你所去的人家并不忙碌,但也不见得别人喜欢你常到他们家中去。要知道除了一个人所特别喜欢的人以外,任何人也不乐意常有别人在他家中,因为这要使他感到很多的不便,使他不能自由作事,使他不能随便休息,如果他家中所住的房子不多,尤其要使他多感困难。 再退一步说,纵使你的亲友和你的感情很好,也喜欢你常到他家中去,但不见得他家中一切的人都这样喜欢你。也许他的父母不喜欢你,也许他的配偶不喜欢你,也许他的儿女不喜欢你,也许他家中别的人不喜欢你。如果你常到他家中去,势必使那些人对你起一种厌烦恨恶的心,还有时使他们的家庭因为你常去的缘故发生不和。请想你给别人的损害有多么大呢? 常到别人家中去还有一种危险,就是很容易在言语上犯罪惹祸。人和人常在一处闲谈,很容易说长道短,谈些不需要谈不应当谈的话。不知道那一句话会惹起纠纷冲突,会招来猜疑误会。人和人中间发生许多摩擦,大部分是起源于言语上的过失。常到人家中去闲谈,就是惹起摩擦事故的一个大原因。为预防这种危险,也以少到邻舍家中去为妙。 保罗在书信中就说过这种情形。他提到那些年轻的寡妇,“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提前五章十三节)。是,这种喜好“挨家闲游,说长道短,”的坏习惯,在那些没有事工可作的姊妹们身上特别显著。治疗这种坏习惯的良药就是叫她们作工。因此保罗接着说,“所以我愿意年轻的寡妇嫁人,生养儿女,治理家务,不给敌人辱骂的把柄,因为有已经转去隋从撒但的。”(提前五章十四节,十五节)。 这里我们看见与这个警告相连的一件事,就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劳力作工。一个人如果懒惰不肯作工,他便要到处闲游。常游到别人家中去,就要讨别人的厌烦憎恶。纵使不到别人家中去,他在自己的家中也会给魔鬼留许多机会,想许多不当想的,说许多不当说的,作许多不当作的。懒惰不肯作工的人是魔鬼最好的工具。如果一个人殷勤劳力,忠心作工,他根本没有机会常到邻舍家中去,又何至讨人的厌烦恨恶呢? 有一定职务的圣徒当然需要按着时间去上班工作了。那些在社会上没有固定工作的圣徒,在自己家中也不应当游手好闲,虚度光阴。他们应当劳力作自己家中的事,也应当劳力帮助别人,或邻舍,或亲友;看见别人有什么需要人帮忙的事,不必等待别人的请求,就应当自动的帮忙。这样作并不是为求别人的酬报,也不是为得人的称赞,乃是因为神爱了我们,他也要我们爱人,更是因为我们的主到世上来就是为服事人,所以我们也应当追随他的脚踪,作服事人的人。 第十七篇、轻易发怒的人听着 “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箴十二章十六节)。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箴十四章十七节)。 “不轻易发恕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箴十四章二十九节)。 “暴怒的人挑启争端;忍怒的人止息分争。”(箴十五章十八节)。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箴十六章三十二节)。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十九章十一节)。 “暴怒的人必受刑罚,你若救他,必须再救。”(箴十九章十九节)。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网罗里。”(箴二十二章二十四节,二十五节)。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二十九章十一节)。 “好气的人挑启争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二十九章二十二节)。 “摇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样,激动怒气必起争端。”(箴三十章三十三节)。 “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因为恼怒存在愚昧人的怀中。”(传七章九节)。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四章二十六节,二十七节)。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一章十九节,二十节)。 第十九篇、你愿意走那一条路呢 一个信徒犯了罪以后,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诚诚实实的自卑认罪,求神的怜悯赦免;另一条路便是用诡诈的方法,制造出几个理由来,遮掩自己的罪恶。走第一条路,在人面前似乎要失去面子,遭遇羞辱;走第二条路,却可以保全自己的颜面与尊荣。但在神面前所得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那自卑认罪的,可以得神的赦免,重新被神提拔,被神使用;那说谎言遮掩自己罪恶的人,必受神的咒诅,被神弃绝,至终在人面前也必蒙羞受辱。圣经中所记载的,大卫和扫罗两个人犯罪后的情形,就是两个最好的实例。大卫受了拿单的责备,立时坦白诚实的认罪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扫罗不等撒母耳开囗责备他,便先发制人,对撒母耳说,“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及至撒母耳把扫罗犯罪的证据-牛叫羊呜-举出来以后,扫罗一面把留下牛羊的责任推到百姓身上,一面又说要为耶和华献祭;再后不得已才说,“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他无论受什么责备,总找得出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最后撒母耳向他宣布了神弃绝他的决心,他还想逃避羞辱,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不怕神的咒诅,一心一意要保全自己在人前的颜面,结果遭神废弃,每况愈下,一直到阵亡在基利波山,被非利士人割下头来,把他和他三个儿子的尸身都钉在伯珊城墙上,遭遇了最悲惨羞辱的结局。弄巧成拙,求荣反辱。那不顾颜面,诚实认罪的大卫,却照常蒙神的恩待使用,一生作了神手中尊贵合用的器皿。