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
个人的与神有亲密的情深的关系[一]
第一篇、独自与神晤对的需要 与神在隐密处有属灵的交通差不多成为现代的教会所忘记的一样事。称为基督徒的群众中每日能有比五分钟更多的时间与神单独晤对的人,数目岂不是很少么?若是这样,我们便很容易明白为什么现代的教会这样软弱冷淡,这样世俗化,这样不结果子了。古代的信徒明白在隐密处与神的交通比我们所明白的更多,因此他们得了很深信仰上的效益,是现代教会所极感缺乏的。自然他们的属灵的生活在几样事上比我们略为狭窄,因为他们常是以自己为中心。但是河流宽了水也就不免渐渐变浅;因此今日有一种最要紧的呼声,是每一个基督徒当注意静听的,就是“转回来祷告,不是少作工,乃是多灵交;不是减少基督徒的服务,乃是增加在安静处与神的晤对。” 我们现今是生活在一个极忙碌的时代。极多的事务都来压迫我们。从清晨到深夜,世事的迷惑牵引总不止息的临到。身体与脑力都因着长久的劳碌受到很多的损失。生活上必须作的事务需用的时间比从前多;现代的诸般娱乐又很能吸引人将工作的馀暇都消耗在它里面;因此一方面有繁冗的事务,一方面有世界的娱乐,中间祷告的时间便差不多完全被侵夺了去。处在这种景况中,信徒在心灵方面是没有盼望能发展的。 就是真实敬虔的人,他们不是为世俗和自己活,乃是为神活着,他们的才能力量已经奉献给神,他们的时日都为事奉基督而用,他们以为主的缘故服事人为喜乐--就是这样的人,若是要保守工作的能力,也是需要许多安静的时间与神晤对。当路得马丁与罗马教会战争的时期,每日有许多的要工、讲道、著作、为真理争辩,他说:“我每日若没有三小时的祷告,便不能向前进行。”就是我们中间许人所作属世的工作,若是要得着智慧和能力,使我们的工作不至失败,也是需要很多的祷告。古今有许多为神所重用成全紧要工作的人,都是与神有很亲密的交通,他们因着多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所以得着极大的能力。 古时有许多信徒因为误解了这个极大的真理,便完全离开世界,住在荒僻无人的山洞中,作了隐士。他们这样作,并不尽是因为要逃避刀剑的逼迫,也不尽是因为要远避这污浊败坏的社会,进入一种清洁高尚的环境中。乃是因为要多得着与神专诚的交通,与多量安静的时间,可以思想属灵的事。虽然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常常得不到好的结果,但他们的目的却是很好。 现代信徒的趋向正是走入于极端与这个相反的一方面,以致信仰差不多完全变成属世界的事务。今日基督徒生活中最注意的就是社会的事务。古代的大困难是难得信徒热心到世界里去改变别人。现代的大困难是难得信徒热心出离世界去改变自己。信仰的生活只成为公众的会集,共同的敬拜,社会的工作;因此在信徒的密祷上,与神的交通便大大的感到缺乏。在这里明显有一种危险,因为单单不住的为他人作工,必至使自己里面属灵的生命日渐软弱,至终不免哀叹我们所作的都成为“舍己之田而耘人之田”的工作。为要促进多人的热心,我们需要群众的复兴;基督的福音有复兴群众的能力;但是要使我们里面所得的真理深造并且坚定,我们却需要在安静的地方与神灵交。在密林中的树长得高大,但是不能稳固。它们因着互相的关系,生长的很快;及至除去众树,只留下其中的一株,经过一次冬季的大风,便即时被摧倒了。惟独孤单生长在山旁的树木,因着长久与风抗衡的缘故,所以没有风能将它拔出来;它虽经过多次冬日烈风的摇撼,终能屹立不拔。照样,我们可以被种植在许多信徒中间,但是惟有在隐密处个人单独与神有交通,我们方能真长成为“公义的树”,有能力为他使用。 在现今忙碌的世代中,我们有超越一切的一种需要,就是多寻求静听的时间,在其中我们能听见在忙碌的时期我们所不注意的天上的声音。钟楼的钟声在白昼街市嚣喧的时候在最近的几条街上都不易听见;但在夜间寂静的时候却可以听到全城。神所以常在夜间同他的仆人说话,一个缘故就是因为那时一切都安静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有许多神的仆人被遣到旷野无人的地方,为要使他们听见神所说的话。我们在这不知检点的生活中,常常遇见疾病和忧愁,或者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神常有许多要对我们说的话,但是因为常有许多世界的欲望扰累我们,使我们不能听见;因此他使外面世界的声音止息,好对我们的内心说话。有时他在夜间试炼我们,有时他在夜间赐给我们诗歌,有时他在夜间教训我们,有时他在夜间赐给我们异象;但是若没有安静的时间,使他可以十分就近我们,我们也十分就近他,这些好处我们便要全然失去。要预备领受从上面来的福祉有许多方法;但是最要紧的方法中有一样,就是“当安静,用你的心与神交通。” 第二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一切开向世界的门必须都关起来 在约翰福音二十章十九节有一句话说:“门都关了。”在这一句极短的话里实在隐藏了深奥的教训。这段话是记载复活的主在复活后的第一日晚间怎样在那门都关了的屋里忽然显现出来,站在门徒中间。这是一件奇事,但其中实在包含了一样极宝贵的真理;更可注意的,就是这段记载是那最属灵的使徒约翰所叙述的。别的使徒只提到门徒都聚集在房子里,约翰却加上这两句紧要的话说:“因为怕犹太人,门都关了。”他们不但是孤苦无依,也是十分战兢恐惧。他们作他们所能作的,尽力信他们所当信的,但总不能得着主复活的喜乐。在这时那复活的主自己静默奇妙的来在他们中间,赐给他们平安。那不能受墓前巨石的阻拦已经出离幽墓的主,这时也不能受关了的门的阻拦来站在门徒中间,因为没有属地的事物能限制他复活的身体的自由;他对他们所发的问候,使他们得了极大的快乐,是他们从来未曾得过的。 