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一 雅各
                                        佚名

 


主耶稣基督为成就神的救恩计划,甘愿舍身为全世界人类赎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些跟随主的门徒,在他被捉拿之际,大多数都惧怕逃走。但在主耶稣流血赎罪的大爱激励下,及复活升天的明证下,这些人不但到普天下去传福音,见证耶稣基督是神,其至为主牺牲,完成了把基督与基督教连结在一起的使命,就好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结出许多子粒来。
虽然圣经中并非详载使徒们传道和殉道的事迹,我们却可在许多“经外作品”或教会遗传中,追寻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十二使徒中除卖主的犹大自杀及约翰安然去世之外,其余的使徒都喝下了主的苦杯,荣耀而勇敢为主捐驱,开殉道之先河。
以下是一些使徒时代的人物简史:
一、雅各 (James)
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之兄;当时被称为“大雅各”。在与主第一次相遇大约十七年后,这位缄默的使徒,成为教会的领袖。圣经记载:“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徒十二:1-2)雅各就成了第一位殉道的使徒。相传在他殉道之前,那些作假见证害他的人,见他喜乐盈溢,宛如英雄凯旋,毫无畏惧,乃深信真神基督必与他同在,竟感动了一位审判官与他一同受死。
 二 约翰 (John)
佚名
约翰在十字架下受耶稣特别付托,照顾母亲马利亚,可见他确是主耶稣所爱的使徒。自从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约翰、彼得和主的肉身兄弟雅各三人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加二:9)。约翰所写的五卷书信,皆被列入新约正典里。启示录就是他被充军到拔摩海岛之后,把所看到的异象记录而成,后来成了在大逼迫中受苦的基督徒的安慰。教父耶柔米说,约翰从拔摩海岛释放出来后,在以弗所传道至离世。在他年老不能走动时,便由人抬到聚会之处去讲道,每次均提及:“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最后一次的讲道,也是这两句话,讲完之后,就在讲台上安然离世。
三 彼得 (Peter)
佚名
本名西门巴约拿,后被耶稣改称矶法 -- 即彼得。是安得烈的哥哥。乃十二使徒中,最先被呼召者,原为加利利渔夫,依圣经记载,以主应许作得人的渔夫。彼得虽曾三次否认主,但他被恢复并未因此受影响。主复活后曾三次查问他爱主的心,并三次叮嘱他:“你喂养我的小羊。”有谁料到他会从失败中一跃成为五旬节时一百廿人的领袖?在五旬节传出教会史上最有活力的一篇信息(徒二章),感动数千人信主,因之建立教会。使徒中第一个神迹是彼得行的(徒三1-4);他又是公会前的发言人(徒五27-41)。
彼得晚年往亚西亚、罗马竭力广传福音,因他热切传道的影响,许多人离弃偶像,归向真神。据说彼得在罗马郊外“地下坟场”作为传道之所,是为了避免罗马政府的注意。后来罗马暴君尼罗王,决意毁灭属天的教会,逼迫神的仆人,就以大火焚城,诿过基督徒,捉拿彼得。约于主后69~70年间殉道,彼得被处死前,曾对刑史作如此的要求:“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样受死。”
安得烈 
他是耶稣第一个呼召的门徒,随即带领哥哥彼得归主。是他带领拥有五饼二鱼的孩童见主,使五千人饱足;又带领了几位希腊人见主。因此,他被称为领人归主的传道模范。当教会在耶路撒冷遭遇逼迫时,众门徒都分散到各处去,这位加利利海的渔夫,成为七洋的航海家,到处传福音。他最先到俄国南部地区,故有“到俄国去的宣教师”之称。亚该亚省的帕特拉是安得烈最后的宣道站,也是他被钉死之地。相传其十字架为“X”形,从此此形的十字架就为“圣安得烈十字架”。据古教父耶柔米说,安得烈在上十字架前,对群众发表一篇颇长而剌激的言论,然后毫无惧色地殉道,使许多人相信耶稣是救主。
 多马 (Thomas)
佚名