孰智?孰愚?何去?何从?我们可以知所选择了罢。 第二十篇、神为什么使属他的人遭遇失败呢 参看经文:约书亚记第七章一至末节。 这一章圣经是记载以色列民攻打艾城的事。他们在攻打艾城之前,已经先攻取了耶利哥城。艾城比较耶利哥小得很多,这城是怎样的小,我们从它里面居民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约书亚八章廿五节说,他们全城不过只有一万二千人。我们还没有研究这件事之前,让我们先看耶和华曾怎样应许约书亚。看约书亚一章一至九节。 “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但河,往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我都照着我所应许摩西的话赐给你们了。从旷野,和这利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都要作你们的境界。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必使这百姓承受那地为业,就是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那里去,都可以顺利。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请我们注意这段经文耶和华应许约书亚说,他要把迦南全地赐给以色列人,在约书亚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里面前站立得住!又说,他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他的神必与他同在!照这样的应许,约书亚应该是战无不胜了。但是在第七章的记载里面却发生一件奇事。请你们看约书亚七章二至五节: “当下约书亚从耶利哥打发人往伯特利东边靠近伯亚文的艾城去,吩咐他们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他们就上去窥探艾城。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这里说他们去攻打艾城失败了。最大的耶利哥城,他们毫不费力的就得胜了,现在他们遇到一个很小的艾城,不特不能得胜,倒打了败仗,死了三十六个人。这是因为什么缘故?耶和华底应许落了空吗?神使他们在耶利哥得胜,在艾城就要失败吗?在当时以色列人不明白,长老不明白:约书亚自己也不明白。约书亚和长老们都俯伏在耶和华底面前,他们悲苦的情形,我们可以在七章六至九节里看见。 “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约书亚说,哀哉,主耶和华阿,你为什么竟领这百姓过约但河将我们交在亚摩利人手中,使我们灭亡呢。我们不如住在约但河那边倒好。主阿,以色列人既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迦南人和这地一切的居民听见了,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那时你为你的大名要怎样行呢。” 约书亚和长老们要向耶和华查问失败的原因,因为约书亚、长老们和一切以色列人都不明白,我们也不明白,只有耶和华自己明白。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为了什么?请我们再念十节至十五节! “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站立不住。他们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以色列阿,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到了早晨,你们要按着支派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的近前来。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因他违背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在这里耶和华说明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了:因为在以色列人当中,有人违背了耶和华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的家里。所以耶和华丢弃他们,把他们交在艾城人的手里。耶和华告诉耶书亚,叫他明早可以召以色列人前来,查出那当灭的东西,把当灭的东西,和偷窃的人一同焚烧。因为不把他除掉,他们以后不能再站立在他们的敌人面前。到了明天早晨,他们就照着耶和华的吩咐行了。他们怎样去查察?请我们继续念十六至二十一节: “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使犹大支派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的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的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面前认罪,将你所作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所作的事如此如此,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就贪爱这些物件,便拿去了。现今藏在我帐棚内的地里,银子在衣服底下。” 查出了!以前没有人可以知道,约书亚不知道,长老们不知道,甚至偷窃的人的父亲也不知道,但耶和华已经清楚的知道了。那天早晨,耶和华指出亚干来。亚干知道不能够再隐藏了,就直认出他曾窃取了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和一条重有五十舍客勒的金子。 在第六章里,耶和华怎样指示他们处置耶利哥城的物件?耶和华叫他们焚城,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要放在耶和华殿底库中。衣服是应该被焚的,金子和银子是应该归给神的;但是亚干把它取了埋藏起来。