他今日与信徒所有一切最好的交通岂不也是单在我们关上门的时候么?我们要与他有圣洁属灵的交通需要关上门。他要将他极宝贵的信息并安慰我们的恩言带来给我们也需要关上门。惟独在世上的声音都被隔离的时候,方能清清楚楚的听见那安静微小的声音。这时我们正像住在至高者的隐密处一样。岂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的主在教训我们祷告的时候特别注重当在隐密的地方么?“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他又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但是他仍有更深的意思:“你们祷告的时候,不要急忙,也不要游心外物;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与一个安静的时间去祷告,还有比这一切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安静的心灵。” 无疑的,有时虽然没有能关上门的密室,或是外境也不安静,但仍能得到甘美祷告的时间。尼希米在亚达薛西王面前作酒政,当他拿起酒来奉给王并且与王谈话的时候,用他的心向神祷告,他也曾立时蒙神的应允。照这样,就是忙人中最忙的那些人,在他们繁冗的工作中,或是走在拥挤的街市上--商人在他们的铺店中--勤劳的妇女在她们婴儿的哭声里--旅行的客人在那轧轧的轮声阵阵入耳的时候--都能学习将他们的祷告奉献到天上的宝座前,并且立时得着应允,使他们得着从上面所来的安慰智慧与能力。这样的祷告是怎样的有效力有益处,除非一个信徒实地经验过,便总不能知道。虽是这样,但我们如果要尝到与神灵交完美的快乐,我们必须远离世上烦扰的事务,寻找特别的所在,并且特别取出一些安静的时间来;为这件事,就是从早晨的睡眠或晚间的休息中特别抽出一些时间来,也是在所不惜的。 主耶稣责备假冒为善的祷告有话说:“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信徒实在应当实际遵照着这教训去行;因为有许多在内屋中祷告的信徒实在常是效法那些在十字路口上祷告的法利赛人。他们是在内屋中祷告,但故意敞开他们的屋门,希望恰巧有人走进屋来,看见他们跪在那里祷告,便想他们真是敬虔的信徒,这样,他们正说要隐藏自己的敬虔的时候,其实却已经完全显给人看了。但是主耶稣这句话中还有比这个更深的意思。他说:“要关上你的心门。”因为屋门关上的时候心门或是正敞着容纳世上各样的思虑扰乱。许多基督徒从他们的经验中知道这是真实的。当他们跪下祷告的时候,世上的思虑,琐杂的事务,来到心中的比什么时候都多。当他们正在寻求单独与神晤对的时候,不仅止于思虑烦扰,还有许多无用的幻想,都风起云涌的一齐拥入心中。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关上你的心门”,把世界关在外面。被风吹动的水面不能反映空中的美丽。我们必须擒住那一切要进入我们心中的事务,对他们说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下对他的仆人所说的话:“你们在这里等候,我要前行去敬拜神。”“关上你的心门,”把不信关在外面。不要容你的心设想你的祷告恐怕没有什么用处。惟独完全信赖的人方能得着神的应允。“关上你的心门,”把敷衍关在外面。机械的敬虔与人没有丝毫的益处。若是因为使良心平安的缘故方祷告,以为祷告的时候到了,我们必须作完这一样本分,这不但是一种欺哄神的行为并且是一种极大的自欺。“关上你的心门。”把不悔改的心关在外面。信徒在祷告的时候,口中所恨恶的罪也许正是他心中所最恋慕的。神所要垂听的只有完全真诚毫无诈伪的祷告。“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关上你的心门,”把自己的意思关在外面。求神认可我们自己早已定好的主意,或是要神成全我们自己所愿意的,这不是祷告乃是向神发出命令。每一次的祷告都当发出顺服的话来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这样祷告好像是过于缩小了祷告的范围,夺去祷告的效用;但是如果我们所求的和我们因求所得来的都是照着神的美旨所给我们的,请问还有什么福分比这个更大更美呢? 有许多的事物都是我们应当关在外面的;若是我们心中的门紧紧的关严了,把以上所说那种种的扰累都关在外面,藉着祷告与主的灵交必要成为我们一种最大的福乐;因为复活那日晚间的经验必要一次又一次的显在我们面前,“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第三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模范 有一次,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守节的大会集,大群的人民从各处都来守节;耶稣也从加利利来到这里。守节的日子已过,圣殿的院子已经空了,在房顶上支搭帐幕居住了七日的群众都各自分散回家去了;那发言刺透了许多人,使一些人惊奇,又惹怒了一些人的一位孤客,也离开那里,因为那全城中并没有人为他预备一处安息的地方。“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 这句很简短的话是何等的充满了令人哀怜的意趣!我们设想他当晚间黑影渐深的时候,慢慢的从群众中踱过,当他走过的时候听见行路的人纷纷议论他--有的人很接受他的话,对他表示好感,有的人对于他漠不关心,有的人藐视他、讥议他,还有的人对他充满了嫉恨和恼怒。