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一束
公仆的身影
董印举 刘亚丽
海滩上
悄然挺立着
一尊伟岸的身躯
为了人民的福祉
舒展着博大的情思
散发着温情的汗水
写出蓝天下宏伟壮观的新篇章!
阳光下
默默驻守着
一颗炽热的心
为了群众安居乐业
舒展着博大的情思
踏响开启智慧的门楣
成就了蓝天下宏伟壮观的新篇章!
月光中
缓缓披戴着
一袭疲惫的身影
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经济的迅猛发展
他叩开心灵深处的热望
奏出理想天空恢宏壮观的新乐章!
伟岸的身影映出新的发展宏图
以身作则 执政为民 一心为公
哪怕累倒在工作岗位和田间地头
生命的奇迹彰显出公仆高大的身影!
此文谨献给:所有为了经济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可敬的公仆!
强素质 保平安
铮铮铁骨铸警魂
董印举 刘亚丽
阳光洒满了热情的八月
北京传来了奥运的捷报
炎炎烈日灸烤着神州大地
铮铮铁骨锻造出勇猛的警魂
听 远方传来了整齐的步伐
那是监狱警察铿锵有力的脚踪
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豪迈而有力!
看 前方走来了”蓝色的海洋”
那是监狱警察整齐划一的身影
挥洒着温情的汗水 坚定而刚毅
瞧 操场上挺立着威武的神兵
那是监狱警察傲然挺立的军姿
流淌着辛勤的汗水 强壮而潇洒
阳光洒满了热情的八月
北京传来了奥运的捷报
灸热的太阳烘托起民族热情
监狱警察顶烈日 战酷暑 何所惧!
听 远方传来了震天响的的口号声
那是监狱警察体能训练的精英
迈着矫健的步伐 奔向理想的征程
看 前方走来了俏丽的身影
那是监狱女警队列训练的标兵
踏着有力的节拍 走向人生的辉煌
瞧 操场上散发着浓郁的激情
那是监狱警察技能训练的精兵
挥舞着勇猛的铁拳 砸向敌人的头顶
八月的太阳谱写出铁骨英雄
坚强的意志磨砺出警察威名
整体素质提炼出执法严明
铮铮铁骨护卫着和谐稳定
这是一支神勇的天兵
是一支拉得出 打得赢的铁警
有他们 何所惧 铮铮铁骨铸警魂!
这是一篇反应监狱警察综合素质训练的诗文。作者亲临河南省新郑监狱观看了警察的体能训练场面,看见了在烈日下训练的男女警察:他们顶着烈日汗水挂满额头,因感动而抒写的一篇诗文。
家人是什么
刘亚丽
当生命的尽头燃烧起无谓的希望 当命运的锁链封闭了真诚的向往 当天空失却了绚丽多姿的光芒 当阳光不再普照温暖的心房 家人是唯一可以记挂的“天堂”
当苍茫的夜空收起最后一抹黑暗 当闪烁的晨星闭上茫然若失的眼睛 当清纯的空气弥散了失落的惆怅 当晶莹的露珠滚落在绿色的草丛 家人是唯一可以向往的“天堂”
当清澈的泉水流淌出忧伤的音符 当南飞的大雁勾勒出绝美的弧度 当热情的土地顷刻间采集了孤独 当失色的人生冻结了情感的保护 家人是唯一可以期盼的“天堂”
渴望
刘亚丽
清风迎来了醉人的香菱
夕阳躲进了清冷的夜空
遥望天际间冰释的惆怅
一汪清泉滴落在温润的荧屏
迷迷蒙蒙 茫然沉醉 憧 憬
夜色填补了凄美的风景
繁星抒写出沉寂的光明
包揽人际间苦涩的香茗
一弯新月挥洒出清辉的意境
缠缠绵绵 幽幽怨怨 真情
梦想飞进了游子的胸膛
彩碟敲响了伊人的窗棱
品尝人世间无奈的舒畅
一束光明映照在柔弱的心房
凄凄迷迷 亦真亦幻 渴 望
注释:1、香菱是一种生长在夏季的草本植物,开白色的花,果实是硬壳,果肉可食。
2、香茗是一种刚刚发出嫩芽的新茶,味苦犹甘略带香味。
3、窗棂就是窗户的意思。
假 如
——谨献给灾区痛失亲人的同胞
刘亚丽
假如我是天际间一朵洁白的云 我会轻轻的环绕在你身边 为你送去一片清新的亮丽 使你孤寂的心悠悠的---释然
假如我是夏日里一缕清凉的风 我会轻轻的环绕在你身边 为你送去一丝舒心的清爽 使你昏睡的心缓缓的---苏醒
假如我是黑夜里一颗明亮的星 我会轻轻的环绕在你身边 为你送去一声温柔的叮咛 使你冰冷的心渐渐的---融化
