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个人的与神有亲密的情深的关系[二]


第八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容易胜过人生中一切失意的事
在失意的景况中还能时时存着盼望勇往前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的磨炼常是好像十分艰难;我们所以反抗这些不只是因为艰难的缘故,乃是因为其中一大部分在我们看着不是必需受的。有时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压制着我们;有时我们奋力想要专一事奉神,却毫无成就,以致大感失望。我们日常的事务看着是这样微小卑贱,所以我们久已想望脱离这些,去到一条高尚的路途上度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不能脱离;我们竟被这些苦工所缚束,不能起来。我们便叹息着说道:“我怎么这样不幸,天天度着这种苦痛的生活,日复一日作这些不适宜的工作,整天脱不了买卖的琐事,家务的扰累;我的思想都因着衣食琐碎的问题而变狭小,我每一日不过作这些微细的事务,度着这种不幸的单调的生活。一年到头总是如此,竟不能脱离这些,用我的才能作一些较为高尚的事业。为什么神缚束我使我度这一种生活呢?为什么他不给我一种工作叫我可以更多事奉他,同时也可以使我心中所希望的得以满足呢?”
若是我们在默想与祷告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到神面前来,我们必要得着很清楚的回答,正像神在古时藉着摩西所给以色列人的回答一样。他要指示我们说,那在我们眼中看为每日的苦工正是要成就两样绝不可以少的大事。第一就是“使我们自卑”,第二是“试验我们,要知道我们肯守他的诫命不肯。”
我们不单需要神的教训,也需要在教训以外加上磨炼。这样,我们方能在极卑微的事上存着忠诚知足的心,却不因为没有大事可作便发怨言。我们总是渴望作大事,我们因有大事可作就越发骄傲高兴,神十分知道我们,所以给我们平常而且卑微的事工去作,为要藉此洁净我们,去掉我们的骄傲,免得我们陷在夸张的罪恶中。
这种磨炼也是为要“试验我们,要知道我们肯守他的诫命不肯;”要看我们是否单单寻求要遵行他的旨意,却不随从我们的意思。在一千人中也难得有一个人是坚决自卑的定意只顺服神的旨意,不存一点别的目的。若是我们都能这样作,全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不快乐的人了。因为我们不喜悦神现今在我们身上的安排,却一味渴望得着别种的生活,我们便在梦幻中度生活;殊不知信徒并不是藉着梦幻能成圣,乃是藉着战争方能成圣。古时以色列民在西乃山听神说话的时候,他们似乎看见了那不久便得着的伟大而且尊贵的生活,他们将自己奉献与神,并且起誓要在每样事上顺服神的旨意。但是过了不多时候,他们就因着在旷野行走这件艰苦的事发出怨言来。其实必须这样走过旷野方能实现他们所盼望的。我们在神面前所发必要顺服的誓言在那里呢?我们所立凡事要照神旨而行的约在那里呢?只想望怎样使生活达到一种高尚的地位与作成这事完全是两件事。在我们观看我们的梦景的时候,神用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待我们,虽然我们看不出他的意思,他确是要训练我们,使我们藉着这些在不适宜的境遇中很平常很劳苦的工作学习自卑、与忠心;在我们单独与神晤对的时候,他就将这些要紧的意思指示我们。
此外还有一样更容易使人灰心的事,除去藉着安静与神晤对,没有别的方法能这样帮助我们完全胜过它;这种灰心不是因为我们生活中细微的事物而起,乃是因为我们希望为神的公义在世上作些事工却不得成功而起。这种灰心常是演进而为失望,我们便喊道:“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这就是一个完全灰心的人所发的呼声,但这不是说一个世俗的人,也不是一个仅因忧苦丛集而失望的人。乃是说一个与罪恶的权势相抗争屡屡失败以致厌倦的人。他尽力抵抗环绕他的一切罪恶,希图战胜种种不义,不幸他发现他的劳力处处遇见阻挠,他差不多失望以致再不想去战争,他大感苦痛的说道:“我所劳力的都归于徒然了,难道神的工作只是使我遭遇痛苦与失败么?神不能使我得着比这个更良好的效果么?”
