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篇、安全中的危险
我自从八年前开始骑脚踏车以来,无论什么时候骑车走在路上总是十分谨慎,常存着初练习骑车的时候所存的戒心。每逢走过不易走的地方,宁可下来,不敢冒险走过。每逢转弯出巷囗入巷囗的时候,总是特别谨慎,按铃喊叫一声。因为这样谨慎,便省去许多麻烦,避免若干危险。因此我常对骑车的友人们说:“无论骑车有多少年的经验,总当抱着初学骑车的时候所抱的那种谨慎的态度;这样,必能减少许多危险。” 大约是六年前罢。一天晚间到一位信主的弟兄家里谈话。那天晚间越谈越有兴趣,直谈到将近子夜,才告别出门,骑着脚踏车回家。中途走过一处十字路囗。那东西南北交岔的两条路都是很狭小的。日间往来的行人车马总是很多。每逢我骑车走过那地方的时候,都是特别谨慎。离路囗还有几丈远,必要先喊叫一声,“往东”,或“往西”。并且骑的特别慢,恐怕与南北来的车马相撞发生危险。那天走到这个地方,已是快到夜半十二点钟。店铺都已经关了门,街上也没有什么行人。我想这时决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走近那处十字路囗的时候,便未曾按铃,也未曾叫喊一声,并且又走得很快,一直的从东向西跑去。哎呀!不好了!我的车刚刚走到两路相交的地方,一个人骑着一辆脚踏车自北往南跑来。我们两个人骑着两辆车,再差一点点就碰到一处。我们两个人又都是骑得那么快,如果再差一点,两辆车碰到一处,那天毁了车还算小事,就是人也不知道要受何等重的伤了。两辆车既彼此闪开,那个人骑着车飞快的向南跑去,我却跳下车来站在那里,心中砰砰的跳个不住。我回到家中,回想那时的情形,一面感谢神的护卫,一面想到这事真是非常的有教训。从那日直到今天,我总不能忘记因那件事所得的警教。 知道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危险,人很容易战战兢兢的预防,因此逃避了这种危险。在那些据人想是没有危险的地方,人便不再谨慎预防,谁知危险竟是发生在那地方呢! 一个信徒在天路上奔跑,不知道要遇见多少试探,多少灵界的危险。有时环境异常不好,风涛异常险恶,四面布满了试探与仇敌。在这种情形中他必要特别谨慎,战战兢兢,惟恐跌倒。他恳切的祈祷。他心中默想神的言语。他用他全副的心思力量与试探相周旋。他不敢有片刻的疏忽。他竟因此战胜了试诱,逃避了前面极大的危险。过了些时候,这种险恶的风涛过去了,不好的环境改变了,试探与仇敌似乎都远遁无踪了。他看见形势这样改变,他想这时决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于是他放下那种恐惧战兢的心,不再防范危险的发生。他在这时放心大胆信步前行。哎呀!不好了!可怕的危险陡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如果他这时存着谨慎预防的心,那自然可以从容不迫,应付裕如。无奈他因为揣想没有什么危险,所以他丝毫未曾准备。他这时慌了手脚。他临时设法去应付目前的试诱,逃避目前的危险;但是那里还来得及。没有等到他设好方法,他已经全然落在危险里面了。在危险的环境中未曾遭遇危险,在安全的境遇中倒落在危险里,这是何等可惜的事阿! 啊!我明白了。若要在马路上骑车,就必须时刻谨防危险;若要在天路上奔跑,更必须时刻谨防试诱。这样去作,好像是极艰难,极辛苦,极疲劳,谁知道正是得安全最好的方法呢! “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二十六章四十一节)。 “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章十二节)。 第廿四篇、怎样与人同处 与人同处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能够不使人受痛苦,不使人被绊倒,不使神的名受羞辱,不在自己与别人中间发生纠纷和冲突,真不是一件容易作的事。本来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缺点,而且大多数的人又都是任性,充满了自私、虚伪、骄傲、贪婪、嫉妒。不用说不信的人,就连基督徒中间又有多少不是属乎肉体的呢。与这些人同处,三日两日,尚可以戴着假面,暂时敷衍,及至时期一长,真面目都显露出来,于是甲使乙受了痛苦,丙被丁所绊倒,戊讥诮甲还不如不信主的人,甲和丁成为一派,乙与丙和戊又联合起来对抗甲和丁。不用说几十几百个人同处会发生事故,就连四五个人同处日久都不免惹起纠纷。虽然这是到处可见的现象,但神却要他的孩子们“竭力与众人和睦”。他要他们不论与什么人同处都不使人受痛苦,不使人被绊倒,不使他的名受羞辱。他更要他们与别人中间不发生纠纷,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使人与神和好,使人与人和睦。 