假如我是清晨里一束耀眼的光 我会轻轻的环绕在你身边 为你送去一个明亮的世界 使你冷却的心深深的---感化
假如我是一只欢快的小鸟 我会轻轻的环绕在你身边 为你唱一曲动听曼妙的歌 使你破碎的心在爱心的感召下 重新筑起沉稳而坚实的根基!
使美丽的家园在充满爱心的 光环中 挺立! 崛起! 哪怕暴风骤雨 哪怕地动山摇 有爱 何所惧!
有爱 人心在磐石上 生根 发芽 开花 结果 爱心筑起的新的家园更加美丽!
------------------------------------
错 爱
(短小说)
董印举 刘亚丽
天空布满了浓重的乌云,沉闷的空气中充斥着一股令人焦躁不安的气息,使人的情绪处于极度紧张中。快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声霹雳震天炸响开来,划破了浓烈的乌云,顷刻间,一场倾盆大雨仿佛忍不住悲愤的情绪似的纷纷瓢泼下来,电闪雷鸣,和着两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哭声传播在中原大地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2008年7月10日,常果结束了他45年短暂的人生路程。在一瓶剧毒农药的作用下,他带着内心无尽的悔恨和8年的监狱服刑生涯结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
妻子梅芳坐在丈夫僵硬的尸体旁边,用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丈夫因痛苦而扭曲的冰冷的一张脸,泪水溢满了她整个眼眶。婆婆坐在门口嘶哑着嗓子说:
“媳妇,你可要站起来,这个家可不能散啊,两个孩子没了父亲,不能再失去母亲啊---呜---呜---呜---”母亲老泪纵横、哽咽着劝慰媳妇。
常果和梅芳曾经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21年前经人介绍两人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常果机灵能干,梅芳温柔贤惠,小日子虽不太富裕,但过得还算可以。结婚三年后,他们有了一双儿女,儿子满月这天,夫妻商量:靠在农村种地养活两个孩子,而且还想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于是,常果决定外出打工,梅芳在家种地,然后就是照顾年迈的婆母和两个幼小的孩子。
就这样,常果准备出门打工了。这天夜里,梅芳正在帮助丈夫收拾行囊,村里几个要好的朋友听说常果要去外地打工,就来找常果去喝酒,梅芳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她知道,明天丈夫就要出门了,这一出门就是大半年丈夫应该和朋友们在一块聚聚。
人生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常果也不例外,几个人在酒店喝了三斤白酒后,有人提议:在路上拦车就能短时间内暴富......几个人越说越兴奋,借着酒劲开始了他们的危险行动。
他们一行五人来到马路上,抢劫了一辆价值十多万的东风车,然后开始了逃亡生活。
公安部门经过三天时间就告破了此案,五人分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最终都判了刑。常果也被判了11年有期徒刑而锒铛入狱。
丈夫入狱后,梅芳心里原有的对丈夫的爱慢慢开始转化为无尽的冷漠,她在心底把这份冷漠又逐渐变成了一种无声的恨,因为她心里积存着对丈夫的恨长时间得不到内心的放松和排解,她在生活的缠累中把这种对丈夫的恨又一次转化成了无声的劳动。她在照顾年迈的婆母的同时,还要精心地喂养自己的一双儿女。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梅芳的肩上。