今日在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人;这些人是热诚的基督徒,他们很渴慕神的道,但是他们因感觉到他们的劳力都是归于徒然便大大忧愁;他们不是因世界而厌倦,不是因罪恶而厌倦,也不是因忧愁而厌倦,乃是因战争而厌倦;环顾各方面的困难,想到自己这样软弱,怎能抵抗罪恶潮流的冲击,再向前看那摆在前面尚不知几时方能完毕的战事,越看,勇气越减少,于是他们不免因想到战争无望得胜便退缩了。常使人丧胆的不是战事的剧烈,乃是战事的持久。因着战事总无止期,一点看不见得胜的结局,以致许多真实作基督兵丁的人呼喊道:“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好飞去得享安息。”凡向基督对于这世界的使命表真实同情的人,有时因为觉得要用信心与爱心的方法得世界归与基督似乎是徒劳无功的,不免要大大灰心。
现今我们不要再容这种失望存留在心中,乃要将它带到与神相交的隐密处,不久便可以看见在那使我们失望的景况中显出一种不同的现象来。神论到这事说什么呢?神怎样回答我们这厌倦的叹声呢?他只告诉我们想到基督,有谁的战争比基督的战争更苦呢?有谁遇见使人灰心的事比基督所遇见的更甚呢?又有谁像他那样一直战争到底呢?在他未曾来到世界以前,经上有话论到他说:“他不灰心,也不丧胆,直到他在地上施行审判。”他已然实践了这些预言,他曾等候他的胜利有一千九百年之久,现在仍然等候。他不灰心,也不丧胆,“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基督所有那种总不失望的样子实在足以使我们这称为与基督同工的人因灰心而自觉惭愧,只有基督能解决我们一切的失望。若是他也说过我们常说的话,有过我们常有的感觉,若是他因为看见自己的成功这样微小便放下他疲乏的双手,止息了他的战争,将有什么景况呢?在他的工作差不多将完毕的时候,他对于他的一生所有的回忆是什么呢?“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不过是这个,但这已经够了。我们中间还能有人想望说的比这个更多么?我们喊叫说:“有翅膀就好了,我们飞去安息!”若是基督也曾这样说,救赎我们的工作将怎样成就呢?我们若能像他那样作成交付我们的工,将美好的仗直打到底,方在得着他所得着的翅膀。现今我们当穿上军装,若是我们能忍耐,到了时候就可以得着翅膀了。
然而现今我们并不是不能得着翅膀;但不是一种能帮助我们逃脱一切患难的翅膀,乃是一种能帮助我们胜过一切患难的翅膀。“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这种应许并不是为遥远的将来,这乃是一样现今就可得着的应许;这个应许的每一部分都要成就在那等候神的人身上。必要有高飞的日子,我们要升到离开世界很高的所在,以致我们觉得我们好像与世界上的忧虑并试探永远分离了,那时我们不单能跑到生活中的烦恼前面,而且要飞在这些上面,觉得这些好像从未曾存在一样。神是要我们有这样一个时期;但这并不是普通的经验,就是在最好的信徒身上也不是如此。普通的经验是一种较为卑微却仍能使我们得安慰的,就是这个应许的下半部分成就,“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这种卑微的经验,对于那些知道自己并没有力量只等候神的能力去坚固他们的人,不是像飞翔的经验那样可喜,但是它却十分有用而且稳妥。
我们当注意这三种应许的次序,因为它们成就在我们身上,常是正按着这规定的次序。或者我们要以为希奇,想那最高的经验怎么放在前面,最低的反倒放在后面;其实这三种应许的次序是正对的。每一个基督徒飞翔的日子大约总是在最初的时期。在他方才悔改正有“起初的爱心”,初尝神丰富恩惠的时候,他常是升得很高,远超乎世界之上。他从来未曾这样完全脱离过世界的束缚,从来未曾有过这样大的喜乐和顺服;他所有热烈的感情似乎将他带到天上的门前。
但是不久因为神召他去战争,去作地上的工作,他便从那极快乐的地步降下来,他慢慢才明白只要他能存心忍耐,奔那摆在前头的路程,已经是感恩不尽的。
再过些时,他必要更加自卑了,在世界上和他自己里面所得一种更大的经验指示他说,不住的奔跑也是他所不能久持的。这时他又进一步明白,就是能常与神一同“行走”,倚靠神永久的膀臂,直至走到天程的尽头,已经是感恩不尽了。他明白自己并不能飞过,也不能跑完,他因着主用杖保守他不倾跌便觉喜乐,他必要说:“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但是他去倚靠神的时候,他便发现神的能力使他能以完全得胜;正像他当日能飞翔的时候一样。
我们离开神独处思想这种种使人灰心的事,总不免大受打击与痛苦;但在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它们便立时都不见了;因为那时我们是用神的目光看这一切,用神的权衡去称它们,用神的准绳去量它们;当我们在神的光中察验这一切的时候,在我们里面便生出一种伟大的希望,一种伟大的勇气,与一种伟大的平安来。
 第九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发现工作能力的来源
若是我们因自知无力在世界上作神的见证为神作工以致丧胆,那是最要紧我们必须寻觅我们无力的原因。然而我们常觉得这是很难明白的事。我们很痛苦的感觉到自己的软弱,别人也像我们这样看出这事来;但是它的原因是什么,或是怎样可以除去这种软弱,我们却说不出来。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合宜的地方,就是神面前的隐密处。我们可以在那里将自己完全显露在神的眼前,并且恳切自卑的等候听神对我们所要说的话;那时我们所得的解决大约是这样,我们怨恨自己太软弱不能多为神作工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说,在实际上乃是我们太强壮,以致他不能用我们;我们实在不清楚知道自己的软弱,不然,我们必定将我们那自恃的心完全丢开,等候神的能力临到我们身上,使我们有资格可以服事他了。在我们生活中一切的动作与言语后面,我们需要一种不是出自己乃是从神来的能力。我们必须先得着这种能力涌进到我们里面,然后方能再将这种能力从我们里面发出去;只有我们安静等候神按着神的旨意向他祈求的时候,这种能力才能临到我们。