我们看见这大群的人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人数渐渐的稀少了;各家的人都开了他们的门,迎接他们自己的人进去了;我们设想这些人在他们的家中又聚在一处,吃他们的晚餐,一同坐着谈话。我们再想到那伶仃的孤客仍然向前走着,没有为他敞开的门,没有欢迎他进去的声音,他慢慢的踱出城门,上到那遮满橄榄树的山坡上面,在众星之下寻找他安息的地方。 这位没有家庭多有忧苦的人没有一间祷告的密室,使他可以在其中关上门与神晤对。没有人给他一个地方使他可以安枕。幸好他还可以卧在他父的丛树底下,贴近他父的胸前。 但是这对于他并不是例外的事。这是他一生所习惯作的,就是在有几位朋友愿意接他到他们家中去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在福音书中一次又一次的读到这一类的话:“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最足以使我们惊奇的,就是在这样终夜祷告的前后二日中,还是有极多出于爱心为他人所作的工,很难得一小时为他自己,“甚至他连饭也顾不得吃。” 因着这事,论到主耶稣的祷告,有两件重要的事实向我们显出极宝贵的真理来。 一件事实,就是他没有一日没有一刻不与神接近。我们常常离开神。世上的事务与思虑一齐来到我们与神的中间,我们需要退修的时间,好使我们再得与神接近。但是主耶稣无时不是与父有极亲切的相交。他可以称他自己为“在天的人子。”他终日与父交谈,听父的声音,他这样与神接近的一位,还是觉出需要更长久更安静与父交通,他也深以这事为乐。 另一件事实,就是催逼我们必须祷告的原因中,大多数都不能催逼他。他没有当承认的罪,当懊悔的过失,当呼求的赦免,也没有因与自己生来的恶性交战遭遇失败所来的苦痛,因本性的缺欠所生的悲哀,甚至没有因一刻忘记他父的旨意以致需要在父的足前悔改。我们得以承受救恩,就是幸有这样的一位,有我们的性情,处在我们所受各样的试探当中,他在祷告中用不着悔改,用不着承认一样罪,用不着赦免,也用不着求赦免。 虽然这样,他仍是要祷告,他喜爱祷告,他也需要祷告;他需要祷告正如我们需要祷告一样,不但是因为一日中的痛苦失望须使心得复兴更是为使心得新能力,好去作次日包括着许多新痛苦的新工作。 因着我们恐怕降低了基督的神性的缘故,我们便常忘记了他真实的人性。我们想他在世上的生活是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是总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很难想到他在各样生活的经验中所感觉的是和我们一样;若是在他有什么超过我们日常的弱点的特别事迹发现出来,我们便说这是由于他的神性;因为我们这样看,我们就再不希望能学习到像他的样式。我们所忘记的就是他也需要凭着信心而行,需要被圣灵充满,需要胜过人所共有的灰心与失望,需要知己良友的同情,需要藉着在隐密处的祷告所得来的坚固与力量。他所有坚强美丽光明圣洁的生活映满了我们的眼帘,以致我们未曾看见他与父中间隐密的交通,那知道他生活的美丽与能力都是从这里来的呢! 他的祷告并不单是外面的作为。他不是只在外面给我们一种表现,指示我们一种是我们所需要却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敬虔的行为。他的祷告是真实的祷告,假设他的祷告不是真实的祷告,不是出于他实在觉出有所需要,不是信靠依赖的祷告,他的祷告便不能作我们的模范。若是这样,他的祷告适成为引诱我们迷失正路的模范,告诉我们说祷告的价值,不过包括在因祷告所消耗的时光中间罢了。但他与他的父独对的时候确是真实祷告,不是单单表现于外的。他为别人祷告,他也为他自己祷告;因为他不是一半有人性,一半有神性,他乃是完全有神性,他也是完全有人性,他被我们人类的缺欠所围困,受制于我们所有的软弱;因此他需要祷告,需要藉着祷告得力量,也需要藉着祷告使他得安静。 就是对于这位“荣耀的主”祷告仍是如同重要的呼吸一般。他从始至终生活在祷告的空气中;什么时候他遇见特别重要的工作须去作成,或是遇见特别困难的转机须去应付,或是遇见特别难当的试炼须去忍受,他便藉着特别的祷告去应付这一切。 在受浸的时候他祷告。在拣选十二个使徒的时候他祷告。他在未作许多大能的事工以前先祷告,他在作完这些事工以后又祷告。在变像的时候他祷告,并且这事的发现就是在他正祷告的时候。在拉撒路的墓前他祷告。当群众热烈欢迎他要立他为王的时候他祷告。当群众对他的狂热变冷窘迫临到他的时候他也祷告。藉着祷告他进入最后苦难的日子。藉着祷告他在暗的客西马尼园中战斗。藉着祷告他将杀他的人交付在神的怜悯中,因他确知他父的心是满了怜悯。他在十字架上被弃绝的时候藉着祷告仰望神的救助。他将他的灵藉着祷告交付在他父的手中。若是他需要祷告这样恒久,这样恳切,这样一日不可稍离,我们需要祷告更当比他加多少倍呢! 在祷告中诚然有些奥秘是我们解释不了的;但还有更奥秘的事,就是人的祷告怎么竟能感动神的心,影响神的手,怎么那用精密的定律管理宇宙的神当他的孩子们被困在定律中的时候竟能冲入其中来帮助他们,我们一仰望那成为人的基督耶稣如何的“流泪祷告恳求”,对于这事便毫无怀疑了。只须看我们的救主跪在那里祷告,纵有千百样疑难也都解决了--因为他明晓一切宇宙的定律,远过于那最有智慧的哲学家,若是神不能应允他的祷告,他一定不这样呼求神的救助。主耶稣在祷告的时候正是指示我们说,我们并不是被禁闭在天然律的铁网中间,在需要的时候无从得着救济。几时我们想到他这样用信靠的心恳求一位在天上的父,当这时我们的疑虑便都消散,鼓舞我们的希望随即生发出来。末了这里有一个或者可算为最好的答案,为答覆“我为什么应当这样多多祷告?”这一个问题,这答案就是--“因为耶稣曾这样行”,那位“在凡事上与他弟兄相同”的,也要他的弟兄在凡事上与他相同。因为他是一个特别祷告的人,所以我们在世上也当作特别祷告的人。