这个苦命的女人忍受着无尽的痛苦,自从常果判刑入狱后,梅芳在心里一遍遍告诫自己:不能去看他,决不到监狱去探视!因为她心里有太多的委屈,太多的辛酸,街坊邻居那冷漠的眼光,亲戚朋友们刺耳的语言......梅芳承受着心里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她发誓:丈夫不堂堂正正地做个好人,这一生她不会再去见丈夫!这个刚烈的女人啊,心里流淌着博大的爱和对丈夫无尽的期待。
女儿该上初中了,儿子也该上小学了,梅芳单靠种田已经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了。她打听到给饭店烙煎饼可以赚钱,就在农闲时每天起早贪黑给饭店送煎饼,每张煎饼能赚一角二分钱,每天她要做200张煎饼才能供儿女的学习费用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常果在监狱干警的教育下,由于表现较好,加上监狱领导了解到他家的困难,就在今年的7月份给常果办了假释手续。
回到了离开8年的家乡,来到白发苍苍的母亲的身旁,常果忍不住悔恨的泪水喷涌而出。他跪在母亲脚前,哭诉道:
“娘,我对不起您,让您受苦了......”然后他又带着自己的一颗愧疚心情来到了父亲的灵位前,重重地跪了下来,他向父亲忏悔:
“父亲,儿不孝,给您丢脸了,呜--呜呜--”
哭声划破了沉闷的空气......
他带着对妻子无尽的爱和感动来到了妻子面前,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早没了40岁女人的风韵,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仿佛似寒冷季节被风冻裂的干柴一样......常果忍不住激动的情绪“扑通”一声给妻子跪了下来......他开始失声地痛哭起来,面对妻子骨瘦嶙峋的身子他能说什么呢?他没有合适的语言来安慰自己的妻子,没有美好的礼物带给自己的妻子,他心里有的只是对妻子无尽的悔意。他知道自己对不起妻子,这一生他欠妻子的太多太多......
面对丈夫痛哭流涕的场面,梅芳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温顺和理智,她有太多的委屈:8年来,她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她不忍看见亲爱的丈夫这般痛苦,在丈夫失声痛哭的时候,她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家。她要让丈夫在这个冰冷的小屋里学会坚强;学会正确面对今后的人生。梅芳离开家的一瞬间,常果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不明白妻子怎么会这么无情?不明白8年前温柔贤惠的妻子怎么会如此绝情地离开这个家?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没有任何价值了;他带着对自己无尽的悔恨,来不及看一眼久别的儿女,他从窗台上拿起了妻子种田时打虫买的一瓶农药,饮尽了他迷途后茫然的一生。
听到丈夫毙命的消息后,梅芳彻底绝望了,她的爱---无声的爱、艰难的爱换来的却是丈夫懦弱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倒下了。她悔恨:这个家该怎么办?难道自己8年的等待所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电闪雷鸣---瓢泼的大雨再一次撕裂着梅芳一颗痛楚的心。
散文
--------------------------------
田 嫂
李冠生