无论我们的心思或舌头本来的能力是怎样的,若不是圣灵的能力来到我们身上,使我们所有的能力都成为圣,我们决不配事奉神。真的,若非神的能力临到我们,我们决没有能力去作任何属灵的工作,就是最卑小的事工也作不成。可惜我们差不多从来未曾彻底明白这事;因此,拦阻我们使我们不能被神所使用的大原因,不是我们软弱,乃是我们自以为刚强。我们若倚靠我们自己智慧、才能、讲解、辩论、种种的能力,便是不顾一种根本的真理“我们的能力乃是出于神。”
当一只轮船在江囗沙滩上搁浅的时候,它自己的能力决不能使它移动。若仍一味勉强去移动,它本身机器的能力只能使它受到损伤,那么怎样呢?它必须等候神的能力,就是涨起来的潮水的能力,这种伟大的能力要很容易而且很急速的成就船自己的能力所不能成就的;这不过是一个比喻显明人的软弱只有等候神的能力。
许多传道的人知道这便是他们惟一可倚赖的。他们屡次有过这种经验,他们想他们的理论与囗才已经足够使他们所讲的有能力了,不料竟是完全无用,并未曾在一个听的人心中发生真实属灵的果效。及至有一个时候他很痛苦的感觉到自己的软弱,乐意作一条运河使神的能力可以在其中涌流,那时他自已虽然觉得他所讲的道是很贫穷,几乎使他惭愧不敢去讲,神却大大的使用了他。我们一切本有的能力都被神大大使用;但是我们必须看这些不算什么,奉献自己单单作神能力的运输器,容神照他的旨意使用我们,若是他能得荣耀,就是我们自己受羞辱也是心所情愿的。
因此我们敢断定,我们在神的工作上没有能力是有三个缘故。第一,我们不够安静,以致神不能到我们这里来。第二,我们不够空虚,以致神不能使我们充满。第三,我们不够圣洁,以致神不能使用我们,叫我们得尊荣。
在许多圣经的比喻中有两个很有教训的比喻清清楚楚的显明这理。其中一个比喻是将圣灵临到我们比作露水降下。另外一个比喻是将基督徒比作神自己所作成的器皿,神要使这器皿被充满,并要照着他自己的意思使用。
一、 我们必须安静好容神到我们这里来。圣灵恩惠的感力临到我们心中,正像露水在夜间的寂静中临到下垂的植物一般。植物不能制做露水,它只能等候露水,吸取露水,露水总是悬在空气中,紧挨近植物;但是若非有两个适宜的条件,它就不落下来--空气必须静,植物必须冷,我们若要得着圣灵的恩惠从天上降下来复兴我们,也是需要心灵安静;人生的狂热必须低落,因为这从上面来的能力只有在我们的心冷静安稳的时候方能降下。
二、 我们必须空虚好容神使我们充满。保罗在他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用一个很有兴趣的说法,述明神在每一个忠实的基督徒身上所有的旨意。他说,“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比喻是一个很尊高的,但也是一个很卑微的。它指示我们说,我们被召所到的地位是何等高尚--在神的家中作“贵重的器皿”。它指示我们说,我们在神的家中所任的职务是何等的高尚--“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但它又指示我们一个意思,使我们一想到这意思立刻就将自恃与骄傲的心全然除去--我们不过是“器皿”。神照着它的意思造成我们,又照着他的意思使用我们,我们自己本是一无所有,不过是神所用的运输器,将他所给我们的接受了来,以后再运输分散出去罢了。
我们这一方面的困难,常是不愿意只作器皿,却不作别的。我们总是不够空虚的,以致这“大户人家”的“主人”,不能照他所愿意的使我们充满,而且使用我们。得在主的手中作器皿,真是一件极尊贵的事。将那本来不过是“可怒的器皿”变成“蒙怜悯的器皿”。又将这蒙怜悯的器皿作成“贵重的器皿”,使它有伟大的用途,充满恩惠去分散与多人,这真是奇妙的恩惠。但是我们毕竟要了解我们不过是器皿--样式不同的器皿,有的是杯,有的是坛--制造不同的器皿,有的是光面未加雕饰,有的是细工刻花着有色彩--原质不同的器皿,有的是金子和银子,有的是木与瓦--用途不同的器皿,有的用途广,有的用途狭,有的时常使用,有的偶然一用--但拢总都不过是器皿,在神未曾使用它们充满以前,都是空虚的器皿,他看着怎样使用好就怎样使用,若是他现在不要使用,就将它们放在架子上。我们都了解而且承认这事么?我们岂不是常常愿意被他使用去作我们自己所喜悦有荣耀的大事,盛贵重的香料,却不愿意他用我们作那卑微而不能荣耀我们自己的事么?
三、 我们必须圣洁好使神叫我们得尊荣。“贵重的器皿”是“分别为圣”的器皿,这器皿的里面已经洗濯得极清洁。这器皿是分别为圣专为神使用的,这是神的器皿最重要的特点。圣洁的主怎能不洁净的器皿去盛那“清洁的生命水”,使乾渴的得滋润,或是盛天国的酒给那些困苦的人喝呢?
基督徒能力的大小与基督徒圣洁程度的高低有正比例。纵然我们是最好看最精细的器皿,只要有一样未曾灭绝的情欲,不论它是属乎肉体或是属乎心灵的,或是有一样存留在我们心里或生活中的罪恶,就能拦阻我们不得神的使用。
“除去银子的渣滓,就有银子出来,银匠能以作器皿,”是所罗门所说智慧言语中的一句;里面属灵的教训意思很深。它的意思岂不是说:“除去心灵和生活中一切的污秽,成为一个圣洁的器皿,神就能使用我们么?”神在古时传给以色列民的律法中有话说:“要用洁净的器皿盛供物带到耶和华的殿中。”若是不洁净,它就要成为得不着喜悦的器皿,盛在其中的供物必不能在神的手中蒙收纳,这条律法在基督的律法书中仍然存留。
神指示我们好几个理由,使我们知道为什么在他的工作上没有能力。这些话都能大大责备我们,激励我们,但在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方能听见。正是在大数的扫罗深深自责,并且自觉失望,将他旧日的自恃完全倒空的时候,主耶稣对亚拿尼亚说:“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若是我们能像他那样倒空自己,我们岂不也能像他那样“被圣灵充满”么?
