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看不见的卫士
“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和他的臣仆商议说:‘我要在某处某处安营’。神人打发人去见以色列王,说:‘你要谨慎,不要从某处经过;因为亚兰人从那里下来了。’以色列王差人去窥探神人所告诉、所警戒他去的地方,就防备未受其害,不止一两次。亚兰王因这事惊疑,召了臣仆来,对他们说:‘我们这里有谁帮助以色列王,你们不指给我么?’有一个臣仆说:‘我主,我王,无人帮助他;只有以色列中的先知以利沙,将王在卧房所说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了。’王说:‘你们去探他在那里,我好打发人去捉拿他。’有人告诉王说,他在多坍。
“王就打发车马和大军往那里去;夜间到了,围困那城。神人的仆人清早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仆人对神人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神人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王下六8-17)
先知以利沙因为把亚兰王的军事行动报告给以色列王,以致亚兰军兵每次的行动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起初亚兰王还以为是有什么人泄漏了他的军事秘密。后来因为听说是以利沙把他在暗中所说的话都告诉了以色列王,便立意要捉拿他,因此便打发车马和大军到以利沙所住的多坍城去。那队车马大军在夜间到了多坍,便围困了那城,预备到了白日进城,去捉拿以利沙。次日清早,以利沙的仆人起来,出去,看见车马军兵围困了城,便知道大祸就要临到身上,因此对以利沙说:“哀哉,我主啊!我们怎样行才好呢?”在那个仆人的心中认为以亚兰的车马大军来捉拿以利沙,那无异于狮子搏免,绝没有可以幸免的道理,因此他发出这种哀叹的声音来,问以利沙该怎样行。以利沙怎样回答他呢?他说:“不要惧怕,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仆人听了这两句话,一定惊诧得不能形容。他想:“亚兰王的车马军兵是那样众多,我们一共才有几个人?就是把多坍城中所有的居民都集合在一处,也不足亚兰军兵的十分之一二,怎么先知竟说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呢?与他们同在的车马大军我都清楚看见了,但那与我们同在的究竟在那里呢?”他实在不解为什么他的主人在这种严重危险的景况中还能这样镇定安静。他更不解他主人所说“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正在他百思不得一解的时候,他的主人为他祷告了:“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以利沙的祷告一发出去,立时蒙了神的垂听。“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这时他才明白了为什么他的主人在极危急的景况中仍能稳如山岳,他这才领悟了他主人所说“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那一句奥秘的话。他才知道他的主人早已看见了他所没有看见的事实。他开始看见他主人的信心和他自己的疑惧,开始看见他主人的伟大和他自己的渺小。他的疑虑和惧怕在这时完全消失,他与他的主人一样的镇定安静了。
不仅先知以利沙在遭遇危险的时候有神的使者在他的四围安营保护,一切敬畏神的人都可以得着同样的看顾保守,因为经上有这样的应许说:“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诗卅四7)这个应许适用于古时,也适用于今日,适用于以色列国,也适用于全世界。只要我们敬畏神,遵行他的旨意,他便在我们遭遇危险患难的时候差遣他的使者在我们四围安营,保护搭救。他在诗篇中给了我们这个应许,他在列王记内使我们看见这种事实。
我们在圣经中可以看见天使的工作有两种:一种是服事神,另一种是服事属神的人。圣经中论到第一种工作有话说:“听从他命令、成全他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称颂耶和华。”(诗一零三20)论到第二种工作有话说:“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么?”(来一14)在这里我们看出神待我们的恩典是多么浩大,他竟差遣那些事奉他的天使到地上来服事我们。虽然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他们,他们确实常在我们左右看顾保守,在有危险的时候他们保护我们脱离祸患,正如经上的应许说:“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诗九一11-12)神把这些宝贵的应许赐给了我们。他恐怕我们对这些应许不敢十分的确信,所以还在圣经中把他差遣天使护卫搭救圣徒的事实记载下来,好藉此坚固我们的信心。在旧约中我们读过了先知以利沙的事迹,在新约中我们也可以读到类似的记载!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铁链销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忽然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屋里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说:‘快快起来。’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天使对他说:‘束上带子,穿上鞋。’他就这样作。天使又说:‘披上外衣,跟着我来。’彼得就出来跟着他;不知道天使所作是真的,只当见了异象。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就来到临街的铁门,那门自己开了。他们出来,走过一条街,天使便离开他去了。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徒十二1-11)。
使徒彼得所遭遇的事比以利沙更严重了。以利沙不过是被亚兰军兵所围困,尚未曾落到他们的手中,彼得却是被希律王拿住,囚在监里,被两条铁链销着,而且有十六个兵丁,分作四班,轮流着看守他。看这种严密的措置,再看看希律已经杀了使徒雅各的事,便知道彼得的前途一定是凶多吉少。谁料到一个天使的来临,便把整个的情形完全翻转过来。当他把彼得叫醒,吩咐他起来的时候,铁链竟自己脱落下来。当天使带着彼得往外走的时候,看守的人竟会看不见他。及至他们到了临街的铁门的时候,铁门竟会自己开了。纵使那时候耶路撒冷的门徒全体动员去劫狱,也不见得能把彼得救出来。如今一个天使不费举手之劳,便把彼得从那种危险万分的环境里搭救出来,天使的本领是多么大啊!