四月下旬的一日,我突然收到师大寄来的一封信,竟是田春燕写的。她是我十年前的学生,如今大学都快毕业了。她说好容易打听到我这里,请我“五一”一定去她家玩,她也要回家看看妈妈。春燕的信不由地使我想起她小时候的读书生活,我尤其忘不了她的妈妈——田嫂。
1980年9月,我在公社里的一所完小当五年级班主任,班里有一位女生每天带着三四岁的弟弟来上学。因弟弟要影响上课,她就让他在门外玩,她自己坐在门口听课、做作业。但每次测验,她的成绩总在前几名。她告诉我,爸爸得伤寒死了,留下了她和两个弟弟。妈妈每日去生产队干活,她为了不辍学,只好带小弟弟来上学。这位懂事的女孩子就是田春燕。
一天放学后,我去田春燕家访问。我背着她弟弟,她在前头匆匆走着,好像家里有急事等着她。大约走了二十分钟,到了她们村子。这是一个僻静的小村庄,周围是荒芜的山坡。田家的屋子很小,墙是用河卵石砌成的。走到门口,只见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坐在门槛上睡熟了。使我惊奇的是,男孩腰间缚着一根绳子,另一端系在门环上,门口还摆着两只竹碗,一只盛开水,一只盛干粮。我明白了,就这是她的大弟弟,妈妈外出劳动就把他拴在门口。春燕立即给他解开绳子,弟弟一睁开眼睛就喜出望外地叫着:“姐姐,姐姐,你回来啦!”小弟弟连忙把姐姐的同学分给他的吃的东西塞到哥哥手里,姐弟仨快活地抱成一团。我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春燕忙着喂猪,烧饭,替两个弟弟洗澡,利索得像一个大人,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太阳快落山时,田嫂用锄头挑着一担猪草回来了。三个孩子叫着妈妈迎上去,田嫂理了理额边的湿头发,疲倦的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春燕接过锄头放在门后,又把猪草挪到了一边。田嫂四十来岁,已有几根白发,坚毅的脸上留着忧伤的痕迹。她见我去非常高兴,拖住我吃晚饭,晚饭后一边做鞋子一边跟我拉家常。她说丈夫死后,欠下了一屁股账。她一年到头泡在生产队里,还挣不够口粮工分。为了弄几个钱买油盐,晚上就替人家做鞋子。这里的风俗,姑娘们出嫁要给婆家上上下下各做一双布鞋,不少人喜欢托她做,
回校的路上,我心里很不平静。田嫂家的处境刺激着我,但她家的温馨又感染着我。她家是艰难的,但又是快乐的。
田春燕小学毕业上了初中,我也离开了那儿。十年过去了,田嫂家的光景怎样了呢?我也真想到她家去看看。
一条大道通进了村子,原来那些黑旧的房屋多数已经被新楼代替,几乎认不出原样来。田嫂家的小屋已经拆掉。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她家住到村后的坡地上去了。我推着自行车向那边走去。
坡地上一片桑树,旁边有一幢新盖的两层楼,外墙还没粉刷。春燕正从里面出来,一见到我就惊喜地跑过来,同时向门里喊到:“妈,李老师来啦!”田嫂和两个儿子闻声赶出来。大家都有说不出的高兴。
田嫂黑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老了一些,但开朗多了。从交谈中知道,实行责任制后,她承包了这片坡地,她在娘家时会养蚕,就种上桑树养起蚕来,起初春燕节假日在家帮衬,她上大学后,两个弟弟也会帮忙了。一家人含辛茹苦,一年养两批蚕,一般能卖两千多块。再加上粮食,养猪等收入,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
说着田嫂领我上楼去看蚕,三个房间都摆满了油菜杆,数不精的白胖透亮的蚕在上面忙碌着,它们开始吐丝织茧,有些已把自己包在里面。
我来到阳台上,观赏着一幢幢漂亮的新屋,望着周围山坡上大片果树和图案般整齐的茶叶,浮想联翩,田嫂勤劳刻苦的精神,不正是中国农民特有的品质吗?田嫂家的变化,不正是广大农村的变化吗?