 第十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属灵的愿望更加热烈起来
当我们在隐密处暂时离开人生思虑烦扰的迷雾,上升到山巅安静清洁的空气中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件要紧的事,就是我们看出我们平常的生活太低于我们所当有的生活;我们没有照神所要我们作的去支取神丰富的恩惠;我们应当比平常更多有喜乐更多成圣洁。正是在静时的寂静中我们听得最清楚神的呼唤,叫我们去寻求一种更高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有一种更高的经验,更高的目的,更高的喜乐。
我们应当在经验中升到更高的地步,神恩惠的丰富有多少差不多是我们不知道的!在基督里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我们从来未曾看为我们个人自己的!我们说一个基督徒得以完全享受他由于与基督联合所来的福祉是他的特权,这种说法实在是不足。这不仅是他的特权,乃是他的本分。我们不但可以“藉着他的灵,用一切的大能,使里面的人得着坚固,”“大有盼望,”“被保守在完全的平安里,”而且应当这样。但是我们确实寻求这个么?我们果真得着了这个么?若说大多数的基督徒不过是仅有一口生气,这种说法是太残酷么?他们心灵的脉搏是微弱的;他们心灵的进步是迟缓的;他们少有属灵的胜利;他们缺乏属灵的喜乐。他们的信心没有力量,他们所见的都是幽暗。他们从来未曾看见充分的日光,在他们上面常有云雾掩遮着。
有这种贫穷瘦弱的经验一定是较比完全没有恩惠的经验强一些;正好像一个病人比一个死人强一些一样。但是基督来在我们身上作拯救的工作的时候,他并不是使我们脱离死亡而进入病痛,乃是使我们脱离死亡而进入一种完全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不享受他所给我们的那可靠的地位呢?基督既然已经复活成为一个得胜者,也要使我们与他一同胜过罪恶死亡与阴府,为什么我们常常带着一副愁苦的面容与懊丧的目光而生活呢?看见我们忧郁的面容,听见我们所发悲观怀疑的声音,谁能想到我们就是神的儿女,要去承受那为我们死了又活了,并且永远活着的基督所给我们豫备的那荣耀的自由呢?
耶稣从坟墓中出来的时候,未曾带着坟墓中的衣服,拉撒路却带着这些,许多基督徒也是这样带着,他们确是复活了,不过在他们的衣服上还带着坟墓中的气味。他们有“生命”,但他们没有“自由”。他们有生命的实际,但他们表现不出新生命的喜乐来,为什么要这样呢?为我们自己的缘故我们需要他所给我们的那完全的平安;为我们要有能力得人的缘故我们也有这样的需要。若是我们仅仅喘息着生活,我们就不能藉着我们的生活对别人作什么有能力的见证。在我们里面平安的井泉必须先满到沿边,以后方能涌流出来,使四周的人得着益处。若是我们自己立在光滑的石头上,战栗恐怖,难保自己的安全,虽然我们站在比别人略高一些的地方,我们也不能将别人从黑暗的坑中拉出来。
在神的脚前为罪懊悔固然是好,但是因悔改而蒙怜悯安卧在父的怀中是更好。为罪所流的眼泪是好的,但是因着那拭乾我们眼泪的手而发的赞美是更好的。那个税吏所发的哀求:“神啊,开恩怜恤我这个罪人,”是好的,但他回家去被称为义以后在心中所发的歌声是更好的。“坐在末位上”,似乎不配坐高位固然是好,但是听见主人说:“朋友,请上坐,”以后便毫无疑惧“与他一同坐在属天的地方,”是更好的。
有许多热心的基督徒实在希望到这种地步,但他们有一种不能胜过的困难,就是他们深深觉得自己不配。这就是因为他们与基督相离太远又不一心信靠他的缘故。若是我们十分明白他爱我们的原因,我们就必晓得实在不是因为我们配接受他的爱。我们的罪都被发现以后,或者要使我们惊异,但是不足使他惊异。他从起初就知道我们是怎样的不配,然而他还是爱我们--爱我们只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既是这样,他起初爱我们就不是因为我们的缘故,乃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他就能仍然为他自己的缘故继续着爱我们。若是他起初因为我们好的缘故爱我们,后来在我们身上渐渐失望,他的爱或者要变冷甚至全然止息。但是他在我们极坏的时候爱了我们,当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时候爱了我们,他知道我们后来将要如何,还是爱了我们;“恩惠”两个字便解明了这件奇异的事实。我们盼望不是倚靠我们自己的信心坚固,我们的德行不改变,乃是建立在神永不改变的恩惠上面,这恩惠是始于爱又终于爱的。
我们又当在盼望中升到更高的地步。“恩上加恩”是神应许我们的,但是神赐恩惠与我们惟独“照着我们的信”;那些拿最大的水瓶到泉源来的人,便得了最多的福祉,我们越少盼望从世界得什么越好;我们越少盼望从我们自己得什么越好;但是我们越多盼望从神得,我们就必定越富足、越圣洁、越喜乐。当神对我们说∶“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的时候,我们所盼望的竟是这样稀少,他一定要感觉不快活。我们应当盼望他的每一样应许成全在我们身上,无论它怎样大;为要得着这个,我们需要一种更简单更像小孩子的信心,过于需要一种更坚强的信心。
最要紧的我们需要在神交通上升到更高的地步。这是“一座高山好像巴珊山一样”,这座山不怕人登得太高。一个升到最高山顶上的人所得着的心灵中的振奋是何等的奇异!他感觉到那里是可等幽静,又是何等远超过下面的事物!我们真哀怜那些从来未曾感觉着山顶上的兴趣的人。无论那一个在圣山的高处与神灵交的人,必定得着与这个相同的感觉。若是这下面世界的思虑扰乱我们,我们只要升到这座山上,便可以立时得着天上的寂静,这种寂静是思虑忧愁所不能侵犯的。若是世界上的试诱胜过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低。我们若是升到高处,那试诱者的声音就不能达到了。
与神有高处的交通又要使我们发光如同使我们寂静平安一样。天上的光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必更长久。山谷中已经变为幽暗,较低的山上已经没有日光的时候,在最高的山峰上仍可以看见落日的光辉。再过些时候,日光从最高的山顶上也消失了以后,我们在那比山顶更高的云彩中仍可以望见鲜艳的光辉,好像天使在空中展开他们的衣服一般。再过些时候云中也失去了它的光耀;但我们若能升到彩云的上面,越过地球的黑影,我们必要不间断的得着完全的日光。
照这样,我们若愿意我们的内心完全得着变化,我们的生活被神面前的日光所超拔,我们只要寻求在神面前的隐密处与他有更高的交通,并且更欢跃着生活在“上面的事”当中,因为在神的面前忧苦不能包围我们,罪恶也是不能存在的。
 第十一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生命的饼成为最甘美的
在隐密处我们需要作的事不只是神谈话,更需要听他对我们谈话。在那地方我们可以听见他在圣经中所发的声音,这声音从神那里带来一种消息,是“凡有耳可听的都应当听”的。我们是否照所当作的实在重看这本神的书呢?我们是否真实的明白它呢?我们是否照神所要我们作的去应用它呢?我们是否以它为我们心灵每日需用的食物呢?