也许我们想以利沙是神所重用的先知,彼得是主耶稣所特选的使徒,当然神特别看待他们,差遣天使护卫他们、搭救他们。普通的信徒恐怕不见得能享受这种优待。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上文所引证的经上的应许明明的告诉我们说,这些应许不是只为很少数特别服事神的人所预备的,乃是为一切敬畏神和承受救恩的人所预备的。我们不妨再读一下这些应许:“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么?”只要我们敬畏神,只要我们是承受救恩的人,神的使者便护卫我们、搭救我们,为我们效力。除此以外我们还看见主耶稣告诉我们的一件事实 -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太十八10)。
根据主耶稣所说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连那最小的门徒都有他们的天使常与他们同在,而且那些天使也常升到天上去见神的面。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彼得被天使搭救出了监牢以后,往马可的母亲马利亚家中去的时候,那个名叫罗大的使女出来开门,因为听见是彼得,便顾不得开门,赶快跑回来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他们不信她的话,说她是疯了。及至罗大竭力的证明是彼得的时候,他们便说:“必是他的天使。”他们不信彼得能从监牢里出来,但他们又听见罗大坚确的证明是彼得站在门外,他们才想起来必是那随侍彼得的天使来给他们报什么消息。从这两段经文中我们更可以看见,每一个属基督的人必是都有神为他们特派的天使随侍在他们左右。虽然他们看不见天使,天使却随时随地照顾他们、服事他们、保护他们、拯救他们脱离危险和灾祸。这件事在那些不信的人眼中看来也许是认为虚无飘渺,不值一笑,但我们因着神的应许和圣经中所记载的事实,确信这是真实可靠、不容置疑的事。
明白了这个真理,我们的心中得了多么大的安慰和坚固。不论听见什么不好的风声,看见什么可怕的现象,遭遇什么严重的打击,处在什么危险的环境,我们只有想到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有天使在我们旁边看顾我们、保护我们,我们立时就可以刚强壮胆、毫不畏惧、毫不忧虑,快快乐乐的过着安舒的生活,殷殷勤勤的去作那些摆在我们面前的本分。神的恩惠浩大,神的应许可靠,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安全而且周到。让我们奉主耶稣的名斥退那一切的惧怕、忧虑、疑惑、烦扰,跟随我们的主放胆向前走罢! 第七篇、两种人生 “恶人虽然无人追赶也逃跑,义人却胆壮象狮子。”(箴廿八1)。
一个人被仇敌或恶人追赶的时候,必定要竭力逃跑,免得被他们追上,以致遭遇损害或危险,这是很普遍的情形。但如果一个人并未遭遇任何人的追赶便逃跑,这就是令人不解的事了。可是这一节经文告诉我们说:“恶人虽无人追赶也逃跑,”又是什么意思呢?那里会有人不遭遇仇敌或恶人的追赶便逃跑呢?没有人追赶何必逃跑呢?我们若详细观察一下恶人的生活,再用心研读一下圣经中的真理,便知道这种情形一点不足令人希奇,因为作恶的人纵使幸免于别人的追赶,他们也绝逃不了几样东西的追赶。就是因为有这几样东西常在追赶他们,所以他们便不得不逃跑。但事实告诉我们说,他们逃跑也没有用处,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逃跑,总不会逃脱的。这几样追赶他们的东西是什么呢?容我们思想一下。
第一个追赶他们的便是他们的良心。神造人的时候在他们里面放了这一个最宝贵有用的东西。每逢一个人作了一件不合理的事,他的良心便在他里面说话,斥责他不应当这样作。换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他的良心在那里追赶他,不容他有片刻的喘息。一个人说谎言、行诈术,得了利益,当时虽然可以得着短时间的满足,但不久他的良心便起来责备他、追赶他,使他痛苦难受。一个人营私舞弊,欺压剥削,当时虽然可以得着大量的金钱,丰富的享受,但不久他的良心便要起来申斥他、追赶他,使他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一个人行强暴,犯奸淫,当时虽然可以得着片刻的欢娱,但不久他的良心便要起来定他的罪,把他追赶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良心是神给人的一个极大的宝物,它也是恶人的一个极大的仇敌,因为它在一个人作恶以后绝不轻轻放过他,却要追赶他、打击他,使他没有片刻的平安。
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他没有良心,他一定要起来斥责你不应当侮辱他,甚至开囗骂你,动手打你。但在事实方面,许多人实在不愿意再保留着这个令他讨厌、使他受苦的东西。因为如果没有它在里面,他们作了一切的恶事以后便可以不再受到斥责和追赶,那是何等的舒适呢!外科医生会用手术割去人身上一部分坏了的肢体。他们可以割去发了炎的阑尾,锯去不能治疗的手、脚、或臂、腿,拔去腐坏了的牙齿。如果有一个医生能为人们把良心“割去”,我想这个医生一定会忙得没有时间吃饭、睡眠,并且他要成为全世界最富足的医生。无奈没有一个医生能作这件事。这是医生所绝对作不到的。也正是因为良心是人们无法“割掉”的,所以犯了罪、作了恶的人们便总逃不了良心的谴责和追赶。
许多人想出一个办法去逃避良心的谴责。他们不容他们的良心有发言的时间。他们除了忙碌作他们的事工以外,只要有稍空闲的时间,便寻找一些消遣的方法,把那些时间用去,好使他们再没有机会听见良心说话。他们去读小说、听戏剧、看电影、打麻将、跳舞、饮酒、作乐、或谈天。有些人要从这些娱乐中得着一些安慰和享受。也有一些人明明知道这些娱乐并不能给他们什么满足,但他们仍是夜以继日的沉溺在这些娱乐中,那就是因为他们要藉着这些娱乐麻醉他们的良心,恐怕他们一得着安静的时间,良心便发出声音来责备他们。可是有一天他们病卧在床上,或是陷身囹圄,或是遭遇其他的打击、患难,那些平日所常用的麻醉剂都失了效用的时候,他们的良心便要发出更大的声音来谴责他们。就是他们不遭遇特别的打击、祸患,在他们清夜自思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受到良心的申斥。
有一些特别聪明的人,能把他们所犯的罪隐藏得十分严密,不使别人知道,按理说他们不必再惧怕了。可是他们仍然不得平安,总是胆战心惊,毫无宁日,这就是因为他们受他们自己的良心追赶。这种苦痛,许多过来人都可以述说。“恶人虽然无人追赶也逃跑”,这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追赶他们的便是他们的罪恶。一个人犯了罪,便逃不了罪恶的追赶。古时摩西警教以色列人的时候曾对他们说:“倘若你们不这样行,就得罪耶和华,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民三十二章十三节)是,每一个人所犯的罪都要追赶他,直到追上他为止。犯罪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犯罪以后要逃避罪的追赶,便是一件极难的事了。有的人犯了罪不久,便被罪追上。有的人犯了罪以后,过了多时才被罪赶上。无论迟早,罪总要追上那犯罪的人,而且要击打他、毁坏他。不但那些不信的人逃脱不了罪的追赶,就连属神的人犯了罪,也逃脱不了罪的追赶。大卫犯了奸淫和杀人的罪,当他认罪悔改的时候神赦免了他,但他的罪仍是追上了他,以致他家中接连遭遇不幸和打击,先是暗嫩强奸妹子他玛,后是押沙龙杀害暗嫩,再后是押沙龙谋叛,大卫出奔,最后是押沙龙阵亡,使大卫的心破碎。一连串的祸患,使大卫的身体、心灵、和他的家庭子女受到了数不清的祸害。犯罪真是世界上最不合算的事!