惟有常祷告的基督徒是得胜的基督徒,是圣洁的基督徒,是发光的基督徒,他的一生能长久为主服劳,他的心中常充满了主的喜乐。 第四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得以坦然无惧的承认自己的罪 在神面前的隐密处我们可以毫无恐惧的将我们内心的深处所存的完完全全的陈述出来。这是我们对世上最亲密的朋友所不能作的,也有时是我们不敢作的。因为怕羞的缘故,我们的囗唇便紧闭不肯述说。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自由无阻的将我们最隐密的羞耻和忧愁付托在听我们的主的耳中。因此我们祷告的屋子便能成为一个使我们被压制的心灵得着完全解放的地方。 在希伯来书中有一个含有深意的题目指示我们说,神对于我们完全的知识就是我们在祷告中能以自由的基础。“万事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以后还说什么呢?“所以我们当在神面前战兢恐惧逃避他的鉴察”么?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这真是一种使人惊奇却很能安慰我们的说法。我们或者以为这正是不能安慰我们的,因它使我们想起有一位极详细的明晓我们一切的事;这样,我们往下念到有一位受过试探的基督能体恤我们,我们或者要想这种道理讲来不过是为减轻全知的神威严的压迫罢了。其实神的体恤若不是本于一种对于事实的各部分完全的知识,恐怕与我们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不然就必成为一种无知的体恤;无知的体恤总不能使人得着许多真实的助益。 在人事上不也是这样么?因为你的事务都遭遇了失败,你便很烦躁愁苦。你的困难似乎无法解脱。因此你便去谘讯一位明智的朋友,你也将事的详情对他陈述出来,但是没有完全告诉他。你的事务中有几件在你和在别人看都是很不诚实的,你把这些隐藏起来,或是因为羞愧,或是因为惧怕。你的朋友照他所能的将最好的劝言供献给你;但至终不能帮助你多少。你不能照着他的劝言去行,因为你清楚的知道他的劝言是本于一种对于你的事实很不完全的知识。不久他发现你仍然是处在极深的幽暗当中,他便对你说:“我想你必是对我有些隐藏的事,你未曾将一切的事都靠托我;若是你要我实在为你效劳,你决不可对我只有一半的信托,我必须知道你极不好的地方;你必须诚诚实实的将你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以后你就将一切的事都告诉他。你不得不将你隐藏的罪也向他吐露出来;但是不久你必要很惊异的听他说他现在才开始看明解救你的真方法。他所以能帮助你正是因为他知道你最不好的地方。神对于我们完全的知识岂不正是这样的一个确据,使我们知道他实在能在我们急需的时候帮助我们么?他对我们所说的就是:“因为我知道你的一切事,所以你当坦然无惧的到我施恩的宝座前来。” 这或者是一种很使我们惊异的道理。但是这种道理对于那些深知道神的心的人必定不是完全可惊异的。我们曾注意圣经上用那种字来显明神的心么?经上不仅说到在神的心中有“恩惠”,并且说到“丰富的恩惠”,且是“极丰富的恩惠”;不仅说到在神的心中有“和善”,并且说到“慈爱和善”;不仅说到在神的心中有“怜恤”,并且说到“温柔怜恤”。在我们中间有些事有和善没有慈爱;又有些事有慈爱却没有和善。但是如今这两样合起来成为“慈爱和善”,这个只有在神的心中是完备的。在我们中间也有些事虽是有怜恤,但不是特别的温柔。因为一个小孩子的顽梗责打他这是出于怜恤;将一个罪犯禁闭在监牢中或者也是出于怜恤;但在这两种事情中没有什么“温柔”。有时也有一种缺少真怜恤的“温柔”,那不过是一种懦弱无知有害的放任罢了。但是怜恤和温柔也能结合在一处;要寻找这种完全的结合,我们必须往神的心中看,因此使徒教训我们说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勉励,“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 最能阻拦我们使我们不敢坦然无惧到神面前来的就是我们对于罪恶深切的自觉。对于罪恶极重的一种自觉使我们怀疑以为到神面前来是不能蒙悦纳的。按我们想,我们这样不洁净的人还要对这位十分圣洁且是完全知道我们的神祷告,这简直是侮慢神的事。但是那位圣洁者自己对我们说:“你将你心中所设想我知道你一切深罪的意念放在另一边;正是因为我知道一切的事,当你来的时候,你当信靠我是能帮助你的。”这道理是很对的,因为若是他知道我们一切的事,他所知道的就必不止于我们的罪。他知道我们的困难,我们的软弱,我们的苦痛,我们的试诱,我们的争战,我们的愿望,我们的心志。他的心对于我们总是充满了深切怜悯的爱情,纵然在我们自己设想他是毫无情义的远远站立抱一种冷酷批评谴责的态度的时候,他仍是这样向我们发出慈爱。 我们了解神的心一定比了解别的事务更少,若不然我们决不至这样畏惧不敢带着我们的罪到神面前来如同带着我们的忧苦来一样,因为在神圣洁的生活中没有别的事比他饶恕罪人帮助罪人更为喜乐。他的心很宽大,不必需要人有资格配见他,然后容许他们到他面前来。他用一种出人意外的大量对待我们。他的慈爱常是远在我们的祷告以前。他“以美福迎接我们”。一个忧伤的心灵在罪中向他发出呼吁的时候,他的慈爱临到他比闪电更快,使他蒙怜恤;在这种无力的祷告未发出一半以前,怜恤已经向他发出了。 我们从此可以明白当怎样战胜那在隐密处的门前常常压迫我们的那种不信了。这方法就是需要在耶稣基督里彻底了解神的心。我们以我们的罪为一个惧怕神的理由。神以我们的罪为一个令我们进到他面前的理由。我们想神最多不过是对我们说:“虽然你有罪,你可以来。”神却是有一种绝对与这个不同的说法,他说:“因为你有罪,来--因为你十分需要我,所以要来。”若是必须先止住不犯罪然后方能信赖着祷告,我们就都有祸了!