又叫低土马。人们往往称他为“多疑的多马”,正因他对主复活采“非见不信”的态度(约廿四:25)。但相传后来他坚定不移的往帕提亚及印度传福音、建立教会,在异教黑暗地区中,首次点燃基督信仰之火;结果他被异教祭司以长矛剌死。后来,王后因多马坟墓的泥土获得病愈而信了主,国王也跟着信了。目前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马为名的教会,而且还可找到他不少遗迹。
 六 巴多罗买 (Bartholomew)
佚名
有些解经家认为巴多罗买可能就是拿但业,因为在十二使徒的名单中他常与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领他信主的。虽然圣经并未记载他的言行,但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海滨向七个门徒显现时,拿但业也在内(约廿一:2)。巴多罗买是亚兰文名字,而拿但业是希伯来文。教会传说他在犹太国外多处传道和行神迹,并将马太福音译成多国语言。最后在亚美尼亚被异教徒棍打、钉十字架、再用刀杀死。
 五 腓力 (Philip)
佚名
生于加利利湖畔的腓力带领了拿但业信主,也和其他使徒一样到国外传道。据传他在小亚细亚的希拉波立,带领许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毁坏蛇神的偶像,遂触怒官员与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将他下狱,施以酷刑,最后腓力被倒钉十字架而死。
 八 达太 (Thaddaeus)
佚名
又名利拜乌或犹大(不是卖主的加略人犹大),是亚勒腓的儿子。据教会遗传说他有多次乘船远行宣道;教父耶柔米也说及达太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内,国王押迦重病因获达太医愈而全国信主。他最后到波斯传道,领多人归主,致使当局不满,将他钉十字架处决。
 九 西门 (Simon)
佚名
在跟随主之前他是奋锐党党员,是个狂热的爱国分子;主张以武力使犹太脱离罗马的专政统治,也是个严格谨守摩西律法的人。认识主后,他斗争的对象已不是罗马,而是罪。相传他除在犹太传福音外,还到过非洲、美国;他主要的传道地区是美索不达美亚。后来在波斯被异教徒所杀,有说是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有说是被锯成两部分而死。
 十 小雅各(James)
佚名
亚勒腓的儿子,可能身裁矮小或年纪比亚庇太的儿子雅各为小,故被称为“小雅各”。是他将福音传到埃及。据遗传说,他是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间,被处锯刑,身首分离。另有传说他曾到波斯传道,就在此殉道。因圣经上只记了他的名字,他经常被称为“未受歌颂的圣者”:可见他是许多寂寂无名的殉道者的写照!
 十一 马太 (Matthew)
佚名
又名利未,马可二章十四节称为亚勒腓的儿子,原为一个罗马政府的税吏,故受犹太同胞恨恶和鄙视,后为使徒。于主后37~40年间著马太福音,目的是向同胞传福音。在世余年曾到中东各地、走遍非洲埃塞俄比亚,创立教会,约于主后60年在埃提阿伯殉道。

十二 马提亚 (Matthias)
佚名
耶稣升天后,众使徒摇签选出马提亚来替补卖主的犹大的位置。相传他在耶路撒冷先被人扔石头,后斩首而死。
 十三 保罗 (Paul)
佚名
原名扫罗,出生于富有的家庭,他曾受过高深教育,未信主前是个谨守律法的法利赛人,所以激烈地攻击教会,逼迫基督徒。显然地,神将保罗的改变是教会史上一件关系重大的事。自从在大马色的路上,与主相遇,神使他变为最伟大的使徒、最深奥的神学家、最有说服力的护教者,也是最不折不挠的传道士;他大概是教会史上最多才多艺的一个人。
他的传道工作始于大马色,以后足迹遍布小亚细亚,甚至远及欧洲。他一边传福音、一边建立教会,也不忘将神的全部真理教导信徒,与他们经常保持联系;他所写的书信,占了新约圣经的五分之一。保罗在基督教早期的宣教工作中起一个重要作用:首先,他使到当时的教会接纳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工作;第二,他在罗马书一至十一章中写出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神学基础;第三,他本身就是最好的宣教士的模范,因而赢得了“外邦人的使徒”的称号。
在传福音的年月中,保罗经历了疲乏、痛苦、饥渴、寒冷、赤身露体、殴打、监禁、石击、船坏、海陆的危险。圣经最后记载他囚于罗马,他以后是否出狱,学者们见解不一。据传说,他是在罗马城外,俄斯替亚道上被斩决,但其殉难之年已不可考。
 十四 司提反 (Stephen)
佚名