逃避罪的追赶比逃避人的追赶要困难得多了。当人追赶你的时候你可以隐藏起来,使他们不能发现你的所在,或是设法逃到远方,使他们找不着你,或是逃到他们的能力构不到的地方,这样你便可以享受安全,再不惧怕仇敌的扰害。但当你被罪追赶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藏身。你逃到那里,罪便追到那里。你的罪要把你从隐密的地方搜出来,要把你从遥远的地方捉回来,要把你从高处拖下来,要把你从深处拉上来。你的罪要把你多日多年掩盖的事揭露出来,要把你以前所作不敢见人的事都陈列在人的面前,使你惭愧到无地自容,并且要把你所惧怕的结局加在你的身上。到那时你要悔恨不该与罪恶狎玩,不该与罪恶为友,不该与罪恶发生关系,可惜已经太迟了!
第三个追赶他们的是神的手。大卫叙述他自己的经验说:“我闭囗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诗卅二3-4)神的手不但要追上那犯罪的人,而且要压在他的身上,使他感受极大的痛苦,使他担当不起。神的手这样追他,不是出于仇恨,也不是为要施行报复,乃是为要使他急速认罪,快快悔改。一个犯罪的人在未曾认罪悔改以前,绝逃不了神的手的追赶压制。但当他认罪悔改以后,便立时得着神的赦免,正如大卫说:“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诗卅二5)。
一个人犯了罪如果不肯承认悔改,却想要逃脱神的手,实在是最愚昧无知的事。因为他无论逃到那里,也绝不能逃开神的面。大卫曾试着要逃开神的面,但结果只是徒呼负负。他叙述他的经验说:“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黑暗却如白昼发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样。”(诗一三九7-12)既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逃开神的面,也就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逃开神的手。
一个人犯了罪、作了恶,在他里面有他的良心追赶他,在他外面有他的罪恶追赶他,在他上面有神的手追赶他,他又焉能不时常提心吊胆,恐惧战兢,无人追赶也逃跑呢?再加上他时常想到因为害人必有人要向他施行报复,又常想到他犯了罪必要受法律的制裁,又常想到他作了不可告人的事,一旦被人发觉、被人揭露,一定要无地自容,自然更要昼夜不安,如坐针毡。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听见一种声音,便以为是有人来捉他,看见一个影子,便以为是有人追赶他,正象古时候秦王符坚被晋将谢玄战败于淝水的时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样。神在古时藉着摩西警告以色列人有一段话也提到这种情形。他说:“至于你们剩下的人,我要使他们在仇敌之地心惊胆怯;叶子被风吹为响声要追赶他们;他们要逃避,象人逃避刀剑;无人追赶,却要跌倒。”(利廿六36)树叶子被风吹动的响声就能把他们追赶得无处可逃,足可以证明他们恐惧到了什么地步。一个人犯了罪、作了恶以后的心情确是这样。一个人战兢恐惧、昼夜不安到了这种地步,是多么可怜呢?但这就是作恶的人所得到的报酬中的一样。犯罪作恶真是世上最不上算的事,犯罪作恶的人真是世上最痛苦的人。不用提将来还有神公义的审判,就拿现在每日所受的这种惊恐和不安来说,已经足使他们坠入痛苦的深渊了。
敬畏神、遵行他旨意的人所有的人生便与这种人生完全不同了。“义人却胆壮象狮子。”狮子是世上一切走兽中最勇猛威武的。我们的俗语说:“狮子为兽中之王”。圣经上说:“狮子吼叫,谁不惧怕呢?”在众兽之中没有任何走兽能与狮子抗争。就连凶猛的虎豹也不能与它分庭抗礼。十几年前我曾到北京西郊的动物园去游玩。那时园中蓄有两只大狮子、几只小狮子,还有几种别的走兽,并一大群猿猴。正当我在那里游观的时候,忽然那一只大的雄狮吼叫起来。它一发声吼叫,一切的走兽立时都安静下来,跳跃着的猿猴都静止在它们那时所在的地方。园中所豢养的几只狗也都表示惊恐,侧着耳朵静听那可怕的吼声。直到狮子的吼声停息了以后,一切的兽类才恢复了它们以前的原状。神好象立了狮子作众兽之王。只有别的走兽惧怕它,它却不惧怕别的走兽。敬畏神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不怕任何人。他们也用不着怕任何人。他们不作背乎良心的事,所以他不受良心的谴责。他们不犯罪,所以罪也不能追赶他们。他们不违背神的命令,所以神的手也不加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不损害别人,所以他们也不怕别人的报复。他们不犯法,所以他们也不必设法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不作不可告人的事,所以他们也不畏惧别人揭发他们的隐私。他们所存的意念、所说的话语、所作的事情,上对得起神,下对得起人,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他们心中常是坦然无惧,走路的时候也总是昂首前行,正象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一样。
当然我不是说敬畏神的人既不犯罪便到处受人的尊敬拥护。敬畏神的人因着他们敬虔的人生,常要遭遇恶人的笑骂、攻击、反对、逼迫。在这种景况中,他们是否仍能胆壮象狮子呢?能,一定能。这是因为他们信靠神的大能、信实、和应许。他们深信因为他们听神的话,神必保护他们,所以他们虽然遭遇危险和艰难,仍是毫无畏惧。他们知道世上任何人的权柄也不比神的权柄更大,他们也知道任何人不能胜过神。他们更知道若没有神的许可,任何人不能伤害他们的一根头发,如果神许可苦难临到他们,便一定与他们有益。因为他们明白这些真理,也深信神是信实可靠的,所以他们虽然在危险艰难中,仍能胆壮象狮子一样。
任何种走兽看见狮子都要惧怕。敬畏神的人也当有这种威风。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金钱、势力、和权柄,所以使别人惧怕。也不是因为他们的面目狰狞,性情暴戾,所以使人望而生畏。乃是因为他们那种敬虔、圣洁、诚实、公义的人生,使人们看见了便感觉到自己的污秽邪恶,以致自惭、恐惧战栗。敬畏神的人绝不会面目狰狞、性情暴戾,敬畏神的人中间有金钱、势力、权柄的也没有多少。但敬畏神的人却有一种属灵的权柄和能力从他们那种敬虔的生活里发出来,使爱神的人敬爱他们,也使犯罪的人畏惧他们。敬虔的圣徒在世上受人的逼迫就是为这个缘故。不过人虽然逼迫他们,同时却不能不惧怕他们、尊敬他们。如果一个基督徒在犯罪的人中间一点不使他们惧怕,不招他们的恨恶,这个基督徒的价值也就不会太高了!