若是只有完全人能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我们就都有祸了!如果我们要到神面前来,我们必须像那个浪子,带着我们的破衣、饥饿、罪过、和极大的缺乏前来;但是那满有慈爱心情总未改变的父亲,在我们“相离还远”的时候,就看见我们--因为他已经长久希望我们,等候我们回来--并且他要跑来迎接我们,为要使我们快些就近他。在我们哀哭认罪尚未到一半以前,他要叫人为我们拿上好的袍子与戒指,又要为我们宰肥壮的牛犊,对我们发出热烈的欢迎,是我们从来未曾盼望得到的。 第五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一个被压制的良心立时得着解放 若是神喜悦看见一个完全破碎的心卑微俯伏在他面前,他必定更喜悦医治那破碎的心。这样,他必来到我们等候听他的声音的那隐密处,并且对我们说:“人使你降卑,你仍可说,必得升高。”他又指示我们这种升高是什么。 那群良心受伤烦扰不宁的门徒是在关了门的屋子里的时候得见那复活的主进来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那是一个奇异的问候,因为那时他们不仅是在惊惧中,他们也为了胆怯离弃主的缘故在良心中深深的痛悔;他来不仅要除掉他们的畏惧,更是要将这种喜乐的消息带给他们,是他们从来未曾得过的。他是从十字架的另一方面,就是从十字架与坟墓属天的那一方面对他们说话,过于他们所想的。他对他们说话不仅像一个外出的朋友从别处回来,未曾对他们的罪发出责言,乃是像一个大获全胜的将军,并且他的凯歌“成了”成为他们与神和好的基础,这基础是永远没有什么事物可以摇动的,他所说的话“愿你们平安”实在不止于一种和善的问候,他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在十字架上为你们成就完全赎罪的工作,并且这工作已经在天上被批准,因为我已经从死人里复活;我使你们与神和好,并且对你们证实这事。” 在我们家里和心中的门都关上的静时,他将那与这个相同的消息带给那些渴望听见的人,这常是我们所最需要听见的消息,因为我们常常很容易失去与神和好的感觉。我们失败于试诱的权势之下,于是黑暗便来到我们与神中间,我们觉得我们的罪成为神和我们中间的大阻碍,使我们不能越过去,要压服我们的良心是不能成功。我们越要抑制它,它发的声音越大;良心得平安与良心麻木这两件事是大不相同的。破碎的心所发彻心的呼声,不是要得一些化妆品以表现健康的容貌,乃是要得一种达到罪的深处的治疗,并将罪完全洗去。神就是藉着领我们回到他恩惠福音的单纯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此外并没有别的方法。 无论何种平安,若是不能面对我们的罪,或是不顾我们的罪,或是否认我们的罪,或是原谅我们的罪,都是不值得去寻求的,这种平安不能长久。因为使我们与神中间有平安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使神为我们个人的罪与我们所起的争论得以解决,在我们的罪未曾得赦免被除去以前,他与我们的争论便总不能止息。但是罪只有在基督的十字架下能得赦免,对于一个有罪的良心,惟一的回答就是“基督已死”。福音的单纯就是它直指着那一件荣耀的事实,并且告诉我们若是我们愿意与神和好,我们必须不要思想照着我们自己所能作的不住的努力,去造成一些自己的义,我们只要靠着神的基督所有已成的义,若是我们伸出完全空乏的手来接手,它就是我们的了。 本仁约翰告诉我们说,当他独自走在田野中受不安的良心所压迫的时候,他好像听见一个声音在他上面说:“主我们的义”。这个思想立刻照入他不安的心灵中,他想道:“是神向我所要的义能带我到神的面前;好了,既然基督是我的义,这样我的义已经在天上,并且神看见它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之久了。”于是他便出离黑暗进入一种完全平安的亮光中。惟独这样,人方能得着平安,因为神藉着他的儿子所给我们的不仅是得救的可能,乃是实在的救恩,不是单单盼望以后得赦,乃是现今完全的赦免,藉着在十字架上所献“一次永远的赎罪祭,”立时就得着平安。 我们需要不断的回到十字架那里去,读在它上面所写的那第四句话,因为那里有四句。虽然彼拉多想要在那里只写三句话,他因为要羞辱那被钉的主,便写了一个三种文字的牌子,这牌子是每一个走过的人可以看见的。但神却用人所看不见的手写了第四句话,使那被钉的主得着永远的称赞,不过那句话只有信心的眼睛能够看见。许多人注目那在华丽的圣坛上闪烁的十字架,或是那在教士的衣服上发光的十字架,或是那在大礼拜堂尖顶上崇高的十字架,然而他们未曾看见神在上面所写的这句话。许多人曾在十字架的大旗之下步往战场,然而未曾看见这话。许多人佩带十字架为他们衣服上的装饰,然而未曾看见这话,但对于信心的眼目这话却是十分的清楚,它向着审判好像彩虹向着阴云一般;神所写的那句话就是我们一切平安的根基。它说:“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在福音中确实不只有十字架的道理;但是十字架的道理乃是位于其他一切道理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超过十字架,复活进入更新自由荣耀的生命,正如基督所经过的,但同时我们却总不能越过十字架。若是我们要得着完全的平安,我们必须回到十字架下,再三的淹留在那里,这是一种单纯的真理,为许多人是太单纯,但是在它的单纯里藏了它的能力。 我们多注视那活着的基督是很好的。我们在以他为模范和朋友这件事上实在尚有不足。但我们内心的安息仍必须从各各他山上的牺牲祭得来,我们能在基督的生命中得着一种成圣的激励;我们要使良心洁净却只能在他的“血”中得到。