一个圣徒如果要这样使神的心满足,使神在他身上的希望能以达到,他不但必须除掉一切的自私、虚伪、骄傲、贪婪、嫉妒、任性,而且需要舍己,学习饶恕、忍耐、体恤、自卑。学习这些事的时候不免多有艰难、困苦、眼泪、伤心,但及至学成以后他便在神和人的面前成为极贵重的珍宝。阅者中间如果有人希望作这样的人,就请注意以下的一些事。不论与家中的人同处,与亲族邻舍同处,与同学同事相处,这些教训都一样的适用。 不论与什么人同处,总要定意宁可使人亏负我,我总不亏负人。 不论与什么人同处,总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说谎作伪是人和人中间许多纠纷的起源。越是聪明人越需要注意这件事。 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许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学生,上司对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此中间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骄人,也不要轻看那些多有短处的人。神给你长处,为的是叫你去帮助那些多有短处的人。 与人同处,要多顾念别人的事。竭力体恤别人,帮助别人,服事别人,甘心作别人的仆役。 不可向比你软弱或比你地位低的人轻易发怒,叱喝他们,给他们难堪。这不只使他们受痛苦也使你自己受损害。 要心宽量大。无论别人怎样亏负你,怎样藐视你,怎样批评你,怎样忌恨你,怎样损害你,总不要介意,不要放在心中。要乐意饶恕他们,容忍他们,正像神饶恕我们容忍我们一样。 不要轻易听信别人所说批评论断毁谤的话,自己更不可说这样的话。人和人中间许多纠纷事故都是由人的嘴造出来的。 总不要想站在别人的上面,叫别人尊重你;要甘心站在别人的下面,尊重别人。只有甘心站在别人下面的人才配站在别人的上面;只有肯尊重别人的人才配得人的尊重。 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谢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 有什么好处利益,让别人去得;有什么危险患难,要自己来担。 性情暴躁言语激烈的人应当特别留意改正自己这种缺点。有些人在其他的事上都可爱,就因为有这一样缺点,与人同处,就总使人受痛苦,总与人不能和睦。这真不是一件小事。 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不要以你个人的生活状况作为标准去批评别人。人的体健不一样,习惯不一样,家境不一样。你可以吃得很粗的饭食,但你不能断定人都该吃这种饭食。你可以穿破旧的衣服,但你不能断定人都该穿这种衣服。你可以住草房睡土炕,但你不能断定人都该住这样的房,睡这样的炕。你的身体忍受得了的,别人也许忍受不了。你习惯了这种生活,别人也许一点都不习惯。别人的生活按你看是奢侈的了不得,在他也许已经是极大的牺牲,极大的舍己。同时你的牺性也许还远不及你所批评的人。用自己的生活状况作标准去批评别人,不只是极无知的行为,也是使你总不能与人和睦的一个原因。 爱别人,要看作自己当尽的本分。得人的爱,受人的帮助,要看是别人待自己的恩情。自己待别人有好处不要记念,别人待自己有好处不要忘记。 要爱惜别人的东西比爱自己的东西更甚。好好帮助别人爱护保守。不可粗心损坏,不要轻易借用,更不可向索取,连贪爱的意念都不可起。许多人与人同处发生纠纷,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上遭了失败。 别人如果损坏了你的什么东西,不要为此难过生气,更不要为此与别人争吵不和。损失了东西是小事,心灵受损害,使别人受痛苦,伤了别人对你的爱心和感情,这种损失是无法补偿的。 若是你愿意藉着你与别人共营的生活荣耀神,帮助人,你必须准备着舍弃你的尊荣,你的财物,你的安逸,你的爱好,你的个性,你的成见;除了神的旨意和真理以外,你个人的什么好处都必须准备牺牲。这种牺牲当时也许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但不久你必定会看见这种损失变成了神的荣耀,别人的好处,和你自己的幸福。 不可轻易信任人,轻易信任人不免受人的欺哄。但也不可轻易猜疑人,许多的祸患纠纷就起源于猜疑。其实本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就被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从自己那多疑的心境中造出无穷的祸患来。