可惜大多数的基督徒不但不能胆壮象狮子,反倒胆小如鼠。不用说遇见危险祸患的时候畏惧退缩,甚至只要听见一点什么可怕的风声,便吓得胆战心惊,手足失措,不用说不能“胆壮象狮子”,而且会“无人追赶也逃跑”。所以有这种现象,一个原因是他们还有许多罪恶,因此他们便被他们自己的良心、和他们的罪恶、并神的手所追赶;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会信靠神。他们只看那些可怕的环境、和那些可怕的人、可怕的事,却不昂首仰望神,也不信靠神的应许和大能。因为第一个原因而惧怕的人,我劝他们悔改认罪。因为第二个原因而惧怕的人,我劝他们仰望神、信靠神,并诵读神对历代属他的人所说的话:
“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那里去,都可以顺利。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囗,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我岂没有吩咐你么?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那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一5-9)。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赛四一10)。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四三2)。
“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你是谁,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变如草的世人,却忘记铺张诸天、立定地基、创造你的耶和华,又因欺压者图谋毁灭要发的暴怒整天害怕?其实那欺压者的暴怒在那里呢?庞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搅动大海,使海中的波浪砰訇;万军的耶和华是我的名。”(赛五一12-15)。
“所以你当束腰,起来,将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告诉他们。不要因他们惊惶,免得我使你在他们面前惊惶。看哪,我今日使你成为坚城、铁柱、铜墙、与全地、和犹大的君王、首领、祭司、并地上的众民反对。他们要攻击你,却不能胜你;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耶一17-19)。
“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囗;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徒十八9-10)。
“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么?是困苦么?是逼迫么?是饥饿么?是赤身露体么?是危险么?是刀剑么?如经上所记:‘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1-39)。
“你们务要儆醒,在真道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凡你们所作的,都要凭爱心而作。”(林前十六13-14)。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来十三5-6)。 第八篇、主以为耻的人 “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八38)。
基督徒最大的喜乐和盼望就是当主耶稣在他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得着他的称赞和奖赏。但有一些基督徒不但得不着主的称赞和奖赏,而且要在那日被他当作可耻的。一个基督徒落到这种地步该是多么可怜!多么失望!多么不幸!多么后悔!但这就是他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以主和他的道为耻所造出来的结局。我们的主不愿意看见他的门徒遭遇这种痛苦和失望,所以预先说出这段警戒他们的话来,提醒一切属他的人,免得他们陷入那种悲惨的境地。
为什么以主和他的道为耻的人遭遇这种结局呢?我们若仔细思想一下,便知道他们所遭遇的正是他们所当受的。请问世上有什么人爱我们比主爱我们更深?有什么人待我们的恩情比主待我们的恩情更高?有什么人为我们舍弃的比主为我们所舍弃的更多?有什么人为我们受的苦比主为我们所受的更大?我们得别人一些恩情若不知道报答,便是忘恩。有别人为我们受了一些苦,我们若使他们伤心,便是负义。我们的主那样爱我们、那样为我们牺牲,为我们受苦,我们竟因为要保全自己的颜面,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中以他和他的道当作可耻的,请问我们忘恩负义到了什么地步呢!忘恩负义的人最卑鄙可耻。我们的主在他父的荣耀里以这种人为可耻岂不是应当的么?到那日不用说主要以他们为可耻,就是他们自己也不能不羞愧万分、无颜见主、自己以自己为可耻的了。
一个在淫乱罪恶的世代中以主为耻的基督徒,一定是一个爱自己远超过爱主的人。因为他爱自己过于爱主,所以他宁可使主受羞辱,绝不肯使自己受羞辱,宁可使主伤心,绝不肯使自己伤心。他把自己的颜面、尊荣、名誉、享受,看得比他的主更宝贵、更可爱。如果因为承认主的名能增加他的荣耀、幸福,他当然要承认主的名,但那种承认不是出于爱主,乃是要利用主。如果有一天因为承认主的名要遭损失、受羞辱,他便立时设法逃避,再不肯承认主的名了。你不要看在平安无事的日子囗中表示爱主的基督徒是那样众多,他们所表示的爱主的心是那样热烈,这一切都不可靠。只有在主的名被人厌弃、被人反对的时候,你才可以确实知道真正爱主的人究竟有多少,你才可以确实明白基督徒里面所有爱主的心究竟是否象他们所表示的那样热烈。在一个人遭侮辱、受逼迫、遇患难的时候,如果他的朋友还能站在他的旁边,承认他们的友谊,这个朋友才真够朋友的资格。不幸世界上这真够资格的朋友竟是少得象早晨的星辰一般,更不幸教会中真够得上作基督的朋友的信徒也是同样的稀少!这种囗头爱主、心中并不真爱主的人,到了主在荣耀中显现的时候以他们为可耻的,你还觉得他们太冤枉么?