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使徒们,从门徒中选出来管理饭食的七位执事之一。圣经说到他满有恩惠能力,在民间广行神迹奇事,而惹怒犹太教的人,把他捉拿,诬告他毁坏律法,最后用石头把他活活打死。司提反死前发表了一篇护教的演讲,使他成为以后的基督教护教士的先驱。
 十五 主耶稣的肉身弟弟雅各 (James)
佚名
乃是主耶稣和犹大(犹1)肉身的兄弟。基督从死里复活之后,雅各才悔改信主,是耶路撒冷召会中的长老,与彼得、约翰同称为召会的柱石。约于主后50年完成雅各书。第一次的教会会议,就是他主持。他因有圣洁的生活而受人尊重,甚至在他的名字前冠以“公义的”形容词。他常跪着为别人代祷,以致他双膝结了一层很厚的“老茧”。雅各引领了许多人归向基督,因而惹起了大祭司的嫉恨,私下用石头把他打死。
限于篇幅,使徒时代的教会人物,只摘述以上十数位众所周知的名人。在这段教会大受逼迫的时局中,还有许多四散传道的信徒受苦而死,却未为人所知。然而他们的牺牲使福音渗透了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十六:路加(Luke)
佚名
系外邦人,可能是住小亚西亚的希利尼人,职业是医行,在保罗出外尽职时与保罗同行。分别于主后60年及67~68年,写成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
 十七 坡旅甲 (Polycarp 公元70-155/156年)(至死忠心的教父)
佚名
在主耶稣的门徒纷纷离世后,如没有继承他们的教训和思想的忠信者,教会必难以站立下去。使徒约翰三宠徒之一 -- 士每拿(注)监督坡旅甲,在十岁以前经已信主,为人忠朴。他曾与目睹过耶稣的人交往,亦是由使徒按立他为监督。大半生时间恒心服事主,直至八十六岁高龄殉道而死。
当时教会大受迫害,许多基督徒被捕下监,凡不肯否认主名的,有些被送到斗兽场喂野兽、有些受酷刑、有些被焚。坡旅甲的好友,安提阿监督伊格那丢,也为道殉难。坡氏听到这个消息仍毫不畏惧。弟兄们劝他离开城市,于是他到乡村去,为教会及万人祷告。
坡旅甲搬离不久,寻索他的人因找不到他,便捉去两个仆人。其中一人因经不起苦刑而出卖了坡旅甲,这人得到犹大一样的下场。在被捕之前坡氏曾见枕头被焚的异象,故对人说他将被焚。他在睡房中知道捉他的兵丁临近,为了神的旨意成就,他放弃逃走的机会,反为兵丁预备丰富的饮食,要求他们给他一个小时祷告的时间。他们见这位白发老者态度坚决都诧异非常。
当坡旅甲和兵丁骑驴进城时,逮捕他的军官乘车迎面而来,叫他上车,并劝他向该撒献祭便可活命。他因坚决拒绝,便被推下车,但仍坚忍地负伤走到运动场。他听到天上有声音说:“作刚强坚固的人!”他被带到巡抚面前,巡抚劝说:“你已年迈,何必自找苦吃!不如起誓,毁谤基督,我就释放你。”坡旅甲回答:“我做主的仆人八十六年,他从未亏待我,我岂可亵渎祂?”巡抚恐吓他说:“如你仍顽强不屈,我就把你扔给野兽吃。”“随你吧!”老者回答:“我不能叫自己由好变坏。”巡抚见三番四次的劝说无效就想以火刑使他屈服。坡旅甲反而说:“你想用那暂燃的火来恐吓我,乃是因为你不晓得将来审判时,有不灭的火为不敬虔的人预备。”
坡旅甲从容镇定,毫不畏惧的态度,使巡抚惊奇。于是便遣人往场中三次宣告:“坡旅甲承认他是基督徒。”场中的外邦人和示每拿的犹太人要求战场的领袖放出狮子来吃掉他,但由于野兽演戏的时间已过,他们只好要求把他烧死 -- 正应验他所见的异象。
群众将干柴木屑放在坡旅甲身上,本想钉他在柱中烧。但他说:“无须钉我,那赐我能力忍受火焰的,也必叫我在火焰中屹立不动。”他们就将他双手反缚。当火堆准备好时,坡旅甲祷告说:“爱子耶稣基督的父啊!借着主我们得以认识你是众天使、所有掌权者及万物的神;你为公义者之主。我赞美你,因为你使我存活到如今,使我现在能用血为你作见证,且与你儿子基督耶稣的苦杯有分;并且灵魂与肉体得以复活,在圣灵的恩典中永远存活。我今天在你面前献上自己,作为馨香的祭物,是照你圣善的旨意所预备而成就的。......。”
坡旅甲说完阿们,火堆随即点着,一个大方形的火焰围绕着这位如钢铁般坚强的殉道士,他像金银在炼炉中,并没被火烧着。那些逼迫他的人见这情形,就吩咐兵丁用刀剌入他的心坎,鲜血涌流,猛火反被扑熄,使大众惊讶不已。后来,他们把坡旅甲的尸体火化成灰。士每拿与铁非拉教会的信徒,不但没有丝毫气馁,对这位至死忠贞的教父益发敬爱。当时殉道的共有十二人。
坡旅甲一生虽在文学上无甚创见,但他所写的“腓立比教会书”,共十四章,多劝善性质,勉励信徒恒心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信仰。在神学方面类似其师约翰,并重基督教的救恩论。