头脑简单的人容易信任人,头脑明敏的人容易猜疑人。轻易信人的结果不过是自己受些外面的损失。猜疑人的结果却使自己心中充满了苦恼不安,还使别人受到无穷的痛苦连累。比较起来还是头脑简单的人少受些苦少害些人呢。聪明却不轻易猜疑人的人才真是智慧人。 当爱人,也当接受别人的爱,才能使人更多爱你。比方说,一个人出于爱心留你吃饭,你恐怕亏负人,便不肯吃,或是一个人送你一件礼物,你恐怕亏负人,便立时回送他一件礼物,这都无异于告诉他说:“我不接受你的爱”。这样便伤了那个人的心,使他再不能爱你。你的存心也许是好,但你却作了一件无知的事。希望得人的爱是不好的事,拒绝人的爱也不好。存心想亏负人是不好的事,不肯接受人的爱也不好。 性情急躁的人无论说什么话作什么事,要迟缓一些,恐怕别人赶不上你。性情迟慢的人无论说什么话,作什么事,要加快些,免得使人因为等候你以致着急。 你得了好处的时候肯与别人同享,你遭遇祸患的时候别人才肯与你同当。 与别人同处总当尊重别人的自由,不然你便永远不能同人和睦。有些愚妄的人与别人同处总愿意干涉别人,叫别人在一切事上都服从他,甚至与他毫无关系的事,他也要去干涉别人,指挥别人。结果弄得人人厌恶,人人远离,真是糊涂到极点的事。 无论见别人得什么好处;总不可存嫉妒的心。嫉妒人的人永远不要希望能与人同处得好。 与人同处如果有一个时期过分的亲热,将来一定有一个时期要特别的疏远,要避免将来的不幸,还是现在不要过分亲热。“人情淡始长”,“友如画梅须求淡”,都是这个道理。 头脑简单模模糊糊的人多数都能和人同处得来。惟独那些聪明机警的人倒总是同什么人都处不好。这并不是他们的聪明害了他们,乃是他们的骄傲,狂妄,自私,虚伪,猜疑,嫉妒,害了他们。如果他们肯谦卑,诚实,真挚,慈爱,他们一定能比其他的人与人处得更好,也更多得人的敬爱。 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的也是什么。这是与人同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一个像主耶稣的圣徒与人同处,当使人爱他,同时又使人怕他。爱他,因为他事事爱人,体恤人,帮助人;怕他,因为他对于人的罪恶没有少许的姑息宽容。 看自己的时候要多看自己的短处,看别人的时候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七章十二节)。 第廿五篇、青年人在尊长面前应当知道的一些事 圣经教训我们应当尊敬年长的人,我国的古训也是教导作子弟的应当尊敬长上。可惜现代一般青年人大多数都弄得像一群野马,只知道随着自己的性情乱跑。不敬畏神,不尊敬长上。作父母的既不知道按正道教导子女,为人师的又都只顾自己的衣食,不敢对学生加以严格的训诲。青年人在这双重的放任之下,野性便一日比一日发展了。我们除了教导青年人敬畏神以外,也应当教导青年人怎样尊敬事奉自己的尊长,因此把青年人在尊长面前应当知道的事写出一些来。 家族中的祖父母和祖父母同辈的人,父母和与父母同辈的人。都是尊长。父母的朋友是尊长。老师是尊长。凡无家族关系年岁与自己的父母差不多的人也当看为尊长。礼记上说:“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礼记曲礼上)。就是这个意思。 与尊长会面的时候应当鞠躬致敬,不可只点头示意,像对与自己年岁相差不多的人一样。 自己坐着的时候,看见尊长进来,应当赶快起立。尊长站着的时候,自己应当恭敬侍立在一旁。尊长坐下以后自己才可以落坐,而且当坐在尊长的下方。与尊长一同走路的时候,不要走在前边,一同站立的时候要站在尊长的下方。出入门的时候要为尊长开门。 与尊长同行的时候,看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应当赶快接过来替他们拿着。 尊长招呼的时候要立时答应。尊长吩咐去作什么事,如果不是正在作一件绝对放不下的事工,便当立时遵命去作。如果你当时所作的事是绝对不能放手的,便当赶快声明原因,把那件事工一结束以后,便遵命前去。 看见尊长作什么劳力的工作,应当立时接过去作。万不可见尊长劳力,自己却在一旁安闲。 交递什么东西给尊长的时候,应当恭恭敬敬的双手递上。从尊长的手中接受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应当用双手接过来。 与尊长在一处的时候,看见他们需要什么,便赶快为他们取来,看见他们要作什么事,只要是自己的力量所能作到的,便赶快替他们作。 尊长为什么事对自己发怒,应当和平忍受,不可抗拒顶撞。就是有要声辩的话,也应当委婉陈说。 尊长对自己说话的时候,应当面向着他,专心倾听,切不可游目旁顾,漠不经心。 对尊长说话的时候,应当先用合宜的称呼招呼一下,以后再说要说的话。 与尊长谈话的时候不可争着说话;他们的话未说完以前,也不可随意插言。 尊长问什么话,应当恭恭敬敬的回答,就是当时不能回答的话,也应当恭敬说明,切不可一言不答。 