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大学
学校介绍
沃野大学学报
象山学院
报告厅
哲学系
专业学院
研究院
神学院
贺敬之、柯岩专栏
亚洲作家协会
代理招生专栏
唐郁文专栏
我的歌
长篇连载
书画院
图书馆
活动中心
中小学
有关知识
业余摄影展
唐氏家族及其他
后台管理
胡恩余专栏
胡恩余:耶稣基督的福音
胡恩余:以马内利
胡恩余:西门彼得
胡恩余:365天福份
留言反馈

唐勇先生201005
唐勇的微博
一红天下网*唐氏资料库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胡恩余:以马内利  

 

                                      七。奉献

 

         36、盲女灯油费
瑞士一个盲女,有一天,她拿了二十七元银币交给一位牧师,作为捐助向外布道费用。牧师说:“你目盲,家庭环境又很不好,捐这么多,太多了吧!”盲女说:“我晚上作工不需要点灯,我就将这节省下来的油费捐为主用,为了感谢主的帮助,使我天天能够赚钱生活啊!”
主喜欢我们不顾一切的爱他,奉献给他;因为在他看来,我们爱他,永远不会太多的;我们奉献给他,永远不会太过的。
37、安纳提的奉献最多
相传古时在欧洲某城要铸一个大钟,不只外观要很美丽,声音也要清脆,好叫民众一闻钟声就被吸引前来礼拜堂敬拜神。所需款项由市民自由奉献。居民之中有一极贫小姑娘名叫安纳提,父已去世。母作佣人,生活相当窘迫。但是安提纳诚心爱主,巴不得在铸钟的事上有份。有一天,因为帮助他人搬运杂物,人家送给她一个铜元。她起初推辞说:“请你收回,我并不是因为要钱才来帮助你。”后来因为推辞不掉,她就征得母亲同意,持往献金处,献上作铸钟之用。她见别人都在献上大笔款项。当收款人看见她光着脚,穿的又破,并且仅持一个铜元,羞羞答答的在那里递上之时,收款人说:“什么,一个铜元,我们这里不要铜元,快拿回家去吧!”她回去一见母亲,就哭着说:“母亲,他们不肯收我的铜元。”母亲安慰她说:“不要紧,天父知道你的心,你不必忧伤。”安纳提只得又把铜元收藏起来。钟铸好后,经过多次的修整,所发声音总是不和谐。铸钟的技工,虽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有的人说,铸匠的手艺不佳,有的人说,是因天气不合,最后有一人问说:“请问铸钟的款全用上了吗?”收款人说:“所有奉献的款都已用在这事上了;不过有个贫穷的女孩子拿来一个铜元,我没有收她的。”那人说:“啊,我们若是不收那个奉献,我敢相信,这钟声永远不能和谐。”那收款人说:“这真是不近情理。”但是群众都说:“我们该把那女孩子找来。”于是有人立刻找到安纳提,对她说:“你快快拿着你的铜元去献上吧。”安纳提不懂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就照所说的献上了她的铜元。当人再敲那钟时,钟声真的和谐了,极其好听。民众十分欢喜,同声说道:“安纳提的奉献最多。”
38、父子代牛犁田
一位富翁和一有名的律师结伴环游世界,看到许多很有印象的事物,尤其在某县所看见的,更是毕生难忘的。一天,他们在某县乡间散步,看见一个儿子拖着犁,一个老人扶着犁,在那里犁田。律师觉得非常稀罕,顺手摄一镜头。不久,他们无意之中把这照片拿给邻县的一个西国传道人看,并问为何这样用人犁田?传道人回答说:“是的,这是少见的。不过,我碰巧认识这二人,他们很清苦,当本县信徒建筑会所时,他们亦很愿意有所奉献,但又没有钱,结果便卖了他们仅有的那一只牛来奉献,所以现在他们就要代替牲口来犁田了。”他们听后,愕然相觑,一时说不出话来。以后律师说:“这是何等愚昧的牺牲,为什么你们容许他们这样作?”“哦!他们却不是这么看,他们只觉得那是莫大的喜乐,因为还能有机会摆上一头牛在主的事工上。”
39、霍州戒烟所
席胜魔曾设立几个戒烟所,借此传扬福音,释放被烟瘾所捆绑的灵魂。其中一个霍州戒烟的成立乃是这样:有一天,席师母对她的丈夫说:“我们为霍州祷告很久,现在是不是要开始工作?”席胜魔说:“可惜目前没有钱,房租又贵。”她问:“多少钱?”席氏便将数目告诉了她。她就走开,没有说什么。次晨,家中聚会,席师母装束特别朴素,不同素常戴着首饰。会后,她将几包东西放在桌上说:“我想神已听了我们为霍州的祷告。”席氏见太太装扮朴素,又闻此言,知必有因,就将小包打开来看。原来是她的金银装饰:手镯、戒指、簪、钗等物,席氏说:“你将这一切全都奉献么?”“自然是。”她很快乐的答覆,“我可以没有这些东西,霍州不可没有福音。”席氏就用所得的钱创办这戒烟所。戴德生当时也在场,看见这种情形,便对席师母说:“你不为这些美丽的东西可惜?”她回答道:“可惜什么?我有耶稣还不够吗?”