这真是一件令人惊愕的事,竟有这么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不明白这部宝贵的书!在各教会中有许多人除了每周一次在礼拜堂中以外从来未曾打开过他们的圣经,就是在那里也有明显的凭据证明他们一点不熟习圣经的内容。他们以不知道最近的新闻和最新出版的小说为可耻,却不以不知道神的话为可耻。我们与一个人谈到属灵的事的时候,很容易知道他是否熟习圣经。有许多在世上的智慧,受过高等教育,精通古今文学,研究过一切深奥学理的人,一谈到灵界的事实,便常常成为极无知的人;这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未曾读过那本详确讲论灵界事实的书。圣经对于他们不仅是封闭了的,简直是一本死的书。
今日的教会对于读经的功夫真是比从前大见减少。在许多基督徒的家庭中关于宗教的文字差不多代替了圣经。在家庭中研读圣经注重经训渐渐成为过去的事;因此才演成今日信仰与德行一齐堕落的现象。
我们常听人说我们太过于重看圣经,太过于崇拜圣经。他们又说,以圣经当偶像去崇拜和以别的事物为偶像是一样的有害。但是这些崇拜圣经的人在那里呢?我巴不得能找着这些人好同他们住在一处!因为大多数的人并不是过于注重圣经,乃是太少注重圣经。他们念诵的太少,查考的太少,信的太少,行的太少,我愿意走很远的路去找一个真正崇拜圣经的人,因为近处没有多少这样的人!
有许多人看圣经不过是一个古物陈列所;又有一些人以圣经为争辩利器的府库。有人抱着批评的态度去读它;有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读它;又有人读它不过是机械式的,好像作一件工作一样。读圣经像在外乡的儿童接读家中所来的信件的人是何等少呢!若是我们要得着圣经真实的效益,我们必须照着神要我们用圣经的方法去用它,以圣经为我们饥饿的食粮,乾渴时的饮料,患病时的药品,创伤处的膏油,怠惰时的教鞭,幽暗中的光亮,愁苦时的安慰,行程中的响导,步履前的明灯。
以上这些用途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样。我们需要神的话作食物。我们属灵的生命惟独藉着这食物才能得着养育,才能发长。许多人身体软弱患病就是由于“营养不足;”一切属灵的力量与生机也都仰赖属灵的滋养物。不论在那里我们看见一个软弱的基督徒,就可确知他必是缺少食物;身体的营养所需要的两件事也是心灵的营养所需要的。
第一件事就是食物必须自己享用。食物只在我们外面--一样可看可慕,但未曾尝着的东西--与我们没有什么益处。我们必须将它吃到里面。耶利米有话说:“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我们不能请别人代吃,吃乃是必须我们自己享用的一件事。
以后还有再进一步的程序--食物与我们身体里的各部分融合,食物变成肉和血再从身体的各部分--晶莹的目光,鲜红的面容,坚韧的肌肉,强固的骨骼,活泼的神经,敏捷的头脑--显露出来:若是我们真实享受了神的话,它也要与我们的心灵融合,然后再显露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以及一个强壮健康的心灵所有的一切别样的特点。
我们一切的人都需要每日的食料,没有一个人能在例外;老年人与青年人,软弱的与强壮的,君王(因为“君王也受田地的供应”)与乞丐,哲学家与婴孩,都一样的需要。生命藉着食物得着养育这件事在哲学家身上是与在婴孩的身上一样的简单。若是有智慧的人不肯屈就这件简单的事,他必要与一个不肯吃东西的婴孩一样的饿死。照样,无论怎样有学识怎样伟大的人物,若是不肯用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养育他自己,谁也不能有一日保守得住他心灵的健康。
但是只在圣经的表面上又急遽又轻忽的读过一遍是不能使我们的心灵得滋养的。一位古代爱慕圣经的人曾说:“我要默想你的训词。”这是比较单单去听更深一层的事。我们需要细细思想,直到我们清楚的知道这是神特别给我们的信息;正像奥古士丁说:“这水要一次喝,两次喝,三次喝。”常是必须到第三次喝,第四次喝,才觉出它是何等的甘美,何等的滋补。但是这种“默想”需要安静。惟独在寂静中心灵才能真与那位隐密的神相接近。在圣经中显明他自己的这位神,也将自己隐藏在圣经里,必须藉着那在“至高者的隐密处”所发的光辉先将他显明出来,我们方能看见他。
在下面的几句话里我们能看见“默想”所成就的:“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囗中比蜜更甜。”“你囗中的训言与我有益,胜于千万的金银。”每一个虚心被圣灵教导爱慕圣经的人必仍要从心中响应这些话。但是爱慕圣经的心是与我们的经验一同长进的。在圣经中有许多真理若不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使它对于我们成为一本活的书,我们就总不能了解;从神那里来的许多奇妙的消息,必须等到苦难的烈火将它们清清楚楚的向我们信心的眼睛显明,我们才能明白,正好像一封用隐墨水所写的信必须在火上烘过才能看出来一样。许多人从来不知道圣经能为他们作什么,直等到他们家中的光亮完全熄灭,在炉火旁只有一把空椅,他们流着泪拿起圣经去读的时候,才知道圣经的效用。