与尊长谈话的时候应当谦恭和蔼,万不可疾言厉色,更不可与尊长争吵囗角。 请尊长为自己作什么事,应当恭恭敬敬的请求,切不可像对与自己年岁相等的人说话一样。 与尊长同席的时候,尊长未曾举箸之先,自己不可先举箸进食。 第廿六篇、在这些事上都当诚实 许多信徒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大事小事上习惯了说谎。他们不觉得这在神面前是可耻可憎的事。他们在未信主以前曾多次说谎,现在还看见他们周围的人这样说谎,他们便以为这是当然的事。其实这些说谎的事都是犯罪,都圣徒生活中极大的失败,都是圣徒应当完全革除的事。容我们举出几个例子: 许多信徒在述说他们的年岁的时候说谎。投考学校或寻觅职业的时候,怕年岁太大就少说几岁,怕年岁太小就多说几岁,在议婚的时候这种情形更多。许多未婚的女子怕人知道他们实在的年岁不容易议婚,就少说几岁,这都是谎言,都是欺骗。而且说了这种谎言以后,常是使你一生继续着说谎。 许多信徒在有客人来访问的时候没有留客人吃饭的诚意,并且没有预备客人的饭,口里却说留人吃饭。这明明是说谎,是虚伪,他们还以为这是有礼貌,这是招待周到。基督徒万不可这样作。 许多信徒到人家中去,因为怕主人留吃饭,本没有吃过饭,却告诉人说已经吃过了饭,这也是虚伪,是说谎。其实他们不愿意在人家中吃饭,本可以声明不在那里吃就是了,又何必说谎犯罪呢。 许多信徒到人家中去吃饭,因为种种的缘故不肯吃饱,及至人问他是否吃饱了,他便回答说已经吃饱了,这也是说谎,是欺骗。可吃饭的地方就吃饱,不可吃饭的地方根本就不必吃。 许多信徒买物的时候,嫌价值太高,就信囗说以前在某处买过这种物品,或是问过价值,比这个低多少。其实他并没有买过,这也是说谎。嫌价值太高,可以不买,何必说谎,损害自己的德行。 许多信徒作买卖的时候也效法世人那样说,某种货物少卖了多少钱,某种货物赔本出卖。如果真赔本出售,自然可这样说。如果并不赔本,为什么要说谎?作买卖本来应当赚钱,何必说谎得罪神呢。 许多信徒因为怕别人轻看自贫穷,就假装富足,告诉人说自己家中有多少财产,每月有多少收入,藉此想博得人的尊敬重看。这也是说谎。其实贫穷并不是可耻的事,说谎欺骗才真是可耻的事。 许多信徒同别人乍一见面的时候,本来一点都没有听说那个人,却说一些仰慕恭维的话,这也是说谎,也是欺骗。信徒应当完全弃绝这些。 以上所写不过是几个例子。希望读者举一反三,弃掉生活中的一切谎言,在神面前作诚实无伪的人。 第廿七篇、愚人中最愚的人 神造了白昼,也造了黑夜。他叫我们在白昼睁开眼睛看光,及至黑夜来到,便闭目休息。照样,神也是叫我们睁眼看那些使人喜乐使人高兴的事,看那些可感恩可记念的事,看他所赐给我们的恩典与福祉,看别人的长处与优点,看人待我们的一切好处。不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愚昧到了极点。他们不肯看光明,却专一的注视黑暗。他们只看那些使人痛苦使人悲哀的事,只看那些可怖可憎嫌的事,只看撒但所施行的毁坏,只看别人的短处和劣点,只看人待他们不好的地方。他们不但只看这些,甚至还自己制造出来许多幻想中的苦难、危险、灾祸、不幸。他们还幻想别人在那里怎样仇视他们,怎样陷害他们,怎样轻看他们,怎样恨恶他们。他们不肯看一点光明,只是专一注目的看黑暗。看来看去,他们心中便充满了痛苦、失望、悲观、苦恼、忧虑、愁闷、怨渎、仇恨、报复、恐惧。至于那些使他们喜乐使他们感恩的事,他们却故意闭目不看,好像怕自己因为看见光明而得着快乐。他们的愚昧使他们的身心都受了无限的损失,还害了许多在他们旁边的人。他们真是愚人中最愚昧的人。 第廿八篇、凡事都不可亏欠人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十三章八节)。 “亏欠人”这件事在一般基督徒的眼中看来不算什么大事。他们更不看这是罪恶。但在实际上这件事最能使神受羞辱,使人受亏损,使自己惹人的轻看、厌恶、憎嫌、反对。许多基督徒在其他的事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就是在与人同处的时候常亏欠人,就因此讨人的厌恶,惹人的轻看,被人看得不值一文钱,当然神的名也就连带着受了羞辱。大多数的人亏欠人是因为有贪心,因为自私,但也有不少人亏欠人是因为粗心大意。后一种人虽然不像前一种人那样卑鄙,但在事实上他们都是同样的亏欠了人,也同样的弄出不好的结果来。因此这两种人也都同样的需要听神的教训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 “亏欠人”的大原因是存心利己。一个人因为存心利己,不知不觉的便会在一切事上亏欠人,讨别人的便宜,侵占别人的利益。一个人因为存心利己,所以无论什么事只顾自己舒适享受,不再想到别人是否吃亏,是否受损。一个人因为存心利己,所以凡事只看见自己,再看不见别人。