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修养,民皆向往之,然最难在乎“持久”。去佛门,欲为居士,主持当提五戒,即问之曰,“能持否?”而人生之最常见之所谓“修养”,当在五戒之上,吾以为更加难持。君不妨可以下二十处试之。
一曰:宽容。人常说:“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说之易,做之难。
二曰:满足。俗曰 :“知足常乐,不常乐,天堂变地狱” 人欲奋斗一生,其难在不知足。
三曰: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是能报者几何?
四曰:慈悲。地藏菩萨教诲:“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是说得度的因缘。即佛法里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不持刀杀生,人皆可使然;赴汤蹈火去救生,人皆愕然。
五曰:识乐。也称法乐。金钱之乐,得之失之;饮食之乐,饱之终日,以塞肠胃;物欲之乐,欢喜一时;奉承之乐,沾沾自喜;游旅之乐,与时遗忘;知识之乐,见解独到,修行不二,神悦于心,如甘如饴,永不逸失!
六曰:无私。陶铸曰:“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立路农人林则徐则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谓之无私方能无畏。血肉之躯,常伴有老弱病死,心理不能无私者即自私也。自私之人,无情也。最终则无爱情,则无亲情,则无人间同情。
七曰:卓见。卓见亦谓之灼见,其先决条件,谓真知,真知方可灼见。主观之人尝无知邪见。自以为是。因之黑白不分、良莠莫辨、说话总是含糊其辞;办事总是含糊其事。
八曰:无欲。林则徐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世间之所以充满忧悲苦恼,是欲壑难填。钱欲、物欲、色欲、淫欲等,伴随而来的就是烦恼,无休止的悲苦。
九曰:自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把握自己,不怨天尤人。无自知之明之人,难认识自己,亦难控制自己。于是贪欲禁止不了,脾气、瞋恨化解不了。因之处处招怨、惹祸,所一言以敝之:人生最大之敌皆咎由自取。
十曰:不可无知。无知、则不明理,无法认清世间真相,不明人我的关系,不知世间一切因缘、因果,皆人生最大之悲哀。非无钱,无势,无职,无权也。
十一曰:不可傲慢。“谦受益,满招损”,自高自大,矜持矣慢为人生最大之失败。
十二曰:不可怨愤。上怨苍天不保佑,下尤世人不支撑。对眷属、朋友、国家、社会一切都怨尤无比。
十三曰:不能侵犯。侵犯他人生命、财富,侵犯人权,罪莫大焉。
十四曰:不辨是非。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不去盘弄是非,不介入各种是非,必要时明哲可以保身。杨慎在《临江仙》中有这样的句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笔者译成白话诗,即:滚滚长江向东流,不能再回头。多少英雄豪杰,像翻腾的浪花,消逝得无影无踪。争什麼是与非、失败与成功,都是短暂的一场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每日朝霞东起,夕阳西下。江上白发的渔翁,早已习惯春夏秋冬。和朋友难得见上一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已成为下酒的菜鸟,闲谈的资料。 (注:菜鸟,闽台语,作菜的鸽子,即低水平的人。)
十五曰:平安。平安是福,财富、名位人皆向往之,热衷之,然求得了财富、名位,却失去了平安,希望何在?
十六曰:认错。人生最大之勇气,自我认错也。自认不应该,乃是最大的勇气,可以消灾,可以自守,可以以退为进,可以化解事端。
十七曰:信仰。即要自信,自信信仰里面,有财富,有功德,有宝藏。但绝非如凤姐(罗玉凤)之目空一切而自吹。
十八曰:利众。即利群,佛教为普善度众,慈善为本,普度众生。给他人以利益。
十九曰:尊严。亦称自尊。人在最大的牺牲时,保留最后的尊严,对己之人的尊严,要重视它,要保有它,千万别出卖自己!
二十曰:生死。生死是人生之大事,亦为最大之忧患。生时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尔虞我诈;一旦寿终待寝,无常来临,又恐事业、爱情、财富即转眼成空。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写过一首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全诗写不尽的绵绵哀伤和思念,诗中情意缠绵,字字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