40、借破伞给女王
正在外面下着大雨之时,一位面貌陌生的女人,朝着住在一间丑陋小屋里的老妇人走来,开口向她借一把雨伞。那位老妇十分吝啬的借一把破伞给她。第二天,来了皇家的御使,把那破伞带来还给老妇人。老妇人大大惊讶,便懊悔说:“哎呀!如果我早认识她是维多利亚女王,我就早把好伞借给她了!”
你今天奉献得这么可怜,有一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还未认识他是谁。
41、寻求积财在天
当年阅读慕勒孤独院常年报告的人,可以不时发现一位隐名捐款的人,数十年来不断奉献,记录之上只称他为“一个主耶稣的仆人,因着基督之爱的激励,寻求积蓄财宝在天上。”如把这些奉献加起来,迄一八九八年三月一日止,竟达八万一千四百九十镑先令八辨士。这位捐款人就是慕勒自己。他将人送给他或者遗给他个人的款,献为主所用。
42、太愚笨的方法   
查理先生曾问慕勒弟兄说,你平日有没有储蓄款项?慕勒答说,这是太愚笨的法子。若我将款储蓄下来,当我缺乏之时,那我怎能求告主呢?我从来没有储蓄款项的思想。我们的款项乃是储蓄在天上;永生的神乃是我们的一切。我信他能给我二十个辨士,我也相信他能给我数千英镑。我们信靠他,总不至于徒然。
43、天上来的电报
一个商人会见一位传道人,并为福音工作奉献了二百五十金元。当他把支票递给传道人之后,他接到了一封急电,阅后面色颓废,告诉传道人说:“这封电报说我的一艘船沉没,船上货物全部损失,这个打击将使我的环境大大改变,我需要重新写一张支票给你。”传道人明白这话的意思,就把那支票交还给他。但当商人另写一张支票时,面额竟是一千金元。传道人诧异问说:“你有没有写错。”商人答说:“不,没有写错。这封急电是由天上我们的父神那里打来的,内文说:‘不要积蓄财富在地上!’”
“不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蓄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6:19-20)
44、只给一粒芝麻
一个小孩子正吃烧饼。母亲问他:“你给我些吃好吗?”他看看饼,又看看母亲,舍不得,就把一粒芝麻给母亲。母亲喜悦得很,遂进房去,拿出一盒糖给儿子。神藉先知玛拉基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
45、要水流到需装水管
有一黑人牧师讲道,劝勉信徒尽力捐输,使主的工作没有缺乏。当他讲至十分恳切之时,有一信徒当场质问他说:“牧师,你岂不说过,恩典乃是白白给的,好象我们所吸空气,又象我们所饮的水!若你所说的是实,你就不应时时题说捐输的事!”黑人牧师严肃注视这位信徒,回答说:“弟兄啊,你说得不错,恩典是白白给的,好象我们所吸空气,又象我们所饮的水。但你若要水能流到你的厨房,必须装设水管,这笔费用非出不可。”付出装设水管的钱,为着水能流到;照样,十分之一的奉献,为着天上窗户的打开,使神能够倾福给你。
46、没有减少反增加
有一位作生意的信徒,筹算的计划如下:起初我把净利的十分之一奉献给主。以后决定每月若得净利五百金元以上,我就抽出百分之十二点五;若是超过九百金元,则抽出百分之十七点五;若是超过一千三百金元,则抽出百分之二十二点五;若是超过一千五百金元,则抽出百分之二十五。当资本达到相当数目之时,我就抽出一半的净利;当资本不必再加添时,即将全部净利奉献。数年来我采取此种计划。感谢主祝福我的生意,不断的有大量的净利抽出来,我的钱一点也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47、神就给他更好的机会