这样,他自然而然的会在一切事上亏欠人,同时还不觉得自己有错处。因此治疗这种“亏欠人”的沉疴只有用“爱人”这剂良药。把“专爱自己”的心变成了“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心,在一切事上自然就不再亏欠人了。所以要学习“凡事都不可亏欠人”这门功课,还是需要先求神把他的大爱浇灌在我们里面,使我们能爱邻舍如同自己。 在财物上当特别谨慎,总不要亏欠人。不可向人索要他们的财物。当给人的一丝一毫也不可少给人。与别人共财利宁可使人亏欠我们,我们总不要亏欠人。和人共同分享财物,除了当得的以外,一点不可多取。分不均的时候宁可把较多的那一份让给别人,不可把它归给自己。好食物让人先吃,好东西让人先取。与别人共事,搭邻舍,作买卖,都不可使别人吃亏,使自己占便宜。 雇用工人到发工资的时候不可迟发一天。租别人的房子到交房租的时候不可迟交一日。当纳的捐税到日子就应当交清,不但不可存心迟付,也不可因为粗心大意以致迟付,应当早早的把这笔款预备妥当,日子一到,最好那天早晨就付出去。其他应当按期付给的款项,也都应当这样早早预备妥当,到时候一点不迟误的交付。当给人的钱到日子不给就是亏欠人。 若不是万不得已,总不要向人借钱。借钱不但是亏欠人,也极容易毁坏自己的信用。如果万不得已向人借了钱,就当竭力设法及早偿还,为这件事应当节衣撙食,直到把债务还清才算卸了重担。要记得负债一日便是亏欠人一日。 不要借用别人常使用的东西。那要使人感受困难,使人到用的时候没有得用,那也是亏欠人。借用别人不常用的东西用完以后也应当及早归还,万不可放在自己的地方,日久仍不归还。要记得用别人的东西一日,便是亏欠人一日。借用别人的东西要特别留心保守,不可有丝毫的损坏和玷污。如果损坏了或玷污了,就应当设法赔偿。贵重值钱的东西最好不向人借用,免得你损坏了不能赔偿,就要亏欠人了。许多很好的基督徒借用别人的东西不早早归还,或是污损了向人借用的东西不知道赔补,因此招来别人的轻看指摘,以致使他们的信用和名誉受了极大的亏损。真是极可惜的事。 托人代买东西应当先把钱交给人。切不可请人代劳还使人为你垫钱。如果别人替你垫了钱,应当及早归还。在未曾归还以前,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这件事。 要立定心志,无论什么时候,买东西决不赊欠。一个好基督徒的家里在年节的时候不当有一个讨债的人临门索欠。 人托你办理什么事,不可迅速允诺,应当仔细考虑自己是否能办得到。如果办不到,就当立时推却。如果应许为人去办,那样无论费多少力,流多少汗,作多大牺牲,都不可顾惜,不可放手,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必须为人办好。不然,你便是亏欠人。你既应许了他,就有为他办成的义务。 你若允诺人什么事,后来因为环境的变化,境遇的转移,使你吃亏,使你受损,如果不是对方体恤你,请你取消前言,你还是应当忍受这一切损失,照着你起初所允诺的去作。不但是与人立了约定了合同的事必须这样作,就是你口头允诺的事也当如此。 你若从熟识的人手里购买什么物件,切不可存贪心想少给钱。如果你这样作,他因为情面的关系不得不应允你,但他里面又不甘心,许多的纠纷便要从此发生了。 如果有人因为缺乏贫穷出卖他的东西,你却比他富足,你就不可低价收买。这在人面前虽然并不犯法,在神面前却是亏欠了人,而且所亏久的还是穷苦的人,你的罪自然也更大了。 不可凭恃你的金钱财产势力地位欺压苦待侮辱叱喝那些比你软弱贫贱的人。神赐给你金钱财产势力地位,是要你去帮助扶持救济保护那些比你软弱贫贱的人。如今你不但不尽你的本分去帮助他们,反倒大胆妄为去苦待他们,这不但是亏欠人,而且是亏欠神。请想你的罪该有多大呢。 不可信囗传说别人的不好。你所听见的也许是谣传,也许是一个人的仇敌因为要败坏他的名誉所说的谤语,你所看见的也许是你自己不正确的观察和错误的判断。你就这样随随便便信囗开河的去传说,以致使别人的名誉事业幸福前途受了无限的亏损,这种害处常是远超过在财物上亏欠人。 不可轻易向人发怒,尤其是对比你地位低的人,就如你的晚辈、你的属员、你的仆人等等。他们因为怕你的缘故不敢同你对抗,不敢向你辩白,只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但是他们心中不免受到多少痛苦委屈。这也是一件极亏欠人的事。 无论到那里去,或在什么地方停留,总要爱惜别人的东西,不可有丝毫的损坏,如果损坏了就当照样赔补。 无论对家中的人、对亲戚、对邻舍、对同学、对同事、或对什么其他与自己接触往来的人,总要抱定宁令别人都亏欠我,不叫我亏欠别人的思想,去与人同处,去与人交接,因为神曾教训我们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为神的荣耀打算,我们凡事都不可亏欠人。