“注” 士每拿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
 十八 游斯丁 (Justin Martyr 公元100-165年)(东方的护教巨臂)
佚名
第二世纪的护教“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护教士(注一)其中首推巴勒斯坦示剑人――游斯丁。游氏父亲是位富有的希腊人,他要天赋异禀的儿子自小学习希腊的学问,所以游斯丁年轻时就醉心于钻研各种哲学:斯多亚、亚里斯多德、皮他哥拉、柏拉图等学派;他希望从中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平安。他甚至穿上哲学家的制服、模仿他们的样子。
有一天,当游斯丁在海边默想之际,他遇到一位年高德劭的基督徒。老者诚恳地指出他在思想上的弱点,并对他说:“你在诸哲学之中求不到平安,却可在基督里得着。你应当研究先知们的著作;他们都以基督为中心,而基督就是众先知预言的应验。”
其实游斯丁早已对基督徒面对死亡时的大而无畏及高尚的道德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老者的一番话使他芧塞顿开,遂专心研读旧约,常与信徒来往,结果全心全意归主,成为基督徒,时为一三二年。此后,他志于宣告他的信念,为主作见证。游斯丁似乎在罗马住了很久,并在以弗所及罗马等大城市讲学,他提安(注二)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游斯丁相信他在基督里拥有最完美的哲学,基督教就是希腊哲学最崇高的具体实现,并且是最卓越的真理;因此,他将这信念也带进哲学学校中。他认识到基督徒是遇任何患难、逼迫皆不胆怯,而仍坚守信仰的人;并且在仇敌的猛烈攻击下,人数越发加增,就好像葡萄树越修剪越发茂盛,结果越多一般。基督的教会实在是神和救主所种的葡萄树。
在护教方面,游斯丁的贡献良多,他曾著述多类护教学书卷,其中以致罗马皇皮亚士(Pius)与他的儿子专利士穆(Verissimus),及哲学家路求(Lucius)之“护教书”(俗称First Apology),“与推芬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及“复活论”三册为著。
游斯丁写“护教书”的目的是希望皇帝探查对基督徒的控诉,并举例说明基督徒为奉公守法者,书中他以希腊思想辩证基督教为真正的哲学、以摩西五经说明基督教的渊源、阐释圣礼崇拜之真义(注三)、说明作基督徒的真义。
在第二册中,他与犹太人推芬论道,答辩他的控诉,他以自己归主的经过作证,并以灵意法引用旧约证实基督教为应验犹太教的宗教:旧约为预表,新约为应验;基督乃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
在“复活论”中,游斯丁解释希腊人尊崇的“道”(Logos)便是基督教的基督,此道成了肉身,虽死而复活后永活下去,如柏拉图的灵魂不灭论。
游斯丁确是自保罗以后最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他能领悟到基督教对普世的意义,这是他的主要贡献。他对于“道”有卓越的了解,且将整个人类历史在基督身上达到尽善,作为对“道”的总结,作了明显的描述。然而,其作品对希腊哲学抱乐观态度而偏重理性,忽略了耶稣的人性。又由于他采用过多哲学的术语,引来以后的教父们的批评。但无论如何,游斯丁的用语成为早期基督徒解释圣经的宝贵方法。
一六五年,游斯丁与另外六位信徒殉道于罗马,事由他们坚决不向偶像献祭,审判官要他们把所信的道说出来,游氏就简明地证明他所信的神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独一主宰,及先知们所预言的就是耶稣基督。审判官威吓他说:“你这自称学识渊博的人,以为知一切真理。我砍掉你的头,难道你还真能上天堂吗?”游斯丁说:“我若能忍耐,则必进入神的居所,凡忠心到底的就常蒙受神的恩惠,直到世界的末日。”审判官又问:“你以为你所行的可得奖赏吗?”他坚决地回答:“我不是‘以为’,乃是‘知道’,并且‘确信’。”七人皆因坚持到底,结果被处以先笞后斩的极刑。
(注一)凡于二世纪中至末叶反驳教外攻击为信仰辩护的作家。
(注二)他提安是由游斯丁引领信主的,他留给后世的“四福音合参” 是历史上首本将四卷福音书同时作比较的著作。
(注三)由于当时教会大受逼迫,基督徒只好秘密在晚间聚会,于是引起其他人的误会诬告,以为圣餐是饮血吃人肉的聚会。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