陶格拉斯,纽英伦城人,因为失业太久,囊中只剩下一块钱。主日聚会时,他把仅有的半数(五角)投入奉献箱。翌日忽闻某城招工,欲往应征,但去那里的火车费需要一元,他只好用剩下的五角钱,买张半程车票,再以步行行完其他半程。表面看来好象他昨天不该把五角钱投入奉献箱;但是当他步出车站,准备运用两腿继续行程时,神就给他更好的机会,尚未走出一个街口,他就获悉附近一间工厂需要人手,三十分钟之内,他就得到一份工作,工资远超某城招工的待遇。后来他成为驰名的制鞋业巨商。
48、煤油大王的帐簿
煤油大王洛克斐勒,有一次向一班主日学的青年出示其第一本帐簿。那本帐簿是从一八五五年开始的,详列那一年他的收入和支出概况。那时他还微贱,后来才成为巨富。在三个月中,他收入了五十块钱,除了付房租,洗衣等费用之外,还积蓄了一点。帐上记着每礼拜为传道捐一角,为某人捐五角,为本城布道捐一角二分,送给主日学的教员三角五分,周济教会中的穷信徒一角。虽然是小数目,但比起他的收入却不算少了。他有了这个奉献和关心别人的起头,所以当他巨富时,他就能有大的财物奉献,和更多的关心别人。许多弟兄姊妹觉得自己收入太微,不肯学习奉献财物,也从不关心别人,等到一天收入较丰时,就更舍不得财物出手了。
49、安全的奉献箱   
有两只蜘蛛彼此谈话。一只说,我有一天从讲台上经过,牧师忽然拍起桌子来,险些把我打死。另一只说,我所在的地方没有发生过危险,十分安全,我是住在奉献箱里。这事表明听道的的很多,讲道的人也有,但是奉献的人稀少得可怜。
50、奉献箱上的蜘蛛网 
某处信徒,要请一位著名的画家,绘画他们伟大壮丽的礼拜堂。画家答应了,立即开始着笔。他画上雄伟的轮廓,美丽夺目的五彩玻璃窗,隐约可见雕刻精致的讲坛,名贵的管风琴,和一排一排的座位。这礼拜堂显然可以容纳数千听众。然后他在门内画上一座奉献箱,上写“请乐意为传道事工、慈善事工奉献”。他们看到这画,都极力称赞画笔巧妙,认为这是一幅最逼真而伟大的杰作。当他们要把画取去时,画家阻止说:“且等一下,我还要加上几笔,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东西尚未画上。”于是他就拿起笔来,在奉献箱上,轻轻画上一个蜘蛛网,完全遮住了奉献箱口,表示没有人抽过奉献款。
51、是主的一角失去了
有一小孩带着两角钱去上主日学,一角为自己用,一角为奉献。可是,在路上失去一角。他就说,是主的一角失去了。这孩子的话,也说出了许多成人的故事。人总是说,主的钱不见了,不愿把该给主的钱献上,在手中的钱总是为自己用,不在手中的钱是为主的。
52、只会挣钱蓄钱
有一次,卫斯理约翰在礼拜堂讲道,释放捐输的信息。当他说到第一点,尽你的力量挣钱时,听众中有一位守财奴听了,点点头,很赞成的说:“这位讲道人,真会讲道。”当他说到第二点,尽你的力量储蓄时,守财奴不觉手舞足蹈起来,说道:“很对!很对!”最后当他说到第三点,要劝他们尽力捐输他们所蓄的钱时,这个守财奴马上垂头丧气,很扫兴的说:“可惜他把刚才所讲的话,完全糟蹋了。”
53、卫斯理的遗产
卫斯理约翰是主所大用的仆人,生前一班爱主的人送他个人的钱不少,总数不下六十五万余美元。卫氏将这些款项全数用在神的事工上。他于一七九一年被主接去,时年八十八岁,所遗财产仅一银壶,与两枚银匙。这些遗物至今犹在伦敦市区礼拜堂后的博物院里。生前应把钱财奉献,用在神的事工上,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勿把钱财当作死后的遗产。
54、卢布变废纸
民国初年前后,北方有许多国人竞相储存俄国的卢布,甚至有人积了几麻袋。因为他们不信任“哈大洋”和“奉票”,反以为只有外币可靠。但当帝俄被人推翻之后,那些卢布便一文不值,形同废纸了。到民国二十年的时候,仍可看见许多孩子拿着一叠一叠的新卢布当作玩物,也有许多人当糊墙纸用了。现今许多信徒,不知积蓄财富在天上,只知积蓄黄金美钞在地上,到有一天,钱财无用的时候,这些还能给他什么呢?