为别人的益处打算,我们凡事都不可亏欠人。为自己的德行打算,我们凡事都不可亏欠人。 第廿九篇、顾全情面 中国人是最讲顾全情面的。一般人看顾全情面是美德,是优点,是一个人可爱的地方。不顾情面的人在一般人的眼中看来是怪物,是不懂人情的人,是讨厌的东西。大多数的基督徒也看顾全情面是当然的事,却不知道就因为顾全情面,许多信徒就总不能与罪恶完全断绝,总不能度着圣洁胜利的生活,总不能向世人证明他们的罪恶,总不能为基督作发光的见证。就因为顾全情面,许多信徒就不能与人相见以诚,就不能放胆反对一切不义的事,就不能作内外如一的人,就不能不与世界同流合污。就因为顾全情面,许多为神作工的人就不能忠心事奉神,就不能勇敢传达神吩咐他们传达的信息,就不能把一切的罪恶从教会中驱逐出去,就不能引导众人走圣洁光明的大路。就因为顾全情面,许多当指责的罪恶就没有人去指责,许多当革除的弊病就没有人去革除,许多当兴办的事务就没有人去兴办,许多当惩罚的恶人就没有人去惩罚。一个信徒无论怎样热心,怎样敬虔,如果他不能破除情面,至终他还是不免遭遇失败。一个为神作工的人无论怎样忠心,怎样殷勤,如果他不能破除情面他便作不好神交托他的工作。因为不能破除情面,便不免为情面的缘故作许多神的旨意不许可的事。明知道作领袖的用人的时候应当一秉大公,但因为亲友的推荐不好推却,便不能不任用私人。明知道公家的财物不该私自取用,但因为亲友的要求不好拒绝,便不能不假公济私。明知道贿赂不可收受,但因为不肯给人难堪,便不得不收受。明知道非礼的事不可去作,但因为不肯伤人的情面便不得不去作。明知道别人的提议不合真理,但因为顾全情面,便不得不随声附和。明知道别人的行为违背圣道,但因为顾全情面,便不敢去规劝责备。应当改正的事因为顾全情面便不敢改正,应当反对的事因为顾全情面便不敢反对。别人有所请求,明明是作不到的事,因为顾全情面,不肯当面推辞,满囗答应下来,结果既耽误了别人的事,又毁坏了自己的信用。别人开囗借贷,明明是不当借给他,或是不愿意借给他,因为顾全情面,不肯明说不借,却对他说谎,告诉他没有力量帮忙。起初所立的志愿,所下的决心,都是很伟大坚强,及至一顾全情面,立时便如同拉枯摧朽一般。许多很好的基督徒,只因为在这一点上失败,结果便继续着在许多事上一齐失败。不破除情面,信徒没有希望进步。不破除情面,教会没有希望上轨道。 第三十篇、怎样作一个成功的人 无论作什么事以前都要抛除自己一切的意见,虚心寻求神的旨意,勉力遵行。 无论作什么事以前都要专心仰赖神,求他指引保守。 不看清楚一件事就不要轻易去作;作一件事就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切不可见异思迁,遇难中辍。作事虎头蛇尾的人什么事工也作不成。 今日当作的事不要留到明日去作。自己能作的事不要留给别人去作。 有几件事工摆在面前,应当先选择难作的事去作,把容易的事留在后面。 不可固持已见,刚愎自用;要虚怀若谷,广纳忠言。但也不可毫无定见,听别人说什么就轻易随从。 只要自己看得清楚是神的旨意,是应当作的事,就不要怕别人的批评、论断、反对、攻击。 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作得十分完全,十分美善,决不敷衍,决不草率。小事作得好的人,才有资格作大事。 无论作什么事都要看是为主作的,而且要记得主就站在旁边鉴察。 第卅一篇、糊涂的聪明人 “他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使狡诈人的计谋速速灭亡。”(伯五章十三节)。 聪明人常是笑糊涂人可怜,可是许多聪明人因为他们聪明的缘故弄得比糊涂人更可怜。人的里头本来没有好东西。糊涂人因为糊涂的缘故无论发出什么坏东西,都不能掩藏不被人知道。他们每次发出一样坏东西就遭别人的非难反对,受邻舍的藐视攻击,以致他们的名誉利益都受很多的损失。他们既屡试不得一逞,因此就渐渐的知难而退,不敢作那些伤天害理利己损人的事,只有每日按步就班循规蹈矩的作人。聪明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的头脑敏捷,他们的手腕灵活,他们的嘴能说会道,他们无论发出什么坏东西来,都能很巧妙的在外面加上一层装饰品,使人看不出来那是坏东西。纵使有人能看出一些来。他们也会文过饰非,巧言遮掩,消除受人的猜疑,隐藏自己的劣迹。因此他们虽然犯了说谎,欺骗,利己,损人,嫉妒,凶杀,贪财,行淫,种种的罪,别人却不容易看出来,即使有一两个目光如炬的人看得出来,警告别人,大多数的人也不信他的话,以为他存心嫉妒,眼目高傲,或是责备他不该随意猜疑人,批评人,毁坏人的名誉。那些聪明人看见大多数的人都受了他们的欺骗,便更大胆妄为,恣意作恶。他们仗恃他们的聪明作他们的后盾,便有恃无恐的干下去。他们忘记了还有一位喜爱公义,恨恶邪恶,喜爱诚实,恨恶诡诈的神,坐在天上鉴察人的心意,和人一切所行的,并要照着各人所作的报应他。