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必须在我们与神中间一切的和平上作阿拉法与俄梅耳。生活在已成就的平安里我们需用“基督赎罪的血”,像喇合用那朱红色线绳为使她得平安的证据,也这样放它在一个无论怎样都能看得见的地方。她系那朱红色线绳在她房屋的窗户上,她无论向外边的那方面看,都必须先看见那线绳。容我们放这赎罪的血在心中的窗户上,好使我们无论向地看或向天看,都可提醒我们,使我们想起我们与神中间的平安必须存在的地方,就是在各各他山上一次为众人所成就伟大的赎罪的工作。 很少称为基督徒的以基督的赎罪为不算什么,但是以它为一切为盼望的基础的更为稀少。有些人为自己制作神,有些人为自己制作一些基督,又有些人制作一些半个基督,他们用他们的悔改,他们的好志愿,他们的善行,他们的美德,他们的祷告,制作救主,或是半个救主。当他们卧在临终的床上的时候,他们回顾已往的生活,不是完全满足,乃是一半满足;他们将他们在自己里面所能寻出来的好处聚集起来,他们拿基督来补足他们的缺点,并且作成那馀下的。 多少人仍需要明白一位半个的基督是不够的。仍需要学习将“行为”与“恩惠”分别出来,仍需要知道“义袍”不是补缀的工作,一半是他们自己的,又一半是基督的,这必须完全是基督的。福音的要道不是说基督来要帮助软弱的,或是补足不完全的,乃是“拯救失丧的”。若是救恩白白可得是福音的一样荣耀,这样救恩立时可得也是福音的一样荣耀。“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十字架显明罪是非常可怕的,因为除了神自己可爱无罪的儿子所流的血并他的死以外,没有血能赎它,没有死能赦它;就是这个十字架也显明神的恩惠是非常丰富,因为他在赦免我们的罪以前并不要我们为罪苦苦修行,乃是白白赦免,并且立刻赦免。所以十字架立时使我们成为最卑微最快乐的人;卑微,因为我们总不能忘记我们的罪;快乐,因为神已经忘记我们的罪,并且永远不再记念。 “基督徒来到十字架底下的时候,他的重担从他的肩上松开,从他的背上脱落下来,掉在坟墓里,他再看不见它了。于是他欢喜跳跃了三次,再往前走,唱着说-- “可爱的十字架!可爱的坟墓!更可爱的救主! 因为他曾在这里为我的缘故受了羞辱和痛苦。” 第六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烦扰的心立时得着平安 基督有一个很佳美的名称,就是“平安的主”。他是一个伟大的使人平安者,因为他曾藉着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他又是一个伟大的赐平安者,因为他说:“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他第一步使我们得着天良上的平安,并教训我们怎样毫无畏惧的向神仰望,第二步使我们得着内心中的平安,并教训我们怎样毫无畏惧的向世界观看。藉着他的十字架他使我们因着神拯救我们的方法得以满足;藉着他的生活他教训我们当因着神训练我们的方法也照样的得着满足;他自己怎样毫无疑虑的完全信靠天父的慈爱而生活,他也教训我们这样生活,因此就使我们得着他自己完全的平安。 常临到我们的那些因为世上的事物烦扰焦灼的时日,临到耶稣基督便全然不这样了。我们不能寻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他要寻求改变他的命运离开神为他所安排的,或是他因为不能改变他的命运便自己悲叹,或是因为预料着那摆在前面将要临到他的忧患便懊恼痛苦。 我们时常批评神,基督从未这样作过。虽然我们不是实在批评神,却常设想事情能这样或是那样,总比现在的情形对我们更为适宜。当一种重大的忧愁临到我们的时候,若是嘴唇不说,我们那悖逆的心也要说:“这事若在别的时候临到我,我就能担当得起;不如它不该同着一些别的使我感苦痛的事务而单独来到;不如它是一种别的苦难,在事务上受损,却不要在健康上受损;我自己生病强似我的孩子生病;失去别的朋友也胜似失去我所最爱的那一位。”诸如此类,不知道有多少样想像,以为那样是与我们更为适宜。我们真是不容易看出来,在这种思想中是何等的缺少信心! 若是我们在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将我们的重担放在他的足前,听他所说平安的言语,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事,又可以避免它。因为正在我们听的时候,他就要多指示我们。 他要指示我们使我们知道试炼所以这样剧烈,(在我们的眼光中看),就是因为我们的愿望与他的旨意不是在一条线上进行,我们没有神所有的那种生活观念,若非如此,在我们里面必不至有失望与生活所感到的痛苦;因为我们最大的目标是要有一个顺利的时日供自己的放纵,但神的目标乃是要在我们一生的时日中训练我们,使我们有圣洁的德行,并使我们的心有属天的样式,所以在我们的意志与神的旨意二者中间各处都发现冲突的地方,在这种冲突未曾止息以前,我们总不能得着我们长久希望得着的平安。 因此他要告诉我们,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世界对我们改变,乃是我们对世界改变;在我们的一切计划与愿望上,我们不当再将神看为其次的看作首要,也不当将神看为首要也要我们看为首要的列在其次;我们所需要的乃是中心点完全改变过来,在什么地方有这一种改变,圆周全部立时就都改变了。 在神面前的隐密处他还要对我们有所指示。他要告诉我们若是我们反抗我们所遇的试炼,就是因为未曾明白他使这一切临到我们是为我们更大的益处;这些试炼正是炼金的人所燃的火,为要炼净他的金子,又要修理葡萄树的人所用的刀,为要修理他的葡萄树,使它更多结果子。