不但这样,一个基督徒若以主为可耻,他必定因此连带着犯别样的罪:他要说谎、他要欺骗、他要用不诚实的方法掩饰他是基督徒这件事实;他要不承认他的主,他要恨恶仇视那些见证他是基督徒的人;他要毁谤他的主,咒诅他的主,好证明他不是主的门徒;他要作许多反对主的人叫他去作的恶事,好使他们知道他并不是跟从主的人;他要尽力讨那些敌挡主的人的喜悦,好使他们不再怀疑他,不再逼迫他。在这种情形之下,他能犯各样的大罪。他会出卖他的主,他也会出卖那些爱主的人。如果他不急速悔改认罪,他的心会一日比一日刚硬,他的景况会一日比一日堕落,他会走到不堪设想的地步。这样的人将来被主当作可耻的,岂不是当然的结果么?
不过我们不可弄错一件事──被主当作可耻的并不是被主弃绝,失去因信所得的生命。信徒在真实悔改信主的时候便得了救恩,便有了永生。这件事永远不会更改。他们无论怎样软弱、怎样跌倒、怎样不承认主,总不会影响到他们得救的事。被主当作可耻的乃是说失去主为那些爱他的人所预备的荣耀的赏赐。那时他们要感到极大的失望、极大的痛苦、极大的羞愧、极大的懊悔,他们再无法挽回这极大的损失!
如果阅者当中有人因为一时的软弱陷入了这种失败,千万不可灰心失望。我们的主还没有回来,我们现在还有悔改的机会。彼得因为一时的软弱,曾接连三次不承认他的主。但当他听见鸡叫,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的时候,他便心中懊悔自责,出去到外边痛哭。这种懊悔便挽回了他以前那种可耻的失败。他的主不但赦免了他,而且在复活以后向他显现,安慰他、鼓励他,以后还大大皂使用他,使他成了一个大获全胜的精兵。跌倒的彼得回转过来,能得主的赦免和恩待,能被主重用,能得着荣耀的冠冕,那一个软弱跌倒的信徒回转以后不能得这种待遇呢?赶快为自己已往的失败和跌倒痛心懊悔,向主承认自己的罪,求他赐给你能力,立时起来在人面前承认主的名,甘心为主忍受一切的笑骂逼迫。这样,那恩待彼得的主也必照样恩待你,使你在软弱以后变为刚强,在失败以后得着胜利。 第九篇、是羔羊也是狮子 “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说:‘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我就大哭。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我又看见宝座与四活物并长老之中有羔羊站立,象是被杀过的。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这羔羊前来,从宝座的右手里拿了书卷。”(启五1-7)。
使徒约翰看见神手中拿着用七印封严的书卷,却没有人能展开,便大哭起来。那时有一位长老告诉他说:“犹大支派中的狮子”能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他随即看见一只羔羊从神的手中拿了书卷。读这经的人都能明白这里所说“犹大支派中的狮子”,与“被杀过的羔羊”,都是指着我们的主耶稣说的。他是“犹大支派中的狮子”,也是“被杀过的羔羊”。但这又希奇了!
狮子与羔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狮子是走兽中最勇猛的,羔羊是走兽中最驯良的。狮子能制伏一切的走兽,却没有任何走兽能制伏它。羔羊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它不但不能制伏其他的走兽,而且任何走兽都能欺凌它、苦害它。它不但没有反抗的能力,它根本就不反抗。它就是被牵到宰杀之地,也是伏首就戮,绝不抵抗。这两种动物既是这样完全不同,怎么圣经上既称主耶稣为狮子,又称他为羔羊呢?他如果是狮子,他就绝不能又是羔羊。他如果是羔羊,他就绝不能又是狮子。但这段圣经中却用这两个性情完全相反的名称称他,这怎么解释呢?