神因为宽容忍耐他们,没有立时照他们所行的报应他们,他们便以为连神也看不出来他们的邪恶,他们想神没有力量报应他们,有些人以为根本就没有神。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是神的宽容忍耐,如果他们始终不知道悔改,他就要伸手制裁,那些聪明人的诡计完全破碎,他们多日多月多年煞费苦心千方百计所隐藏的恶行劣迹,在一日之间便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往轻里说,他们要遭众人的厌弃唾骂,弄得天地虽大,竟没有他们容身之处。往重里说,也许身罹刑赃,性命难保。到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他们的聪明竟使他们成了最糊涂的人,他们虽然想再作糊涂人,也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应验了经上的话:“他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使狡诈的人计谋速速灭亡。” 聪明人既有这种危险,那样我们是否应当赶快求神把我们的聪明变成糊涂,并且竭力往糊涂的路上走去呢?不可,绝对不可。如果神看那样好,他造我们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我们造得蠢如鹿豕呢?他使一个人生来就糊涂,那个糊涂人就有糊涂的福气。他使一个人生来就聪明,这个聪明人就有聪明的用处。这个聪明人如果不辜负神的期望,使神能用他完成神的旨意,他所要得的福就远超过于糊涂人所能得的。聪明并不害人,害人的乃是人仗恃自己的聪明便不敬畏神。聪明人若不敬畏神,一定会演出我们上文所说的那种凄惨可怕的结果。但聪明人如果敬畏神,他不但自己得福,还要使许多人因他得福。因为聪明人能作许多工,能成许多事,是糊涂人不能作不能成的。我们不当求神使我们的聪明变糊涂,我们当求神使我们存敬畏他的心,走敬畏他的路。正如经上教训我们的话说:“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这便医治你的肚脐,滋润你的百骨。”(箴三章三至八节)。 我们常看见两件可惜的事,一件是诚实人流于糊涂,另一件是聪明人流于狡诈。神要我们诚实,却不要我们糊涂,神要我们聪明,却不要我们狡诈。诚实人流于糊涂,还可加以治疗。聪明人流于狡诈,简直不可救药。神最憎恶诡诈虚伪和谎言。“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华所憎恶。”(诗五篇六节)“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箴十二章廿二节)但聪明人因为聪明的缘故最容易说谎,所以聪明人特别需要儆醒以免陷在这种罪恶中。同时聪明人也应当特别留意追求学习诚实无伪,在家庭中作父母的对于聪明的子女应当特别栽培他们,在心思言语行为上都要诚实忠厚。在教会中作领袖的对于聪明的信徒也应当特别教导他们远避诡诈说谎的罪,在神和人面前存正直无伪的心。一个聪明人防备诡诈说谎的罪应当像防备毒蛇猛兽瘟疫洪水一样。就是我们众人也都要这样防备诡诈说谎的罪,恨恶诡诈说谎的罪,并且立定主意无论受什么损失,遭什么误会,触犯什么人,决不要弄诡诈说谎言以致得罪神。如果因为作诚实的人以致受了损失,神必要加倍偿还我们,但如果因为弄诡诈说谎言得了利益以致得罪了神,受了神的击打,落在神的审判之下,那种损失是任何人不能帮助我们弥补的。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十七章九,十节)。 “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十二章二节)。 “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林前三章十八至二十节)。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章七节)。