这是我们自己属人的经验,世上曾有什么人比基督耶稣更多明白圣经更多喜爱圣经呢?在他以前和以后没有人像他那样心中多思想囗里多述说经上的话。然而他自己从未有过一本圣经。如基督徒的家里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本圣经。我们都有自己所常用的一本,在上面我们画记号、加标点,常常携带着以供参考。基督没有这样的袖珍圣经可以随身携带着。然而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圣经。他曾费去许多时光在会堂中读那放在那里的圣经。他也用心去记忆直到他都十分熟习,以致他没有一刻不用它去打败他的仇敌,教导他的门徒,或是安慰他自己。我们在读圣经的时候,看到几段他曾引证过的经文,必定更有兴趣,因为我们确知我们是用当日他曾用过的器皿来饮这生命的水。
若是有人能不用圣经,他能。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多靠着圣经生活。他在圣经中各处都可以寻见他自己的肖像绘在里面--那位圣洁者,那位自卑者,那位被厌弃者,那位被钉后复活者,那位受苦又得着荣耀者;并且他自己去成就那一切论到他所写的话。我们也必须在圣经中找着我们自己的肖像,我们在残缺和罪恶中的肖像,神要我们藉着他奇异的恩惠所成就的人生的肖像;我们应当去成就经上所表现的那种最高尚圣洁的生活。当我们照基督的样子去用圣经的时候,我们也必得着他从圣经所得的效益。
但是为要在圣经中得着这些好处,我们实在需要安静的时间。只有在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这隐藏的吗哪所有完全的甘美方能尝着。在那里一面念一面思想,不论它是教导我们学义,或是在忧苦中安慰我们,我们必发见在什么地方都没有能与这书相比拟的。除了圣经以外,一切别的书至终都要使人感觉乏味。惟独这本书我们可以携带着进入将死的人的屋子与忧伤的人的家庭。若是这本书一旦从世界中被取去,将要有多少忧伤的人感到极可怖的缺乏!又将有多少人的脚走入他们从前所未曾走过更深的罪恶的路途!既知道没有别的事物能代替它,我们的手就应当每日牢牢的握住它,我们的心也应当常常带着新的喜乐去思想它,直等到在天上神的光辉中我们完全看见并且明白它的那日子。
第十二篇、独自与神晤对时候一切自私的感觉都被驱逐出去
与我们在隐密处与神交通相关联的还有一决不可忽略的特权--为别人祷告如同为自己祷告一样。祷告的屋子乃是一个为多人代求的地方;惟独这样方能得着它完全的好处。当我们最孤独与神同在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许多人在我们旁边。我必须将我们的朋友与弟兄带到那里;我们必须将那些有罪的人和忧苦的人带到那里;我们必须将众信徒带到那里;我们必须将全世界带到那里;代替这一切的人对神说话。这是一种被人忘记的本分,也是被人大大轻忽的特权。
神一定可限制我们只为自己祷告,正像我们为自己悔改为自己信靠一样。他在我们为自己祷告以外,还容许我们为别人代求,乃是证明他的爱心是非常广大,又证明他是乐意召集我们用我们天赋的同情的感觉与他慈惠的意志同工,在他的福祉所能到的地方使人得福。这些代求的祷告乃是一种特别支取福祉的方法,若是不用它,福祉便不降下来,至少也要迟延多时方能降下;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构到许多我们的言语所构不到的人,和拒绝不要听我们说话的人。我们常关心一些人属灵的好处,但是为他们所费的力却不见功效。有一个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在恩惠的宝座前求神去作我们不能作的。许多人悔改许多人复兴都是由于这样隐密处的代祷而来,这样的祷告在那些被记念的人一点都不知晓。
我们不但应当为他们求极大属灵的福祉,我们又应当本着人慈爱的同情,为他们每日的生活、为他们的忧虑、危险、患难、与快乐代祷,求神用他手引导他们,用他的恩惠扶助他们,用他的慈爱使他们喜乐,用他的灵使他们成圣,用他的权柄保护他们脱离那些我们看着临近他们,但是他们自己未曾看见的危险。一个喜爱祷告的人最喜欢带着他所认识的每一个朋友进到父面前,提他们每一个人的名为他们代求,将他们特别的需要放在神面前;藉着祷告的绳索使他们与自己接近,像使他们与他的主接近一样。
这些为别人所发的祷告常有一种很有益的效果临到我们自己身上。它要使我们更多注意我们所代祷的那些人的事,更多为他们劳力,更多谨慎我们自己,恐怕在我们身上有什么事物拦阻我们的祷告以致不能发生效力。我们为自己所发的祷告有时未曾蒙神的垂听,因为它是自私的祷告。约瑟在埃及对雅各的众子所说的话,神或者有时也要对我们说:“你们的兄弟若不与你们同来,你们就不得见我的面。”在约伯的故事最后的一段里有几句话是含有深意的,那里说:“约伯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约伯从苦境转回。”这几位朋友就是从前很忍心去误定他的罪严厉反对他的人。
不久我们隐密处的祷告必须再扩大范围包含着全世界。我们要作“呼吁耶和华的,”“不要使他歇息,”直等他使他的国来到。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基督在天上隐密处祷告,我们也要在这事上“与他同工”,好像在许多别的事上一样。一位在上面时时代求的基督与一些在下面时时代求的门徒联合起来,一同不住的祷告,直到“神的名在地上被尊为圣,他的国降临,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样。”
但是在祷告的房子中这一切与另外的一件事相比还算很容易的工作,这另外的一件与这一切同是我们所当担负的。为个人的亲族朋友祷告,为一同信奉基督的人祷告,为全教会祷告,为许多黑暗无知忧苦罪恶中的人祷告,都不及存着爱心为那些靠近我们居住抱着轻视与忿恨的心天天苦待我们的人祷告更为困难。