散文
-----------------------------------
母 爱
周崇成
我有一位慈爱、善良的母亲,从我懂事起,她从来未打骂过我,对待邻居家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留世芳名的母亲。
一九五0年出生的我,在幼小的脑海中,还回荡着母亲的催眠曲,在母亲的美好、幸福、快乐的歌声中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曾记得我幼小7岁的时候,上有两位姐姐,一个8岁,一个10岁,父亲在外面山区当会计,离家路远,很少回家,一个多月回家一趟,靠着父亲每月拿回来这些钱,供全家开支。家中实在无力支付三个人的学习读书费用,把读书的机会给了我,让我一个人读书,她们姐妹两每天提着篮子,到街上做小买卖,油条,大饼,油烤等……挣点小钱,来补贴家中,母关也想尽一切办法,给别人家做鞋子,绣花等。妈妈有一双巧手,她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常常干到深更半夜,有好多次,好多次在半夜中的我梦中醒来,还听到妈妈的做鞋声……
有一件事永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难已消失,由于家中的负担一天比一天重,妈妈想到了一个办法,到城里给别人当保姆,这样家中的收入会多一点,而且没有特别的情况,星期天可以请假回家看望我们一次,从那天起妈妈不能每天在我们身边了,多少个对星期天的期盼……多少个不眠夜晚需要的母爱……
这天总算盼到了妈妈的回来,并带回了好多吃的东西,拿给我们每人一件新衣服,我们高兴极了,到了夜晚,妈对大姐说:“下几个星期,妈不能回家来了,主人家出门办事情,家里由你多操心,你大一点,在家里多多照顾好弟妹。早上上学叫醒他,一天三餐不要忘记,如家中缺钱,缺米,先向邻居借一点,等我回来还上。”这个夜晚我紧紧地抱着妈妈,真得舍不得她走,在妈妈的怀抱中我渐渐地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当我一觉醒来,身边不见了妈妈,我急忙跳下了床,赤着脚飞一般地赶到汽车站,幸好我家离汽车站很近,这时妈妈刚好上了汽车,顿时间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大叫,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求求妈带我也去好不好,求求你们大叔,大爸,让我上车好不好,好心的他们给我让出了一条路,这时大姐赶到,她用双手一把把我从车门口抱下来,我不顾一切的就地连哭带滚,车上的妈妈在窗口边,泪流满面地面对着姐姐说:“在家多照顾好弟弟,把他带回去。”这时候姐姐也失声大哭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弟弟的,可是无情的车门关上了,汽车终于带走了我的妈妈……”当时的我可真恨极了,妈妈为什么不要我,不带我去,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撇下了自己的骨肉,给别人家带孩子,这离家别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妈妈的痛心,妈妈的的泪流满面,此情此景,在我幼小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挣好多钱,来回报我心底最善良的妈妈!然而在我一生中成了我奋斗的目标。
散文一篇
陈 莹
品味人生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去看待墨守陈规的这句话,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知己可以不分性别,可以是婚姻中的爱人。也可以是婚外情的情人。可凡人俗世在寻找这类感情时知己有几个不带着男女之间的暧昧呢。面对现实人们却是在追求着物资、精神的刺激,把人格抛到了九霄云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都有七情六欲,有着对美好现实的追求和向往。做女人更需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做个好女人使人赏心悦目,振奋向上。
人与人相处需要的是缘分,缘分也可是两情相悦地老天荒,也可是呕心沥血劳燕纷飞,也可是友情的延续生命的赞歌。古人相信爱的的魔力,浪漫的诗人苏东坡甚至还认为:“周瑜凭借着新婚的喜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可见爱的力量有多大,现实的生活却有着残缺的爱、畸形的爱、糊涂的爱,水性杨花的故事不胜枚举。把原本美满幸福的婚姻搞的乌烟瘴气,支离破粹。
无独有偶,现时代的刊物、网络的情感故事目不暇接,淋漓尽致让人瞠目结舌。眼花缭乱。那些放荡不勒的女人令人作呕,那些风流倜傥的伪君子让人恨之入骨。我倒很欣赏有做为的男人,在功名成就时的大气磅礴,在春风得意时豁达沉稳。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等余樽空对月”之后在精神和情感上找份寄托、找份爱意,用阳光沐浴着温馨的家,扑捉着美好的婚姻。 享受着甜蜜的爱情。夫妻之间经过生活得洗礼,岁月的打磨,爱情变成了亲情,不再有了浪漫,不再有了激情。 但世上最浪漫的事莫过于陪着爱人相互搀扶着慢慢变老。

|