他以为很聪明,因为他可以把物件藏在帐棚的地下,不使人看见;但是虽然如此,在人是看不见,可是耶和华却已经完全看见了。当亚干把赃物说出以后,约书亚怎样作了呢?请我们再念二十二至二十六节! “约书亚就打发人跑到亚干的帐棚里。那件衣服果然的在他帐棚内,银子在底下,他们就从帐棚里取出来,拿到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那里,放在耶和华面前。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他所有的原文作他们)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他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直到今日。”(亚割就是连累的意思)。 他们果然把一切赃物拿来了,他们就把亚干和那些当灭的东西都带到亚割谷,把他用石头打死,将石头扔在上面,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我们再读第八章,便可以知道他们后来怎样再作第二度的进攻艾城,只在一日之间便进占了艾城。 请我们大家想想!这段故事给今日的教会有什么教训?圣经里面写着神对于信他的人有不少应许;新约里的应许,神要赐给我们,也像神要把旧约的应许赐给以色列人一样。但是我们今日已经得着多少的应许呢?许多基督徒差不多不再相信圣经了。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不相信?他就会回答你说:“圣经里的应许都是没效验的。”这是真的吗?神是永远可靠的,所不可靠的就是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够承受神所赐的恩惠呢?有许多热心的信徒,因为得不着神的应允,就愁苦的翻开圣经去问神说,为什么你应许使我们战胜撒但,今天倒叫我们失败呢?为什么你应许我们得平安,现在我们倒愁苦呢?不少热心的信徒要这样向神质问。但是神怎样去回答他们呢?他要对我们说,这不是我不愿意,是因为在你们当中还藏着当灭之物阿。今日教会为什么会失败?信徒的境况为什么如此可怜?作圣工的人为什么失却能力?因为在他们当中有了当灭之物!若不是这样,主早就在我们当中行大事了。主的言语是永不落空的,我们不要查问别的事,我们只要自问自己有了什么阻碍神的应许的东西!什么是阻碍的东西呢?就是埋藏的罪!最能够陷害一个信徒或是一个教会的阻碍物,不是那些明显的罪,却是那些埋藏的罪,比方亚干的罪是人人看见的,他底赃物也摆在人人可以看见的地方,那末他会怎样?他必不易叫人受害,因为人人都可以看了他的恶事了。但是他不放在别人的眼所能看见的地方,倒把它埋藏在帐棚内地下,以致以色列人都受了他的害。朋友!且看看你的帐棚下有什么当灭之物?教会的帐棚下有什么当灭之物?作圣工的人的帐棚下有什么当灭之物?在帐棚下看不见的当灭之物是什么?就是内心底罪,贪财拜玛门的罪,诡谲虚伪的罪,仇恨嫉妒的罪,淫乱不洁的罪,自高自大的罪,爱世界过于爱神的罪!诸位,这就是埋藏着的当灭之物,就是使我们每次在敌人面前失败的那些当灭之物。就是这些阻碍教会不能复兴,就是这些使作圣工的人遭遇失败。 现在让我们去察看自己藏有什么当灭之物!或者有人会说,耶和华太严厉了,一人盗窃,使全军失败!这不是神太严厉,正是神的慈爱:因为一个人犯了罪,若果耶和华不惩罚他,那末不久全营的士卒也都要去犯罪;神所以要把他杀掉,为要给以色列全族一个儆戒。传染病可以从一人传染到一家,由一家传染到一个城市;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就是罪恶,只要有些少存留着,不久便可以蔓延很远了!耶和华为要保存以色列全族,就要惩罚亚干!耶和华知道少少的罪种可以蔓延,就不许以色列人犯罪;若是他们有人犯了罪,耶和华就要把他们交在敌人手里。 人想知道自己的罪是不易的,人想知道自己隐藏的罪是更不易的。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透呢?”不止别人的心不能看透,就是自己的心也不能看透;只有神能清楚看透我们。你只要愿意求神指示,他必定使你认识自己的罪。耶和华已经指示了约书亚,他也能照样指示你。 朋友!你愿意知道自己的罪污吗?来到神的面前,像大卫一般祷告!请你们看诗篇一百三十九篇二十三至二十四节,他所发的祷告。 这真是根本的祷告,大卫说:“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如果我们真能常常这样诚恳的祷告,神必定垂听我们,指示我们。以后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把那隐藏的当灭之物带到亚割谷去完全焚烧。不是只把它从帐棚下取到抽屉里去,是要把它焚烧;神不是要我们把我们的罪恶从这里搬到别处去,他要我们把我们的罪恶焚烧! 弟兄姊妹们!你愿意把当灭之物焚毁了吗?否则神要把你舍弃。除了罪以外再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失败;更甚的就是我们内心的罪,因为它可以使教会退步,可以使人失了平安。我知道这样讲,有许多人是不爱听的,但我不怕,我一定要这样讲!我请问你有病的时候吃什么?吃糖吗?还是吃药?糖虽然是甜的,但是吃了你底病依然存在;药虽然是苦的,人所不爱吃的,但是吃了对于你的病却有很大的帮助。我不敢欺骗神,也不敢骗人;我不能把糖给有病的人吃,我一定要把药给有病的人吃!听来虽然不好听,但是它有很大的帮助。你们有没有察看自己心里的当灭之物?你愿意察看吗?神要指示你,叫你把一切的罪带上亚割谷去焚烧。你从那一天把它焚烧神就要从那一天赐福给你。一个基督徒能够这样行,他的生活必有大大的改变;作圣工的能够这样行,他的工作必有很好的效果;一个教会能够这样行,那个教会必有空前的大奋兴!以色列人把亚干除掉以后他们就得胜了艾城。神现在要带领我们出战了,在未战以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各人都要把当灭之物除掉!你愿仍然像以前一样失败吗?你愿教会仍然像以前那样不冷不热吗?你愿你的工作仍然像以前一样不兴旺吗?你若是不愿意,就当求神指示你隐藏的当灭之物,求他赐力量给你,把当灭之物尽都带到亚割谷去焚烧;那末以色列人后来怎样得胜,我们也必照样得胜。愿神使我们在失败后再能兴起,得着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