有人想叫我们为我们的仇敌、我们对头、毁谤我们的、逼迫我们的、出恶言诬陷我们的、始终用恶意待我们的,在各样事上厌弃我们的这些人去祷告,难免陷于慈爱过度的弊病。但是为这些人祷告乃是基督所说最清楚的教训中的一条:“要为那凌辱你们逼迫你们的祷告。”他发那条命令的时候,他十分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知道若是我们存着爱心为他们祷告就必不能因他们的恼恨恶意与轻视报复他们。他知道能帮助我们胜过他们的恶,阻拦我们不至发怒,不要为恶所胜最快的方法,就是为他们祷告,正像他自己在十字架上为那些钉他的人祷告一样。一个敬虔的人有一次在他的日记中写了几句话说:“有许多人若不是因为损害过我,在我的祷告中恐怕总不会特别的提到他们。”这正是他的主所有的样式。对于那些恶待我们的人所发忿怒的感觉,常是阻挡我们,使我们为自己所发的祷告得不着应允。“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这一条教训当我们在施恩座前祷告的时候也可以应用。所以若是什么时候神的面容似乎是向我们掩藏起来,当我们要进去的时候进到神面前的道路似乎是紧紧闭住,我们就当试一试,看用为别人祷告的钥匙能不能开这把锁。
隐密处的寂静也要帮助我们查验我们自己,看在我们自己这方面是否有些原因惹动别人用恶意待我们。若是我们能在神面前的隐密处改正我们过于看自己好的判断,我们便也能改正对别人所下过于严厉没有同情缺少爱心的判断。我们可以带着对于得罪我们的人所发的忿怒到隐密处的门前,但是要在那里预备容留它的地方乃是一件难事。在“天起了凉风”的时候,我们安静而且严格的观察别人恶待我们得罪我们的事迹,或是我们所揣测他们向我们所怀的恶感,我们必要得着一种奇异澄清的果效,就在那时我们承认我们自己的罪我们有求饶恕的需要。
我们回家到神面前的时候所得的第一样福祉就是罪得赦免。重新得着这种赦罪的确据是我们每次屈膝在赦罪的主面前所求的。但是若非我们真实赦免我们的弟兄像神赦免我们一样,我们就得不着这个确据。神怎样很宽宏的赦免了我们,我们也当这样宽宏的赦免弟兄;神赦免我们多少,我们也当赦免弟兄多少--“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在隐密处我们安静回想一日的事,用清凉的心观察我们在热血沸腾的时候认为含有轻慢羞辱等等恶意的事,我们最能从主学习这种饶恕的精神。
为要改正我们自己对于得罪我们的弟兄所发的脾气,没有别的能赶得上一个安静与神晤对的时候更有功效。我们并未曾照我们所当作的看培养自己有一种好性情为一件重要的本分。许多人没有别的大缺点,只是常有性情的过失,这种过失就很足以损害我们基督徒的名誉,远过于我们所想到的。然而我们常看这是极小的事。我们提到自己生气的事和我们所说激人怒气的言语,便说:“这不过是我的暴脾气,我以为它没有什么大关系。”我们曾否实在的觉出来详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里面的基督徒爱心的行为差不多每一样都与我们的情感和脾气有大关系呢?神所看为罪的,我们岂可去分别那个是罪那个不算罪呢?虚伪、欺诈、淫邪、我们都看为罪,以这些为可耻的,但是对于容易发怒的性情,好得罪人的脾气,骄傲自恃、用恶意猜疑别人等等的缺欠,为什么我们不看为大罪,却说这些是微小的过失,甚至说这是我们无法改正的天性上的缺点呢?
我们实在需要改正我们对别人严厉的判断和过于看自己好的判断;但是没有别的地方能使我们改正过来;只有在我们独自与神晤对的隐密处求那鉴察一切的神给我们能看的眼睛,使我们对别人所下的判断更像他的判断,使我们对弟兄的感情更像他那对我们一切的人满有怜悯和慈爱的感情一样。
第十三篇、独自与神晤对的时候我们明白完全奉献的喜乐
在与神晤对的静时所得特别的喜乐当中有一样喜乐,就是当心灵寂静的时候,我们能重新奉献我们自己和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在神慈爱的手中;惟独他能“保守我们不失脚,”“并且使我们全然成圣,”又“使万事互相效力,叫我们得益处。”
我们将自己奉献与神这件事不是在开始作基督徒的时候一次就作成的。这样的奉献应当常常的继续去作;每日这样奉献自己不独是我们本分,也是我们的喜乐。这样的奉献帮助我们将一切的烦恼痛苦放在神的脚前,遗弃在那里,就使我们那受过每日的打击经过每时的试炼与罪战争遭遇失败的心灵大大得着安慰。
这样的奉献又能大大帮助我们在一日的起始未曾再与世界接触以前,有一个安静的时间,在那里得着一种藉着与神父交通而来的能力与智慧!远超乎我们自己所有的--作我们的保障,然后鼓起我们的勇气去应付这一日的本分、机会、试炼、与诱惑。
明白我们需要将我们地上的事物交托在神的手中是比较容易的事,明白我们需要得着属灵的力量去作那些放在我们手中的重大的本分也是比较容易的事;但是有些比这个更困难的事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将我们的魂交在神的手中,好使一切属于他的情感、心志、欲望,可以时刻完全受神的管理。
“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说这一句话是容易的事;但是我们还需要将我们的灵交在神的手中,使那在我们里面的得以完成成圣,并且在我们的灵还未受到攻击以前就要作这事;因为灵是在我们全体中最易受伤的部位。属灵的战争与人世的战争在这一点是相反的,属灵的战争乃是里面先失守,然后外面便都陷落。要稳固被护卫不遭遇这种失败,必须有“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得着这种能保守我们的平安,便是在安静时间与神晤对最好的事工与特殊的权利,在那里我们学习穿上军装,在邪恶的日子可以使我们作得胜的人。