他要在隐密处对我们被压伤的心灵发微声说道:“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惟独雕刻家的眼睛能预先在粗劣的大理石块中看见那完成的石像。他所用的工具一次又一次的击打那石头,就是要将他自己所已经看清楚的显明出来摆在众人眼前。神的手向我们所施的打击也不过是要使我们心灵完全的美丽发现出来。使众人都得看见,正像他自己现在所看见的一样。到了他看见他的工作完成的时候,他必定十分满意,这是断无可疑的了。现今他告诉我们,他在我们身上所要成就的工作是何等荣耀,这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欢欢喜喜的将自己交托在他的手中,容他使用他的工具呢? 有一个屡遭祸患大感痛苦的信徒一次很有兴趣的得了这种觉悟。当他去看一个织带工厂的时候,人指给他看一架新的机器,可以织出空前精细出品来。他详细的观察了;虽然他是精巧的机匠,但是他不能明白这些工作是怎样作成的。后来他发现了一切轮子杠杆与线的动作都由于中间一个紧闭的小匣子里的一些机件所支配,他便请求他们容他观看这匣子的内容,但是厂中的人对他说:“钥匙是在厂主手中。”这一句简短的话好似天光的一闪射入他幽暗的心灵中。他想道:“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对于我好像不可解除的困难;我所安排的遭遇了种种的阻难,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不能知道;但在我里面神完全的模型若是至终能以作成,我就不必去问神按那一个原则为他自己的荣耀造就我,钥匙是在我主的手中。” 一切的事若都显明了,或者我们要发现在每个世代中专一信赖神的圣徒大多数都是这样藉着苦难和生活中的忧患得了造就的。神使这世界的荣光都变为幽暗,为要催逼他们仰望完全不属于这世界的荣光。“眼泪是我们的望远镜,使我们可以一直望到天上。”神用眼泪洗我们的眼睛,直到我们看见那再没有眼泪的乐土。 因此,在隐密处神再三的提醒我们,要我们明白他未曾应许我们不遇见苦难,乃是应许使我们战胜苦难,使我们藉着苦难得以成圣,使我们在苦难中得着平安;所以不遇见苦难正是损失,并不是益处;水击打磨轮怎样使磨转动,那继续而来打击我们的试炼也要照样使神的恩惠在我们心灵中得以活动。相传那些按气候移居的鸟预备要飞往热地的时候,必须等候起了逆风,因为逆风可以帮助他们升到必须到的高度;我们常看作逆心的事物正是神所要用以帮助我们飞翔的。 所以得着内心无限平安的方法就是容那慈爱的神按着他自己最好的方法引领我们。若能甘心这样作,我们就不至再因着那些无用的幻想苦待自己了。就如我们常思想我们的忧苦是怎样来的,或是思想为什么神允许这些忧苦特别这样沉重,使我们难以担当,等等的幻想,我们领受从基督所来的平安必须使我们的感觉与基督的感觉相同。“我父所给我的那一杯,我岂可不喝呢?” 当我们将我们的忧虑卸在神的脚前的时候,他不仅要体恤我们,他也应许要帮助我们。但我们必须留给他帮助我们的道路。多次我们徒然苦待自己,不肯脱离我们的畏惧,直到我们看见神的帮助是怎样的临到,并且在某种一定的道路中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祷告得蒙应允。在我们未曾觉得他一定要将一切的事作得适宜以前,我们要神向我们显明他工作的奥秘。我们当知道信赖神比明白神更好。神未应许要解释他自己,他却应许要显明他自己;但除非我们完全信赖他,他就决不将他自己向我们显明。 一个小孩子在半夜醒来的时候因为被一种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声音所惊吓以至啼哭,这时当怎样能使他得安慰归于平静呢?是要按科学的理解释这声音呢?还是只要容母亲将她那战兢畏惧的小孩子抱在怀中,安慰他,使他睡着,直到再不思想那惊吓他的声音,也不再想声音的意思,只想到保抱护卫他的母亲呢? 神也是这样抱起他每一个战兢的孩子来,使他只因着神保抱他就觉得安稳;使他所以得着安慰的不是因为他明白他的祸患,也不是因为知道了抵抗祸患的方法,乃是因为他确知他是在谁的坚强慈爱膀臂中被保抱。惟独在这里有无限的平安。正是藉着领我们到他自己这里完全信赖他,神改变了我们的不安,使我们得着平安。在什么地方也不及独自与神同在的隐密处更听得清楚他所发慈爱安慰的微声。我们越多在那里停留,就越多领受他所赐的平安。 第七篇、藉着独自与神晤对我们能以重新得着能力 耶稣基督将他所有的门徒都分别为圣,使他们在世界上作神的真见证,正像他自己从始至终所作成的。“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我们当使世界因着我们在其中就得益处,正像因我们所作的工得益处一样。但我们若不继续着重新得着工作的能力,我们便决不能作成这种事工;惟独多与基督有隐密处的灵交,我们方能继续有新的能力。 基督清楚的告诉了我们,若要在工作上与他联合,必须先与他有生命的联合。他用葡萄树比作他自己。用葡萄枝子比作他的门徒;枝子能结果子完全在乎它们与葡萄树有重要的联合。存在葡萄树中的生命必须丰丰富富的继续流到枝子里面,枝子方能结出果子来。若是我们在世界中为神作见证的能力太小,缘故必是照主所说的:“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我们所以不能多给别人,就是因为我们所得的太少。 葡萄树与枝子二者间的互相依赖是很奇妙的,没有枝子葡萄树就不能作什么,若是基督的门徒不结果子,世界便不能从基督得着什么益处。但是没有葡萄树枝子也就不能作什么,如若门徒不结果子,或是结的果子太少,必是因为基督的生命受了什么阻碍不能畅流到他们里面,或是已经全然停止,一点不能流通。葡萄树中所有的都是为枝子用的。