55、大厦衰颓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座城,名叫米安米,是富人冬季避寒的胜地。那里有一所大厦,是富豪狄林约翰建造的,精美壮丽,无与伦比,建筑费达一千六百万美元。这一所雄伟的建筑现在日渐衰颓了。高楼已被风雨侵蚀,精巧飞檐快要脱落。前门钉上木板,大有人去楼空之感。据云,狄林曾将此座大厦捐给米安米市政府,市政府以美金一元八角五分的一张游览券售与游客入内游览。后来市政府仍把大厦退还原主,因为每年修理与开支过巨,市政府担负不起。有人估计,狄林这笔建筑费若是用作布道工作,可以派遣宣教士一千人到国外布道十六年。这一千六百万美元就会产生永存不朽的价值,不致象现在剩下一座快要毁坏,无人接受的房子了。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的钱财愿意让他锈坏呢?还是愿意让他增添你仁义的果子呢?
56、鞋夹在肘窝里
一个守财奴,一天被他朋友请去参加茶会。因为路远,守财奴舍不得花钱坐车,一大清早,他就动身步行。快到之时,想起他的房里点着的灯不曾吹熄,连忙掉转脚步,飞也似的跑了回去。一到家门,急问他的仆人说:“屋里的灯是否还点着?”仆人回答他说:“早已吹熄了。”仆人又接下去说:“但是主人啊,你这样的跑回来,把鞋跑坏,岂非不上算吗?”守财奴似不在意,缓缓的说:“你看,鞋夹在我的肘窝里,用不着你来教训我俭省!”有些基督徒拼命节省,不过是为积蓄财富在地上,对于主的事工,也是这样吝啬,从来没有积蓄财宝在天上。
57、神的量器比我的大
有一个基督徒,虽是农夫,却很有爱心,常常将他所有的大量分给人。可是他未曾因此感到缺乏,反倒日加丰富。他的朋友们觉得很奇怪,就来试问个中的秘诀。他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我有一个量器,神也有一个量器。我用我的量器量给人。神就用他的量器量给我。但是神的量器,比我的量器大得多。所以我无论怎样量,都无法胜过他。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路6:38)
58、一块硬币没法分
戴德生先生有一次被一穷人请到家里,看见那穷人的妻子病得可怜,家中的情景真是需要钱财的帮助。那时他的袋子里只有一块硬币,是他那时所有的钱,也是他明天中午吃饭要用的钱。他想,若他袋子里的钱是零散的,他可以送那穷人一部份,留下一部份明天中午用。但他所有的是一整块硬币,没法分送。若是全送,明天中午吃饭就成了问题;不送,他里面又不能过去。在这情形之下,当他想要安慰他们,告诉他们说,天上有一位慈爱的神的时候,他里面就责备他说,你告诉他们天上有一位慈爱的神,你自己却不肯将一块硬币交给他,自己倚靠那位神。后来他让神得胜,就把那块钱送给那穷人。送出以后,他心里满了喜乐!第二天早饭尚未吃完,他就接到一封不知来处的信,里面只字未提,只有一部分钱,有他昨晚送出的三倍之多。他这样学了顺服神的功课,所以他以后能有信心,应付在中国那么大的工作的需要。
59、一饼一衣
一个严寒的冬天,一个女子进到约翰卫斯理的房子里。这女子只穿一件单簿的衣服,脸上冻得发青,身体发抖,几乎就要倒毙的样子。卫斯理急忙探手袋中,一文莫名,没有法子在财物上帮助这个小女孩。因此心中感到极大愁苦,促他许了一个心愿:“自己的一块饼和一件衣服,也当为贫人而牺牲。”以后他在林肯学院执教时,第一年的进款共计三十镑,除了自己留作生活费之外,尚余二镑,他就以此施舍穷人。第二年,他年入六十镑,但他仍旧只用二十八镑,把那余留的作为施舍之用。第三年,他收入九十镑,施舍了六十二镑。第四年,他有了一百二十镑的进款,但是除了必需用度的二十八镑之外,他还是全部帮助了穷人。
60、割衣暖丐
一个冬天,马丁和他的同僚冒着风雪,骑马入城。进城之后,看见一群人围聚一处,马丁下马去看究竟。只见一个老丐,几乎全身赤裸,瑟瑟发抖,伸手乞食。当下马丁就把身上一件外套脱了下来,拔剑一断为二,轻轻把那半件外套披在老丐肩上,然后上马而去。当夜他得一梦,梦中看见半件外套,同时听见一个声音,叫他认看清楚,问他以前有无见过那件外套。起初他还以为那披半件外套的是那个老丐,可是定睛一看,不见什么老丐影踪,却见主耶稣和颜悦色出现在他眼前,且用清朗声音对众人说:“马丁还是一个新信徒,却解衣衣我。”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