第卅二篇、信徒得钱须知 一.钱不是坏东西,只要得来的时候光明,用去的时候正大,钱便是与我们有益为我们效力的。我们不必效法王夷甫那样闭囗不敢说钱,更不必称钱为“阿堵物”。要紧的是在得钱和用钱这两件事上都要对得起神对得起人,并且不使自己沾染一点罪恶不义。 二.劳力得钱是得钱最正当安全的途径。无论是务农,是经商,是作工,是教读,是著述,是行医,是作护士,是当编辑,是作法官,是作律师,是任行政官吏,是当警察,是在交通界服务,是作车夫,粪夫,清道夫,水夫,厨夫,只要用自己的脑力体力去为人作事,为人服劳,赚得钱来使用,都是最高贵最光明最值得尊敬的事。自己终日养尊处优,什么事都不作只等享受,只等别人来服事的人,是社会中的蠹虫。这些人根本就不当吃饭。“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章十节)总不要怕作工,不要怕作任何种工作,不要怕作那些在人看为卑微的工作。许多伟大的人都作过最卑微的工。他们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正是因为他们作过卑微的工,正是因为他们忠心作卑微的工。劳心劳力得来的钱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光明的。 三.不要想得自己不劳心劳力便能得来的钱。存这样的心便是贪财。存这样的心便要作苟且卑鄙的事。存这样的心便要走下流的路。存这样的心便要行险侥幸。存这样的心迟早必落在祸患之中。 四.不要因为你得钱的缘故使别人受损失。卖东西给人,使买主买去以后不能吃不能使用,便是使别人受损失。卖东西给人,使人比在别处购买多花钱,便是使别人受损失。得人的工价却不把工作得尽美尽善,便是使别人受损失。为人包作工程的时候偷工减料,便是使别人受损失。接受人所给的薪俸,却没有把事作好,便是使别人受损失。作一个时期的消遣把把别人的钱赢到自己的手中,便是使别人受损失。因为你自己得钱便使别人受损失,这种行为等于盗窃,等于抢劫,基督徒万不可去作。 五.不要得含有贿赂性质的钱财。若有人送钱财给你,求你为他作什么事,是你按正道不应当作的,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求你为他遮掩他的罪恶,将他的曲变为直,将他的非认作是,将他的无理变为有理,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求你免去他当受的处分和责罚,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使你为他作一件事使他得一些好处,但必须牺牲那不送钱财给你的人的好处,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使你在和许多人接洽事务的时候特别偏袒他,把利益给他,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求你加害于他的仇敌,或是作什么与他的仇敌不利的事,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若有人送钱财给你,使你不按着正直公平待人办事,只按着你自己的利害损益待人办事,那就是贿赂,你必须拒绝。贿赂在神的眼中是极为可憎的。他在古时曾教训他的百姓说:“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外貌,也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智慧人的眼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你要寻求至公至义,好叫你存活,承受耶和华你的神所赐给你的地。”(申十六章十九,二十节)受贿赂的人当时虽然得些好处,至终必定落在祸患中。 六.不要藉着赌博和类似赌博的方法得钱财。一个人在赌博的时候心中一定存了两种恶念,一种是贪爱别人的钱财,一种是自私。没有人在赌博的时候希望自己输了钱使别人赢钱。人在赌博的时候总是希望把别人的钱赢到自己的手中来。这种心理若不是贪财和自私,还有什么是贪财和自私呢?你若不是甘心堕落,就总不要赌博,也不要分受一点别人藉着赌博而来的钱财。还有许多与赌博实同名异的事,就如回力球,赛马,赛狗,奖券,彩票,有奖储蓄等等,基督徒连一次也不可参加,也不可存一点思想,希望藉着这些方法得钱。 七.不要为得钱财与人相争。一个好基督徒无论在家庭中社会里,总不因财物和人相争。我们不想去得别人的钱财。别人若想要得我们的钱财,在我们看是不当给他们的,我们应当拒绝不给。如果他们用暴力夺去或用诡计骗去,我们就容让他们。如果和别人同分什么财物,别人得的多,给我们的少,或是别人侵占我们所当得的。我们就当为主的缘故甘心受损失。这样我们在人面前才有美好的见证,神也必大大赏赐我们。如果我们和家中的人分财物,产业,别人给我们多少,我们就领受多少。如果别人一点都不给我们,我们也一言不发。如果别人请我们去分,我们就公公平平的分配,自己不多取一点。如果分不匀的时候,我们自己取那最少的一部分。在社会中与同人或朋友共财物的时候也应当这样。若是我们分配,就分配得十分公平。若是别人分配,给我们多少我们就取多少。给我们少了,我们决不与人相争。纵使一点都不给我们,我们也不反抗,神早晚会补还我们。一个基督徒只要为财物与人相争,无论他是否有理,他在神面前已经遭了失败,他在人面前也失去了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