基督所有丰富的恩惠也不是为他自己留存的,乃是为门徒的需用;要在每日每时每分与每个单独的枝子,好使枝子用这恩惠去荣耀他的名,这样便证明了“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那一句话的真理。因此,为要多结果子,我们必须特别的多寻求亲近基督并且与他联合。 保罗曾用过一种多人不大留意但是很有深意的说法,他说:“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这不仅是说长进更像基督,乃是长进连于基督自己。基督徒所有的生活都是从基督生长出来的,正如枝子从树干生长出来一样;但是外面的生长系于里面的的生长,而且二者是有正比例的。基督徒长进连于基督正如枝子长进连于树干,一面越向外长,一面也越向里长,它的纤维越加紧连着树干,它里面也越加进入树干,正如外面越加发展一样。但是这种与我们的生命基督深切的联合乃是一件隐密的事,这件事除了神的眼睛以外没有人能看见。只有我们外面的长进与所结的果子是人所能看见的。外面的这种长进就是里面看不见的长进所生的功效。在隐密处内心与基督亲近,藉着信心与爱心日渐与基督连合,这样便毫无阻碍的得着更多的能力以服事他。这种长进在我们与主心灵交通的密时进行的最速;除此以外在任何处都不容易进行。这种长进若是不住的进行,我那将要成为何等有能力的基督徒呢! 我们所有最佳美最有能力的经验都是在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得着的;这或者可以拿来作为基督徒生活的一种定律。雅各在毗努伊勒与天使角力,得着新名叫以色列,他方能毫无惧怕的出去迎接他发怒的哥哥以扫。 摩西听见神的声音,立他为领袖,使他引领全国的百姓脱离压制得着自由,那时候他是在米甸的旷野与神独自晤对。他也是因在西乃山顶独自与神晤对,就在他发光的面上带下奇异的荣光来,使百姓都敬畏耶和华。 先知以利亚自卑到尘埃以后,在何烈山上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得着了能力,作成了他以前所未作过的大工。 施浸的约翰在叙利亚寂静的旷野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得着奇异的权柄,因此他所传悔改的道使多人受感,好像一阵冬日的烈风刮倒许多大树一般。 保罗因着在亚拉伯的旷野独自与神晤对,远离旧日所处的社会,远离一切出于人的教训,只静静听神的声音,便被造就成为宣扬十字架的最大的使徒。 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因着在拔摩海岛上与基督有安静的交通,得了希奇的异象,看见将要成就的事。浩淼的大海使他与世界隔绝,但正是因此得与基督亲近,他于是看见了眼睛未曾看见听见了耳朵不能听见的事务。 主耶稣自己预备他所要作成的救赎大工,不单藉着四十昼夜在旷野“与野兽同在一处”的地方,也是常藉着寂静的夜间在山顶上与父不断的有交通,从晚上到早晨在父的面前屈膝。 我们自己所有最好的经验也都是在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得来的。有许多的忧患是我们在别处不能胜过的。忧患有许多种类,但是一切真正可怕压碎人心的忧患只有到神面前陈诉方可得着安慰。有许多的试探只有在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方能得胜。与大的仇敌争战乃是一种单独的决斗。有许多最大的喜乐只有当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方能得着。因实觉出来基督的大爱所得的喜乐,因在我们软弱的时候看见基督的能力显得完全所得的喜乐,因得着基督的恩惠充满我们这空虚的器皿并且涌流出来所得的喜乐;这种种的大喜乐,除去与神单独晤对的时候以外,别的时候是不容易得着的。我们要得着活泼的信心,热烈的爱心,充足的能力,没有别的地方能赶得上“神面前的隐密处。”最希奇的就是我们不多寻求这个,这是何等可惜的事! 我们若不深进追求,这种能力便不能来到我们身上。很少的几次急促懒惰的祷告总不能使我们得着这种能力。若是我们想要全然得着,我们需要与基督有深切的交通。一株树上人看不见的莫过于树根,但是与树的生长并结果最有关系的也莫过于树根。一株树看见的景况怎样彰显看不见的树根所作的,我们身上看得见的生活也怎样彰显我们看不见的根是否扎得很深,因为在地面以下的部分若枯乾了,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必要立时凋萎。 先知耶利米用一个最有意思的比喻解明神的树怎样得能力,怎样结果实,说:“它在河边扎根。”神所预备的水过于我们所能需用的,正像一条河那样,但是,我们需要扎根去寻求它。经过大旱以后,小树都已经枯死,大树却仍能存活,因为它们的根扎得很深,构到总不乾的水泉。一个坚固得着好养料的基督徒容易胜过那些足以使软弱的基督徒绊跌倾倒的诱惑与试炼,就是因为他的根深入到生命的水中。他藉着与神深切的灵交,藉着安静读经与专心祷告得着能力。但是这些事他必须寻求,因为他若不去寻求水,水是不到他这里来的。 伦敦城罕普顿宫中有一株有名的葡萄树,多年使管园的人失了望;因为这株萄萄树长得虽好,但是结的葡萄却少。某年竟出人意外的结了许多很好的葡萄。管园的人要明白这事的来源,便去掘开土查看它的根底;循着树根所到的地方检视,便发现树根忽然穿过河岸,伸到泰姆士河里。它因为“在河边扎根”,所以能“结果不止”。这为我们一切的信徒是一个很好的比喻。若是我们要多结果子,我们必须进到那等候我们去汲取的神恩惠的隐密泉源。没有这种深切与神的交通,我们中间无论何人都无法能以长进。惟独藉着这种交通方称结果累累,到老还能结果。那位看不见的赐恩的神就在我们的身上因此得着极大的荣耀颂赞与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