狮子和羔羊是指着两个不同的时期说的。当我们的主第一次到世上来的时候是羔羊。看他那时候是那样温柔驯良,和平谦卑。他“被骂不还囗,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彼前二23)任何人都能欺凌他、苦待他。他绝不与人相争。“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囗;他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囗。”(赛五三7)但他第二次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要掌权作王,治理全地,有荣耀和威严,象一只狮子一样。那时候神要将列国赐他为基业,将地极赐他为田产。他必用铁杖打破他们,将他们如同匠的瓦器摔碎。(诗二8-9)。
就是我们的主第一次到世上来的时候也不总是象羔羊一样的温柔驯良,有时候他也是象狮子一样的有威可畏。若是我们用心详细考查一下四福音的记载,我们便知道当他自己受别人的侮辱、笑骂、攻击、逼迫的时候,他总是象羔羊一样的温柔驯良,但当他为神的真理、正义、心中火热、大发义怒的时候,他便象狮子一样的勇猛可怕。看他在圣殿中“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的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岂不正象一只狮子那样有威可畏么?听他责备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乾净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象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太廿三25-28)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乃是犹太社会中有地位、有势力的人。他们到处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抬举。我们的主竟这样毫不留情的揭发了他们的隐私,斥责了他们的罪恶,他岂不正象狮子那样勇猛无伦么?他自己无论受什么侮辱损害,总是象羔羊一般的驯良,但他为真理和正义战争的时候,却象狮子一样的勇猛。因此他是羔羊也是狮子,是狮子也是羔羊。
我们作主的门徒的人也象我们的主一样么?我们应当象他一样。当别人侮辱我们、反对我们、逼迫我们、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象羔羊一样的温柔驯良,绝不与人相抗争。但当我们为我们的信仰和神的真理作见证的时候,我们应当勇猛象狮子。无论人怎样威胁恐吓我们,也无论有什么危险祸患在前面,我们一定要承认主的名,一定要坚持我们的信仰,一定要遵守神的道,不作丝毫违背神命的事。我们不怕任何胁迫,也不惧任何艰险。我们应当象狮子那样昂首直前,毫不畏缩,只能使人怕我们,我们却不怕任何人。一个好基督徒绝不为金钱、财物、地位、名誉,与任何人相争,但他为信仰和真理却绝不向任何人作一尺一寸的让步。应当象羔羊的时候他象羔羊,应当象狮子的候他象狮子。
有极多的基督徒确实的象羔羊也象狮子,可惜他们象的时候不对:在当象狮子的时候他们却象羔羊,在当象羔羊的时候他们又象了狮子。在他们应当为信仰和真理勇敢战争的时候,他们竟胆小如鼠,缄囗不敢说一句话,甚至因为怕遭反对、受损失,以致随从不信的人作了许多不合真理的事。但如果有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财产、名誉,他们便立时挺身而起,与那些亏负他们的人相争吵、相冲突,不肯作丝毫的让步。看许多基督徒为金钱、财物、地位、名誉,和人相争的时候,是那样声色俱厉,勇悍绝伦,真象一些威风凛凛的狮子。但到了他们为信仰和真理应当与人抗争的时候,他们却一语不发,驯良柔顺,象一群羔羊一般。看看这些基督徒的生活,再看看他们的主为他们所留的榜样,真令人欲哭无泪了!
我们到处可以看见这种可痛可耻的现象:世人在家庭中为争财物、产业、享受,夫妻勃奚,弟兄争吵,甚至子女与父母中间都会发生严重的冲突,骨肉宛如寇仇,手足形同敌国。世人在社会里为夺地位、权势、金钱、互相诟骂,互相斗殴,彼此争讼,彼此凶杀。本来都是亲戚、邻舍、朋友、同事,竟因为少许的利益、权势,弄得成了不能共戴一天的仇敌。每一个人都凶猛如同狮子,绝不肯向对方作一尺一寸的让步。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享受、金钱、财物、名誉、权势、地位,看为无价之宝,绝不容许任何人加以少许的损害和破坏。至于真理和正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根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谁还肯为这些去与人相争。世上的人这样作就已经足够使人痛心的了,不料许多基督徒在这些事上也和世人一样,这更是怎样令人悲伤的事呢!
一个基督徒必须承认,如果他为自己的享受、金钱、财物、名誉、权势、地位,与别人冲突争吵,是一件可耻的事。因为这种行为不象我们的主,也失了圣徒的体统。如果有一个基督徒为这些事与别人冲突起来,他请我为他们评理,我不需要详细查问事情的经过,我可以断定他不是一个好基督徒。因为如果是他欺压别人,当然他没有理;但如果是别人欺压他,他不肯忍受,却起来与人抗争,他也不象他的主。同时一个基督徒也必须承认,如果他为他的信仰和神的真理不敢与人奋斗抗争,也是一件可耻的事,因为这种行为也不象我们的主,也失了圣徒的体统。
战国时代赵国有一个忠良的人才名叫蔺相如,因为秦王应许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有人把他介绍给赵王,他便带着璧往秦国去见了秦王。因为他看出秦王没有给城的诚意,便拿着璧倚着殿柱对秦王说:“如果你强迫我,我就将我的头与璧一齐撞碎在柱子上。”秦王竟不敢加害于他。后来秦赵二国的王在渑池会盟。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了瑟。蔺相如不肯看他的主人受辱,也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对秦王说:“如果你不击缶。我就在五步之内以头颈的血溅在你的身上。”秦王的臣仆要杀蔺相如。他瞪着眼叱喝他们,他们都退却不敢向前。秦王也就因此惧怕,照着蔺相如所说的击了缶。秦国的群臣说:“请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说:“请用秦国的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从这两件事上我们看见蔺相如真是勇猛如同狮子。但赵国的将军廉颇因为自己多年历战阵、建奇功,看见蔺相如地位比他高,就告诉人说他见了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设法躲避不与廉颇见面。有时蔺相如乘车走在街上,远远看见廉颇的车对面走来,便吩咐车夫把车赶进一条小巷里躲避廉颇。蔺相如的仆人觉得他们的主人以上卿之尊竟这样惧怕廉颇,认为是羞辱的事。蔺相如对他们说:“廉颇与秦王那一个人更可怕呢?秦王有那样大的威权,我都敢在朝廷上与他抗争,何至怕一个廉颇。但现今秦王所以不敢欺凌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两个人争斗起来,赵国岂不危险了么?我所以躲避廉颇,是为国家打算。”这时候的蔺相如竟是驯良如同羔羊一般。这就是蔺相如伟大的地方:为国家勇猛如狮,为私事驯良如羊。蔺相如为赵国和赵王能这样当勇敢的时候勇敢,当驯良的时候驯良,我们为我们的主和他的国岂不更当这样么?世上的国需要这样的人,神的国更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的基督徒才能在今日的世界上为主作有能力的见证,也只有这样的基督徒配在主得国掌权的时候与他一同作王掌权。