我们靠着自己的能力决不能保守我们的灵不遭失败。“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但是看守的人若不儆醒却酣睡,直到城已经被仇敌夺了去才知道,那岂不是加倍的祸灾么?所以我们的魂也必须时时被神保守,因他保守我们比我们所保守的更好。我们需要“将保守我们的魂的事交在神的手中。”若是我们想望得着安全,必须有神的能力在我们身上,必须有神的手护卫我们。殉道者在火焰中是藉着这恩惠得了大胜,我们中间的任何人也必须藉着这恩惠才能经过世界不被玷污。这两件事是相同的胜利,只有神的手能成全这事。在基督徒生活的起始我们明白了基督在我们身上所施拯救的能力;在基督徒生活最后的路程中,我们必须明白基督在我们里面所施保守的能力。起初我们是被主所战胜;从此以后,直到末了,我们必须受主的治理。但是必须每日在隐密处求主这样治理我们,并且顺服他的治理,我们才能得着这种真实的经验。
我们中间大多数的人在对于将我们的人生奉献与基督这件事的方法上岂不都有一个很大的错误么?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上说∶“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体,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他将灵放在最前头,将身体放在最末后,我们常引用错了他的话,好像它们的次序是“你们的身体,与魂,与灵。”这不是保罗所列的次序,乃是正与他所列的相反。我们第一件所当注意的事就是灵的态度,我们第一件所当寻求的事就是使我们的灵得着纠正,以后全体各部分都必要成圣乃是自然的结果。灵管理魂,魂管理身体;若是我们不先奉献我们的灵求神管理,不先使我们里面最高的势力安排得适宜,被保守得适宜,却努力要将身体安排得适宜,我们所得就没有别的,不过只有失望与想要克服自己的身体所遭遇的惨败罢了。
这种进行的程序是不能成功的。我们必须每日先从完全将灵奉献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入手;基督在我们里面掌权,他就必管理我们,和我们的心愿,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欲望。完全奉献与基督包含着基督完全管理我们的意思;必须我们承认这是一件当作的事。并且有过这种实际的经验,我们才能得着那种进入真实奉献与主的心灵中的喜乐自由与能力。
每一日的起始就觉得“今日我又一次生活为耶稣基督的仆人,每一时都是他的旨意指挥我,”,将要得着何等充足的喜乐与力量!既作“耶稣基督的仆人”,我便不作罪的奴仆;我必须圣洁像我的主人圣洁一样。既作“耶稣基督的仆人”,我便不要作人的奴仆;世界的教训不能管辖我,我也不要随从世界的指导;我只服从我天上的主人的命令。既作“耶稣基督的仆人”,我必须去服事人,去帮助他们,安慰他们,为他们的缘故屈身去作最卑贱的事和我的主人所作的一样。既作“耶稣基督的仆人”,他的仆人在那里,我必要在那里;在社会中与人同处,我必须永不忘记我在主面前的仆人的职分;我必须在明处彰显我是他的仆人,正像在暗处承认这事一样。既作“耶稣基督的仆人”,若是我们愿意认识他,我只要效法他,照他生活的样子去生活,步武他的脚踪。仆人怎样注视主人的手,看他们的工当怎样作,再照他们所看见的摹仿去作,我的眼目也要这样“仰望主”。若是他的工作有时是艰难的,我也必不发怨言;他可以照他的旨意使用我。到了最后,若是我只听见他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我就要知足有馀了。
要作这样的一个真实忠心的仆人,我必须每日藉着新的奉献将我自己交在主全能的手中,这样我就每日说古人从前所说的话:“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直到我不用再说的日子,基督自己在十字架上看见将要临到死亡的时候,他曾用了这一句话;但是在以前的时代,有一位不是看见死亡,乃是看见人生的艰难与试炼的时候,就说过这句话。若是我的主足以靠着这一句话死,我就更可以靠着这一句话活,因此我说--
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护庇在手里求你保守。人生充满了试探,世界遍布了网罗;我不能保守我自己,但是你能保守我不失脚;我将自己全交托你。
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慈爱的手里求你安慰,我生活中的忧患或者很多,我涉的河水太深,我经的火焰太烈;我或者不久要经过极大的幽暗,在其中我要失去一切的喜乐,但若是你发微声对我说:“我仍与你同在”,我就毫无畏惧。
我将我的灵交在你修理的手里,求你使我成圣。若是你的惩罚能使我比从前更清洁,我就乐意忍受,求你随你的意思待我,我要因你的责打称颂你。
我将我的灵交在你制造的手里,求你使我安全,求你为你的荣耀使用我。我不要为自己活。容我自己被除灭,好使基督在我里面为大。求你制造我如同泥在窑匠的手中被制造一样。我若能作主所使用的一个器皿,充满主的恩惠,便心满意足了。我信你能使我这样。
若是死亡忽然来到,我要听见你的招呼,就回答说:“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救赎的手里,求你使我得荣耀。你创造的手制成了我,你护庇的手保守了我,你辅导的手引领了我,你慈爱的手招呼了我,你惩治的手责罚了我,但这都是援助我的拯救的手,护卫我的荫庇的手。我已经看出这都是慈爱的手,我已经证明这手是有力的,因此我将自己完全而且永远托付你;主信实的神,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因你已经救赎了我。”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