61、不愿作偷窃的人
法兰西斯行路遇见一个穷人,就对他的弟兄们说:“请把我的大衣送给这个穷人吧,这是他的,因为他比我们还贫穷。”弟兄们觉得法兰西斯有需要,就不愿给这穷人。法兰西斯说:“我不愿作一个偷窃的人,这个人比我更有需要,我若不给他,我就是一个偷窃的人。”
美国某牧师,一日讲道,述说天堂的荣耀和快乐。讲毕有一富商来见牧师,似有不满之色,对牧师说:“牧师讲道时,每当提及天堂景况,讲得十分有味,很能唤起听众的希望。但是我们商人,只重事实,不重理想,故欲亲眼看看天堂乐境,可否请牧师将一地上天堂指给我们看看?”牧师答道:“此事不难,请先生到某城门井边,那里有一间屋,住着一位寡妇,同她幼儿共六人,她们正在衣食无着,极需帮助。先生前往之时,可偕一位工人,携带食物、衣服、棉被等物送给她们,然后读一段圣经,共同再有祷告和赞美。作完这些事后,如果仍未知道地上天堂如何,就请再来找我,自当另有奉告。”黄昏时,富商来见牧师,流着泪说:“我已遵照牧师的吩咐去作,地上天堂的乐境,现已亲眼看见了。”
62、喜乐妙法
有一个富翁,当他初信主的时候,很喜乐。过了不久,他的喜乐消失了,觉得信主没有什么味道,就问一个传道人说,这是什么缘故呢?传道人告诉他,你若要得到喜乐,请你去看望一家人。你看望之后,再来见我。于是告诉他地点。富翁照着地点去找,到了地方,却见一家贫穷的信徒,房屋又破又漏,妻子病在床上,儿女的衣服褴褛,米缸中空无一粒。一家人在那里祷告呼求神,此外没有别的出路。这位富翁信徒一见,心里非常受感,连忙回家,把米、衣服、钱送给这位穷苦的信徒,使他全家得以度日。富翁自己也满有喜乐,以后又常去看望。从此被复兴起来。有一天,富翁又遇见这位传道人说,你为何不早将这喜乐的妙法告诉我呢?不知要免去我多少愁苦哩!
63、经历地上天堂
美国某牧师,一日讲道,述说天堂的荣耀和快乐。讲毕有一富商来见牧师,似有不满之色,对牧师说:“牧师讲道时,每当提及天堂景况,讲得十分有味,很能唤起听众的希望。但是我们商人,只重事实,不重理想,故欲亲眼看看天堂乐境,可否请牧师将一地上天堂指给我们看看?”牧师答道:“此事不难,请先生到某城门井边,那里有一间屋,住着一位寡妇,同她幼儿共六人,她们正在衣食无着,极需帮助。先生前往之时,可偕一位工人,携带食物、衣服、棉被等物送给她们,然后读一段圣经,共同再有祷告和赞美。作完这些事后,如果仍未知道地上天堂如何,就请再来找我,自当另有奉告。”黄昏时,富商来见牧师,流着泪说:“我已遵照牧师的吩咐去作,地上天堂的乐境,现已亲眼看见了。”
64、叫我的灵松一松
 Lee Sharpe先生说:“我年少的时候,有一天,我的父亲叫我和他同去铁匠Jim Trusse店里,我的父亲有些东西在他店里修理,现在要去拿回来。我们到了铁匠店里,看见我们的东西已经修好了,好象新的一样。父亲就给他修理的费用。他坚辞不受,父亲一定要他收。铁匠回答的话,就是经过一千年,我也会记得。他说:‘朋友,你不让我有时作一两件事,叫我的灵松一松吗?’”
弟兄姊妹,你是否常常服事别人,叫你的灵松一松呢?你是否把你的财物供给缺少的人,叫你的灵松一松呢?希伯来书13:16: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
65、比政府救济还快
从前在英国弟兄会中间有许多事值得一题。例如大西洋有一个岛上,住有好些弟兄。有一次刮大风,岛上房屋倒了很多,有许多弟兄的家和聚会所都倒了。但是在几个钟点之内,从英国弟兄汇去了二十万镑,比政府的救济还快。
“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徒11:27-30)
 

 



版权信息


浙ICP备08010045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