让我们赶快在神面前承认我们已往的失败和愆尤罢。我们当求神怜悯我们,使我们从今以后总不为自己的利益尊荣与人相争;我们又当求神赐给我们勇敢,使我们的信仰和他的真理,不对人作一尺一寸的让步。我们的主是羔羊也是狮子,我们也当同样的是羔羊也是狮子。 第十篇、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 “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击犹大的一切坚固城,将城攻取。犹大王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凡你罚我的,我必承当。’于是亚述王罚犹大王希西家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希西家就把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他。那时犹大王希西家将耶和华殿门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亚述王。亚述王从拉吉差遣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领大军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里去。他们上到耶路撒冷,就站在上池的水沟旁,在漂布地的大路上。他们呼叫王的时候,就有希勒家的儿子家宰以利亚敬、并书记舍伯那、和亚萨的儿子史官约亚,出来见他们。
“拉伯沙基说:‘你们去告诉希西家说,亚述大王如此说,你所倚靠的有什么可仗赖的呢?你说有打仗的计谋和能力,我看不过是虚话。你到底倚靠谁,才背叛我呢?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压伤的苇杖,人若靠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这样。你们若对我说,我们倚靠耶和华我们的神;希西家岂不是将神的邱坛和祭坛废去,且对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说,你们当在耶路撒冷这坛前敬拜么?现在你把当头给我主亚述王,我给你二千匹马,看你这一面骑马的人够不够。若不然,怎能打败我主臣仆中最小的军长呢?你竟倚靠埃及的战车马兵么?现在我上来攻击毁灭这地,岂没有耶和华的意思么?耶和华吩咐我说,你上去攻击毁灭这地罢’。”(王下十八13-25)。
“于是拉伯沙基站着,用犹大言语大声喊着说:‘你们当听亚述大王的话。王如此说,你们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救你们脱离我的手;也不要听希西家使你们倚靠耶和华说,耶和华必要拯救我们,这城必不交在亚述王的手中……列国的神有那一个救他本国脱离亚述王的手呢?哈马、亚珥拔的神在那里呢?西法瓦音、希拿、以瓦的神在那里呢?他们曾救撒玛利亚脱离我的手么?这些国的神有谁曾救自己的国脱离我的手呢?难道耶和华能救耶路撒冷脱离我的手么?’”
“百姓静默不言,并不回答一句;因为王曾吩咐说:‘不要回答他。’当下希勒家的儿子家宰以利亚敬、和书记舍伯那、并亚萨的儿子史官约亚,都撕裂衣服,来到希西家那里,将拉伯沙基的话告诉了他。”(王下十八28-37)。
“希西家王听见,就撕裂衣服,披上麻布,进了耶和华的殿。使家宰以利亚敬、和书记舍伯那、并祭司中的长老,都披上麻布,去见亚摩斯的儿子先知以赛亚,对他说:‘今日是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就如妇人将要生产婴孩,却没有力量生产。或者耶和华你的神听见拉伯沙基的一切话,就是他主人亚述王打发他来辱骂永生神的话;耶和华你的神听见这话就发斥责;故此求你为余剩的民扬声祷告。’希西家王的臣仆就去见以赛亚。以赛亚对他们说:‘要这样对你们的主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听见亚述王的仆人亵渎我的话不要惧怕。我必惊动他的心,他要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我必使他在那里倒在刀下’。”(王下十九1-7)。
“于是亚述王又打发使者去见希西家,吩咐他们说:‘你们对犹大王希西家如此说,不要听你所倚靠的神欺哄你说,耶路撒冷必不交在亚述王的手中。你总听说亚述诸王向列国所行的乃是尽行灭绝;难道你还能得救么?我列祖所毁灭的,就是歌散、哈兰、利色、和属提拉撒的伊甸人,这些国的神何曾拯救这些国呢?哈马的王、亚珥拔的王、西法瓦音城的王、希拿和以瓦的王,都在那里呢?”
“希西家从使者手里接过书信来,看完了,就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希西家向耶和华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上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你曾创造天地。耶和华啊,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要听西拿基立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话。耶和华啊,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将列国的神像都扔在火里;因为它本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的,所以灭绝它。耶和华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国都知道惟独你耶和华是神。”
“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就打发人去见希西家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你既然求我攻击亚述王西拿基立,我已听见了。庞所以耶和华论亚述王如此说,他必不得来到这城,也不在这里射箭,不得拿盾牌到城前,也不筑垒攻城。他从那条路来,必从那条路回去,必不得来到这城,这是耶和华说的。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
“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庙里叩拜,他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杀了他;就逃到亚拉腊地。他儿子以撒哈顿接续他作王。”(王下十九章九至三十七节)。
可怜的希西家!听见亚述王西拿基立攻取了犹大的一切坚固城,吓得手足失措,在万分无奈中竟打发人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凡你罚我的,我必承当。”听听这几句话是何等可怜!何等凄凉!以一个属神的人竟因为惧怕强敌的势力向敌人卑词乞怜,哀求敌人退去,甚至应许无论受什么惩罚都甘心承当。这种情形真是羞辱、可怜到了万分!
这种卑词乞怜的行为发生了预期的效果没有呢?没有。不但没有发生希西家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使希西家和犹大国受了双重的损失。亚述王罚希西家“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以致希西家“把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银子都给了他。”银子已经付足了,但金子在那里呢?“那时犹大王希西家将耶和华殿门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亚述王。”看看希西家的金子这种窘境。没有积蓄的可以拿出来去付罚款,只得将圣殿门上的金子包在柱上的金子刮下来,拿去交给亚述王。这不仅是希西家王和犹大人的羞辱,而且是神的羞辱;不是神自己所取的羞辱,乃是希西家给神招来的羞辱。
犹大国仅存的金银都交付了敌人,犹大国的光荣也因此扫地以尽。希西家满心希望亚述王的欲望得着满足,便可撒兵回国。不料金银白白交给了亚述王,自己也白白受了一场羞辱,亚述王不但没有撒兵,而且还差遣了“他珥探、拉伯撒利、和拉伯沙基,率领大军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里去。”三百他连得银子和三十他连得金子不但未曾退了亚述的军队,反倒把亚述的军队招到耶路撒冷的城外,这真是希西家王所绝未料到的事。
亚述王的将军拉伯沙基在耶路撒冷城外把希西家和犹大人所事奉的神大骂了一阵。希西家一看,情形已经到了完全绝望的地步,再没有道路可走,他这才“撕破衣服,披上麻布,进了耶和华的殿,”又差人去见先知以赛亚,请他“为余剩的民扬声祷告。”乃至他收到了亚述王挑战的信以后,他又“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又“向耶和华祷告”,求耶和华“拯救他们脱离亚述王的手。”这时候希西家知道向亚述王卑词乞怜毫无效果,只好转回来向耶和华自卑求恩。前次向亚述王卑词乞怜所得着的是损失和羞辱,这次向耶和华自卑求恩所得着的乃是拯救和光荣。耶和华不但照着希西家所求的保护拯救了耶路撒冷,而且使亚述王受了那样大的损失,一夜之间丧失了十八万五千人,羞羞惭惭的“拔营回去”。过了不久,连他自己也和他那十八万五千名军兵遭了同样的结局。
希西家在得了神的拯救以后,一定十分后悔不该作那一件愚昧的事向亚述王卑词乞怜,应许他甘心受罚。他心里一定自己责备自己说:“早知道耶和华这样有慈爱和113权能,这样肯听人的祈祷,我何必自取那样大的羞辱和损失呢?三百他连得银子和三十他连得金子白白的送给亚述王,并没有换回来一点好处。耶和华只动一下手指,一切的危险患难便完全消除了。我怎么那样愚昧无知,不在事变刚一发生的时候就呼求耶和华呢!”但后悔已经无济于事了。金银已经归了亚述王,自己所受的羞辱也无法洗刷乾净。希西家一生的年日中每逢想起这一次失败的经验,一定是心中充满了惭愧与懊悔。
从古至今有许多信徒走着希西家所走的这条愚昧无知、自取损失与羞辱的道路。他们遇见不信的人逼迫恐吓他们的时候,本来应当急速到神面前仰望他、呼求他。如果他们这样作,神一定听他们的呼声,为他们行大事,向他们施行拯救。不料他们不但不这样作,反倒跑到不信的人面前,低首下心,向他们卑词乞怜,甚至甘心愿意领受他们的惩罚。这些信徒不惜放弃他们的信仰和主张,去随从不信的人,去向他们献媚求恩。只求不信的人不逼迫他们,要他们作什么事都可以。他们说不信的人所喜欢听的话。他们作不信的人愿意他们作的事。他们在不信的人面前胁肩谄笑,奴颜婢膝。他们把不信的人所反对的真理都隐藏起来。他们不敢承认他们的信仰和他们所事奉的神。他们说:“我们不要注重别人所不信的事,我们应当在与别人相同的事上用工夫。”他们在他们的主张上、态度上,竭力去讨世人的喜悦。他们象希西家那样,把“耶和华殿门上的金子都刮下来”,去送给不信的人。他们想这样一来,不信的人便可以不再难为他们,也许还可以给他们一点恩惠。那知道结果他们不但没有得着他们所预期的好处,而且在受了羞辱以后还要受不信的人更多的窘迫。他们不信靠神,神便使他们受苦难;他们不尊重神,神便使他们受羞辱。如果他们最后肯投到神的面前来求拯救和怜悯,神还要向他们大施慈爱。但如果他们始终不回转归向神,他们的结局便不堪设想了。
有一小群圣徒存敬畏神的心,不怕任何人的逼迫攻击,坚守他们自己的信仰,绝不在任何人面前屈服。他们决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象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那样,宁可被投在烈火的窑中,被火烧死,绝不拜尼布甲尼撒所造的金像;又象但以理那样,宁可被投在狮子坑里,被狮子撕裂,绝不改变他们自己那敬虔的生活。他们宁可受人的逼迫,也绝不丧失他们自己的节操。胆怯的人为他们担心,没有志气的人看他们为愚腐,但他们在神的眼中却是最宝贵、最可爱的人。就连他们的仇敌中间那些有思想的人也钦佩他们的志气、操守、和人格。他们倚靠神,神便向他们施行拯救;他们尊重神,神便尊重他们;他们使神得荣耀,神也使他们得荣耀。当神向他们施行拯救的时候,不用他们费一点力气,敌人便抱愧蒙羞了。
可惜这种敬畏神、信靠神的人数目少得可怜,以致那位大有能力和荣耀的神不但不能彰显他的大能和荣耀,而且他的名还因着那些胆怯的信徒受了许多羞辱。看看今日许多信徒和教会的领袖们那种作风,真令人欲哭无泪。不用提信仰与节操,有些人就连廉耻也不顾。今日甲得势便谄媚甲,明日乙上台又逢迎乙,后日丙当了道再向丙乞怜。没有信仰、没有主张、没有操守、没有气节。谁能给他们一点利益,便为谁奔走;谁能荫庇他们,便为谁效忠。这些人自称是基督徒,真是教会的耻辱,真是基督的不幸。这些投机分子根本不能算是基督徒。我不愿意再提他们了。
我劝告真实信主的人们要以希西家向亚述王卑词乞怜的失败史作我们的鉴戒。无论遇见什么逼迫患难,绝不向不信的人求哀怜。只把自己的苦痛和需要带到神的面前,呼求他的拯救和看顾。那信实慈爱的神一定要照他的应许向我们施行奇妙的拯救,正如希西家求告他的时候向希西家所施行的拯救一样。那时我们要与写诗的人一同唱歌说--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
“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在那帮助我的人中有耶和华帮助我,所以我要看见那恨我的人遭报。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
“万民围绕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他们围绕我、围困我;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他们如同蜂子围绕我,好象烧荆棘的火,必被熄灭;我靠耶和华的名必剿灭他们。
“你推我要叫我跌;但耶和华帮助了我。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诗一一八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